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330年

鎖定
330年,農曆庚寅年(虎年)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移到了拜占庭,並將拜占庭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30年石勒稱帝建後趙
中文名
330年
建後趙
公元330年
拜占庭更名
君士坦丁堡
實施度田税者
晉成帝

330年330年大事記

330年本年年表

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移到了拜占庭,並將拜占庭更名為君士坦丁堡
公元330年 石勒稱帝建後趙
羅馬帝國衰敗後,人類文明繼續發展,羅馬君主在公元330年建立了新的東羅馬帝國,並由他開創了基督教。在東羅馬帝國延續了近一千年後又被西羅馬帝國取代。在此同時,軍隊中一種叫做拜占庭的軍艦誕生,此種軍艦是由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和軍事裝備製成,可將遠程武器投向幾百碼的距離之外,拜占庭軍隊也因此成為了武器裝備齊全,擁有眾多鎧甲騎兵的一支強大軍隊。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宣佈正式遷都。在拜占庭,君士坦丁大興土木,後被取名君士坦丁堡。這個城市具有與尼科米底亞相同的地理有利條件,處在經濟和文化較發達而危機的影響還較緩的東方,君士坦丁堡還有一個戰略上的優點,它直接控制着從黑海通向地中海的海峽,又彷彿是亞洲通往歐洲的橋樑,便於鞏固敍利亞和多瑙河的邊防。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正式宣佈正式遷都
古蹟 依山傍海的伊斯坦布爾,是一座擁有2600多年曆史的世界名城,公元前660年為希臘人所建,稱為拜占庭,公元330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進行重建,並將首都遷至這裏,稱其為君士坦丁堡,意為“君士坦丁之都”。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和西羅馬,這裏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其後的數百年間,這裏一直是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公元7世紀以後,東羅馬帝國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上已同早期羅馬帝國大不相同,因而歷史上稱為“拜占庭帝國”,這裏便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到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統兵攻佔這座設防堅固的古城,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聲勢顯赫的奧斯曼帝國,並定都於此,改名為伊斯坦布爾。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並定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至此結束了作為歷代王朝首都1600多年的歷史。

330年歷史記載

石勒稱帝建後趙
東晉頒定田税
咸和五年(330)六月,晉成帝開始度田收税,規定取十分之一,即每畝税米三升。
後趙擾晉
太和三年(330)五月,後趙大將劉微帥眾數千人乘海船襲擊晉境東南諸縣,南沙(今江蘇熟縣西北南沙鄉)都尉許儒被殺。同年九月石勒稱帝,又派監軍郭敬攻晉襄陽,時南中郎將周撫屯襄陽,以為趙兵大至,驚奔武昌,襄陽遂陷。中州流民亦降附後趙。郭敬毀其城,遷襄陽百姓於沔水之北,另建樊城戍守。後趙遂任命郭敬為荊州刺史。次年正月,後趙劉微又乘海舟侵擾晉境婁縣(今江蘇崑山東北),攻掠武進(今江蘇常州),晉將郗鑑擊卻之。
張駿稱藩於後趙
建興十五年(327),前涼張駿河南地被前趙所佔,建興十八年(330)五月,張駿乘前趙滅亡之際,收復舊地,至於狄道,並設置五屯護軍,與後趙分境而治。同年六月,後趙遣孟毅拜駿為徵西大將軍,涼州牧,加九錫。張駿恥為趙臣,拒不接受,留毅不遣。九月,休屠王羌叛後趙,被大將石生擊破,奔逃涼州(今甘肅武威),張駿深懼後趙強盛,復遣孟毅還國,遣長史馬冼向石勒稱臣入貢。
虞喜發現歲差
咸和五年(330),晉天文學家虞喜發現歲差。歲差是指地軸運動引起春分點向西緩慢運行而使迴歸年比恆星年短的現象。虞喜認為“通而計之,未盈百載,所差二度”,從而得出五十年差一度的結論,這個看法居世界領先,較為精確,並使我國的歷法比較早地區分了恆星年與太陽年。

