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匡衡

鎖定
匡衡(生卒年不詳), [9]  字稚圭,東海承(今山東省蒼山蘭陵鎮)人。 [10]  西漢後期丞相,經學家。 [9] 
匡衡家族世代務農,但其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匡衡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後歷任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光祿勳、御史大夫等職。漢元帝曾讓其居於殿中為師,為朝內官員講授詩賦。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死,匡衡代之為相,賜封樂安侯。建始四年(前29年),因奏佞臣中書令石顯之事未成,請求謝職。漢成帝屢安撫,並賜以美酒、肥牛。翌年,其封地樂安侯國與當地臨淮郡發生土地爭端,有人告發匡衡封邑多佔土地四百頃,又因其子匡昌醉後殺人,被捕入獄,匡昌的弟弟結夥劫獄營救。諸事併發,匡衡惶惶不安,免冠待罪。後免官為民,病死家中。 [11] 
在治國安民問題上,匡衡極力主張“禮讓為國”,並主張首先從君臣做起。要做到“民不爭”“下不暴”“眾相愛”,必須整頓吏治,使“公卿大夫相與循禮恭讓”。匡衡還提出“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放鄭、衞,進雅、送,舉異才,開直言,任温良之人,退苛薄之吏”等政治主張,這對醫治千瘡百孔的腐敗政治無疑起到了一定的進步作用。 [11] 
稚圭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東海郡承縣
主要成就
鑿壁偷光
本    名
匡衡

匡衡人物生平

匡衡像 匡衡像
匡衡,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人,西漢經學家、大臣,以説《詩》著稱,漢元帝時位至丞相。 [1]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説《詩》,匡鼎來。匡説《詩》,解人頤”之語,是説聽匡衡解説《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崇,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漢元帝即位後,任用匡衡為郎中,遷為博士,給事中。這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漢書·匡衡傳》,下引同),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匡衡的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匡衡 匡衡
在後幾年裏,漢元帝十分喜好儒術文辭,尤喜愛《詩經》,曾多次親自聽匡衡講《詩》,對匡衡的才學十分讚賞,因此任匡衡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匡衡可算是因明經而位極人臣的典型。
匡衡任職期間,多次上書陳述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意見,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每當朝廷大臣討論政務時,匡衡總是引《詩經》為據,認為“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經之指,則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張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這與從漢朝中期就開始興起的獨尊儒術,推重經學,微言大義的社會風尚是分不開的,實際是漢朝統治者用以統治人民的一種手段。
匡衡簡介 匡衡簡介
漢元帝后期時,宦官石顯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為漢朝廷盡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被彈劾貪污 [7]  ,被漢成帝貶為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漢書》載,初,中書謁者令石顯貴幸,專權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皆阿附畏事顯,不敢言。
漢元帝封其為樂安侯,其侯國食封土地本為三十一萬畝,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成帝時,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指非法侵佔國家土地),被貶為庶人。 [2] 

匡衡人物評價

民間評價:“即説詩,匡衡來,匡説詩,解人頤。”
杜甫:“匡衡抗疏功名薄, 劉向傳經心事違。” [3] 
後世評價:“匡衡勤奮無比、通古博今,經學絕倫,直言進諫,剛直不阿,受人敬重,是漢代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匡衡被《漢書》列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傳。” [4] 

匡衡故里爭議

關於匡衡出生地,截止2021年記載,有今山東臨沂蘭陵縣魯城鎮匡王村、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境內等説。還有一種説法,説匡衡的祖籍是東海承人,到了匡衡時代遷到了山東鄒城,又把山東鄒城匡莊村視為匡衡的故鄉。

匡衡史書記載

《史記·張丞相列傳》 [6] 
《漢書·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7] 

匡衡家族成員

兒子:匡昌、匡鹹。

匡衡墓地

匡衡墓,位於山東棗莊嶧城西南14華里。墓封土堆高約4米,直徑35米,墓區遍植林木。“文革”期間,封土堆南部被紅衞兵挖一坑,深2米許,未及墓室。墓南原有匡衡祠,於清乾隆四十年重建,但歷經滄桑,今已無存。僅留墓碑一座,為乾隆年間嶧縣令張玉樹親題:“漢丞相樂安侯匡衡之墓”。 [8] 

匡衡軼事典故-鑿壁偷光

匡衡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匡衡鑿壁偷光
匡衡鑿壁偷光(3張)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個故事也就是人們傳頌的鑿壁偷光,又做鑿壁借光。 [1]  [5] 
參考資料
  • 1.    棗莊歷史學會.棗莊史話:山東友誼出版社,2003年:37
  • 2.    《漢書·王尊傳》:“中書謁者令石顯貴幸,專權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皆阿附畏事顯,不敢言。”
  • 3.    彭定求.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67-568
  • 4.    匡衡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21]
  • 5.    (漢)劉歆《西京雜記》: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6.    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6-04-30]
  • 7.    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6-04-30]
  • 8.    《漢書,匡衡傳》載: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候,食邑六百户。
  • 9.    劉玉平,陳憲剛,王明珠主編.鄒城歷史人物,文史資料,第20輯[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01.第63頁
  • 10.    時鑑總編.孔孟之鄉名人名勝名產[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11.第76頁
  • 11.    匡衡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5-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