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學洢

鎖定
魏學洢(約1596年-1625年),字子敬,號茅檐,嘉善(今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人。詩人魏大中長子。 [7]  中國明末散文作家。 [8] 
魏學洢從小就十分懂事、孝順父母。七歲能詩,年少時曾和父親在慈雲寺苦讀。 [9]  天啓五年(1625年),其父魏大中因彈劾魏忠賢被捕,魏學洢暗中隨牢車北上。進入京城後,魏學洢白天藏匿於客店,晝伏夜出,四處向其父舊識求救。後其父魏大中死於獄中,魏學洢扶柩南歸,日夜號泣。魏大中死後,追贓行動未止,魏學洢被下於浙江監獄。同年逝世。 [10] 
魏學洢雖是含恨離世,但其千里泣血救父的故事感動了天下人,都稱其為“魏孝子”。 [10]  魏學洢亦好學善文,曾因思念父親,寫下了《懷思賦》,亦著有《茅檐集》八卷存於《四庫全書》。《虞初新志》中其所著《核舟記》一文還入選了中國中學語文教材。 [9] 
別    名
魏子敬
子敬
茅檐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
出生日期
約1596年
逝世日期
約1625年
主要成就
核舟記
主要作品
《核舟記》
《茅檐集》
本    名
魏學洢
職    業
散文家

魏學洢人物生平

魏學洢生性孝順

魏學洢生性孝順。曾經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橋,斷了腳,也不敢大聲喊痛,唯恐父母擔心受怕。

魏學洢聞名鄉里

年少時,曾和父親魏大中一起到帷蕭寺苦讀,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誦。成年之後,以擅長寫文章聞名於鄉里之間,而他所做的賦更是精妙,頗受大家的欣賞。

魏學洢東林黨爭

魏學洢生活在晚明閹黨橫行的時期,天啓年間,魏忠賢在三十歲那年又造《百官圖》,污衊清廉的官員,甚至再唆使同黨刑科給事中傅櫆劾汪文言左光斗魏大中,給這三人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説他們“招權納賄”,更説左、魏兩人“醜心險,色取行違,自命為血性男子,實為匪類”。魏忠賢更矯旨責怪:“魏大中互訐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於股掌之中。楊漣等人彈劾魏忠賢,不僅使其原形畢露,也使依附其下的乾兒義孫們大為恐慌,為了惜恩邀寵,於是天啓五年三、四月間,眾人籌謀獻策,倡興大獄。誣陷楊漣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魏大中被捕之時,鄉人號送者近萬人。 [1] 

魏學洢一心救父

魏大中被捕之時,魏學洢泣血號呼,隨牢車北上。他不聽從父親勸阻,改換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後跟隨緹騎,沿途打聽父親的起居。抵達北京後,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晝伏夜出,四處求救,但父執輩之人有的拒不相見,有的則對他仰天長嘆,相對而泣,無可奈何而已。魏學洢雖然也想上書以己代父,但未能如願。 [2] 

魏學洢父死子還

魏忠賢又矯旨下令,對六人“嚴刑追贓比較,五日一回奏”,於是獄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離,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誣接受熊廷弼等人賄賂,亦為欲加之罪。最後竟被誣陷坐贓而死。死之時溽暑殷雷,相驗領埋之旨,遲遲不下,過了六七天才差官發屍,和楊漣左光斗等三人屍體由牢穴中拖出,骸脹而黑,肌生蛆蚋,潰爛零落,幾難以辨認,那年魏大中五十一歲。魏學洢領了父親的屍體,匍匐扶襯歸鄉,日夜伏草啼號。 [2] 

魏學洢絕望去世

魏大中雖死,但追贓的行動並未停止,因此魏學洢被下浙江監獄。 [2]  魏學洢在家庭遭此大變,對當時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視死如歸。在這同一年,魏學洢也因病而死,死時才二十九歲。一生沒做過官,著有《茅檐集》8卷,為《四庫全書》收錄,內《核舟記》。

魏學洢主要成就

魏學洢經歷了人生鉅變,世態炎涼,一下子成熟了很多,他明白自己做官的希望破滅了,只好與周邊的普通勞動人們交往,以此來排解心中的苦悶,這期間他寫出了傳世名篇《核舟記》,記載了一名微雕工藝師的高超技藝和敬業精神。
魏學洢作品 魏學洢作品
《核舟記》這篇傳誦幾百年的散文名篇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江南才子魏學洢的傳世名作,被收入中小學的語文課本中,成為中國中學生必讀的經典著作之一,受到人們的喜愛。 [3] 

魏學洢後世紀念

魏家牌樓 魏家牌樓 [4]
崇禎元年(1628),閹逆伏誅,魏大中次子學濂刺血上《痛陳家難疏》,訴説父死並自兄學洢殉孝狀。思宗白其冤,追贈大中為太常卿,諡“忠節”,予祭葬,學洢配祭附葬,私諡“孝烈”。於城中敕建忠孝祠特祀,後又於祠前建忠臣孝子坊,邑人稱為魏家祠堂、魏家牌樓 [1] 
祠坊屢經修葺,民國26年(1937)11月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燬,原址即今嘉善影劇院址。 [1] 

魏學洢人物評價

魏學洢史書評價

張山來曰: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鍾,發人深省。 [4]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孝子魏學洢附於其父《大中傳》。 [5] 

魏學洢後代追諡

崇禎初,魏忠賢失勢。魏學洢之弟魏學濂瀝血上書,陳述父受冤獄,兄死孝之慘狀。不久,魏大中被追諡為忠節,魏學洢也被下詔旌表為孝子。 [2] 

魏學洢親屬成員

父:魏大中,字孔時, [6]  號廓園。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進士,官行人。數奉命出使任事,秋毫無所擾。與楊漣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並稱“前六君子”。
弟:魏學濂,字子一,號內齋,一作容齋,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擢庶吉士,明亡後先降李自成,不久又羞愧自縊。平生擅畫山水,兼工花鳥。

魏學洢《核舟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閲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啓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參考資料
  • 1.    魏學洢  .古詩文網
  • 2.    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2015
  • 3.    温儒敏.八年級下冊語文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 4.    張潮.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 5.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彙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 6.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二》:魏大中,字孔時,嘉善人。自為諸生,讀書砥行,從高攀龍受業。家酷貧,意豁如也。舉於鄉,家人易新衣冠,怒而毀之。
  • 7.    魏學洢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5-31]
  • 8.    落弓編著.古代文字讀本[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02.第182頁
  • 9.    李勇作;郭真編.魏大中傳[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06.第240-241頁
  • 10.    行得春風有夏雨大雲民間故事集[M].山海經雜誌社,2019.06.第134-1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