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友泰

鎖定
餘友泰,農業機械專家。江蘇揚州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藝系。1947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理學碩士學位。曾任上海機械農墾處技術專員。建國後,歷任東北農學院教授、教務長、副院長、院長,黑龍江省科協副主席、主席,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五十年代中期進行土壤與鋼鐵、木板摩擦係數的測定研究。1959年主持設計出通用耕作機,獲全國農具展覽會設計獎。
中文名
餘友泰
籍    貫
江蘇揚州
職    業
農業機械專家
主要成就
獲全國農具展覽會設計獎

餘友泰個人履歷

餘友泰指導學生 餘友泰指導學生
餘友泰,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 頭橋鎮南華村田家莊人。中國著名農機專家,農學家、農業工程學家、教育家,是中國農業機械化學科和事業有傑貢獻的帶頭人。4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東北農業機械化科研教育事業,在培養農業工程和農業機械化方面的高級科技人才,建立壠作條件下的耕作機器系統,探討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規律和途徑,以及系統科學在農業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開拓工作。

餘友泰個人作品

餘友泰先生生前主要置立於農業科研,故詩作存世不多,查考現載於餘老故鄉頭橋鎮的《頭橋鎮志》 和《頭橋詩辭·開沙文萃》,存有詩篇兩首,均表達出餘友泰先生當時雖已年邁,但仍心胸豁達,壯志未已的報國情懷。兩詩俱體如下:
餘老詩辭(1)·五絕
《五絕·即席》
餘友泰(1976)
舊友聚金華,喜慶人妖剎。
不辭桑榆晚,殷勤起暮霞。
【注】:該詩現收存於《頭橋詩辭·開沙文萃》之中,系鄉賢餘友泰先生於1976年10月,在首都北京與幾位留美同學聚會時即席而作。
餘老詩辭(2)·七絕
《七絕·感懷》
餘友泰(1988)
遠適龍江四十春,東農新廈更宜人。
喜看朋輩鯤鵬展,不須惆悵近黃昏。
餘友泰故鄉揚州頭橋鎮南華村 餘友泰故鄉揚州頭橋鎮南華村
【注】:該詩現收存於《頭橋鎮志·餘友泰傳略》(《著名農機專家餘友泰》)和《頭橋鎮志·文衞編·文化藝術》之中,系鄉賢餘友泰先生於1988年東北農學院校慶40週年(同時也是餘友泰教授從教50週年)盛會時所作。

餘友泰人物經歷

餘友泰出生頭橋

餘友泰先生 餘友泰先生
頭橋鄉賢餘友泰先生,於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頭橋鄉安阜洲益國洲田家莊(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 南華村,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南華村田家莊)。餘友泰先生的老家頭橋鄉境,於明代中葉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為江都(今揚州)轄區,頭橋鎮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鎮“吳家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南華村大三圩,又名韋三圩一帶),這座由古頭橋吳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江水,致使集鎮兩度搬遷,始定今址,並根據清代古橋“江洲頭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頭橋村)更名為“頭橋鎮”至今。 [1] 
餘友泰先生故鄉揚州頭橋鎮原屬江都,後屬邗江,現屬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史上原名“江都縣頭橋鄉”,頭橋鄉境在明、清、民國時均為揚州(古稱維揚、江都、邗)的行政轄區,餘先生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時代史稱“維揚安阜洲”、“江都縣安阜洲”,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為鄉,始有“民國江都縣頭橋鄉”的稱謂出現,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後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故而,餘友泰先生的故鄉“頭橋鎮”在民國時屬當時“江都縣”(“民國江都縣”即今“揚州市”,“民國江都縣”的縣城位於今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一帶),便是這個原因。
舊時頭橋鎮是長江下游靠北岸的一個沙洲,洲上人煙稠密,人均耕地僅0.3畝左右。同當地大多居民一樣,餘友泰的家庭主要靠長輩在外謀生就業,從小康走向沒落的狀態。他幼年喪母,由繼母和祖母撫養成人。

