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麥玉清

鎖定
麥玉清,廣東順德杏壇人,著名粵劇花旦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二團團長、領銜主演,擅長閨門旦、青衣行當。麥玉清自幼酷愛粵劇,她的父母親都是粵劇迷,受到家庭的藝術薰陶,三歲便大膽登台演唱粵曲,十三歲考進江門市劇團當學員,師從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鄭培英。由於聰敏和刻苦用功,在藝術上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中文名
麥玉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演員
出生地
廣東順德杏壇
性    別
工作單位
廣東粵劇院
主要作品
《兒女恩仇慈母淚》
《狸貓換太子》
《睿王與莊妃》
《七月七日長生殿》
《唐太宗與小魏徵》 展開
主要作品
《兒女恩仇慈母淚》
《狸貓換太子》
《睿王與莊妃》
《七月七日長生殿》
《唐太宗與小魏徵》
碧海狂僧
《倫文敍傳奇》
寶蓮燈·二堂放子
《兒女恩仇慈母淚》 收起

麥玉清人物評價

麥玉清 麥玉清
麥玉清是粵劇界一位才華橫溢的好演員,她從小迷戀粵劇,踏入戲行後,更是虛心好學、刻苦鑽研,在前輩的悉心指導下,迅速成長為廣東省粵劇院的副院長、團長、當家花旦,國家一級演員。麥玉清待人熱情,尊師重道,樂於助人,故此不論師長,朋友同行,甚至戲迷眼中,她也是一等一之「大好人」,所以擁有越來越多的知音、擁躉,深受戲迷們的喜愛!

麥玉清發展

二十歲以扮演《兒女恩仇慈母淚》中的武則天而獲得江門地區首屆藝術節表演獎。後來社會上颳起“下海經商”之風,她也一度離團轉做服裝生意,但始終難忘與粵劇結下的不解之緣,不久又到新會粵劇團當演員,因在《崖山英烈傳》中扮演女主角,再次獲得江門市藝術節表演獎。1994年下半年,廣州五羊粵劇團聘請她擔綱組團運作,經過排演名劇、改善經營,劇團果然大有起色。當年她還以演出《七月七日長生殿》參加廣東省首屆演藝大賽,獲得了優秀表演獎。
1995年上半年,麥玉清因為具有良好的藝術資質和可觀的發展前途,被調到廣東粵劇院一團,從此在多姿多彩的藝術生涯中開始了新的征程。她與著名演員丁凡拍檔排演了《碧海狂僧》和《倫文敍傳奇》兩齣戲,自己刻苦鑽研,又得到粵劇名家鄭培英、陳冠卿和其他前輩、同行的幫助和支持,表演更為真摯動人,運腔更加甜美流暢,演藝大有長進,演出後得到觀眾廣泛的好評。

麥玉清榮譽

此後的幾年之間,她在表演藝術上屢創佳績:以《寶蓮燈·二堂放子》參賽,榮獲廣東省第三屆戲劇演藝大賽金獎;因為在《唐太宗與小魏徵》中出色扮演女主角衡山公主,榮獲“95廣東國際藝術節”表演二等獎;在《紅雪》一劇中,一人兼演母親、寡婦、姑娘三個不同年代和遭際的頗具創意的人物形象,榮獲第八屆廣東省藝術節表演一等獎。此外,1993年參加首屆五邑小姐競選大賽,榮獲“友誼小姐”稱號;1994年榮獲首屆廣東省戲劇演藝大賽優秀表演獎;1999年榮獲第二屆廣東省戲劇演藝大賽銀獎;2002年榮獲第三屆廣東省戲劇演藝大賽金獎;2003年榮獲中國劇協首屆“中國戲曲演唱大賽”紅梅金獎;榮獲2003年廣東戲劇十佳中青年演員稱號。

麥玉清主要作品

麥玉清扮相俏麗,音質清脆甜美,富有感情,表演真摯感人。多年來主演了不少劇目,塑造了一批性格、身份各異的角色,得到廣大觀眾的讚揚。其中,她在《狸貓換太子》中飾李妃,《唐明皇與楊貴妃》飾楊貴妃,《梨花情》飾梨花,《寶蓮燈》飾華山聖母和王桂英兩個角色,《倫文敍傳奇》飾阿琇,現代戲《沙家浜》飾阿慶嫂,《紅雪》飾姑娘、母親、寡婦三個角色,《山鄉風雲》飾演劉琴,均有出色的表演藝術。歷年主演的劇目還有《梁祝姻緣》、《魂牽珠璣巷》、《黑獄斷腸歌》、《范蠡獻西施》、《夢斷香銷四十年》、《宋皇告狀》、《君子橋》、《拉郎配》、《紅絲錯》、《皇帝與村姑》、《睿王與莊妃》等等。麥玉清先後多次赴香港、澳門、新加坡、澳大利亞、台灣、美國等地演出,還拍攝錄製了一大批粵曲卡拉OK影碟及CD唱片,都受到海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深受華僑同胞的讚賞。

