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04微博之夜

鎖定
2004微博之夜又稱新浪2004網絡中國年度評選頒獎晚會,是由新浪在中國大陸主辦的綜合類榮譽典禮。
2004微博之夜共設置20項榮譽,最終年度男演員由劉德華獲得,年度女演員由蔣雯麗獲得,年度最有影響力導演由馮小剛獲得,年度質感電視劇由《天龍八部》《中國式離婚》獲得 [1] 
2005年1月12日,2004微博之夜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辦榮譽典禮,主持人是袁鳴吳大維 [2]  。2005年1月16日,2004微博之夜在東方衞視播出 [3] 
中文名
2004微博之夜
外文名
2004 Weibo Awards Ceremony
別    稱
新浪2004網絡中國年度評選頒獎晚會
類    型
綜合類榮譽
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頒獎時間
2005年1月12日
頒獎地點
北京世紀劇院
播出平台
東方衞視

2004微博之夜獎項歷程

時間日程
2005年1月8日線上投票通道關閉 [4] 
2005年1月10日專家評分環節開啓 [5] 
2005年1月12日紅毯儀式 [6] 
榮譽典禮 [4] 

2004微博之夜獎項主持

環節主持人
榮譽典禮袁鳴
吳大維
參考資料來源: [7] 
2004微博之夜 2004微博之夜

2004微博之夜入圍名單

榮譽名稱入圍者
年度最具拼搏精神運動員劉翔郭晶晶姚明科比·布萊恩特大衞·貝克漢姆中國女排王義夫唐功紅邁克爾·舒馬赫蘭斯·阿姆斯特朗
年度男演員姜文陳道明梁朝偉劉德華張學友成龍陸毅張衞健傅彪金城武葛優何潤東陳冠希劉燁陳坤侯勇馬景濤胡軍蘇有朋周杰倫趙本山吳彥祖周星馳尊龍木村拓哉房祖名林保怡權相宇裴勇俊謝霆鋒李秉憲張東健元斌宋承憲佟大為聶遠黃磊黃曉明
年度女演員
年度質感電視劇
馬大帥
香樟樹
空房子
母親
大馬幫
無鹽女
龍票
鬥魚
戰神
年度經典網絡原創歌曲
丁香花
十年
斷點
勇氣
遇見
年度酷炫新人南拳媽媽郭品超張韶涵房祖名何炅龍寬九段陳坤飛兒樂團
年度最佳拍照手機LG C950諾基亞7610摩托羅拉A780索尼愛立信 S700c西門子S65NEC N830三菱M900三星SCH-X699波導D200海爾V6200康佳T100酷派858C明基S700夏新F90
注:其餘榮譽無入圍名單,參考資料來源: [8-9]  [10-14] 

2004微博之夜獲獎名單

榮譽名稱獲得者
年度城市最具吸引力城市三亞市
年度最具發展力城市蘇州市
年度最具拼搏精神運動員中國女排劉翔
年度電影貢獻華誼兄弟
年度最具影響力導演馮小剛
年度新鋭導演陸川
年度男演員劉德華
年度女演員蔣雯麗
年度質感電視劇(古裝劇)天龍八部
年度質感電視劇(現代劇)中國式離婚
年度經典網絡原創歌曲丁香花
年度人文歌手許巍
年度中國潮流圖書狼圖騰
年度風尚網絡作家郭敬明
年度風尚人物金庸
年度酷炫新人房祖名
年度感動藝人傅彪
年度個性女藝人趙薇
年度最具品味嘉賓安七炫
年度最佳拍照手機LG C950
參考資料來源: [1] 

2004微博之夜頒獎嘉賓

頒發榮譽頒發嘉賓
年度最具吸引力城市劉爽黃偉菁
年度最具拼搏精神運動員周錫生鄭加強
年度電影貢獻張宇張雅賓
最具影響力導演焦雄屏曹國偉
年度新鋭導演劉江、姜培琳
年度男演員劉北憲向熹
年度女演員楊斌、李小白
年度質感電視劇程曉雲、王惠
年度經典網絡原創歌曲李秀敏安七炫
年度人文歌手王長田宋柯
年度中國潮流圖書何加正劉震雲
年度風尚網絡作家張書新白燁
年度酷炫新人李宗盛周華健
年度最具發展力城市謝伏瞻汪延
年度感動藝人董平、何力
年度個性女藝人黎瑞剛、夏逸陶
參考資料來源: [15-23] 

2004微博之夜表演節目

表演者表演節目
周華健歌曲《全世界的愛
梁靜茹歌曲《寧夏
唐磊歌曲《丁香花
東來東往歌曲《別説我的眼淚你無所謂
楊臣剛歌曲《老鼠愛大米
五月天歌曲《倔強
許巍歌曲《旅行
參考資料來源: [16]  [18-20]  [22] 

2004微博之夜獎項評析

2004微博之夜最終的榮譽結果爭議不斷,爭議最大就是“年度男演員”榮譽頒發給了劉德華,同為“年度男演員”榮譽的候選人——小虎隊成員蘇有朋的敗北,讓很多網友憤憤不平,認為劉德華只是憑藉資歷得到這個榮譽。但是,劉德華2004年在演藝事業上所取得的成績是顯然易見的,僅《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兩部由他出演的電影在中國內地就累積票房2.6億人民幣之多,如此看來,劉德華被授予“年度男演員”榮譽也算當之無愧。
2004微博之夜把《狼圖騰》從浩如煙海的通俗讀物中篩選出來,授予“年度中國潮流圖書”榮譽,可見2004微博之夜還是有品位的。而唯一一點遺憾是這個榮譽的名稱,《狼圖騰》不應該被列為“潮流”的範疇,這是對這本書,對書的作者姜戎,以及對狼文明的一種蔑視。《狼圖騰》對狼文化於華夏文明的侵襲與洗禮都展示出了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無論如何不能用“潮流”二字概括的 [24] (《北京青年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