餘友泰學習經歷

1924-1930年,餘友泰先生在當地由吳大觀的舅舅王鑑人創辦的今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中心小學讀書,據《頭橋鎮志》記載,餘友泰先生(頭橋鎮南華村田家莊人)與同為頭橋鄉賢的吳大觀先生(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頭橋鎮頭橋村九字圩人,本名吳蔚升),系小學同學與幼時好友,鄉境史載,餘友泰與吳大觀這兩位昔日頭橋小學與揚州中學時的校友,在哈爾濱聚會時“···敍談舒暢,懷念家鄉···”。
餘友泰課餘也幹些零星農活,幼年的農村生活使他熟悉農事,也體驗到種地彎腰曲背、肩挑手提之苦,加上沙洲四面環水,排灌不及時往往成災,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深深潛育着擺脱艱苦勞作、改變農業環境的心願。
小學畢業後,考入(附近頗負盛名的)省立揚州中學,因成績優異免試升人高中。當時揚州中學新建的禮堂題名“樹人堂”,教學樓前“讀書救國”的醒目標語,和老師們在德育和智育方面的諄諄教導,使他逐漸自覺地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要想報國、救國,就必須刻苦讀書,掌握知識;對人處事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高中畢業後,他同時考取了浙江大學化工系、中央大學農學院和金陵大學農學院。基於他務農的傾向,和家庭經濟情況的考慮,決定去中央大學農學院。這是餘友泰以“讀書救國”具體到“農業救國”邁出的重要一步。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隨校去重慶。1940年畢業,以《棉花纖維遺傳性狀研究》的論文獲農學士學位,留校任農藝系金善寶老師的助教。擔任作物學、麥作學的實驗指導,不久就主講經濟作物學,主持煙草品種培育、栽培和烘烤的試驗研究,先後發表了幾篇這方面的論文,編譯出版農專教材《作物學概論》,1943年兼任四川教育學院農藝系講師。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餘友泰在農業生物科學方面掌握了比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餘友泰先生母校揚州頭橋小學 餘友泰先生母校揚州頭橋小學
1945年他考取公費農具研究生,去美國中西部的依阿華州立大學,受業於農業工程系主任、被譽為“美國農業工程之父”的戴維生教授,踏上了他研究農業機械化的征程。首先他在附近一個家庭農場進行了兩個多月生產勞動,學會了拖拉機和主要農業機械的操作技能,然後投入緊張的補讀工科課程和學位論文的研究工作。1947年完成題為《設計和製造一種適合中國農業的小型拖拉機》的論文,獲得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又去美國南部考察水稻、棉花、煙草等作物的機械化情況,並在美國《農業工程》雜誌中發表題為《中國農業及其機械化》一文,這是餘友泰從研究農業生物科學轉向農業機械化之後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文中在分析中國農業生產的綜合情況後,提出中國農田地塊和經營規模太小,是發展機械化的最大障礙,要採取措施促使土地集中,同時要發展鄉村工業,引導農業勞動力從種植業向外轉移,並積累機械化資金,富有預見性地指出我國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關鍵問題。

餘友泰農業報國

鄉賢餘友泰先生拒絕了美國著名的勃蘭納特手扶拖拉機公司的高薪禮聘,懷着發展祖國農機化事業與“農業救國”的雄心壯志,於1948年5月回到祖國的懷抱,擔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上海機械農墾處技術專員,併兼任南通農學院農具學教授。
當時抗戰勝利已經是第3年,南京國民政府不顧人民死活,發起向中國共產黨在敵人後方建立起來的解放區全面進攻,在他的統治區內,橫徵暴斂,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根本就談不上改變農業生產面貌的“宏圖大業”。餘友泰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想靠機械農墾處這點施捨得來的戰後救濟物資來啓動是根本不可能。東北解放區地塊大、人也少,是推行農業機械化理想地方,所以萌生離開江南到東北去,投身於農業機械化建設急切心願。

