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鎖定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實驗室建於1988 年,實驗室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科研實力快速增強,成為從事基礎研究高技術術研發和成果產業化的綜合性研究所,其中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該所科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利用是當前材料科學發展最迅速、最活躍的前沿領域之一。經過十餘年的工作積累,實驗室形成了一支以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領軍、中青年科學家為學術帶頭人,具有國際學術水平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隊伍。
中文名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建立時間
1988年
機構管理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行政隸屬
中科院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領域

實驗室以高性能陶瓷材料和無機功能材料的設計原理,合成製備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問題,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性能關係,以及材料的表徵和評價新方法等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如下4方面:
(1) 先進無機材料多層次結構設計與性能、結構研究;
(2)無機材料的製備科學與工藝研究;
(3) 無機納米材料介孔材料研究;
(4)無機新材料探索與計算材料學研究。論文、專利柱圖。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項目成果

在國際上發表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是衡量科研院所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成果欄上記者注意到:該實驗室2005年發表學術論文305篇,其中294篇被SCI收錄,15%的論文SCI影響因子在6.0到3.0之間,受到國際權威專家的高度評價,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1)掃描電聲顯微鏡國際領先
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無機材料、複合材料以及功能器件等領域的研究中,離不開包括新型顯微鏡在內的“工具”的支持。這種掃描電聲顯微鏡是該實驗室經多年攻關,在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開發成功的。這是國內外至今惟一實現商品化的電聲顯微鏡,其總體技術指標和功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獲得了4項國家發明專利和1項國外發明專利,並獲得200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介孔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介孔材料研究是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介孔主客體複合材料應用於生物醫藥領域,如藥物儲藏與控制釋放、藥物靶向傳輸載體材料等研究中,課題組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該研究項目榮獲由500多名院士投票評選的200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課題組利用介孔空心球的空心核與介孔殼的貫穿孔道,以及聚電解質具有環境響應的特點,通過層層自組裝技術,使包裹在介孔空心球外層的聚電解質,對pH值或離子強度等條件產生結構性能的響應,實現對介孔孔道的封堵與開放,從而起到藥物控制釋放的“開關”作用,為該成果在藥物及其他控制釋放領域的實際應用做準備。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交流合作

電聲顯微鏡及其相關器件和材料,不僅在國內有關大學、研究所和工業部門獲得應用,還出口到美國、德國、日本、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實驗室將繼續拼搏,提高創新能力,保持並強化在高性能陶瓷材料研究領域的優勢地位,為我國材料科學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