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鎖定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是北京大學二級學院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於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原北大地質學系、地球物理學系的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空間物理學專業、北大遙感所以及城市與環境學系的GIS等專業組成。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設有5個本科生專業;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並設有4個博士後流動站;有中科院院士6名,教授51名/特聘研究員11名(其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名,北京市教學名師1名)、副教授37名/副研究員1名、講師4名。 [1] 
中文名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01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張立飛
黨委書記:李培軍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地    址
北京大學逸夫貳樓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歷史沿革

1909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地質學門是中國最早的地質學教育機構,堪稱中國地質教育的搖籃。
1959年1月,北京大學成立新興學科,地球物理系。
1983年創立北大遙感所。
1959年1月成立北大地球物理學系。
2001年10月26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正式成立。 [1]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現任領導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行政領導

名譽院長:陳運泰 潘 懋
院長:張立飛
副院長:張進江、寧傑遠、劉瑜、何建森
院長助理(按姓氏筆畫為序):王新茹、劉金秋 [2]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黨委領導

書記:李培軍
副書記:於超美、賴勇
黨委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於超美、王彥賓、王新茹、劉玉琳、劉金秋、李培軍、張飛舟、張立飛、張志誠、傅綏燕、賴勇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辦學條件

地質學專業
地質學系在中國現代科學建立和現代經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09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地質學門是中國最早的地質學教育機構,堪稱中國地質教育的搖籃。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五十多位院士,一代宗師王烈、丁文江、李四光等都曾在此任教,成為名師雲集、人才輩出的豐腴土壤。有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史前生命與環境研究所、礦物、岩石、礦牀學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教學實驗中心等機構,北京大學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
地球化學專業(Geochemistry)
地球化學主要研究元素、礦物、岩石和礦牀的形成和演化的理論模擬、成巖成礦過程的實驗研究等。學習內容包括元素、岩石、礦物、礦牀,培養具有地球化學前沿交叉學科先導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專精人才。
地球物理專業(Geophysics)
地球物理學是利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內部的介質結構、物質組成、形成和演化,為探測能源及資源提供新理論和新技術。學習內容涉及大量的數學和物理學課程,利用計算機技術結合現代地學方法研究地球自然現象及變化規律,培養解決各類地球科學問題的高端人才。
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SpaceScience andTechnology)
空間科學與技術主要研究太陽系和日地系統的基本物理過程,探索地球空間環境預報機理與方法,為人類的航天活動提供服務。學習內容以數學和物理類課程作為基礎,針對空間物理、空間天氣、空間探測及空間環境效應等基礎及新興交叉學科內容展開,培養空間科學領域基礎研究和綜合應用的高水平人才。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Geography Information Science)
空間信息科學主要研究空間信息的獲取、管理、查詢、分析、應用、共享、可視表達等理論與技術,是電子政務、數字區域、數字城市、數字行業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的核心技術之一。學習內容以數學、計算機、地學類課程組成,培養衞星導航、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應用等先進領域的高層次人才。 [3]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學科專業

新成立的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設有5個本科生專業(地質、地球化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3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並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測繪學四個博士後流動站。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共有中科院院士6名,教授51名/特聘研究員11名(其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名,北京市教學名師1名)、副教授37名/副研究員1名、講師4名;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地質學),國家基金委創新羣體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構造地質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空間信息集成與3S工程應用),北京市重點學科1個(空間物理學)。它是我國地球科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着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輸送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測繪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支重要力量。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領域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圍繞地球科學,理、工滲透,齊頭並進的學院。地質學和地球化學等理學學科都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測繪科學與技術作為工學也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
地球科學與空間科學既是一門基礎科學,又是一門在現代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有着廣泛應用的科學。以地球及其遠近空間為研究對象,所取得的基礎性研究成果,是全人類共同點財富。現代地球科學與空間科學研究,不僅在航天、資源堪察、自然災害的預測與防禦等傳統領域中仍然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監測、重大和生命線工程的選址與抗震設計、地球環境監視與預測、數字地球等新領域也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民經濟和現代國防建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國民經濟建設和現代國防急需我們培養更多更好的地球與空間科學的專門人才。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未來發展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在有着優良的學術與教學傳統、在地球科學的幾個相關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幾個系所基礎上組建,將會秉承優良傳統,在學院規劃及發展中,注意發揮自身的發展條件,充分發揮學科交叉,綜合的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和教學科研資源的重組和最優配置。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全體教職工滿懷信心,高起點出發,努力將學院建成一個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地球與空間科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中心。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主持下,在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具有光榮傳統的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會再創輝煌、越辦越好,在國家建設和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畢業前景

我院本科畢業生中,約有24%出國深造,65%保送攻讀研究生,10%選擇就業或其他後續發展途徑。國內繼續深造的學生中有84%的學生保送北京大學,16%的學生保送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其他名校。就業主要集中在能源、礦產、航空航天、IT、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領域的世界500強公司和科研單位。由於我院學生的優秀的綜合能力,同時也受到相關黨政機關、銀行系統、國企、央企等單位的青睞。 [3]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所獲榮譽

2022年3月30日,被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2025年。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