麥玉清藝術生涯

麥玉清出道

珠江三角洲的鐘靈毓秀,孕育的產生過許多粵劇大老倌,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粵劇新人。麥玉清正是在這裏嶄露頭角的。她原是順德縣杏壇麥村人。她的父親以其“冰、清、玉、潔”幾個極美的字眼為家中的三朵“金花”題名,一家人就像熱愛嶺南佳果荔枝、香蕉一樣熱愛自己故鄉的歌——粵曲。就算玉清的父母移居香港後,一家團聚的日子,必唱粵曲。小玉清三歲便登台唱粵曲小調,雖然稚嫩,卻記性好,又不怕醜,她靈敏而又淡定,使家裏人,預感她天生要吃戲行飯。她十三歲那年,考進了江門粵劇團當演員學員。母親的姐姐為她送行時都哭了,總覺得象她那樣小的年紀便走上社會,叫人不大放心。
麥玉清從小就聽話,對父母教她做人要勤勞,多做好事,多關懷別人的樸素真言,她常銘記於心,在劇團學藝時尊師重道,她除了聲色條件好之外,最突出的資本就是藝術的“悟性”。上天賜予了她過人的智慧,她記台詞,記位置記得好又快又好。因此,劇團中演出時有人忘記了曲,偶然因故不能上台,她卻能巧妙地提曲,或臨時“吞生蛇”,救場如救火嘛,公家的事情她是義不容辭的。因此,生、旦、丑角、神仙老虎狗,各種角色,她都演過,被眾人稱為“通台老倌”。但是,人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艱難險阻,會遭曲折,風浪將麥玉清這條小船擱淺在岸邊——她一度轉行了。父親望着玉清長成婷婷玉立,恰似出水風荷一般的女兒,內心隱隱作痛,他説:“玉清,你若然改行,就浪費了你演戲的條件了。”麥玉清又聽話地重踏台板,並於十九歲那年,她正式在古裝長劇《兒女恩仇慈母淚》一劇中,同時擔綱武則天的另外一個角色,戲份相當重,赴港演出時,受到了香港輿論界的關注,刊出了介紹她的文章

麥玉清脱穎而出

1993年8月15日麥玉清參加了首屆五邑小姐的選美活動。她在一個多月有關禮儀、風度、歌舞的訓練中,取得了好成績,終於獲取了“友誼小姐”的桂冠。麥玉清是幸運的,她的探索追求,都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她説:尤其是江門市委宣傳部部長譚思哲、新會市委書記崔增崇,這些父母官對粵劇愛護有加,説寧願解散一些企業,也不能解散粵劇團,他們的宏大氣魄和遠見卓識,都使我深深佩服。正是天道酬勤,麥玉清在江門市劇團,每年演出二百場以上,她於1989年參加首屆江門市藝術節上獲表演獎;1992年在江門市第二屆藝術節上獻演創作劇目《崖山英烈傳》榮獲表演獎;去年,參加廣東省首屆粵劇演藝大賽,榮獲優秀表演獎。被省劇協主席紅線女和有關領導發現,並稱為可造之材……
舞台上的“通台老倌”,生活中的“友誼小姐”、使麥玉清的藝途“風正一帆懸”,唱起了“步步高”。別看她年輕,她曾管理一個劇團,也搞得紅紅火火,井井有條,無論接戲,管理財政、班政,樣樣使人心服口服,當她在全團的動員大會上,她會説:“大家該休息時休息,該做事時落力,戲演好了,全體面上有光彩。”

麥玉清突破

麥玉清到省一團的時間不長,但已演出了一連串劇目。《寶蓮燈》中,她同時擔綱主身份、性格、戲路迥異的“華山三聖母”和“王桂英”,演來絲絲入扣,富有感染力;《碧海狂僧》中扮演一個“十八嬌妻一歲郎”的悲劇人物——葉飄紅,她把人物持家的能幹,辦事的精明,愛情失落的壓抑與痛苦,演得層次清楚,做工細膩,圓熟自如;她在《倫文敍傳奇》中飾演女主角阿琇,扮相清純秀美,演來天真活潑,機智風趣,她在各種戲路角色的嘗試中,表演上都有所突破。
她的表演形神兼備。無神之形,情同斷魂之屍;無形之神,猶如失殼之魅,只有形神兼備,內外合一,才能完美地塑造出既有筋骨,又有血肉的人物形象,從入戲,到齣戲,到自在,從自為。她靈感悟化,獲得了更上一層樓的飛躍和昇華。她聲音甜美、嘹亮,音域寬廣,但由於氣未達丹田,所以無論發聲、運氣和演唱的韻味,尚有待攻克的地方。

麥玉清作品簡介

七幕粵劇《青青公主》
粵劇《青青公主》取材於廣東地方題材,描寫廣東名士鄺露與瑤家公主青青的一段傳奇愛情故事。明末清初,清兵鐵蹄踏遍中原,南明小朝廷風雨飄搖。瑤寨公主青青女扮男裝下山尋訪名士鄺露上山教化瑤民,恰逢鄺露為保百姓義倉與官府論理,混亂中出了命案,青青乘機拉鄺露上山。鄺露在瑤寨教書講學,並訓練新軍,和青青互生愛戀。然而在成婚當日鄺露為救母被迫下山,瑤王為兩人種下“鴛鴦蠱毒”以防鄺露不歸。百日將至,青青領軍運糧草下山營救被清軍圍困在廣州城的鄺露。廣州城即將失守,青青與鄺露為掩護百姓撤離,將清軍引進了埋伏中引爆火藥,與敵人同歸於盡。
七幕粵劇《青青公主》是廣東粵劇藝術大劇院近年來投入最大的新創劇目,着力在保留“粵”味的基礎上營造新的視覺效果,塑造粵劇舞台新的藝術形象。該劇也是著名粵劇演員麥玉清和梁耀安這對生旦組合的首部新創劇目,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排練與磨合,終於以精彩的演繹和清新亮麗的舞台形象贏得了觀眾和專家的一片喝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