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開湘

鎖定
黃開湘(1901年-1935年11月),又名王開湘,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漆工鎮黃家村人 [9]  ,中共黨員,1926年參加革命。著名紅軍將領。
無論是在創建贛東北蘇區的艱苦鬥爭中,還是在歷次反“圍剿”作戰中,身高一米八的黃開湘,常用一把斧頭和敵人肉搏,勇猛無比,威震敵膽。被周恩來朱德等中共領袖人物親暱地稱為“斧頭將軍”。黃開湘歷任贛東北赤色警衞團團長、紅十軍八十二團政治委員、紅十一軍二十師政治委員等職,是飛奪瀘定橋22勇士所在的紅四團團長,“臘子口上降神兵”的紅四團團長,吳起“切尾巴戰役”中陝甘支隊一縱隊四大隊大隊長。 [1-5] 
1935年11月,黃開湘因病長眠在洛河之畔,年僅34歲。 [1] 
中文名
黃開湘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35年11月
又    名
王開湘
籍    貫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漆工鎮黃家村 [9] 

黃開湘人物生平

1901年,黃開湘出生於江西省弋陽縣漆工鎮黃家村,雖然只是箍桶匠,但有一身好武藝,尤其是一把斧頭,使得虎虎生風。
1926年春,方誌敏回家鄉開展農民運動,黃開湘用做箍桶為掩護,走家串户,協助方誌敏在近百個村子建立了秘密農協會。不久就由方誌敏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任上饒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參加創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後調任赤色警衞團團長,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7] 
1930年7月21日,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獨立團擴編為紅軍第十軍,黃開湘為參謀長兼第八十二團政委。8月1日,贛東北蘇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方誌敏擔任主席,黃開湘當選為執行委員。9月,紅十軍又攻克鄱陽湖口、都昌3座縣城,紅十軍主力由3個團擴編為3個旅,全軍6000餘人。不久,地方武裝30多個連加上部分紅軍游擊隊編為赤色警衞師,黃開湘任師長。此時,贛東北紅軍總數達3萬多人。在閩浙贛省第2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黃開湘當選為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後來,黃開湘到達中央蘇區,周恩來親切地戲稱他是“程咬金式的斧頭將軍”,並對他説:“我這塊表送給你,給你這個斧頭將軍裝備裝備。”朱德聽説黃開湘常用斧頭肉搏,就把自己的手槍解下來送給他説:“今後不要用斧頭肉搏了,這支槍就送給你吧。 ” [2] 
1933年1月20日,紅十軍在貴溪縣神前村改編為紅十一軍,下轄31、32、33師。由於黃開湘原來就是紅十軍第82團團長,改編後的紅十一軍有師的編制,他就擔任紅十一軍第32師的師長。黃開湘到中央蘇區不久即入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後任紅七軍團19師師長。
1933年9月,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中央軍委成立了紅軍總供給部,任命趙爾陸為部長,黃開湘為政委。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下,中央蘇區日益縮小,紅軍在軍事上遭到慘重損失。黃開湘找到周恩來,要求上前線。1934年春,黃開湘接替譚政,任紅一軍團1師政委。黃開湘與師長李聚奎率部參加了廣昌保衞戰石城阻擊戰老營盤穿插戰等。
1934年的10月,中央紅軍進行戰略大轉移長征。12月,湘江戰役後,紅軍損失大半,不得不縮編。經周恩來提議,黃開湘接替耿飆,任紅1軍團2師4團團長,楊成武任政委,兩人開始了合作。遵義會議時,黃開湘和楊成武率紅4團在松坎警戒7天,擔負保衞中央在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的任務,這是黃開湘參加革命以來最光榮,最感榮耀的一次。黃開湘拿着軍團黨委拍來關於遵義會議精神的電報,立即迅速傳達到每個戰士。黃開湘説:“我們一直盼望着毛主席指揮的心願實現了。”在回師遵義的土城戰鬥中,黃開湘充分發揮了指揮才能,立了戰功,受到毛主席的表揚。
1935年8月17日清早,紅四團正在開幹部會,黃開湘與大家商量過草地事情,突然來了個通知,毛主席指示:“紅四團擔任先鋒團,必須從茫茫的草地上走出一條北上的紅軍路線來。”黃開湘説:“毛主席親自把首先過草地的重擔交給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打下臘子口後,紅軍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揮師東進,到了哈達鋪。在哈達鋪休息兩天。在這期間,按毛主席的指示,部隊進行整編,四團編為一縱隊的四大隊,黃開湘任大隊長。1935年9月23日,又奔赴北上抗日征途的最後一段路程,經過六盤山時,毛主席特意提到英勇衝鋒的紅四團,鼓勵大家發揮過去優良的戰鬥作風。11月6日,在甘泉縣附近的村裏,中央紅軍與劉志丹徐海東同志率領的紅二十五、二十七軍會師。中央召開了全軍幹部會議,參加完會後黃開湘還參加了會餐。第二天,黃開湘因長期風餐露宿,與冰雪搏鬥,過度勞累病倒了。病來得非常兇猛,病情非常嚴重,連續數日發高燒到40度,陷入昏迷之中還以為在指揮戰鬥,自己抓起了藏在枕頭下面的左輪手槍……沒有追悼儀式,沒有隆重葬禮,只用了一塊木板在他的墳頭書寫了“黃開湘之墓”,這也是鮮為人知的一面。 [4] 
1935年11月,黃開湘因病長眠在洛河之畔,年僅34歲。 [1] 