餘友泰名垂故鄉

餘友泰先生生前非常關心鄉里感恩故土,對故鄉頭橋鎮的農業 現代化與家鄉建設貢獻卓著,故而,他在頭橋鄉境極有口碑,知名度與美譽度也非常高,故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頭橋歷史上的重要鄉賢,在位於頭橋鎮紅平村的“頭橋市民廣場”之上,專門設立了“中國著名農機專家-------餘友泰”生平事蹟宣傳牌,並與另外三位著名頭橋鄉賢:“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名律師--------鄂森”的宣傳牌一道,永久樹立在故鄉的土地上,從此名垂鄉境,萬古流芳。

餘友泰人物年曆

簡歷
1917年6月28日 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頭橋鄉(頭橋後屬邗江縣,揚州市邗江區,今屬揚州市廣陵區)。
1924年入江都縣二學區南四路小學(今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中心小學)讀書。
1936年 畢業於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1940年 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獲農學士學位。
1940-1945年 任重慶中央大學農藝系助教。
1943-1944年 兼任重慶四川省教育學院講師。
1945-1948年 公費留學,獲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農業工程學碩士學位。
1948-1949年 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機械農墾處業務專員,兼南通學院農具學教授。
1949-1950年 任華東農林水利部農業處專門委員,研究設計室副主任。創辦拖拉機手訓練班。
1950年 創辦瀋陽農學院農業工程系,任教授、系主任。
1950年9月 在瀋陽參加中國民主同盟
1950-1960年 任東北農學院教授,農業機械系主任,1956年任教務長。
1955-當下 歷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一、二、六屆省人大代表、常委,七屆代表,四屆省政協常委。
1956年9月 在哈爾濱參加中國共產黨。
1958年 創辦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兼任副所長兩年。
1960-1964年 創辦黑龍江農業機械化學院任副院長
1964-1994 任東北農學院副院長,1979年任院長,1983年任名譽院長,兼農業機械化研究室主任。
1979年—當下 任國家科委農業工程學科組成員。
1981年 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和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3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農業機械化學科首批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
1980年 任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1985年任主席,1991年任名譽主席
1987年—1999 任黑龍江省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任中國和省農業機械學會、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參與籌建這4個學會,先後分別任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理事長)。
餘友泰小學同學與幼時好友吳大觀 餘友泰小學同學與幼時好友吳大觀
東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

