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海寺

(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寺廟)

鎖定
大海寺,位於鄭州市西二十公里,310國道、滎陽市京城路東南角。它是觀音菩薩道場,據碑文記載,該寺創建於北魏前期,原名代海寺,傳説觀音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從此鄭州滎陽護城河開始隨海水潮汐起落,故觀音寺又名代海寺。隋唐時,李淵任滎陽郡太守,李世民目患眼疾,求遍名醫無效,後到大海寺求佛,立愈。李世民登基後,命尉遲敬德擴建該寺,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十八里,規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一九九四年九月清定上師來鄭州滎陽參加鄭氏謁祖,在大海寺遺址處,指其弟子智妙(俗名曹雲霞)重建大海寺,並題字“青雲直上”作為鼓勵。一九九七年七月,省、市有關部門批准重建大海寺。
中文名
大海寺
地理位置
鄭州市滎陽市京城路(近禹錫路) [1]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1] 
門票價格
免費 [2] 
佔地面積
三十畝
原    名
代海寺
創寺時間
北魏前期(525年)
建議遊玩時長
1小時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南省鄭州市

大海寺寺廟簡介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海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二十公里,310國道、京城路東南角,面對天下最大的象棋盤。它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據碑文記載,該寺創建於北魏前期(525年),原名代海寺,傳説觀音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從此滎陽護城河開始隨海水潮汐起落,故名代海寺(意思是代替南海,於是代海寺就成為觀音菩薩的第二故鄉)。
隋唐時,李淵任滎陽郡太守,李世民目患眼疾,求遍名醫無效,後到代海寺求佛,立愈。李世民登基後,命尉遲敬德擴建代海寺,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十八里,規模如海,故名大海寺,後至明清毀滅!

大海寺寺內遺址

大海慈航 大海慈航
一九九四年九月清定上師來鄭州滎陽參加鄭氏謁祖,在原大海寺遺址處,感應到毀滅的古寺非常遺憾,隨即指其弟子智妙(俗名曹雲霞)設法重建大海寺,並題字(青雲直上)作為鼓勵!經過努力於一九九七年七月,省、市有關部門批准恢復重建大海寺!並對外開放, 一座十米高的滴水觀音銅像已於一九九九年農曆九月十九日舉行了隆重開光儀式,中國佛教協會來電祝賀。
大海寺山門輝煌,七層高的千佛塔極樂園已經開始使用,存放高僧和居士眾生的靈位,大雄寶殿正在建設,主體建築工程已經完成,蓮花佛國已經建成並開放,在這裏,綠樹叢叢、鳥語花香,梵音繚繞,我們相信在大德高僧、多方居士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將來滎陽大海寺將更加美麗!

大海寺規模之大

舍利塔 舍利塔
今大海寺佔地三十畝,位於鄭州西二十公里,滎陽城南端310國道邊。背靠青龍崗,西鄰滎陽植物園,山門對面是“天下第一大棋盤”公園。
東鄰(唐朝詩人)劉禹錫公園。大海寺是觀音菩薩道場!據碑文記載,該寺創建於北魏孝昌元年之前,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原名代海寺。傳説觀音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多次顯聖救人,並以滎陽護城河隨南海上潮示人,故名代海寺。隋唐時,李淵任滎陽郡太守。

大海寺寺名由來

李世民十歲那年患眼疾,廣醫無效,後由鄭先生的女兒鄭蓉蓉(李世民尊稱大師姐)的指點到代海寺拜佛許願,眼疾立愈。李世民登基後,命尉遲敬德擴建該寺,規模如海,故改名大海寺。後幾經興衰,失滅於民國初期。

大海寺寺內文物

一九七六年大海寺遺址處出土佛、菩薩、石刻造像42件,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特別是唐代觀音羣像及十一面觀音,非常精美,被中外專家譽為“東方維納斯!”現仍然在河南省博物院和鄭州博物館展現風采,2005年9月被國家博物館接到北京展覽一個月,2006年又在深圳香港展出,十一面觀音重放佛光。
一九九四年九月滎陽撤縣改市,天下鄭氏宗親聚會滎陽。清定上師應邀來滎陽參加撤縣改市和鄭氏謁祖大會,會場就在大海寺遺址處,上師感應到此處祥雲籠罩,隨機指令弟子曹雲霞設法重建大海寺,併為其題字“青雲直上”作為鼓勵!

大海寺重建時期

大海寺造像
大海寺造像(7張)
從此,曹居士為重建寺院四處奔波,眾多居士熱心幫助!一九九七年七月,省、市有關部門批准恢復重建大海寺!十二年來,從沒有寸土、片瓦,設法租房建寺,又經兩次搬遷回到寺院原址,四眾弟子又敬鑄一座十米高的滴水觀音銅像,莊嚴秀麗!菩薩乘金龍四方顯聖、救度眾生。(清定上師生前親自為觀音銅像書寫了裝藏咒語),中國佛教協會發來電報祝賀!大海寺山門已經建成、三十米高的清定上師舍利塔基本竣工、大雄寶殿別具一格,氣勢恢宏。千餘平方米的蓮花佛國唸佛堂美不勝收。坐落在鐘樓處十米高的地藏王寶像莊嚴慈祥。鼓樓處十米高的伽藍菩薩寶像(武財神、關公),靈驗無比!寺院綠樹叢叢、鳥語花香。梵音繚繞、佛塔放光,大海寺榮譽方丈聖君法師,常在此弘法渡人,大海寺經常扶貧、賑災、印書、放生!歡迎四海朋友前來參佛觀光!

大海寺相關典故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三隋紀七》隋煬帝大業十二年十月:密因説讓曰:“今四海糜沸,不得耕耘,公士眾雖多,食無倉稟,唯資野掠,常苦不給。若曠日持久,加以大敵臨之,必渙然離散。未若先取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後與人爭利。”讓從之,於是破金堤關,攻滎陽諸縣,多下之。
滎陽太守郇王慶,弘之子也,不能討,帝徙張須陁為滎陽通守以討之。庚戌(二十七日616年12月11日),須陁引兵擊讓,讓向數為須陁所敗,聞其來,大懼,將避之。密曰:“須陁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擒也。公但列陳以待,密保為公破之。”讓不得已,勒兵將戰,密分兵千餘人伏於大海寺北林間。須陁素輕讓,方陳而前,讓與戰,不利,須陁乘之,逐北十餘裏;密發伏掩之,須陁兵敗。密與讓及徐世勣王伯當合軍圍之,須陁潰圍出;左右不能盡出,須陁躍馬復入救之,來往數四,遂戰死。所部兵晝夜號哭,數日不止,河南郡縣為之喪氣。鷹揚郎將河東賈務本為須陁之副,亦被傷,帥餘眾五千餘人奔梁郡,務本尋卒。詔以光祿大夫裴仁基為河南道討捕大使,代領其眾,徙鎮虎牢。
此為歷史上著名的大海寺之戰
但關於大海寺的位置,至今很多著作都是錯誤的,究其原因,基本都是因襲《讀史方輿紀要》,以至《紀要》錯,而他本皆錯。《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河南二鄭州滎陽縣金堤關:“隋大業十二年,李密説翟讓取滎陽,於是破金堤關,攻滎陽諸縣,多下之,即此。又縣東北四十里有大海寺。李密與隋將張須陀戰,伏兵於大海寺北林間,須陀戰死處也。”
後史為樂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亦因襲此説。以致不少的隋唐史著作出錯,今的更正,可謂撥雲見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