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梁

(辛亥革命志士)

鎖定
馬梁(1875——1936),字程遠。是辛亥革命志士 [1]  。曾任中山大本營少將參議 [1] 
本    名
馬梁
程遠
出生日期
1875年
逝世日期
1936年

馬梁人物生平

馬梁(1875——1936),字程遠。辛亥革命前,革命黨人在雲南畹町組織起義,因參加起義的的馬冀是馬梁的大哥,所以馬梁也與革命黨人有一些接觸。畹町起義失敗後,馬冀被清政府逮捕。為營救其兄,馬梁從大理來到昆明。在營救活動過程中,與一批革命青年相約,報考了雲南陸軍講武堂,被編為第一期乙班學習。學習期間結識了朱德元帥等人,相交甚厚。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期間,參加了同盟會,成為學員中同盟會員。1911年畢業後,分配到清軍十九鎮三十七協任排長。在馬梁的部隊中,已有相當一批年青軍官和士兵是同盟會員,所以在重九起義前,該部隊成為蔡鍔李根源所倚重的一支武裝力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雲南同盟會員積極響應,按李根源等領導人的佈置,10月30日雲南響應武昌起義,也在雲南打響反清的戰鬥。10月30日晚,三十七協在昆明北校場打響第一槍,在李根源等人率領下,激戰城北後攻入昆明,佔領圓通山、五華山等要地。11月1日,雲南起義成功,組建了雲南軍政府,馬梁升任營長。1913年任團長護國運動時任貴州畢節留守司令。1921年到廣州,任中山大本營少將參議,1927年隨北伐軍北伐。後任安徽省政府參議員。1936年病逝於江蘇省蘇州市 [1] 

馬梁親屬成員

其子馬崇六(字晉三),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924年回國,到廣州任孫中山參謀部參謀。北伐時任第六軍五十一團團長。北伐後組建中國工程兵部隊。抗戰時任全國工程兵中將總指揮,城塞司令,軍政部駐滇辦事處主任等職。參與滇西抗戰,率工兵部隊炸燬怒江惠通橋,阻日軍東進之勢,為滇西大反攻打下基礎。抗戰勝利後任交通部次長、代部長。1949年後,定居於日本。1981年及1991年中央邀請馬崇六兩次回國參加辛亥革命七十週年和八十週年紀念活動。
其孫馬乾,民革雲南省委成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