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闕州

鎖定
高闕州始置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所置地位於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永徽元年(650)廢。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司馬已下官主之。以回紇部為瀚海府……思結為盧山府,渾部為臯蘭州,斛薩[薛]為高闕州,阿跌為雞田州,契苾為榆溪州,跌結為雞鹿州,阿布思為蹛林州,白霫為寘顏州。”(《舊唐書》一九五《回紇傳》,5196頁)是年以鐵勒斛薛部為高闕州。
中文名
高闕州
所屬地區
今內蒙古杭錦後旗
建    於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
特    點
至今仍適宜畜牧生產

目錄

高闕州高闕州簡介

高闕州始置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所置地位於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永徽元年(650)廢。
(《舊唐書》一九五《回紇傳》,5196頁)是年以鐵勒斛薛部為高闕州。

高闕州內容

高闕州因古代趙國長城的高闕塞而得名。《史記·匈奴列傳》:趙武靈王“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正義》稱:“《地理志》雲,朔方臨戎縣北有連山,險於長城,其山中斷,兩峯俱峻,土俗名為高闕也。”《水經注》三《河水》謂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舉望若闕,故名。闕口有城,跨山結局,謂之高闕戍。《辭海》雲:“高闕,古地名。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陰山山脈至此中斷,成一缺口,望若門闕,故名。戰國趙武靈王向北開拓疆土,沿陰山築長城至此;西漢時衞青領兵出此,與匈奴作戰。北魏置戍,隸沃野鎮。”高闕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唐所置高闕州在今杭錦後旗。
杭錦後旗仍適宜畜牧生產,在歷史上曾數次落入遊牧民族手中,隋末之時為突厥所佔據。《隋書·突厥傳》“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勢凌中夏。……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閣、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貞觀元年(627年),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部舉行了反抗東突厥的起義。頡利可汗派兵去鎮壓,又被打敗。公元629年,唐朝派遊擊將軍喬師望從間道去薛延陀冊拜其俟斤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並賜旗鼓,以聯合他夾擊東突厥。同年,唐兵以李靖為統帥,分六道並出,進擊東突厥。頡利可汗大敗,被追逐到大漠。630年,頡利可汗被生擒,送到長安。唐太宗令阿史那思摩“統頡利舊部落,居於河南之地”(《通典》一九七《突厥》,5415-5416頁)“於朔方之地,幽州至靈州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又分頡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雲中都督府,以統其眾。”(《通典》一九七《突厥》,5414-5415頁)貞觀十三年(639年)“自結社率之反,言事者多雲突厥留河南不便,秋,七月,庚戌,詔右武侯大將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為乙彌泥孰利苾可汗,賜之鼓纛;突厥及胡在諸州安置者,並令渡河,還其舊部,俾世作藩屏,長保邊塞。突厥鹹憚薛延陀,不肯出塞。上遣司農卿郭嗣本賜薛延陀璽書,言:‘頡利既敗,……故置所降部落於河南,任其畜牧。……秋中將遣突厥渡河,復其故國。爾薛延陀受冊在前,突厥受冊在後,後者為小,前者為大。爾在磧北,突厥在磧南,各守土疆,鎮撫部落。其逾分故相抄掠,我則發兵,各問其罪。’薛延陀奉詔。於是遣思摩帥所部建牙於河北,……築壇於河上而立之。”(《資治通鑑》一九五,6148-6149頁)薛延陀汗國及其所統領的鐵勒在磧北、突厥在磧南。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設立燕然都護府,統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都護府設在故單于台,以揚州都督府司馬李素立為燕然都護。《資治通鑑》一九八稱“【四月】丙寅,置燕然都護府,統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以揚州都督府司馬李素立為之。”(6246頁)胡三省注:“六都督、七州並見上。《新書》曰:‘置燕然都護府於故單于台’宋白曰:‘在西受降城東南四十里。’”。宋白又曰:“西受降城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里,西南至定遠城七百里,東北至磧口三百里。”西受降城在今烏拉特中旗西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西受降城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里,在西受降城東南四十里的故單于台離豐州約四十里。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三月,丙辰,置豐州都督府,使燕然都護李素立兼都督。”