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璽

(皇帝的印章)

鎖定
玉璽,專指皇帝印章,是至高權力的象徵。以金或玉為之。
璽始出於先秦時期印、璽通稱,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章叫,而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稱為
中文名
玉璽
外文名
Imperial Seal(英語)、御璽(日語)
別    名
御璽
開始時間
公元前221年
結束時間
1912年1月1日
拼    音
yù xǐ

玉璽古文記錄

據東漢蔡邕獨斷》載:“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羣臣莫敢用也。”
據説秦始皇帝取藍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1] 

玉璽專業解釋

專業稱謂:寶璽。寶璽者何?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無璽書則王言無以達四海,無印章則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於所屬,此秦漢以來之事也。(《明清帝后寶璽》弁言朱家溍
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謂璽,印是大臣所用。是有規矩的,不然,是會砍頭的。
玉璽是御璽的俗稱,正確、專業的稱謂:寶璽。明代正式寶璽亦為玉製,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即記載:“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則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詔曰:先朝甲戌遇災,御寶凡六,其五已遭毀。命所司覓美玉補造。”可見御寶仍為玉製,惜未能流傳至今。然成化、嘉靖時,確實用白石等製作一批印璽,多屬閒章,部分印文的文字與御寶一樣,現藏故宮。明朝有二十四寶璽,其中皇帝奉天之寶為唐宋之傳璽(《明史》卷七十四;《明會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 清朝的寶璽用料更繁多,除玉外,還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質、金質、水晶、瑪瑙、骨質等等。
不同時代,對璽、印、章的使用範圍不一。根據《通典》所載:“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所好也。……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齊,……並依秦漢之制。皇太子諸王金璽,皆龜鈕。公侯五等金章……光祿大夫、卿……四品五品將軍,皆銀章。尚書令、僕射……諸州刺史,皆銅印。”可見,“璽”是帝后以及諸侯王所用,臣下則根據實際地位稱“章”、稱“印”。傳説武則天忌“璽”諧音“死”而改為“寶”,自此至明代帝后及諸王印章皆稱“寶”,如明代“潞王之寶”,清代“和碩怡親王寶”。

玉璽名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
唐·李商隱隋宮》詩:“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二》:“徐令玉璽記》:‘玉璽者,傳國寶也。

玉璽歷史沿革

玉璽 玉璽
玉璽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傳説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説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説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説:“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代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裏,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在《三國演義》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中,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術袁術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術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有人認為在東漢末年孫堅得到的傳國玉璽就已經是偽造的了(原因一:宮女不可能佩帶、保管傳國玉璽;原因二:王莽篡漢時,在玉璽上雕刻“漢傳新王莽”的字樣,劉秀重新登基後,磨去的話會破壞玉璽,也就不磨滅此字樣了,但孫堅得到的玉璽上卻無此記錄)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後趙大將冉閔石鑑自立,復奪玉璽。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叛亂被平定。但侯景任命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趙思賢卻趁亂拿着玉璽潛逃到了廣陵,被一個叫郭元建的人搶走了玉璽。郭將玉璽獻給了北齊的行台辛術,辛術再轉獻給北齊朝廷。傳國玉璽遂為割據黃河中下游的北齊高氏所有。後來南陳取代了南梁,但是沒有傳國玉璽,怎麼辦?好辦,自己刻一個玉璽。於是玉璽越刻越多,每個割據政權都宣稱玉璽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建德六年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亡北齊。傳國玉璽進入北周。四年後,楊堅代周建隋,開皇九年,大隋滅陳後,重新統一全國。那些私刻的“傳國玉璽”也就統統被大隋政府沒收了。
唐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公元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着到了後唐。
最後一個掌握“傳國玉璽”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裏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玉璽璽底印文

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漢書”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兩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種説法。另: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璽當時便有人懷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
又: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璽,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璽,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贗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追索着傳國玉璽。另:“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離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於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玉璽野史記載

傳國玉璽傳到十六國時期,在冉魏滅亡的時候,東晉、燕、後秦各得到了一塊,都自稱是真的,其中東晉的這一塊,一直傳到後唐李從珂自焚。後來宋朝建立後,一農民在李從珂的廢墟中找到這個玉璽,獻給宋。
最後,到了金,然後到了元,被元順帝帶到北元。
朱元璋滅北元,得到了玉璽,傳到民國。
國民政府遷台後,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1] 

