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植球

鎖定
香植球(1927-2003),廣東東莞人,香港叱吒風雲的“炒股大王”。
20世紀70至90年代,風行香港的“股壇怪傑”,他一生經歷曲折,事蹟傳奇,因年青時仰慕馬列主義,又在廣州工作過,深受當時紅色中國的影響。來到香港後,創造過香港股市的一段傳奇,享有股壇“怪俠”、“香大俠”之美名。
曾就讀華英中學,1946年畢業後開始於泰盛染織廠工作,1961年開始房地產事業,創立泰盛置業有限公司。香植球曾擁有無字母的7號車牌,於1989年以480萬港元投得。也曾擁有香港第一大豪宅,‘創世紀’5.5億“天價”豪宅,被列為《健力士紀錄大全》的全球最貴重豪宅。
中文名
香植球
外文名
Heung, Chik Kau
別    名
股壇怪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7年
逝世日期
2003年
畢業院校
廣州華英中學
主要成就
炒股大王
香港股神
出生地
廣東東莞
代表作品
泰盛置業
祖    籍
東莞市橫瀝鎮村頭村
職    務
泰盛發展創始人、泰盛置業有限公司創始人

香植球人物履歷

香植球 香植球
香植球(1927年-2003年),華人富豪,祖籍東莞市橫瀝鎮村頭村,曾就讀廣州華英中學。1946年畢業後開始於家族開的泰盛染織廠工作。1961年到香港,開始投資房地產事業,創立泰盛置業有限公司。香港上世紀70至90年代成為股壇著名人物,為前上市公司泰盛主席(後售予梁伯韜並易名百富勤投資,即法國巴黎百富勤),尤善於對大勢的預測,有股壇“怪俠”、“香大俠”之美名。香植球拼搏之餘不忘享受,其有“玻璃屋”之稱、位於太平山施勳道23號的大宅--“創世紀”更是香港名寓之一。1996年以5.4億港元出售。他亦是知名酒家“福臨門”常客。1991年,在香港富豪排行榜,香植球排在20位。2003年11月香氏於新加坡心臟病突發離世,享年76歲。
香植球故居
香植球祖籍是在橫瀝村頭村。據他介紹,改革開放後,香植球受時任東莞市市長鄭錦滔的邀請,曾回來東莞。當時橫瀝鎮僑聯幹部香田英(村頭人)見過香植球,共敍家鄉情誼。但自那次以後,香植球就沒有回來過了,村裏也沒有幾人見過他。
股神香植球終離虎穴
97年撤出香港、有“股壇怪傑”“香大俠”“香帥”甚至“象棋盲俠”之稱的香植球,月初在新加坡逝世,享年76。香植球靠炒股炒出百億身家,可稱香港股神,驚濤駭浪之股海中,每能履險如夷,其人目光如炬,預言之準,冠絕一時。
香植球可能是本地早年第一個研究走勢圖投資大師,他也是96年底以5.4億天價賣出全世界最貴單幢豪宅的締造者。他生活豪華而不乞人憎,認真投資之餘,也玩得很認真,勞斯萊斯、福臨門鮑魚之間,他並不缺少一種俠氣和豪爽。
香植球是投資大師,但看起來他更像預言家。他的預言屢卜屢中,可以出版一部《香植球預言應驗大全》(他有不少預言白紙黑字記載在《信報月刊》)。
60年代他遊説父親由染織廠轉型地產,賺了自己第一個100萬,亦即第一桶金。71年香植球與弟建球合作,組成“泰盛發展”上市,其炒股已到出神入化之境,並創出炒高股價換購資產實物(“港島瑞興”)的先河。76年銀行加息,絕大多數人以為股市必隨加息而跌,但香植球一口咬定,地產股必升。
1982年,香港人心惶惶,他竟能預卜“一 國兩制”“香港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和生活方式三不變”,又表明中共一定會收回香港主權。聯合聲明之後,60萬人逃港,但香帥説,香港限制批地,地產價格一定會上升到不可思議的程度,“相信中共的人會發達”。80年代初,香植球投放大量資金於地產股,財富亦急速增長。