330年史料記載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五年(庚寅,公元三三零年)
春,正月,劉胤首至建康。司徒導以郭默驍勇難制,己亥,大赦,梟胤首於大航,以默為江州刺史。太尉侃聞之,投袂起曰:“此必詐也。”即將兵討之。默遣使送妓妾及絹,並寫中詔呈侃。參佐多諫曰:“默不被詔,豈敢為此!若欲進軍,宜待詔報。”侃厲色曰:“國家年幼,詔令不出胸懷。劉胤為朝廷所禮,雖方任非才,何緣猥加極刑!郭默恃勇,所在貪暴;以大難新除,禁網寬簡,欲因際會騁其從橫耳!”發使上表言狀,且與導書曰:“郭默殺方州即用為方州,害宰相便為宰相乎?”導乃收胤首,答侃書曰:“默據上流之勢,加有船艦成資,故苞含隱忍,使有其地,朝廷得以潛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豈非遵養時晦以定大事者邪!”侃笑曰:“是乃遵養時賊也!”
豫州刺史庾亮亦請討默。詔加亮征討都督,帥步騎二萬往與侃會。
西陽太守鄧嶽、武昌太守劉詡皆疑桓宣與默同。豫州西曹王隨曰:“宣尚不附祖約,豈肯同郭默邪!”嶽、詡遣隨詣宣觀之,隨説宣曰:“明府心雖不爾,無以自明,惟有以賢子付隨耳!”宣乃遣其子戎與隨俱迎陶侃。侃闢戎為扌彖,上宣為武昌太守。
二月,後趙羣臣請後趙王勒即皇帝位;勒乃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立妃劉氏為王后,世子弘為太子。以其子宏為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單于,封秦王;斌為左衞將軍,封太原王;恢為輔國將軍,封南陽王。以中山公虎為太尉、尚書令,進爵為王;虎子邃為冀州刺史,封齊王;宣為左將軍;挺為侍中,封梁王。又封石生為河東王,石堪為彭城王。以左長史郭敖為尚書左僕射,右長史程遐為右僕射、領吏部尚書,左司馬夔安、右司馬郭殷、從事中郎李鳳、前郎中令裴憲,皆為尚書,參軍事徐光為中書令、領秘書監。自餘文武,封拜各有差。
中山王虎怒,私謂齊王邃曰:“主上自都襄國以來,端拱仰成,以吾身當矢石,二十餘年,南擒劉嶽,北走索頭,東平齊、魯,西定秦、雍,克十有三州。成大趙之業者,我也;大單于當以授我,今乃以與黃吻婢兒,念之令人氣塞,不能寢食!待主上晏駕之後,不足復留種也。”
程遐言于勒曰:“天下粗定,當顯明逆順,故漢高祖赦季布,斬丁公。大王自起兵以來,見忠於其君者輒褒之,背叛不臣者輒誅之,此天下所以歸盛德也。今祖約猶存,臣竊惑之。”安西將軍姚弋仲亦以為言。勒乃收約,並其親屬中外百餘人悉誅之,妻妾兒女分賜諸胡。
初,祖逖有胡奴曰王安,逖甚愛之。在雍丘,謂安曰:“石勒是汝種類,吾亦無在爾一人。”厚資送而遣之。安以勇幹,仕趙,為左衞將軍。及約之誅,安嘆曰:“豈可使祖土稚無後乎?”乃往就市觀刑。逖庶子道重,始十歲,安竊取以歸,匿之,變服為沙門。及石氏亡,道重複歸江南。
郭默欲南據豫章,會太尉侃兵至,默出戰,不利,入城固守,聚米為壘,以示有餘。侃築土山臨之。三月,庾亮兵至湓口,諸軍大集。夏,五月,乙卯,默將宋侯縛默父子出降。侃斬默于軍門,傳首建康,同黨死者四十人。詔以侃都督江州,領刺史;以鄧嶽督交、廣諸軍事,領廣州刺史。侃還巴陵,因移鎮武昌。庾亮還蕪湖,辭爵賞不受。
趙將劉徵帥眾數千,浮海抄東南諸縣,殺南沙都尉許儒。
張駿因前趙之亡,復收河南地,至於狄道,置五屯護軍,與趙分境。六月,趙遣鴻臚孟毅拜駿徵西大將軍、涼州牧,加九錫。駿恥為之臣,不受,留毅不遣。
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後徙中國,至是入朝於趙;趙以斌為句町王。
趙羣臣固請正尊號,秋,九月,趙王勒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平。文武封進各有差。立其妻劉氏為皇后,太子弘為皇太子
弘好屬文,親敬儒素。勒謂徐光曰:“大雅愔愔,殊不似將家子。”光曰:“漢祖以馬上取天下,孝文以玄默守之。聖人之後,必有勝殘去殺者,天之道也。”勒甚悦。光因説曰:“皇太子仁孝温恭,中山王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臣恐社稷非太子所有也。宜漸奪中山王權,使太子早參朝政。”勒心然之,而未能從。
趙荊州監軍郭敬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監沔北軍事,屯襄陽。趙主勒以驛書敕敬退屯樊城,使之偃藏旗幟,寂若無人,曰:“彼若使人觀察,則告之曰:‘汝宜自愛堅守,後七八日,大騎將至,相策,不復得走矣。’”敬使人浴馬於津,週而復始,晝夜不絕。偵者還以告周撫,撫以為趙兵大至,懼,奔武昌。敬入襄陽,中州流民悉降於趙;魏該弟遐帥其部眾自石城降敬。敬毀襄陽城,遷其民於沔北,城樊城以戍之。趙以敬為荊州刺史。周撫坐免官。
休屠王羌叛趙,趙河東王生擊破之,羌奔涼州。西平公駿懼,遣孟毅還,使其長史馬詵稱臣入貢於趙。
更造新宮。甲辰,徙樂成王欽為河間王,封彭城王紘子浚為高密王。
冬,十月,成大將軍壽督徵南將軍費黑等攻巴東建平,拔之。巴東太守楊謙、監軍毌丘奧退保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