玉璽寶璽流向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温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縣毛志學在泥河裏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
據説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
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説:“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玉璽寶璽制度

歷史上各王朝,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寶璽”,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創立的寶璽制度被漢高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形成了後來所謂的“秦漢八璽制”,這一制度也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和“隋”,他們不僅繼承了秦漢的八璽制,而且連規格、名稱、紐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則獨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而將八璽制改為九璽制,同時又將“璽”改為“寶”,從此以後各朝都稱“寶”了。
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寶,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寶日常使用外,還供奉着“盛京十寶”。由此可見歷朝寶璽的數量是越來越多,而且體積也越來越大,從秦漢的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方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寶命寶”“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天皇”的“定命寶”印面竟有九寸見方,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寶”印面卻是一尺六寸九分見方,可謂是碩大無比。

玉璽國之重器

乾隆欽定25方玉璽(複製品) 乾隆欽定25方玉璽(複製品)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這裏存放着各個歷史時期的珍寶近百萬件。在眾多寶物中,哪一種最能代表皇帝的無上權威和地位呢?這就非寶璽莫屬了。
根據《周易太衍》“天數二十有五”的記載,乾隆皇帝希望清王朝也能傳至二十五世,清二十五寶是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寶的總稱。從此,這25方寶璽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一直沿用至宣統末年。二十五方寶璽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二十五寶璽也是現存唯一的一套完整的皇帝御寶。這25寶璽被儲存於交泰殿寶盝內並記錄在《交泰殿寶譜》中。寶璽由內閣掌管,用印須經皇帝批准才可拿出。
乾隆欽定25方玉璽(藏於故宮交泰殿) 乾隆欽定25方玉璽(藏於故宮交泰殿)
二十五方玉璽,材制多樣,除玉製和金制外有還有一方木製皇帝之寶形制以玉製交龍紐為多。
大清受命之寶:《交泰殿寶譜》以章皇序之用,白玉質,盤龍紐,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璽。
皇帝奉天之寶:《交泰殿寶譜》以章奉若,碧玉質,盤龍紐。
大清嗣天子寶:《交泰殿寶譜》以章繼繩,金制,絞龍紐,冊立太子用。
皇帝之寶二方:皇帝日常用璽,一玉製,一木製,玉質為絞龍紐,木質蹲龍紐。
天子之寶:《交泰殿寶譜》祭祀百神之用,白玉質,交龍紐,祭祀用璽。
皇帝尊親之寶:《交泰殿寶譜》用寶太后太皇太后及上尊諡、廟號之用,白玉質,交龍紐,祭祀用璽。
皇帝親親之寶:《交泰殿寶譜》以展宗盟之用,白玉質,交龍紐,祭祀用璽。
皇帝行寶:《交泰殿寶譜》以頒錫賚之用,碧玉質,交龍紐。
皇帝信寶:《交泰殿寶譜》以徵戎武之用,白玉質,交龍紐。
天子行寶:《交泰殿寶譜》以冊外蠻,碧玉質,蹲龍紐,冊封藩國外夷之用。
天子信寶:《交泰殿寶譜》以命殊方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敬天勤民之寶:《交泰殿寶譜》以殤勤吏之用,白玉質,交龍紐,嘉賞官吏之用。
制誥之寶:《交泰殿寶譜》以諭臣僚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敕命之寶:《交泰殿寶譜》以鈐誥敕之用,碧玉質,交龍紐。
垂訓之寶:《交泰殿寶譜》以揚國憲之用,碧玉質,交龍紐,頒行法令用璽。
命德之寶:《交泰殿寶譜》以獎忠良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欽文之璽:《交泰殿寶譜》以重文教之用,墨玉質,交龍紐。
表章經史之寶:《交泰殿寶譜》以崇古訓之用,碧玉質,交龍紐。
巡狩天下之寶:《交泰殿寶譜》以從省方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討罪安民之寶:《交泰殿寶譜》以張戎伐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制馭六師之寶:《交泰殿寶譜》以整戎行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敕正萬邦之寶:《交泰殿寶譜》以誥外國之用,青玉質,交龍紐。
敕正萬民之寶:《交泰殿寶譜》以誥四方之用,青玉質,盤龍紐。
廣運之寶:《交泰殿寶譜》以謹封識之用,墨玉質,交龍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