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7時代

鎖定
7時代指人民幣美元匯率“破8”,進入“7時代”。從2006年6月中旬開始,人民幣匯率每天都在一點點緩慢升值,7月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出7.9850的匯改以來最高價。如今,“破8”已成常態,人民幣美元匯率已進入“7時代”。
中文名
7時代
外文名
7 times
實    質
2007年2月21日
特    點
改革屆滿一週年之際

7時代基本信息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屆滿一週年之際,2007年2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下7.9897的新高,較匯改前累計升值約3.5%。這也是1994年中國匯率並軌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最高點。
200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10.9%,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614億美元外匯儲備增加1222億美元。近期公佈的這些搶眼數據使人民幣面臨進一步升值的壓力。
2006年7月21日,中國“出其不意”地宣佈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一年來,人民幣匯率在有升有貶的雙向波動中維持總體升值趨勢。
隨着2007年年初引入詢價交易OTC)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後,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彈性顯著增強,並於5月15日首度“破8”。此後至今,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有21個交易日是在8元以下。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已進入“7時代”。

7時代來歷

7時代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8”,進入“7時代”。2005年的7月,中國宣佈進行匯率制度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2006年5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終於突破8∶1的心理關口,從2006年6月中旬開始,人民幣匯率每天都在一點點緩慢升值,7月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出7.9850的匯改以來最高價。如今,“破8”已成常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進入“7時代”。

7時代市場分析

匯率走勢和經濟分析
美元兑人民幣全天守穩在8以下——
美元兑其他貨幣在國際市場依然普遍走軟,美元兑人民幣在自動撮合交易系統跌至人民幣匯率重估以來的新低7.9947,收於7.9962,低於週三的7.9989。美元盤中交易區間為人民幣7.9966~7.9947元。
美元兑人民幣在(2006年)6月22日詢價交易市場盤中跌至人民幣7.9966元,低於週三的7.9970元。盤中交易區間為人民幣7.9974~7.9956元,這也是詢價交易市場的歷史最低水平。
北京一名銀行交易員指出,“美元兑人民幣全天都在8以下波動,這是匯改來第一次,應該説這個點位已基本被確認了。”他還表示,昨日人民幣全天波幅較前期明顯收窄,可見各大銀行對目前這一匯價區間逐步形成了統一看法,如果海外匯市沒有特別大的變化,預計後市人民幣還能往上走。
自從(2006年)5月15日匯改以來首次破8,美元兑人民幣近期頻繁“光顧”這一重要的心理水平。在截至昨日的6個交易日中有4個交易日,美元人民幣中間價都跌破了8。雖然不排除美元重上人民幣8元以上的可能,但這可能意味着從現在開始,低於7的美元兑人民幣將不斷映入我們的眼簾。昨日(2006年6月25日),美元全天都在人民幣8元以下交易,可能標誌着人民幣匯價從此“7時代”。
目前,人民幣匯率長期將升值的趨勢已經深入人心。對於近幾日人民幣匯率連連破8的行情,各界人士都表現出了相當的冷靜。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談儒勇向本報記者表示,在人民幣匯率將持續上升的大趨勢下,人民幣創新高是很正常的,今後這個新高可能會不斷突破。這是市場本身發揮作用的體現,我國匯率機制將更加市場化。
人民幣匯率升值是趨勢。”天相投資顧問資深分析師仇彥英認為,“短期內,人民幣走勢基本取決於美元走勢,此外,歐元、日元也起很大作用。”
人民幣兑美元匯率走高與全球市場上美元的全線走弱態勢相符。本週三匯市,美元兑歐元和日元匯率下挫,加元大幅走高。昨日,港元兑美元也脱離了9個月低點。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週四稱,港元近期遭到拋售是美國和中國香港的利差所導致。他表示,香港市場資金依然充裕,所以對近期資本流出香港並不擔憂。
儘管美元兑人民幣創下人民幣匯率重估以來的新低,但交投依然穩定,市場並未出現恐慌性買盤賣盤
截至昨日晚間(2006年6月25日)記者發稿時,國際外匯市場劇烈震盪。由於投資者逃離新興市場和高收益率市場,在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貨幣——美元上尋找避險,美元指數大幅上揚,美元兑日元、歐元漲幅超過0.5%。預計今日(2006年6月26日)美元兑人民幣匯率應會在8附近有一番爭奪。
現貨市場美元兑人民幣創人民幣匯率重估以來的新低並未引發離岸不可交割遠期市場的拋盤。美元兑人民幣1年期不可交割遠期反倒上漲至7.7220,較本週三收盤水平上升0.0040。
某駐新加坡的交易員則表示,美元現貨匯率雖低於人民幣8元,但過去曾多次被推升至這一重要心理關口之上,鑑於此,部分不可交割遠期交易員在確信人民幣已處於穩固上升趨勢之前不願再建立新頭寸。

7時代相關觀點

“破8”成常態,匯率進入“7時代”
從2006年6月中旬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每天都在一點點地緩慢升值。現在,“破8”已成常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入“7時代”。然而,這一次似乎與往日不同,不僅因為它的幅度比往日明顯加大,更是因為其已在技術上形成突破。
此前,因為有日本“廣場協議”的前車之鑑,央行對人民幣匯率升值一直心存顧慮。然而,以瑞士信貸亞太首席經濟學家陶冬為首的專業人士指出,日本的教訓並不在於匯率是否升值,而是央行控制資金流動性的決心。陶冬認為,隨着國力的增強,匯率升值經濟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名義匯率受到人為干預無法實現升值時,匯率便以實際匯率形式升值。
工資上漲、通脹升温都是實際匯率升值的表現,如果政府、央行對此不加以有效控制,沒有好的辦法限制熱錢橫行、房地產泡沫蔓延,即使不出現人民幣名義匯率的升值,中國仍可能面臨日本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困境。
“兩害相權,取其輕。”也許央行的決策者也開始明白,單純靠行政手段來調控經濟只能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真正要令經濟活動健康運作,還得靠貨幣政策利率等市場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