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良弼

鎖定
餘良弼(生卒年月不詳),字巖起,號龍山,宋代福建順昌縣人。宋建炎二年(1128)中進士,任樞密院計議官,後出任漳、泉二州(今福建省屬)通判。
本    名
餘良弼
巖起
龍山
所處時代
出生地
福建順昌

餘良弼簡介

餘良弼(生卒年月不詳),字巖起,號龍山,宋代福建順昌縣人。

餘良弼人物生平

宋建炎二年(1128)中進士,任樞密院計議官,後出任漳、泉二州(今福建省屬)通判紹興三年(1133),金兵勾結交趾(今越南)一帶溪峒首領(部落統治者,時稱蠻寇)侵擾邊疆。他們偽造公文,企圖使奸細矇混進關。邊區官員發現公文中所蓋的“廣西漕台”印章為假,即報廣西道(州以上行政機構)。道官認為餘良弼處事果斷,就調他任廣西漕台(管漕運的官),前往處理。餘良弼趕到邊區,及時查獲混入軍中的奸細,處以刑罰,加強了邊區防衞,使蠻寇不敢入侵。後升任靜江知府,經略廣西(邊州安撫使)。在任勵精圖治,“減鬻爵、禁販奴、撫諸峒、殲羣盜,治效尤著”(清光緒《順昌縣誌·人物》),由於他辦事廉明,抵制行賄,懲辦販賣奴婢,維護少數民族的利益,深得當地羣眾擁戴。後調任直秘閣。餘良弼聚書萬卷,讀後還寫有序言,以教導子孫。著有《龍山文集》。餘良弼曾寫過首《教子詩》,詩中用匡衡鑿壁偷光、路温舒編蒲寫字的勤學苦讀故事激勵兒子發奮讀書,希望兒子珍惜時光,學有所成。 [1] 

餘良弼個人作品

《教子詩》
(宋)餘良弼白髮無憑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
年將弱冠非童子,學不成名豈丈夫。
幸有明窗並淨幾,何勞鑿壁與編蒲。
功成欲自殊頭角,記取韓公訓阿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