餘友泰人物生平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副部長兼瀋陽農學院院長張克威之邀,33歲的餘友泰於1950年2月來到瀋陽塔灣,任瀋陽農學院農業工程系(後改為農機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他受高教部委託,編寫了我國第一本高校通用的農業機械化教材,在學習、引用蘇聯農機設計理論和方法方面起了帶頭作用。同年,餘友泰在哈爾濱市作為首批高級知識分子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擔任東北農學院教務長,參加黑龍江省組織中蘇友好代表團去阿穆爾州進行友好訪問,考察該州農業與農業機械化情況。1958年,他主持建立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並且兼任兩年副所長,研製出通用壠作機,獲全國農具展覽會設計獎,為該所以後研製多功能系列壠作配套機械開個好頭。1960年,省委決定創辦黑龍江農業機械化學院,調餘友泰任副院長,全面主持工作。這段時間,他一面承擔繁重的行政工作,一面又在教學上狠抓教學質量與教材建設。他提出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要針對農機化和農業機械專業的特點,逐步建立專業體系,力求改變簡單搬用名牌工科院校教材的做法,顯然,這是一個正確方向。
1964年,餘友泰被調回東北農學院任副院長
東北農學院(今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農學院(今東北農業大學)
從國外到國內,由南方到北方,地域的遷改並未影響他立志農業機械化的雄心壯志,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為中國農業機械化道路的早日實現進行大膽的探索與不止息的執着追求。 在這段時間內,他針對東北壠作的特點,組織一個科研小組,着重研究東北壠作與原有畜力耕作機具的特點,探討建立壠作耕作機械系統和工作部件設計方法。這是他在省農機化所主持研製“通用壠作機”思路的進一步深化和提高。50年代中期,東北大量引進蘇聯大中型平作機械,引起了農業學術界的“壠作平作之爭”。通過實地研究和理論分析,餘友泰提出繼承壠作的優良傳統,吸收平作深耕的優點,以壠作為主,壠平結合的技術方針,並在《中國農業機械學報》上,連續發表3篇關於壠作耕作機械系統的論文,主張平翻、壠耕、深松三者相結合的土壤耕作體系,並採用積木方式設計懸掛多功能壠作耕作機械設想和示意圖,為以後全省推廣深松耕法和壠作機械設計指出了方向。他還對傳統壠作兩個基本工作部件三角犁鏵和耘耙芯子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出設計參數和方法均為製造部門採用。他還倡議開展土壤耕作力學理論研究,先後建立大小兩個試驗土槽。 “文革”期間,餘友泰被打成“黑幫”,接受批鬥,到農村插隊落户三年。這些折磨絲毫沒有動搖他為農業機械化盡力的心願。在湯原縣香蘭農場隔離勞動的日子裏,他親自體會到趟着冰冷的水在稻田幹活的艱苦,因而反覆思考採用珩架方式進行水稻機械化生產的方案,他的設想和後來80年代日本研究的方架軌道式自動犁的框架相接近。在巴彥縣建華大隊插隊時,其設計改良耘耙和玉米點播器,並去哈爾濱農機廠參加了兩個多月製造和裝配,漆成紅色,投入生產隊實際使用,十分受農民歡迎,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老餘頭的紅耘耙。
1972年,餘友泰調回東北農學院
不久應中央農機部的邀請,去北京擔任《機械工程手冊》農機篇主編工作。為此,他在北京住了3年,先後去冀、遼、滬、蘇、浙、贛等七、八個省市,召開編寫人會議,提出編寫要求,並親自審定修改,力求把建國以來我國各地農機科技工作者在原理和設計製造方面的主要經驗準確無誤地反映出來。這本手冊體現了他近30年來從事農機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技術總結,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1978年,他調任黑龍江省科協專職副主席
並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全國科學大會。會後,他作為代表團成員去意、法、英、丹、美等5國考察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回國後,他發表了《歐美五國農業現代化考察報告》一文,針對當時我國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要搞大農業、抓科學種田、增加資金投入、提高農民素質、改進農機產品質量等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他利用在北京參加全國農業區劃會議的機會,與有關專家一道,共同為中國農學會起草了一份《關於如何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的材料,印發各地討論參考。在他的倡導下,黑龍江省科協召開了省農業現代化學術討論會。接着,1979年中國農學會在哈市召開了東北地區農業現代化學術討論會,餘友泰在會上宣讀了《試論黑龍江省農業現代化問題》的論文。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路線鼓舞下,餘友泰不遺餘力地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而奔波着。