(《資治通鑑》一九九,6266頁)“豐州九原郡,下都督府……二十三年復置。”(《新唐書·地理志·關內道·豐州》,976頁)。唐復置豐州是在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設置鐵勒諸羈縻府、州之後。弘道元年(683)“【五月】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蔚州,殺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將兵邀之於朝那山北,兵敗,為虜所擒。朝議欲廢豐州,遷其百姓於靈、夏。豐州司馬唐休璟上言以為:‘豐州阻河為固,居賊衝要,自秦、漢已來,列為郡縣;土宜耕牧。隋季喪亂,遷百姓於寧、慶二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境。貞觀之末,募人實之,西北始安。今廢之則河濱之地復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家之利也!’乃止。”(《資治通鑑》二○三,6414頁)豐州,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升永豐鎮置。治九原(今五原南)。轄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其迤北一帶。唐末入黨項。由於在隋末放棄了豐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境”,位於五原之西北的高闕塞及高闕塞內的杭錦後旗亦落入突厥手中。頡利之敗,高闕塞才被唐朝收復。高闕塞在唐代稱作“西城”。“後三年(744),擊破拔悉蜜,斬頡跌伊施可汗,遣使上狀,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天子以為奉義王,南居突厥故地,徙牙烏德鞬山、昆河之間,南距西城千七百里;西城漢高闕塞也,北盡磧口三百里;悉有九姓地。”(《新唐書》二一七上《回鶻傳上》,6113頁)《舊唐書》一九五《回紇傳》稱烏德健山“南去西城一千七百里。西城即漢之高闕塞也。西城北去磧石口三百里。”高闕塞在唐代發展為“西城”。
永徽元年(650)廢高闕州。“永徽元年三月三日,以皋蘭州為都督府,建置稽落州隸焉,廢高闕州。”(《唐會要》七三《安北都護府》,1558頁)“稽落州本高闕州,以斛薩部置。永徽元年廢高闕州,更置稽落州,後又廢,三年以阿特部復置。”(《新唐書》四三《地理志·羈縻州·關內道》)高闕塞和雞鹿塞相隔不遠,高闕州和雞鹿州相連。雞jī見齊,越南語kê;鹿lù來屋,越南語lộc。康僧鎧譯ug為鬱(影屋),竺律炎譯muk為木(明屋)、支謙譯為目(明屋)。雞鹿可還原為*Keluk,其中的鹿*luk可解釋為維吾爾語的-luk‘…之地’。雞鹿州位於雞鹿塞(內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以北至杭錦後旗。稽jī(見齊、溪薺),越南語kê;落luò來鐸‘⑤人聚居的地方’,越南語lạc。支謙譯ke為稽,稽落可還原為*Kelak。稽落*Kelak中的a音轉為u即是雞鹿*Keluk。在四川話保留入聲的方言(如崇州話)中,落鹿讀音相同,鐸韻已經歸入屋韻。*Ke人聚居的地方和*Ke(人)之地意思相同,稽落即雞鹿。是年唐將雞鹿州和高闕州合併為稽落州。
《隋書》卷八十四“北狄列傳·鐵勒”載:“獨洛河北有僕骨、同羅、韋紇、拔也古、覆羅並號俟斤,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等諸姓,勝兵二萬。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則有契弊、薄落、職乙、咥蘇婆那曷、烏讙、紇骨、也咥、於尼讙等,勝兵可二萬。”獨洛河即土拉河(Tola),現代地圖標註為圖勒河(Tuul),伊吾即今之哈密、白山即今之天山。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遣司農卿郭嗣本賜薛延陀璽書稱“‘爾在磧北,突厥在磧南,各守土疆,鎮撫部落。其逾分故相抄掠,我則發兵,各問其罪。’薛延陀奉詔。”(《資治通鑑》一九五,6148-6149頁)在薛延陀強大之時,薛延陀汗國及其統領的鐵勒各部尚在磧北;在突厥汗國強大之時,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這幾個鐵勒部落更不可能在磧南。斯結、渾、斛薛在隋時,當在土拉河之南、大磧以北的牧場中游牧。在麟德(664-665年)中斛薛部在靈州境內遊牧。“麟德中,累轉靈州都督府司馬。州界內有渾、斛薛部落萬餘帳,數侵掠居人,百姓鹹廢農業,習騎射以備之。知温表請徙於河北,斛薛不願遷移,時將軍契苾何力為之言於高宗,遂寢其奏。知温前後十五上,詔竟從之,於是百姓始就耕穫。後斛薛入朝,因過州謝曰:‘前蒙奏徙河北,實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拜伏而去。”(《舊唐書·良吏傳·崔知温》,4791頁)靈州唐轄境相當今寧夏中衞、中寧以北地區。為朔方節度使治所。開元三年(715)“默啜討九姓,戰磧北,九姓潰,人畜皆死,思結等部來降,帝悉官之。”(《新唐書》二一五上《突厥傳上》,6048頁)“十月己末,授北蕃投降九姓思結都督磨散為左威衞將軍、大首領斛薛移利殊功為右領軍衞將軍、契都督邪沒施為右威衞將軍、匐利羽都督莫賀突默為右驍衞將軍、首領延陁薛渾達都督為右威衞將軍、奴賴大首領·前(自)[白]登州刺史奴賴孝為左領軍將軍、[足夾]跌首領·刺史裴艾為右領軍,並員外置,依舊兼刺史,賜紫袍、金帶、魚袋七事、彩帛各三百段,放還蕃。”(《冊府》九七四,11444頁)公元715年歸降的九姓鐵勒中有斛薛大首領移利殊功。按《新唐書·突厥傳上》的説法,他應是在磧北被默啜擊潰後來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