黃開湘家庭生活

黃開湘出生於江西省弋陽縣漆工鎮黃家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下有四個弟弟、兩個妹妹。 [7] 
黃開湘母親鄭梅蓮 [1]  ,女兒黃菊花(黃家五位紅軍烈士留下的唯一後代),外孫邵愛福 [5] 

黃開湘主要事蹟

黃開湘飛奪瀘定橋

長征中黃開湘指揮的最經典戰役——飛奪瀘定橋、攻佔臘子口
油畫《飛奪瀘定橋》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創作組) 油畫《飛奪瀘定橋》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創作組)
1935年5月,一道天然屏障——大渡河,橫亙在長征中的中央紅軍面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大渡河水流湍急,巨浪能掀起幾丈高。蔣介石派部隊前堵後追,妄想憑藉大渡河天險,將2萬紅軍全殲於此。瀘定橋,就是紅軍快速通過大渡河的唯一路徑。
危急時刻,紅四團團長黃開湘和政委楊成武一道,帶領紅四團直撲瀘定橋——此時,他們距瀘定橋240裏,他們要一晝夜飛奔240裏,奪取瀘定橋。
紅四團完成了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1935年5月29日下午4點鐘,紅四團的22名勇士背插馬刀,手提駁殼槍,帶着手榴彈,爬上了鐵鏈,冒着敵人的炮火向前衝去。黃開湘在橋頭坐鎮指揮,楊成武帶着第二梯隊緊跟在敢死隊後面配合。全團的司號員集中起來吹起衝鋒號,所有的武器一齊向對岸敵人開火,軍號聲、槍炮聲、喊殺聲震撼山谷。
最終,瀘定橋被拿了下來。但是,這並不是最後一場惡戰。
川甘交界處的臘子口,陡峭的巖壁直上雲天,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通道。如不迅速拿下,國民黨追兵趕到,紅軍就可能在這裏全軍覆沒;如果調頭回去,紅軍將重新陷入雪山草地的絕境。9月15日,紅四團接到軍委命令:“三天之內奪取臘子口,掃清前進中阻攔之敵。”在這裏,紅四團遭遇巨大阻擊,10多個小時裏, 5次進攻都沒打下來。
趁着夜色,兩個連,上百人,每個人別了十多顆手榴彈,在黃開湘的率領下開始迂迴突襲。一名被叫做“雲貴川”的苗族小戰士,率先攀爬上了崖壁,然後甩下繩子,黃開湘和戰士們順着長繩一個個往上爬。凌晨,翻越天險的黃開湘帶領戰士們居高臨下用手榴彈炸燬敵碉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敵軍全線崩潰。
臘子口戰鬥是紅軍長征中少見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勝的一仗,充分顯示了黃開湘的軍事指揮才能。事後,毛澤東風趣地説:“有斧頭將軍(指黃開湘)和白袍小將(指楊成武)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2] 