香植球創業歷程

香植球座駕 香植球座駕
香植球生於1927年,其父香裕甫本在上海經營泰盛染織廠,二次大戰後移居香港,在本港從事染織生意。香植球1946年在“華英中學”畢業,便在家族所開設的“香港泰盛染織廠”當學徒,向叔父學習染印技術。當時泰盛染織廠除了在香港設廠之外,在廣州亦設有一間,因此香植球也可説是生於富裕之家。
1949年10月,中國大陸解放,香植球竟毅然返回廣州主理該廠,就這樣他一直在廣州生活到1961年。
1961年9月30日,他得到廣州市當局的批准來港。 那時候香植球雖然才來到香港不久,認為從事工業不足以大富大貴,但經過他深入的瞭解以及細心研究之後,發覺香港地方有限,但人口的增加卻是無限,於是便建議父親以及其他的叔父轉而從事地產生意,結果得到他們大力支持,於是成立了“泰盛置業有限公司”,創始資金100萬元。
在香植球的努力經營之下,公司在11年來以100萬元賺到約1億元。不過,股東之間意見不合,結果“泰盛置業”在1971年宣告結束,香植球分得的資金約有600萬元,而其弟香建球則分到300多萬元。遂自行創立泰盛發展,從事金融投資及顧問服務,於是香植球與其弟合作,把泰盛符合當時在遠東以及金銀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最低要求,透過這渠道向公眾發行350萬股。他於1972年將泰盛上市,套現後於19 73年以300萬元購入施勳道的豪宅。該公司上市後,一直以投資股票為主,而且眼光獨到。 泰盛看好地產市道,於七十年代多次發新股收購物業,屢有斬獲,至1982年泰盛的股本比上市時已大升20倍。
1984年香港前途問題塵埃落定,港人信心陷入低點,但香植球卻認定,本港經濟將持續向好,中英簽署的《聯合聲明》規定土地委員會每年批地不可多於 50公頃,在土地供不應求下,本地物業市道在迴歸前會踏入大牛市,縱使偶有起落,仍是一浪高於一浪。於是趁低吸納華資地產股,香植球是少數能夠及時看好港股的大投資者之一。當時還把分析新世界發展、恆隆地產等股票的心得印刷成書,免費在中環的辦事處派發給各界人士參閲。後來證明他的看法確是眼光獨到。在1988年底,泰盛持有的地產股市值達12億元,而泰盛本身的市值亦達10億元。 香植球在分析股市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他除了沿用一般人所採用的市盈率來計算股市水平高低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分析方法,就是以股市市值和香港存款總額作比較,然後決定買賣時機。他認為如果香港股市總市值等於香港的存款總額時,就是考慮吸入的時候。假如再偏低,就更加值得吸入。反之如果總市值超過存款數字40%,就應該沽售股票。香植球對於選擇投資股票也有很生動的比喻:“我選擇投資股票和每年選舉香港小姐一樣,選美以美貌與智慧並重,我選擇股票則是盈利與資產並重,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我才會投它一票。”
泰盛發展集團原來不是一家證券公司而是一家地產公司。它由香植球於1972年創辦,後來逐漸轉軌經營起證券業務,短短几年後即以股票投資蜚聲香港股市。當時香港有股評家這樣評論説,每一個地區都有極顯赫的投資高手,每一個地區也有極顯赫的華人投資高手出現。例如美國股市中的蔡志勇,日本股市中的邱永漢,至於香港股市中最負盛名、名震一時的投資高手,就要首推香植球先生了。這位股評家説,香植球在香港股市裏有“股壇怪傑”之稱譽,他對港股分析透徹、見解精闢已是人所共知,早年一份《財經月刊》更是定期訪問他對香港股市的看法,作為讀者投資的參考資料。有些炒家更是緊隨着他,他買哪一種股票也就跟隨着追入,他看好甚麼股份也就隨之而看好,在當時來説,他高超的投資技巧可説是顛倒眾生的。
就是這樣一個赫赫有名的香植球,1987年股災前,他的泰盛發展上半年盈利1.2億港元,股災後,下半年虧損,年度盈利減為0.62億港元。盈利削去近一半,這一起一伏跌宕之劇,反映出來的正是1987年10月股災,股市牛、熊交替之間,高手能之如香氏也不能不榮辱相隨,命運相依,避之不及。
不過香植球畢竟不是等閒之輩,1987年股災後,他迅速地重整旗鼓,調整投資組合,使被殺傷後的泰盛迅速恢復元氣。1988年上半年,恆生指數比上年同期下跌16%之際,泰盛卻獲利1.28億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比1987年全年盈利增長一倍以上,跑在大市恆生指數之前。
於1989年大幅減持手上的地產股,這件事之後他對香港股市的態度出現了180度的重大轉變,表示自己心灰意冷,將會金盆洗手,以後不再涉足香港市場。數月後,香植球終於把自己淡出江湖的態度付諸行動,將泰盛出售予百富勤集團。自此之後,香值球這位股壇怪傑也就在香港投資界中銷聲匿跡了。
香植球於1985年至1994年花費1億元裝修施勳道的豪宅,並於1996年以5.4億元出售予明珠興業。最後一次在港公開露面,是在1997年2月舉行的香港大學週年晚會,他當時指出,在國內資金流入下,港股在迴歸前一定“得”,但97後則仍然看淡,結果香氏又一次測市成功。而其後由杜輝廉及梁伯韜接手的泰盛控股(即日後的百富勤),在1997年金融風暴中因投資失利,於1998年被迫清盤。 有人説,泰盛在香植球經營下,歷經兩次地產危機,三度股市,兩次巨大的股災,都能安然度過,迅速康復,得手者多,失手者少。若非看破紅塵,金盆洗手,還是大有作為的。香氏也許屬於功成身退、知足常樂的那一類人,是對是錯,實難評説。
