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豹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

鎖定
黃豹,祖籍河南省固始縣,1973年8月出生於湖北咸寧,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後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 [1] 
黃豹主要研究方向為訴訟法學、司法制度、警察制度。先後在《比較法研究》、《政治與法律》、《北方法學》、《光明日報(理論版)》、《學術界》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
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參與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參與公安部部級科研項目。並被中國法學會評為“首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獲得中國首屆公安法學教育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合著的《檢察機關自偵辦案模式轉變研究》獲2014年度湖北省檢察理論與應用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代表作有《偵查構造論》、《偵查權力論》、《刑事訴權研究》、《檢察機關自偵辦案模式轉變研究》等。 [2] 
中文名
黃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3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首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主要成就
中國首屆公安法學教育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出生地
湖北
代表作品
偵查權力論
《刑事訴權研究》
檢察機關自偵辦案模式轉變研究
職    稱
教授

黃豹人物經歷

1991年9月—1995年7月 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就讀本科
1995年7月— 2009年6月 湖北警官學院法律系 教 師
1996年被評為助教
1998年9月—1999年12月武漢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2000年被評為講師
2002年9月—2003年7月 公安部第13期公派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PETS培訓
2003年9月—2006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2005年被評為副教授
2006年9月—2009年4月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7年3月—2007年6月 中共湖北省直機關工委黨校第20期處幹班學習
2008年1月—2008年10月 英國伯明翰大學法學院訪問(7月曾赴德國慕尼黑大學考察)
2009年7月— 2012年6月武漢紡織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後轉至經濟學院)教師
2011年被評為教授
2012年7月—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教師 [3] 

黃豹主要成就

黃豹重點項目

1、《刑事免責制度在偵查中的構建研究》,2004年省級重點,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2、《前科消滅的訴訟價值研究》,2004年院級重點項目,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3、《職務犯罪及其防範》,2005年省人文社科十一五規劃青年項目,2005q107,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4、《境外賭博犯罪的預防與懲處》,2006年省級重點(B類),B200632001,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零容忍理論研究》,湖北警官學院2007年度院級重點科研項目,2007A013,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6、《當代湖北社會矛盾衝突解決機制研究》,湖北省教育廳201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0b169,項目負責人。
7、《刑事訴權研究》,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0FFX029,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黃豹參加研究

1、《我國〈刑事訴訟法〉偵查程序條款再修改問題研究》,湖北警官學院院級重點項目,200301,項目參加人,已結題。
2、《民本思想演進與公安機關執法為民的理論與實踐》,2004年省級重點,項目參加人,已結題。
3、《刑事偵查中的“程序分流”制度研究》,2004年省級重點,項目參加人,已結題。
4 、《刑警出庭作證的理論與實務研究》,2004年院級重點項目,項目參加人,已結題。
5、《權力制約與監督法律制度研究--以偵查權為例》,2005年湖北省人文社科十一五規劃青年項目,2005q106,項目參加人,已結題。
6、《法治之下的警察行政權的合理構建》,2005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05SFB2014,項目參加人,已結題。
7、《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中偵查權合理配置研究》,公安部自選項目C類,2006C046,參加人,已結題。
8、《城市專業市場中各類主體法律關係及管理對策研究》,2011年度武漢市江漢區軟科學研究項目,第一參加人,已結題。

黃豹教研課題

1、《診所法律教育的研究與應用》,2006年度湖北警官學院院級教研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2、《公安院校診所法律教育之應用研究》,2006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負責人,已結題。
3、《診所法律教育在紡織類高校之應用》,2010年武漢紡織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4、《專業課中英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2006年度湖北警官學院院級教研項目,參與人,已結題。

黃豹主要論著

黃豹代表著作

專著
偵查構造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7萬字 [4] 
偵查權力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版,38萬字
《刑事訴權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版,28.3萬字
編著
1、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學習指南》,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版,總21.5萬字
《荊楚訴訟論壇》(第一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總35.7萬字
2、副主編
《訴訟法學》 ,羣眾出版社2006年11月版,2萬字
《法理學教程》,羣眾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3萬字
《法理學教程》,湖北警官學院(校內用書)2002年版, 0.5萬字
《刑事訴訟法案例教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4.5萬字
3、參編
《刑事訴訟實訓指南》,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版,35.7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00問》,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1.2萬字
《新編刑法教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1萬字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5萬字
《公安行政執法教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1.5萬字
《刑事訴訟法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6萬字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解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1.2萬字
合著
《檢察機關自偵辦案模式轉變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年12月版,27.5萬字
《婚姻法學釋解》,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承當字數25萬字
《刑事訴訟程序改革之多維視角》,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3萬字