調回餘友泰擔任東北農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1979年,黑龍江省決定在哈爾濱恢復和重建東北農學院,並調回餘友泰擔任東北農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全面主持校內工作。當時東北農學院幾經搬遷,原有的校舍被外單位佔用收不回來。其到任後先剎住教師請調風,積極爭取省委和農業部支持,在香坊區加速新校舍建設,親自起草東北農學院10年發展規劃、強調要跳出50年代建校初期着重辦農學和畜牧獸醫和農機三大系的框框按照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辦成一個多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推廣三結合的綜合性的高等農業院校。他把園藝和獸醫專業獨立建系;對幾經折騰被削弱了的農業經濟系和土地規劃、農田水利專業,給予了特別的照顧與支持;他親自帶隊把幾個工科性質的專業合併成立農業工程系,並新建了大豆、動物營養和農業機械化3個研究室;他還帶頭學習系統工程,在院、系不同範圍內做學術報告,講解系統工程在組織管理學科及其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為強化教師隊伍素質,他從農工、農學、畜牧等不同專業抽調10多名中青年教師,參加中國科學院主辦的農業系統工程培訓班進行學習。此外,百忙中他還抽出時間,親自參加並主持了在海倫縣保衞村進行的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以農牧生產技術規範化為中心的綜合試驗研究,其研究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餘友泰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長
1983年,餘友泰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農機農經組組長,是農業機械化學科首批博士研究生導師。那時他已66歲,退出院長崗位,集中精力培養研究生、搞科研、著書立説。他治學嚴謹,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善於發現學科發展中的生長點、抓主要矛盾。工作中,他對同志們從嚴要求,鐵面無私;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老中青幾代人親密無間,形成了優秀的集體。他先後培養了一批碩士和博士,東北農學院原有農機化和農業機械兩個博士點,到90年代初已發展到擁有機械化農業生產系統、田間作業機械、收穫後加工技術、飼料加工與裝備、農機維修工程和農業物料力學等6個研究方向的學科點。1990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勿庸置疑,餘友泰在這裏起到了學科帶頭人的重要作用。 1986年以來餘友泰連續發表關於農業機械發展規律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學術論文多篇,多次獲得中國農機學會和省農機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與二等獎。其在1982年提出要用現代農業生物科學、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武裝農業,要提高農業幹部和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的“三武裝一提高”政策;1987年他進一步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基本途徑是在“綜合考察”的基礎上,搞好 “兩個結構的調整”(農村經濟、生產)和3個科技體系(農業生物、工程、管理)的建立的觀點。1987年他按照這一思路主持國營852農場的現代化建設規劃(1988—2000年),經農場總局評審,認為該規劃“全面、系統、科學、可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科技興省的四大方面
1989年在省領導醖釀搞“科技興省”時,他以省科協主席身份積極組織討論,並向省長書面提出“科技興省的四大方面”的建議,即科學決策、科學管理、科技進步、科技教育,被領導採納。1991年他為黑龍江省“面向21世紀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研討班、“90年代農業現代化發展”學術討論會以及中國農業工程學會1991年學術年會撰寫了《建立高產、高效、持續的農業模式(YESA),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學術論文。他在文中提出:要用這一目標模式,代替習慣上用的措施模式,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總體方向,顯示出中國農業的特色。為此,他專門編寫了研究大綱,並積極組織中青年專家,按此設想在農場、農村進行綜合試驗和推廣應用。由此看出,在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這條曲折道路上,餘友泰是始終站在現代化“陣地”前沿的,他為此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艱辛和努力,“農業現代化拓荒領頭人”的稱謂對他來講當之無愧。
在半個世紀的治學生涯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餘友泰身上總是閃爍着一股熱情、一種精神,那就是為中國農業的機械化和現代化不懈拼搏的精神,就像他對他的學生和助手經常講的:“我們治學和工作,都要有一個為國家經濟建設添磚加瓦的明確目標,腳踏實地,鍥而不捨,一步一總結,一步一個腳印,就會為祖國做出貢獻,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那麼我們的一生也就不算虛度了”。他做到了這一點,也為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樹立了一個樸實無華的榜樣。

