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齊明刀

鎖定
戰國齊國所鑄“明”字,時限約在燕佔齊都臨淄等七十餘城之五年間(前284—279年),形制極類燕之圓折明刀,然刀身較燕刀瘦狹,通長13.8釐米、約14克左右。面文“明”字作直立方折狀,背文多見“齊化’二字當為與莒刀同期所鑄。背文除“齊化”外,尚有“化”、“司”、“齊化共金”、“安陽倍”等近10種。齊明刀今均罕見
中文名
齊明刀
外文名
All the knife
出    土
多在山東博山一帶

齊明刀簡介

齊明刀 齊明刀
明刀亦稱博山刀,因最早在山東博山發現,故俗稱博山刀。博山系舊縣名,位於山東中部,1958年撤銷,併入淄博市。考博山刀來源,《金石索》載“博山刀為孫星舫所貽,雲博山之杏峪村刨出一窖數百枚,文不能辨”,又,“此刀與前刀出一窖,雖舫又自博山攜寄”。此刀幣由於出土於齊,其錢文有燕幣“明”(或稱“召”、“易”等)字,所以今人多稱“齊明刀”。“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釐米,寬約1.3-2.2釐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齊明刀分類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齊明刀 齊明刀
“圓折刀”一般説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釐米,寬1.6-1.9釐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接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釐米,寬1.5-1.7釐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接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體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佔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釐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匽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干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齊明刀特徵

齊明刀
齊明刀 齊明刀
特徵,刀身較燕明刀刀身瘦狹,篆書“明”字外筆長且作方折,區別於燕明刀弧折狀。而刀背文有齊、齊化、齊化共金、莒冶化、莒冶齊化等十幾種不同字數的文字,多素背或符號者。此刀幣鑄制粗,含銅量略低,含鉛量稍高,亦有鉛質者。此刀齊燕兼而有之,一定為先秦戰國時期鑄幣,筆者願就其背景、歸屬等問題分析如下。
春秋戰國時,由於各諸侯爭霸天下,各自為政,各鑄本國幣,形成我國幣史形制最多的一個特殊時代,產生了貝、布、刀和圓錢四大貨幣體系。齊明刀鑄期較晚,也系刀幣體系之一。刀幣是由工具削刀演化而來,包括大小尖首刀,大小針首刀、切頭刀、小尖刀、小直刀、大小圓首刀、燕明刀、齊明刀、齊大刀等幣種。這些刀幣,成為我國北方、東方各國(族)主要貨幣。曾經鑄造並行用過刀幣的有鮮虞國中山國、燕國、齊國、趙國山戎等部族。

齊明刀形成背景

齊明刀
齊明刀 齊明刀
是在何背景下形成的呢?前314年燕王噲讓帝位於國相子之而內亂三年,齊宣王乘機伐燕,噲與子之被殺,燕几至滅亡。前311年太子昭即位,據《燕昭王求士》載:“卑身厚幣,以招賢士”,經28年勤政,燕復國並於前284年令樂毅統軍伐齊70餘城,“入至臨淄(齊都)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莒(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齊也幾至滅亡。前279年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中齊離間計,棄樂毅用騎劫為將,齊設火牛陣以少破燕,奪回所有失地。齊明刀即在前284年燕伐齊始至前279年齊破燕止。

齊明刀退市原因

齊明刀
齊明刀 齊明刀
為什麼行用時間短呢?原因是:1.百姓不願使伐齊燕國幣。拉鋸戰在戰國為常見事,今戰勝國一到,百姓用燕幣,明燕撤再使齊幣,燕幣則分文不值,風險大,故人們有逆反、排斥心理和行為;
2.戰勝國需要社會穩定。齊燕兩軍交戰,勢必造成兩國貨幣互相排斥,面對百姓排斥心理,戰勝國需要一種“折中”的貨幣疏通流通渠道;
3.商人迎合軍心民意。當地商人抓住商機,低成本快速鑄幣以適應社會需要,用得上,退得出。且看其背文特點,先鑄燕佔領地如齊、齊化等,又鑄齊莒城、莒冶化進退皆行。排它性小,認可度高,故行的通;
齊明刀
齊明刀(2張)
4.完成使命自然消亡。隨齊奪回失地,政權穩固,國幣又排斥了自由商幣。這是戰事決定此幣短命,也是此幣原本歷史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