黃豹主要論文

1、1996年第2期,“試論‘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確立的方式及其內容”,《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報(哲社版)》(政治類核心刊物),第二作者
2、1996年第3期,“試論我國辯護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警學經緯》,第二作者
3、1996年第6期,“公安工作與新《刑事訴訟法》”,《警學經緯》,第二作者
4、1997年第6期,“對單位犯罪的理論與實踐的思考”,《警學經緯》,獨撰
5、1997年第4期,“公安行政處罰的缺陷及其調控”,《犯罪對策研究》,第一作者
6、1997年第2期,“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如何處理與律師的關係”,《武漢檢察》,獨撰
7、1997年第3期,“輕刑化與中國刑罰改革的思考”,《雲南警學》,獨撰
8、1999年第6期,“試論我國物權立法的若干原則”,《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獨撰
9、2000年第1期,“淺析公務懸賞廣告”,《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山西分院學報》,獨撰
10、2000年第1期,“懸賞通告之法律分析”,《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獨撰
11、2000年第2期,“論物權行為理論的借鑑與吸收”,《河北法學》(法律類核心期刊),獨撰
12、11/2002,“論網絡犯罪的特點與綜合調控”,《新世紀公安偵查工作思考》(第三屆中西南地區偵查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獨撰
13、2002年第12期,“刑事訴訟法學與刑事偵查學的比較教學研究”,《公安教育》,第一作者
14、10/2002,“淺析刑事證據開示制度”,《武漢公安幹部學院學報》,獨撰
15、12/2002,“公安警察院校大學生個人主義傾向及原因剖析”,《公安警察院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研究》,武漢出版社,獨撰
16、2003年第4期,“中國區際刑事訴訟法律之比較研究”,《湖北警官學院學報》,獨撰
17、2004年第2期,“公正與效率之間的艱難抉擇——論辯訴交易在我國的可行性”,《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第一作者
18、4/2004,“刑事偵查中被害人權益保障問題研究”,《偵查理論與實踐》(2004年北京市偵查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獨撰——本文獲得該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9、8/2004,“關於公安法學教育定位的若干思考”,《走向現代公安法學教育之路》(中國首屆公安法學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獨撰——本文獲得該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20、2004年第4期,“中俄刑事陪審制度的沿革及展望評述”,《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第一作者
21、10/2004,“前科消滅的證據價值研究”,《法商研究》(2004專號)(法律類核心期刊),獨撰
22、2004年第4期,“我國偵查構造的改革基礎及完善目標”,《湖北警官學院學報》,獨撰
23、8/2004,“偵查程序中被害人權益保障的理論基礎及完善”,《偵查學論從》(第五卷)(第五屆中西南地區偵查研討會論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湘新出準字(2004)第064號獨撰——本文獲得該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4、10/2004,“論我國對沉默權應有的正確取捨態度”,《偵查訊問與人權保障研究》(公安大學偵查訊問與人權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獨撰
25、10/2004,“刑事證據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證據法專家擬製稿》”,《證據學論壇》(第八卷),中國檢察出版社,獨撰
26、2004年第6期,“以法律為準繩原則不容置疑”,《比較法研究》(法律類核心期刊),獨撰
27、2005年第1期,“論程序分流在我國偵查程序中的構建”,《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獨撰
28、2005年第1期,“清代刑事救濟程序研究”,《中外學術導刊》,獨撰
29、2005年第4期,“刑事免責制度的實踐意義及構建模式”,《湖北經濟學院學報》,獨撰
30、2005年第2期,“論刑事免責制度在偵查程序中的構建”,《湖北警官學院學報》,第一作者
31、5/2005,“論偵查程序中的刑事免責制度”,《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增刊)(民族類核心期刊),獨撰 [5] 
32、6/2005,“偵查構造的獨立性問題研究”,《江漢論壇》(增刊)(社科類核心期刊),獨撰
33、8/2005,“新聞自由與偵查不公開的衝突與互動”,《中國訴訟法判解》(第三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獨撰
34、10/2005,“境外賭博犯罪查處的程序法視角研究”,《訴訟理論與實踐》,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獨撰
35、11/2005,“抓捕怪案中的偵查方法評説”,《偵查論壇》(第四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獨撰
36、1/2006,“論我國刑訴法對公約“特工行動”的借鑑與吸收”,《《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獨撰
37、2006年第1期,“程序法視角下的境外賭博犯罪研究”,《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獨撰
38、2006年第2期,“職務犯罪的預防及懲治研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第一作者