餘友泰個人成就

餘友泰培養骨幹人才

餘友泰著作 餘友泰著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軍管會接受了機械農墾處改組為農業工程隊,餘友泰任研究組組長,開展當時擁有的小型汽油施拉機改燒酒精的試驗,創辦拖拉機手訓練班,手把手地教導學員駕駛技術和田間作業。後來這批學員大都成為華東一些機械化農場場長和農機化事業的骨幹。華東軍政委員會成立後成為農林水利部的農業工程處,餘友泰任專門委員兼設計研究室副主任,工作開始走向正規,但他去東北的願望一直沒有改變。這時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副部長兼瀋陽農學院院長張克威和副院長鄧叔羣,專程來滬招聘專家教授,並邀請餘友泰到瀋陽農學院主持籌辦農業工程系,經雙方領導反覆協商決定,餘友泰於1950年2月來到瀋陽塔灣,任瀋陽農學院農業工程系(後改為農機系)教授、系主任,時年33歲。同年9月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學院北遷與哈爾濱農學院合併為東北農學院,農機系與位於香坊的原哈農農機專修科合併為東農二部,餘友泰兼任二部教務主任,1952年農機專修科併入農機系,遷到校本部,並由農業部重點投資,向全國招生和分配。1953年請來蘇聯農機方面的3位專家,在餘友泰等中國教授的協助下首先辦起農機研究生班,畢業後也向全國分配。因而各省隨後創辦的農機系的主任和骨幹教師多來自東農農機系。1956年餘友泰受高教部委託,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高校通用農業機械教材,在學習和引用蘇聯農機設計理論和方法方面起了帶頭和普及的作用。在教學工作以外,餘友泰還經常帶領農機系師生去國營農場和農村考察實習,開展農業機械化的試驗研究。

餘友泰帶頭人

生產實踐和理論探討的帶頭人
1956年,餘友泰在哈爾濱市作為首批高級知識分子,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東北農學院教務長,參加黑龍江省組織的中蘇友好代表團去阿穆爾州進行友好訪問,考察該州農業和農業機械化情況。1958年主持建立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併兼任兩年副所長,研製出“通用壠作機”,獲全國農具展覽會設計獎,為該所以後研製多功能系列壠作配套機械開了個好頭。1960年省委決定創辦黑龍江農業機械化學院,調餘友泰任副院長,不久院長另有任用,由余友泰主持全面工作。這段時間,他一面承擔繁重的行政工作,一面又在教學上抓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出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要針對農機化和農業機械專業的特點,逐步建立專業體系,狠抓教材建設,力求改變簡單搬用名牌工科院校教材的做法。顯然,這是一個正確方向。1964年農機化學院下馬,餘友泰被調回東北農學院任副院長,仍繼續強調提高教學質量的觀點,在精簡基礎課教學內容上,起了積極作用。
在科研方面,餘友泰針對東北壠作的特點,組織了一個科研小組,着重研究東北壠作和原有畜力耕作機具的特點,探討建立壠作耕作機械系統和工作部件的設計方法。這是他在省農機化所主持研製“通用壠作機”思路的深化和提高。50年代中期東北大量引進蘇聯大中型平作機械引起農業學術界“壠作平作之爭”,直到60年代才趨向統一。餘友泰主張繼承壠作的優良傳統,吸收平作深耕的優點,提出以壠作為主,壠平結合的技術方針。通過實地研究和理論分析,在《中國農業機械學報》上,連續發表3篇關於壠作耕作機器系統的論文。提出平翻、壠耕、深松三者相結合的土壤耕作體系,並採用積木方式設計懸掛多功能壠作耕作機械的設想和示意圖,為以後全省推廣的深松耕法和壠作機械設計指出了方向。他為傳統壠作的兩個基本工作部件,三角犁鏵和耘耙芯子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的設計參數和方法均已為製造部門所採用。他還倡議開展土壤耕作力學的理論研究,先後建立了大小兩個試驗土槽。1965年曾招收以土壤耕作力學為主攻方向的研究生,後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黑幫”,接受批鬥,又有3年在農村插隊落户。這些折磨絲毫也沒有動搖他為農機化盡力的心願。在湯原縣香蘭農場隔離勞動的日子裏,他親自體會到頂着冰凌在水稻田幹活的艱苦,因而反覆思考採用珩架方式進行水稻機械化生產的方案,和未來80年代日本研究的方架軌道式自動犁的框架相接近。在巴彥縣建華大隊插隊時,他設計改良耘耙和玉米點播器,並去哈爾濱農機廠參加了兩個多月的製造和裝配,漆成紅色,投入生產隊實際使用,很受農民歡迎,並稱之為“老餘頭的紅耘耙”。
1972年餘友泰調回東北農學院,不久應中央農機部邀請,去北京擔任《機械工程手冊》農機篇的主編工作。為此,他在北京一連住3年,先後去冀、遼、滬、江、浙、贛等七八個省市,召開編寫人會議,提出編寫要求,並親自審定修改加工,力求把建國以來我國各地農機科技工作者在原理和設計製造方面的主要經驗,準確無誤地反映出來。這本手冊體現了他近30年來從事農機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技術總結。1978年

