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永剛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固體力學家)

鎖定
黃永剛,1962年11月出生於中國北京,固體力學家,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西北大學冠名講席教授 [3] 
黃永剛於1984年從北京大學力學系畢業後赴美留學 [13]  ;1990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95年擔任美國密歇根科技大學副教授;1998年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Grayce Wicall Gauthier教授、Shao Lee Soo教授;2000年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海外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1年獲得德國洪堡科學家和學者基金資助;2007年進入美國西北大學任教;2017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4]  ,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5]  ;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2] 
黃永剛主要研究領域為研究材料和電子器件的力學行為 [12] 
中文名
黃永剛
外文名
Yong-Gang Huang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北京
出生日期
1962年11月
畢業院校
美國哈佛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固體本構關係》
主要成就
2010年當選為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展開
主要成就
2010年當選為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0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收起

黃永剛人物經歷

黃永剛
黃永剛(6張)
1962年11月,黃永剛出生於中國北京。
1980年,進入北京大學力學系學習 [13] 
1984年,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之後赴美留學,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就讀。
1990年,從哈佛大學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1995年8月—1998年8月,擔任密歇根科技大學副教授。
1998年8月—2001年8月,擔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副教授。
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擔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Grayce Wicall Gauthier教授。
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擔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Shao Lee Soo教授。
2000年,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海外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01年,獲得德國洪堡科學家和學者基金資助。
2007年,擔任美國西北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和機械工程學系Joseph Cummings講席教授。
2010年,當選為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2017年2月,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4]  ;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5]  ;同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20年4月24日,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4月27日,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2] 
2024年1月,黃永剛(Yonggang Huang)當選2023年度的歐洲工程院院士 [20] 

黃永剛主要成就

黃永剛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黃永剛研究材料和電子器件的力學行為,主要科技成就包括 [11] 
1)開創了可延展無機電子器件領域:可延展電子器件能更好適應下一代電子產品便攜性、形狀可變性、人體適用性等需求,在健康醫療、軍事國防等領域有戰略性應用,是現代信息領域革新性發展方向。無機微電子材料雖可突破有機半導體材料性能瓶頸,但受變形易損和剛性基底製備的限制,使其可延展化極具挑戰。他基於力學原理原創出可延展無機電子器件的分形互聯導線、硅應變隔離設計等新概念,創立定量化設計理論和製備方法,使功能無機材料在器件大變形時保持很小應變,實現超過300%的器件延展率,極大拓展了器件應用範圍,開闢出電子眼相機、表皮電子等多種全新器件,相關專利被工業界用於研發生產多種柔性健康監測產品。
2)創立了基於微觀機制的應變梯度理論:傳統塑性理論無法解釋材料硬度在微納米尺度的變化。他創立基於微觀機制的應變梯度理論體系,成功解釋納米壓痕實驗尺度效應,成為該類實驗的技術標準,被來自多個國家數百所大學、研究機構和公司所採用並廣泛應用於微納米力學性能測定。上述成果奠定並拓展了現代力學研究前沿,產生廣泛而重要的學術影響。
黃永剛每年在中國國內工作三個月,籌劃建立了清華大學“先進力學與材料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學“軟物質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已獲批兩項973項目(首席單位),引領了中國國內可延展無機電子器件的發展 [11] 
  • 學術論著
根據2022年中國院士館網站顯示,黃永剛先後同中國國內學者聯合發表380餘篇SCI論文,其他引超過23000次,含《科學》6篇(其中以清華為第一或通訊作者2篇)及其子刊3篇,《自然》1篇及其子刊14篇 [11]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9.09
《固體本構關係》
黃克智,黃永剛編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04
《高等固體力學 上》
黃克智,黃永剛編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6] 

黃永剛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根據2022年中國院士館網站顯示,黃永剛先後在美國培養的17名中國博士生和博士後已回國,含1名973首席、3名傑青、6名優青、2名青千、2名求是傑出青年、1名《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青年發明家(TR35)和1名國際工程科學協會青年科學家獎。另外,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9名博士後和28名博士(3人獲得全國百優博士論文) [11] 

黃永剛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3年
Gustus L. Larson Memorial獎
2004年
Melville Medal獎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
2006年
青年科學家獎章(Young Investigator Medal)
美國工程科學學會(Socie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07年
國際塑性雜誌獎

2008年
Guggenheim Fellowship

2010年
理查德獎(Richards Award)

2010年
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2013年
德魯克獎章(Drucker Medal)

2016年
納達爾獎章(Nadai Medal)

2017年
普拉格獎章(Prager Medal)

2017年2月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7年11月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
歐洲科學院院士
2020年4月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0年4月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24年1月
Rodney Hill獎 [20] 

黃永剛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8年6月
浙江大學光彪講座教授 [17] 
2009年3月
南京郵電大學名譽教授 [16] 
2014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7] 
2015年
西南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2017年8月
西北工業大學顧問教授 [10] 
2018年4月
湘潭大學名譽教授 [18] 
2018年10月
2019年4月
上海大學名譽教授 [9] 

黃永剛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黃永剛的父親黃克智是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6] 

黃永剛人物評價

黃永剛是國際著名固體力學家,現代力學學術帶頭人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並拓展了現代力學的研究領域,產生廣泛而重要的學術影響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評)
黃永剛為國際力學和柔性電子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 (上海大學評)
黃永剛為中國力學學科和柔性電子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中國國內培養和輸送了一批固體力學和柔性電子科研骨幹 [19]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