39、2006/02/17,“懲處境外賭博犯罪面臨的四個問題”,《檢察日報》,2006年2月17日第3版,獨撰
40、4/2006,“清朝乾隆53年之逮捕證考究”,《警史鈎沉》(內刊),獨撰
41、6/2006,“論死刑複核的權力運作及制度建構——兼評最高法院死刑複核權的回收”,《首屆法律適用國際高層論壇優秀論文集》,中國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
42、7/2006,“刑事訴訟構造的研究起源及概念辨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增刊),獨撰
43、7/2006,“偵查公開若干基礎理論問題辨析”,《偵查學論叢》(第七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獨撰
44、2006年第4期,“我國構建預審法官制度的否定性思考”,《湖北警官學院學報》,獨撰
45、10/2006,“我國《刑事訴訟法》偵查程序再修改研究”,《江漢論壇》(增刊),第三作者
46、10/2006,“對我國《刑事訴訟法》偵查程序再修改的具體建議”,《江漢論壇》(增刊),第二作者
47、11/2006,“人權保障與警察機關的權力規制”,《公安教育的人文視域》,武漢出版社2006年11月,獨撰
48、12/2006,“城市自殺秀中的警察角色定位研究”,《構建和諧社會與城市糾紛解決機制》(內刊)[全國副省級城市法學會第18次年會論文彙編(二等獎)],第一作者
49、11/2006,“平等抑或平衡:偵查構造中的偵辯關係辨析”,《現代偵查》(第二輯),羣眾出版社2006年11月,獨撰
50、2007年第1期,“偵查程序中的非法取證問題評析”,《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第一作者
51、2007年第一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零容忍理論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增刊),第一作者
52、2007年第2期,“賭博罪與非罪的若干新視點研究”,《政治與法律》(法律類核心期刊),第二作者
53、2007年第2期, “創新與發展:江西新餘、萍鄉警務改革模式之評析“,《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獨撰
54、2007年第3期,“論診所法律教育在公安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獨撰
55、2007年第3期,“城市自殺秀中的若干警務認識誤區探析”,《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獨撰
56、2007年第4期,“公安院校實施診所法律教育的難點分析”,《公安教育》,獨撰
57、2007年第5期,“偵查權權力屬性熱議之冷思考”,《湖北警官學院學報》,獨撰
58、2007年第6期,“零容忍執法政策若干理論問題之評析”,《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ISSN1671第一作者
59、2007年8月上旬刊,“中部崛起理論的程序法制研究”,《商場現代化》(經濟類核心期刊),獨撰
60、2007年第9期,“境外賭博犯罪的經濟危害及懲處研究”,《科技信息》,獨撰
61、2007年11月,“偵查公開與程序參與原則之研究”,載於《公安學論叢》(第三卷),法律出版社,獨撰
62、2008年1月,“程序法視野下的中部崛起理論研究”,載於《首屆中部崛起法治論壇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獨撰
63、2008年3月,“從偵查程序的完善看刑事訴權的缺失與構建”,載於《刑事訴訟法修改:問題與前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獨撰
64、2008年第9期,“刑事被害人訴權行使渠道之現實性分析————以“產嬰證奸”現象為切入點“,載於《求索》(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期刊),獨撰 [6] 
65、2008年第5期,“警察臨戰若干基礎性問題的法學詮釋”,載於《湖北警官學院學報》,P51-P55,ISSN1673-2931,CN42-1743/D,獨撰
66、2008年第4期,Jurisprudence Views on Producing Infant to Prove Rape,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季刊),P73-P76,獨撰
67、2008年11月,“證據視野下的“產嬰證奸”現象考量”,載於《證據學論壇》(第14卷),P146-P153,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9-0,獨撰
68、2008年11月,“對檢察官客觀性觀點的幾點質疑”,載於《檢察論叢》(第13卷),P251-P261,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1-4,獨撰
69、2008年12月,“刑事訴訟法修訂中的專家意見比較與評析——以公安機關偵查執法活動為視角”,載於《現代偵查(第三卷)》,羣眾出版社ISBN9-787-5014-4137-2,P1-P10,獨撰
70、2009年第1期,“偵辯交易的提出及若干形態分析”,載於《四川文理學院學報》,P27-P30,ISSN1008-4886,CN51-1533/G4,獨撰
71、2009年第1期,“羣體性事件警務處置中的慎用警力原則研究”,載於《湖北警官學院學報》,P10-P14,ISSN1673-2931,CN42-1743/D,第一作者
72、2009年第2期,“醫患矛盾之激化與警察介入糾紛之利弊考量”,載於《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ISSN1671-685X,CN14-1287/D,獨撰
73、2009年第3期,“刑事訴權視野下的偵辯交易研究”,載於《法治研究》,ISSN1674-1455,CN33-1343/D,獨撰——本文被《首屆中國警學論壇文集》(羅鋒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337-8/D.290,P610-617)全文轉載。
74、2009年9月,“重點學科建設基礎性理論之研究”,載於《荊楚訴訟論壇》(第一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660-7,P9-17,獨撰