餘友泰獲獎

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50年代,餘友泰先後倡導並參加全國和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學會的建立,任副理事長。1964-1966年參與制定《1956-1967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的農業機械部分。1978 年調任黑龍江省科協專職副主席,並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全國科學大會。會後作為代表團成員,去意、法、英、丹、美等5國考察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這是餘友泰在國內從事農業和農機近30年工作後,帶着許多問題出國考察的一次良好機會。回國後,發表《歐美五國農業現代化考察報告》,針對當時我國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要搞大農業,抓科學種田,制定國家政策,增加資金投入,提高農民素質,改進農機產品質量等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並在哈爾濱、瀋陽、大連、揚州、貴陽、武漢等地作學術報告,在《光明日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科技報》等發表文章。利用在北京參加全國農業區劃會議的機會與有關專家一道共同為中國農學會起草了一份關於如何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的材料,印發各地討論參考。在餘友泰的倡導下,黑龍江省科協召開了省農業現代化學術討論會,接着1979年8月20-29日中國農學會在哈市召開了東北地區農業現代化學術討論會。餘在會上宣讀了《試論黑龍江省農業現代化問題》的論文。為了扭轉長期以來人們已經形成的對農業和農業現代化的片面認識,餘友泰編寫了《農業現代化概述》一書。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路線的鼓舞下,餘友泰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不遺餘力地參加了1979 年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的關於農業現代化學術問題的大討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餘友泰為農業現代化

為祖國實現農業現代化
1979年黑龍江決定在哈爾濱恢復和重建東北農學院,並調回餘友泰擔任東北農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書記暫缺),主持全面工作。當時東北農學院幾經搬遷、肢解,原有的校舍,被外單位佔用收不回來,教師大量調離,人心渙散,是個爛攤子。餘友泰到任後先剎住教師請調風,積極爭取省委和農業部的支持,在香坊區加速新校舍的建設,親自起草東北農學院10年發展規劃,強調要跳出50年代建校初期着重辦農學、畜牧獸醫和農機三大系的框框。按照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辦成一個多學科的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的綜合性的高等農業院校。把園藝和獸醫專業獨立建系;對幾經折騰被削弱了的農業經濟系和土地規劃、農田水利專業,予以支持和加強;並親自主持,把幾個工科性質的專業合併成立農業工程系,新建了大豆、動物營養和農業機械化3個研究室。帶頭學習系統工程,並在院、系不同範圍內做學術報告,講解系統工程在組織管理學科及其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並從農工、農學、畜牧等不同專業抽調10多名中青年教師參加中國科學院主辦的農業系統工程培訓班學習。還親自主持在海倫縣保衞村進行的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農牧生產技術規範化為中心的綜合試驗研究,研究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他兼任以軟件科學為主的農機化研究室主任,發表《應用系統工程方法深入開展農業現代化的綜合試驗研究》等論文多篇,總結我國農機化發展的經驗和教訓,論證農機化研究的重要意義及其科技體系,提出“農業機械化(管理)工程”的新概念,主編教材,為發展這一軟件學科奠定了師資和教材基礎。
餘友泰著作 餘友泰著作
1983年餘友泰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論組農機農經組組長,為農業機械化學科首批博士研究生導師。那時他已66歲,退出院長崗位,集中精力培養學位研究生,搞科研,著書立説。以他為首的農機化研究室的教師梯隊,由他三代的學生和兄弟院校的畢業生組成,他治學嚴謹,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善於發現學科發展中的生長點,抓主要矛盾。對同志們要求很嚴,但關心同志,熱情誠懇,平易近人,老中青幾代人能團結無間,形成很好的集體。他先後培養了一批碩士和博士。90 年代初,在東北農學院的這個原有農機化和農業機械兩個博士導師的博士點,已發展到包括機械化農業生產系統、田間作業機械、收穫後加工技術、飼料加工與裝備、農機維修工程和農業物料力學等6個研究方向師資設備比較齊全的學科點,1990年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餘友泰在這裏起到了學科帶頭人的重大作用。由他主持並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農業機器系統綜合優化設計”的課題,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86年以來,餘友泰連續發表了關於農業機械發展規律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學術論文多篇,多次獲得中國農機學會和省農機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他在1982年提出要用現代農業生物科學、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武裝農業,要提高農業幹部和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的“三武裝一提高”的基礎上,1987年進一步提出農業現代化的基本途徑是在“綜合考察”的基礎上,搞好農村經濟和生產“兩個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生物、工程、管理”3個科技體系的建立。1987年他按照這一思路主持國營852農場的現代化建設規劃(1988-2000年),經農場總局評審,認為該規劃“全面、系統、科學、可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餘友泰總結這一工作,在《中國農業工程學報》上發表論文,介紹了制定農業現代化規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促使省農墾系統農場相繼進行類似規劃,推動了國營農場生產管理走上科學決策的軌道。1989年在省領導醖釀搞“科技興省”時,餘友泰除以省科協主席身份積極組織討論外,還向省長書面提出“科技興省”應包括科學決策、科學管理、科技進步和科技教育四大方面,並應從科學決策做起的建議,被領導採納。