黃開湘身份確認

1985年《楊成武回憶錄》公開出版,開國上將楊成武在書中多次提到他的好搭擋——紅四團團長王開湘,引起了弋陽縣委辦一位同志的關注。
“這個王開湘,是不是就是下落不明的黃開湘?”時任縣黨史辦主任的李松河帶領一支調查小組,來到北京,面對面採訪了楊成武。
回憶當時的情景,李松河眼睛發亮:“聽説我們是黃開湘的家鄉人,將軍站起來,熱情和我們握手。”
訪談持續了3個多小時。楊成武回憶道:“遵義會議前夕,耿飆團長調師部,黃開湘被派到四團任團長,我任政委。他是江西弋陽縣人,是贛東北紅十軍鍛煉出來的幹部。”他補充説,在江西口音中,“王”“黃”不分,“黃開湘”成了眾人嘴裏的“王開湘”。
一系列確認後,楊成武感慨萬端:“土城狙擊戰、飛奪瀘定橋、奪襲臘子口,場場都是惡戰、險戰,他的指揮才能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的表揚。過草地是毛澤東點的將,要我們四團為先鋒團,黃開湘一馬當先、英勇果斷,確有大將風度。”
他還詳細講述了黃開湘病逝的具體細節。1935年11月,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接到中央通知參加全軍團以上幹部會議,兩人策馬一口氣跑了50多里路,出了一身汗。回來的路上又淋了一場大雨,結果都得了傷寒病。“我送他到軍委衞生部住院,沒有想到這一別就成了訣別。”
當時的醫院缺少藥物,只能靠酒精、蘇打水雲南白藥給戰士們治療。黃開湘連續半個月發高燒,經常神志不清。11月中旬的一天夜裏,黃開湘在高燒迷糊的狀態下扣響了枕頭下的左輪手槍,子彈擊穿了頭部。
“噩耗傳來時,我震驚了,也顧不上自己在患病,躍馬直奔羅漢川紅軍醫院,誰知到達時,黃開湘的遺體已經埋葬了。”
“他是長征的英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最後,楊成武一再交待:“你們回去要好好宣傳黃開湘,他是人民的大功臣。”
此時,距離黃開湘病逝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李松河説,在關上筆記本的那一刻,感覺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英雄終於有了準確的身份,這對於他的後人也是一個交代。 [2] 

黃開湘後世紀念

2016年10月14日,央視網刊文《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英雄 黃開湘:以必勝決心 置死地而後生》。 [6] 
2016年11月21日,以上饒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上饒縣第一任縣委書記黃開湘為原型的贛劇現代戲《斧頭將軍》在上饒職業技術學院報告廳排演。 [3] 
2019年,由導演吳子牛執導的革命歷史劇《可愛的中國》將殺青,由張哲人飾演方誌敏林江國 飾)的學生黃開湘 [8] 
2021年年4月,陝西甘泉縣委書記楊宏蘭收到陝西志丹的一位朋友發來的文章《黃開湘:英雄傳奇塵封八十年》,作者叫朱冬生,原解放軍出版社社長。2021年5月30日出版的《延安日報》在“悦讀”版面刊文《尋找黃開湘 讓英雄回家》:黃家一門忠烈,母親鄭梅蓮養育的5個兒子全部參加了紅軍,都犧牲在戰場上,遺骸至今都沒有找到。黃開湘的妻子也死於尋夫的路上。他們的女兒黃菊花直到20世紀80年代看到楊成武將軍的回憶錄,才得知父親50多年前已經犧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