75、2009年12月,“公安招錄改革背景下的偵查學教學內容研究”,載於《偵查學論叢(第10卷)》(中西南地區公安政法院校偵查學術研討會2009年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139-833-5,P478-484,獨撰
76、2009年第6期,“公訴權的客觀性與追訴性之評述”,載於《北方法學》,ISSN 1673-8330,CN23-1546/D,P100-105,獨撰
77、2010年第1期,“公訴權基本屬性特徵之定位”,載於《雲夢學刊》,ISSN1006-6365,CN43-1240/C,P76-80,獨撰
78、2010年第2期,“羣體性事件警務處置中的慎用強制措施原則研究”,載於《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ISSN1008-8121,CN36-1213/D,P91-95,獨撰
79、2010年第3期,“羣體性事件警務處置中的慎用武器警械原則研究”,載於《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ISSN1671-0541,CN22-1307/D,P18-22,獨撰
80、2010年3月,“我國公安教育發展回顧與改革前景探析”,載於《公安學論叢》(第四卷),法律出版社ISBN 9-787-5118-0544-7,P96-110,獨撰
81、2010年第5期,“網絡民意在交通肇事案件處理中的價值評析”,載於《交通企業管理》,ISSN1006-8864,CN42-1302/F,P71-72,獨撰
82、2010年第10期,“紡織類高校法學專業發展定位及其展望研究”,載於《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ISSN1672-6847,CN35-1268/C,P57-58,獨撰
83、2010年第30期,“當代湖北社會矛盾解決機制的訴權解讀”,載於《學理論》,ISSN1002-2589,CN23-1106/D,P65-66,獨撰
84、2010年12月,Learning and absorbing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Police College ,載於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EEET2010),EI、ISTP收錄
85、2010年12月,“情報收集工作中若干新科技偵查手段研究”,載於《偵查學論叢》(第11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139-8?-?
86、2011年第2期,Principle of Three Cautions in police response to Mass incidents,載於Asian Social Science,ISSN 1911-2017,獨撰
87、2011年第2期,“兩型社會與武漢ETC收費系統之正義解讀”,載於《中外企業家》,P80-83,ISSN1000-8772,CN23-1025/F,獨撰
88、2011年3月,“Means of stealing secrets and anti-stealing by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Secret War”,載於《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2011)》,IEEE Catalog Number: CFP 1114M-PRT, ISBN 978-1-4244-9216-9,P354-357,獨撰
89、2011年3月,“Escaping the Siege:Problems and Solutions about Law Disciplines in WTU”,載於《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1)》(ISTP收錄),IERI,USA出版,ISBN 978-0-9831693-8-3,P422-426,獨撰
90、2012年第1期,“刑事附帶民事訴權之濫用及其規制”,載於《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ISSN1009-3699,CN42-1596/C,P67-70,獨撰
91、2012年第1期,“刑事訴訟中舉報權之濫用及其規制”,載於《武漢紡織大學學報》,ISSN1009-5160、CN42-1818/Z,P16-19,第一作者
92、2012年第1期,“達馬斯卡權力模式下欠薪入罪現象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第41條為切入點”,載於《長江論壇》,ISSN1005-3980,CN42-1344/D,P55-59,獨撰
93、2012年第1期(下),“紡織類高校診所法律教育的應用現狀調研報告”,載於《羣文天地》,ISSN1009-6302,CN63-1027/G2,P282-283,獨撰
94、2012年2月,“診所法律教育方法在我國發展現狀之評析”,載於《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CPCI收錄),IERI,USA出版,ISBN 978-1-61275-006-4,P239-244,獨撰
95、2012年第2期,“紡織類高校專業存在及發展的評價標準研究——以武漢紡織大學法學專業為例”,載於《紡織教育》,ISSN1000-615X,CN31-1013/G4,P118-121,獨撰

黃豹獲獎榮譽

1、2004年9月,“關於公安法學教育定位的若干思考”,獲得中國首屆公安法學教育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2、2007年9月,《偵查構造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被中國法學會評為“首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專著類)、湖北警官學院首屆優秀科研教研成果二等獎(專著類)
3、2009年2月,課題《公安院校診所法律教育之應用研究》獲得湖北警官學院2008年度院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4、2011年1月,榮獲2010年度武漢紡織大學“教育創新工程”先進個人
5、2011年11月,“公訴權的客觀性與追訴性述評”,獲得湖北省訴訟法學研究會1999-2011年度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6、2014年12月,合著《檢察機關自偵辦案模式轉變研究》獲2014年度全省檢察理論與應用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