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整合辦學資源,形成學科優勢和特色,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和實力,2009年8月學校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併入,併成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件工程4個本科專業,擁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授權點,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80餘人。
中文名
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u Tung University
隸屬學校
魯東大學
理    念
以人為本

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學院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個校級重點學科;設有計算機科學、網絡與通信、軟件理論與應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4個教研室,一個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擁有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網絡安全與系統結構、高性能網絡、網絡協議分析、圖像處理、軟件設計、系統維護、單片機、嵌入式系統、ERP等高標準實驗室15個,其中,“國產軟硬件集成應用”實驗室為校級重點實驗室。2008年,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軟件人才的需求,經學校批准,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基礎上成立魯東大學軟件學院,面向IT企業培養軟件人才。

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一支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中青年博士、碩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42名,博士10名。為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培育素質提供良好的學科環境。

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發展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堅持學術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努力為學生成長創造優良的條件。按照立足現在,面向未來,準確定位,科學規劃,重點突破,形成特色和優勢的戰略原則,積極推進學院各項事業持續有效發展。
該學院努力建設並形成崇尚學術,尊師重教、和諧寬容、激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建立起適合於學術發展的機制,力爭在學科建設、本科生教育方面形成特色和優勢,使學科的主要學術指標和教育教學指標進入山東省高校前列,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
該學院教師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1項,山東省教育廳科研基金2項、山東省信息產業廳計劃項目2項。2007-2009年,學院教師在各類權威、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教材和專著8部;獲得山東省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
該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辦學理念,重視教風、學風建設和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該院學生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一二等獎 8 項、山東省級一二三等獎 25 項;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二三等獎16項,山東省級一二三等獎18項; 2007年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山東賽區三等獎1項,2008 年獲得“全國嵌入式軟件設計比賽” QT 類特等獎1項,2009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計算機仿真大賽三等獎1項。
學院重視第二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通過舉辦才藝大賽、大型書畫攝影展、手工藝品製作大賽、校園心理劇大賽、服裝設計大賽、交誼舞大賽、影音重塑大賽、宿舍文化創意大賽、大學生科技節等活動,開拓同學們的視野,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2007-2009年,該學院學生有200餘人考取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國內知名院校研究生,有90餘人考取各地教育局教師,有50餘人考取各地公務員、選調生或事業單位,在志願服務西部、“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大學生自主創業等多個方面走在了學校前列。
學院積極拓展辦學渠道,加強與企業的聯合,把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教學中來,促進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的結合,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先後與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崑山)、金蝶(青島)軟件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軟件企業聯合建立了11個專業就業實習基地,該院還是山東省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實訓基地,並與柯萊特信息系統有限公司、齊魯軟件園、北京達內科技有限公司、青島軟件園、江蘇崑山軟件園等開展就業合作,大多數畢業生進入國內大型企業或軟件行業就業,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該院堅持“夯實理論基礎,突出專業特色,注重實踐能力,激勵知識創新”的辦學宗旨,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進取,開拓創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科技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全力打造專業品牌,為同學們成長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好的平台,為國家培養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統一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