叱吒香港的“股壇怪傑”
香植球1946年在廣州“華英中學”畢業,便在家族所開設的“香港泰盛染織廠”當學徒,向叔父學習染印技術。當時泰盛染織廠除了在香港設廠之外,在廣州亦設有一間工廠,因此香植球是生於富裕之家。1949年10月,中國解放,香植球毅然返回廣州主理該廠。1961年9月,香植球因父親年事漸老,申請返港,並得到批准。此時,他也不會想到,自己將會在香港股市叱吒風雲,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神話。
那時候香植球雖然才來到香港不久,但經過他深入的瞭解以及細心研究之後,發覺香港地方有限,但人口的密度很高,於是便建議父親以及其他的叔父轉而從事地產生意,結果得到他們大力支持,於是成立了“泰盛置業有限公司”,創始資金為100萬元。
在香植球的努力經營之下,公司在11年中用100萬元的本錢賺到約1億元。不過,股東之間意見不合,結果“泰盛置業”在1971年宣告結束,香植球分得的資金約有600萬元,而其弟香建球則分到300多萬元。於是香植球與其弟攜手合作,使泰盛符合當時在遠東以及金銀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最低要求,透過這渠道發行350萬股票。公司上市後,一直以投資股票為主,而且眼光獨到。
香植球當年的股票户口開在新鴻基證券,據資料記載,曾和他交手、現任DBS唯高達董事張天生憶述,香植球在30年前涉足股壇時,已經鋒芒畢露:“1970年新證一開業,他就是我的大客,每日股票有幾十萬上落。馮景禧當年好賞識他,還親自替他對盤。”炒股不足三年,香植球已“炒”出名堂。當時他剛將自家投資證券的“泰盛發展”,在遠東及金銀交易所掛牌上市,旋即趁旺市炒高泰盛股價,然後發行三千多萬元新股,收購中環瑞興大廈,開創“印股票換資產”的先河,震動股壇。
鑽研股票多年的香植球炒的都是新世界、新地等地產股,是與他“不熟不炒”有關。香植球踏足股壇前,發展地產項目積累的經驗,使他一直認為香港土地有限而人口眾多,發展地產前途無可限量。事實證明他眼光很準,泰盛11年間由一百萬賺到一億。此間,香植球認識了新地郭得勝、大昌地產陳德泰等一班大富豪。他同地產巨亨陳德泰、彭國珍都很熟。當時這兩個大富豪,比李嘉誠更有錢。那時地產商搞“鶯鳴會”,每個月都到夜總會聯誼,香植球亦必到同大家摸杯底,這樣收到好多內幕消息,亦對地產公司有深刻了解。不過,張天生表示,香植球贏大錢的原因,是他自行盤算的一套股市分析理論。“他對每間公司都做過分析,把無數的數據過濾,累積最有效制勝的信息。”
香植球可説是認真分析股票的首個華資炒股人,每間公司過去數年盈利、市值、營業額,甚至職員人工、建築物特色、老闆脾性也瞭解得非常透徹。後來,一度失手避走新加坡。據曾到香植球寫字樓的人説,他手頭上有二三十個電話,每個電話有七八條各證券行出市代表的直線。房中還放上五六部股票櫟,睇實十幾只股票價位。炒股專注又“貼市”,加上當時長實、新地、新世界等只只重頭地產股,都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上市,地產興旺令股價節節上升,香植球也隨之身家暴漲。
百億富豪退出股壇
香植球常常引用毛澤東的一句話:“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原來他在股壇無堅不摧,與年少時傾慕馬列主義有關。香植球的父親香裕甫在香港及廣州開設泰盛染織廠時,家境富裕。上世紀30年代他曾到蘇聯留學,對馬列主義有深刻了解,年青時是馬列的信徒。1949年內地解放。他父親和家人都跑來香港,香植球反而投入祖國懷抱,回廣州的泰盛染廠工作。他重視調查,擅長鑽研,並將毛澤東思想靈活運用於股市,使香植球最後成為一個時期香港一代股票名人。
雖然香植球節節報捷,然而他也有失手的時候。1983年香植球逐漸增持大量地產股。豈料香港樓價一瀉千里,香植球的泰盛因此勁蝕過億元,還欠下很多債項而避走新加坡。幸得一班華資朋友營救,“香大俠”才可東山復出;1984年他再戰股壇。1985至1987年樓價、股價狂升,此時香植球決定金盆洗手,將泰盛發展以4.7億元賣予梁伯韜的百富勤,從此淡出香港股壇。
香植球最終成為億萬富豪,但他的一生也不無遺憾。他淡出香港後投資泰國的泰亞基金,在1997年金融風暴曾蝕千萬美金。他裝修豪宅,是想與兒女共享天倫,但最後與他同住的家人不多。他的五名兒子,以“仁義禮智信”排名,但無人能繼承其衣缽。其中香立義曾投身證券行業,但卻嗜酒成性,每日兩點多未收市便跑去杜老志,時時開著名貴汽車在鬧市招搖,在證券界未能揚名立萬。而另一兒子立智,1992年與世家子弟黃英豪搞《電視日報》,最後無影無蹤。受此打擊,香植球因心臟病突發而辭世。傳聞還因其中一個兒子患癌,令他過於憂心所致。這位“股壇怪傑”一死,香港股壇至今還沒有一人能超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