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黔峯山

鎖定
黔峯山又名黔山,位於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城東二十里,海拔1678米,南北綿延數百里,山體雄偉,氣勢磅礴。該山在構造上屬雪峯山南端支脈,北與武岡雲山相連,南與湘桂邊界,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交匯。
自2016年8月起該山已劃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的範圍。 [1] 
中文名
黔峯山
別    名
黔山
所屬山系
雪峯山
地理位置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東部、城步苗族自治縣東南部
走    向
南北走向
主    峯
黔峯山
海    拔
1678 m
年降雨量
1600毫米
管理單位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雲馬國有林場、金紫山國有林場、儒林鎮人民政府、白毛坪鄉人民政府、蘭蓉鄉人民政府
所屬地區
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

黔峯山基本信息

位於城步苗族自治縣縣城東南二十里的黔峯山。黔峯山又名黔山,屬儒林鎮白毛坪鄉蘭蓉鄉雲馬林場、金紫山林場五鄉鎮(林場)共同管轄,主峯海拔1789米;山脈佔地152.7平方公里,遠看如青黛。南麓與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的白雲湖濕地唇齒相依,也與湘西南邊境整體納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區劃的金紫山、金童山、南山三山遙遙相望,合稱城步四大名山。因黔山地處該縣域東南—隅。登頂遙望,東北方向的新寧城步武岡三縣城鄉風景可盡收眼底。西望西南方向的湖南邵陽市境內第一最高峯——二寶頂:海拔2021米二寶頂彷彿一步也能跨過,金紫山、金童山山下阡陌交通,炊煙縷縷升起,南飛大雁、白鷺成羣結隊翱翔;八十里南山風吹草低現牛羊,長安營鎮高坪凹風電一目瞭然;白雲湖幾十裏水域湖水碧藍,漁歌唱晚。

黔峯山景色

黔峯山風景優美,植被豐富,這裏林海茫茫,溪水悠悠,雲霧迷離。山上有龍鬚巖,狀如青龍揚須,昂首欲躍。“龍頭”之上有二峯,左右相對如龍角,登“角”四望,眾山如濤,蒼海茫茫,周圍百里風光盡收眼底,龍鬚巖恰似龍首昂揚於萬頃洪波之中。兩峯之間有幽深難測的隔山龍潭,一股股泉水從龍鬚巖腳下噴射而出,狀如蛟龍戲水,聲若雷鳴。近旁昔有紫霄宮、紫雲庵、潛龍書院等建築,坐此觀景,別有樂趣。
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只聽説過黔山的巍峨,並未身臨其境,目睹黔峯的秀麗,所以他寫《武岡銘》時,只寫“黔山之贊”,未寫“黔峯之秀”。
黔峯山景色
黔峯山景色(7張)
而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的城步縣令胡採,重修紫雲庵寫下“黔峯合秀”詩篇:“山色黔州勝,春風楚磧開,樹分天外錦,泉應壑中雷。鸞鶚影相逐,蛟龍勢共回,何因駕輖轂,問俗獻瑤谷”。的詩句讚美黔峯山的美麗。 [2] 

黔峯山氣候

黔峯山地冬冷夏涼、潮濕多雨,根據城步當地的氣温直減率來計算,山頂的年平均氣温大概在10℃左右,七月份平均氣温在19℃左右,極端最高氣温28℃,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黔峯山現狀及發展

解放後,黔峯山地區在雲馬、金紫山兩個國有林場幾代務林人的精心呵護下,六十春秋彷彿一夜變了模樣,獵獵萬頃杉樹林恰如從天而降的綠色大軍,這裏不僅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珠江沅江一級支流發源地),也是湖南南山國家公園 “生物多樣性物種基因儲備庫”,還是華南地區國家戰略儲備林重要基地,有資源冷杉紅豆杉白頸長尾雉雲豹林麝等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植物57種,每年能為國家提供木材(楠竹)近萬立方米。
黔峯山的珍稀植物
黔峯山的珍稀植物(4張)
2012年在位於黔峯山谷地的城步儒林鎮慄坪村三組發現一株國內罕見的川黔紫薇巨樹。該樹樹高38米,胸徑2.23米,樹冠南北寬16.8米,東西長23.4米,蔭地面積達393平方米,樹齡約1500年。慄坪村為苗寨,始建於東晉時期,祖傳古紫薇是建村“神樹”,生在村頭,至少有1500年的歷史了。樹幹沒有完整而明顯的樹皮,其狀呈“鱗形”,每年脱落一次。脱後極為光滑,當地人稱之為“赤膊樹”。若樹幹受創傷,流出的樹脂猶如鮮紅的血液,傷口會自行癒合,不留傷痕。該樹年年開花,花黃白色,多而小,結子落地不生。當地羣眾把它作為神樹來祭祀,如果有人得病則去樹下燒香紙,折幾片樹葉煎水當藥,每年臘月三十晚,人們帶上豬頭作祭品在樹下祭祀,乞求神佑。
黔峯山與同樣被納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的金紫山、金童山、南山四山並駕齊驅。該地區在保護好現有生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林下產業,吃“生態飯”。該地區生態旅遊高山蔬菜、生態牧業等產業來勢良好,白雲湖深水魚、苗鄉梨、獼猴桃紅心柚等等林下種養殖、特色旅遊鄉鎮等一批生態品牌風生水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