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國

(隋唐之際李密建立的割據政權)

鎖定
魏國(617年―618年),隋朝末年軍閥割據時期湧現出的一個強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讓在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滑縣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李密投奔於翟讓軍中,向翟讓進獻“攻取滎陽,爭雄天下”之策。在李密的全力幫助下,翟讓很快實現了奪取滎陽的目標,隨後又在滎陽大海寺擊殺隋朝名將張須陀,李密因此深得翟讓的賞識和重用,他的實力和威望在起義軍中大增。李密曾擴修、佔據金墉城,並以此作為與隋朝廷對抗的大本營,金墉城位於今洛陽城東北大約15公里、孟津翟泉村東、漢魏洛陽故城西北角。多年來,考古工作者已多次進行重點發掘,部分夯土城牆仍保留在地面之上,最高者可達6米。
中文名
魏國
時間範圍
617年 至 618年
首    都
河南瓦崗
主要城市
天馬,金墉城
官方語言
漢語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建立者
李密
主要人物
秦瓊程咬金單雄信

目錄

  1. 1 簡介
  2. 2 國君
  3. 翟讓
  4. 李密

魏國簡介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春,李密率精兵七千,攻取興洛倉(即洛口倉,因地處洛水入黃河之口而得名),佔據倉城,打開糧倉,賑濟災民,百姓紛紛歸附義軍,李密的隊伍很快壯大,並多次打敗隋軍,步步逼近東都洛陽。不久,在洛口倉城建立了政權。由於眾望所歸,李密被翟讓和眾將領擁戴為主,稱“魏公”,年號“永平”。接着,李密率兵攻克鞏縣(今鞏義市境),輕取回洛倉(在隋唐洛陽城北七里),兵臨洛陽城,雙方戰於東都郊外。在此期間,李密大量起用隋朝的降官降將,和翟讓之間因處理隋降官、分配軍資等問題,發生火併,李密殺翟讓及從者數百人,從而取得了瓦崗軍的絕對領導權,然瓦崗軍的軍事實力也因此受到重創。
618年,李密親率大軍爭奪弒君自立的叛賊許帝宇文化及,勢必要得傳國玉璽。宇文化及在眾諸侯的追殺下,最後被竇建德所斬首。李密大怒回瓦崗寨。618年,大魏內部矛盾愈演愈烈,李密因驕傲而失了許多人才。同年,各路藩王起兵攻打瓦崗,李密被迫降唐。至此,魏亡。

魏國國君

魏國翟讓

翟讓(?—617年),隋末農民起義中瓦崗軍前期領袖。隋東郡韋城人。武功高強有膽略。初為東郡法曹,犯法亡命至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率眾起義。單雄信、徐世績等人響應,眾至萬餘,所部多為漁獵手,善使長槍。大業十二年,李密來歸,為其策劃,合併附近各部義軍,破金堤關,克滎陽等縣,並於滎陽大海寺北叢林中設伏,殺隋將張須陀,威震中原。次年,與李密攻下興洛倉(在今河南鞏縣東北),開倉賑饑。相繼攻佔河南諸郡,眾至數十萬,建行軍元帥府。後推密為魏公,自任上柱國,司徒,封東郡公。或勸其總領軍務,以奪密權,旋為密所殺。

魏國李密

李密( [1]  582年―619年),字玄邃, 一字法主,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羣雄之一。李密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破隋軍,威震天下。後因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李密又叛唐自立,最終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魏世系
姓名
稱號
在世時間
年號
統治時間
備註
翟讓
東郡公
536—617
2
611—613
東郡韋城(今河南滑縣南)人,隋末農民起義瓦崗軍領袖
李密
魏公
582-619
1
613―614
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別名劉智遠,出身貴族
魏王
建封3
614-617
永平1
617-618
建世1
61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