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四團

鎖定
紅四團的番號是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第1軍團第2師第4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戰功顯赫的部隊。其前身為參加過北伐戰爭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曾參加過彪炳史冊的南昌起義、湘南暴動。
1934年10月16日,紅四團作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的前衞團率先涉過於都河。這一天成為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一個紀念日。在長征過程中,紅四團曾多次擔任全軍的先頭部隊,在湘江戰役中首先突破湘江並佔領重要渡口覺山鋪,全力阻擊蜂擁而來的國民黨湘軍何健部,為中央紅軍最終突破湘江封鎖線做出重要貢獻。
中文名
紅四團
前    身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
團    長
耿飈 王開湘
政    委
楊成武
長征途中,紅四團參與四渡赤水戰役,在江界河一帶強渡烏江,擊潰防守江岸的黔軍第3旅林秀生部,掩護隨後跟進的紅軍幹部團和工兵連架設浮橋,進而會同其他部隊攻取遵義。遵義會議後,紅四團轉戰雲南,智取祿勸、武定、元謀3縣後,在絞平渡渡過金沙江,穿越涼山少數民族聚居區,北上來到大渡河岸。中央軍委決定派出派出有力部隊佔領瀘定橋,掩護全軍過河。紅四團再次臨危受命,任左路軍先鋒團。27日晨,紅四團接軍團命令從安順場出發,28日晨接到軍團要求其29日晨奪取瀘定橋的第二道緊急命令。紅四團冒着大雨,29小時徒步強行軍240華里(全程約320華里,多為山路),多次擊潰敵警戒部隊攔截,於29日晨6時佔領瀘定橋西。午後1時,紅四團發起攻擊。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組織全團火力掩護,2連連長廖大珠率劉金山、劉梓華等21名勇士組成突擊隊,冒着敵人的彈雨,攀着13根鐵索,爬向對岸。敵人懾於紅軍的英雄氣概,陣腳大亂,將橋頭堡點燃,妄想用火海戰術阻住紅軍,但未成功。後紅四團與守敵展開激烈的巷戰,戰鬥整整2小時,終於殲敵大半,佔領瀘定城。突擊隊22名勇士僅傷亡3人。
1935年9月17日的臘子口戰役中,紅四團再次作為先遣部隊,勝利突破臘子口天險,為中央紅軍開闢前進道路。
到達陝北後,紅四團參加山城堡等戰役。
“西安事變”後,紅四團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1營,參加平型關戰役。在抗戰中隨115師主力轉戰山東。
抗戰勝利後,紅四團改番號為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第16師第46團,參加秀水河子戰鬥、四平保衞戰、三下江南、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作戰行動。
1949年1月,紅四團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第127師第379團,參加海南島戰役。
1985年後,該部逐步改編為某機械化步兵團,現駐紮中原地區。曾參加1999年國慶50週年閲兵和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