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清華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鎖定
黃清華,北京大學教授,1990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1993年獲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碩士,1999年獲日本大阪大學博士
主要從事地球電磁學研究,主持了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 [6]  、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獲中國地球物理科技創新一等獎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4]  。兼任教育部地球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 [5]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秘書長,IUGG地震與火山電磁工作組執委,《地球物理學報》副主編,《JGR-Solid Earth》副編輯。 [3] 
中文名
黃清華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日本大阪大學
職    業
地球物理學家
性    別
學位/學歷
博士

黃清華教育經歷

  • 1996年4月-1999年3月,日本大阪大學,博士
  • 1990年9月-1993年7月,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碩士(其中,1990年9月-1991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 [3] 
  • 1985年9月-1990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 [1] 

黃清華工作經歷

  • 2002年2月-迄今,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工作,現任北京大學教授
  • 2016年12月-2017年1月, 日本東京大學訪問教授
  • 2006年12月-2007年2月,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訪問教授
  • 1999年4月-2002年2月,日本物理化學研究所(RIKEN)訪問學者
  • 1993年7月-2002年2月,廣東省地震局工作 [3] 

黃清華論文專著

發表SCI論文90餘篇,被SCI引用1700餘次。 [3] 

黃清華榮譽獎項

黃清華社會職務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秘書長、地球電磁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 [5]  地震電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高等學校地球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地球物理學報》,副主編
《JGR-Solid Earth》,副編輯(Associate Editor)
IUGG-EMSEV(地震與火山電磁研究)工作組,執委(Bureau member) [3] 

黃清華主要論文

  1. Wu SH, Huang QH, Zhao L,2021. De-noising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 Based on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autoencoder.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24, 669-681. [3] 
  2. Zhang HQ, Egbert GD, ChaveAD, Huang QH, Kelbert A, Erofeeva SY, 2019. Constraints on the resistivity of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and asthenosphere from seafloor ocean tidal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 GeophysicalJournal International, 219, 464-478.
  3. Ye T, Huang QH, Chen XB, Zhang HQ, Chen YJ, Zhao L, Zhang Y, 2018. Magma chamber and crustal channel flowstructures in the Tengchong volcano area from 3-D MT inversion at the intracontinental block boundary south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23, 11112-11126.
  4. Zhang HQ, Huang QH, Zhao GZ, Guo Z, Chen YJ, 2016.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ity model of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at the northern Trans North China Orogen: Evidence for a mantle source of Datong volcanoe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53, 182-192.
  5. Huang QH, Ren HX, Zhang D, Chen YJ, 2015. Medium eff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ed seismic and electromagnetic signals.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Academy, Series B, 91, 17-24.
  6. Huang QH, Li ZH, Wang YB, 2010. A parallel 3-Dstaggered grid pseudospectral time domain method for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wave simul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15, B12101.
  7. Huang QH, 2008. Seismicity changes prior to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35, L23308.
  8. Huang QH, 2006. Search for reliable precursors: A case study of the seismic quiescence of the 2000 western Tottori prefecture earthquak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11, B04301.
  9. 黃清華, 劉濤, 2006. 新島台地電場的潮汐響應與地震.地球物理學報, 49, 1745-1754. [3] 
  10. Huang QH, 2002. One possibl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co-seismic electric signals.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Academy, Series B, 78,173-178.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