餘友泰個人論著

1 餘友泰.作物學概論.重慶:正中書局,1944.
2 餘友泰,程萬里.農業機械的構造、理論及計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3 餘友泰,杜錫祿.鏵式犁及淺耕犁(俄譯中).上海:科技書刊出版社,1966.
4 餘友泰,孫玉珩.農業機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3.
5 餘友泰.歐美五國農業考察報告.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報1-3月連載,1979.
6 餘友泰,胡中主編.《機械工程手冊》中的第65篇農業機械.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2.
7 餘友泰.農業現代化概述。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8 餘友泰,萬鶴羣,戴有忠等.農業機構化工程.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9 魏恩文(Wittwers.),餘友泰,孫頷,王連錚.温飽十億人(FEEDING A BILLION)英文版。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出版社,1987.日文版,日本農文協,1989.中文版,黑龍江科技出版社,

餘友泰留學美國

餘友泰(後排左4)赴美留學深造合影 餘友泰(後排左4)赴美留學深造合影
1945年餘友泰考取公費研究生,到美國中西部的依阿華州立大學學習,受業於被譽為“美國農業工程之父”的戴維生教授,踏上了他研究農業機械化的征程。1947年,餘友泰完成題為《設計和製造一種適合中國農業的小型拖拉機》的論文,獲得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去美國南部考察水稻、棉花、煙草等作物的機械化情況,並在美國《農業工程》雜誌上發表題為《中國農業及其機械化》一文,這是餘友泰從研究農業生物科學轉向農業機械化後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此後,他拒絕了美國著名的勃蘭納特手扶拖拉機公司的高薪禮聘,懷着發展祖國農機化事業和“農業救國”的雄心壯志,於1948年5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上海機械農墾處技術專員,併兼任南通農學院農具學教授。當時抗戰勝利已經是第3年,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區內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在這種狀態下根本就談不上改變農業生產面貌的“宏圖大業”。餘友泰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想靠機械農墾處這點施捨得來的“戰後救濟物資”來啓動,是根本不可能的。東北解放區地塊大,人也少,是推行農業機械化的理想地方,他因而萌生離開江南到東北去、投身於農業機械化建設的急切心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