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蒿琥酯

鎖定
青蒿琥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9H28O8,主要用作抗瘧藥
藥品名稱
青蒿琥酯
外文名
Artesunate [3-4] 
別    名
青蒿脂
是否處方藥
劑    型
原料藥 [4]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H20084440(原料藥) [4] 
化學式
C19H28O8
分子量
384.421
CAS登錄號
88495-63-0
熔    點
132 至 135 ℃
沸    點
507.1 ℃
密    度
1.31 kg/m³
外    觀
白色結晶性粉末
閃    點
175.6 ℃
應    用
抗瘧藥
安全性描述
S24/25
危險性符號
Xn
危險性描述
R20/21/22

青蒿琥酯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
本品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極微溶解。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二氯甲烷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4.5°至+6.5°。

青蒿琥酯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處保存。

青蒿琥酯化合物簡介

青蒿琥酯基本信息

化學式:C19H28O8
分子量:384.421
CAS號:88495-63-0

青蒿琥酯理化性質

密度:1.31g/cm3
熔點:132-135℃
沸點:507.1℃
閃點:176.5℃
折射率:1.544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1] 

青蒿琥酯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92.21
摩爾體積(cm3/mol):292.2
等張比容(90.2K):782.5
表面張力(dyne/cm):51.4
極化率(10-24cm3):36.55 [1] 

青蒿琥酯藥品簡介

藥效學
作用機制同青蒿素
藥動學
靜脈注射血藥濃度很快下降,t1/2為 30分鐘左右。體內分佈甚廣,以腸、肝、腎較高。主要在體內代謝轉化,僅有少量由尿、糞便排泄。
適應症
瘧原蟲無性體有較強的殺滅作用,能迅速控制瘧疾發作。本品治療間日瘧、惡性平均原蟲轉陰時間快於氯喹、臨牀治療中未見毒副作用。
適用於腦型瘧及各種危重瘧疾的搶救。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期婦女:
惡性瘧對於妊娠期婦女尤其危險,因而必須及時給與足劑量的非腸道抗瘧藥治療。
對於妊娠期婦女使用青蒿琥酯進行治療的臨牀經驗不多。在動物實驗中,注射用青蒿琥酯對於孕早期動物(相當於人懷孕頭三個月)有一定的胚胎毒性。但孕早期臨牀安全研究數據至今尚不能表明此治療會對胎兒造成更大風險的傷害。因此,臨牀使用時應權衡利弊。如需挽救早期孕婦的生命,則應給予注射用青蒿琥酯治療。對於其他人羣,也應有青蒿琥酯具有相對其他治療藥物更好降低惡性瘧死亡率的意識。
在泰國進行的一項研究,使用青蒿素類藥物(青蒿琥酯為主)對461名孕婦(其中44人為妊娠早期)進行治療,結果表明414名正常生產的孕婦身上未出現顯著副反應。所觀察到的流產、死胎、先天異常與體重不足發生率與普通人羣無異。
1999年至2006年間,在泰國、岡比亞與蘇丹對於2045名孕婦進行了藥物治療,使用青蒿琥酯單方或青蒿琥酯與其他抗瘧藥(如奎寧甲氟喹、阿託喹酮-氯胍以及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聯合使用。大部分孕婦為4~9個月孕期,通過一年的觀察表明,新生兒體重、妊娠期、胎盤重、先天異常率以及嬰兒生長與發育指標等參數均與普通人羣無顯著差異。
哺乳期婦女
有限的證據表明在哺乳期婦女的乳汁中有低量的青蒿琥酯活性代謝物-雙氫青蒿素存在。此微量藥物既不會引起哺乳期嬰兒不良反應,也不會給予嬰兒足夠的抗瘧保護。
用法用量
治療瘧疾可採用注射三日療法,總量0.9~1.2g,每天肌內注射一次0.3g,重症患者首劑加倍。
1、口服首劑100mg,第 2日起一日 2次,每次 50mg,連服5日。
2、靜脈注射臨用前,加入所附的5%碳酸氫鈉注射液0.6mL,振搖2分鐘,待完全溶解後,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4mL稀釋,使每1mL溶液含青蒿琥酯10mg,緩慢靜注。首次60mg(或按體重1.2mg/kg),7歲以下小兒按體重1.5mg/kg。首次劑量後4、24、48小時各重複注射1次。危重者,首次劑量可加至120mg,3日為一療程,總劑量為240~300mg。
給藥説明
1、本品溶解後應及時注射,如出現混濁不可使用;
2、極度嚴重患者,首次劑量可加倍;
3、瘧狀控制後,宜再用其他抗瘧藥根治;
4、靜脈注射速度不宜太快,每分鐘 3~4mL。
不良反應
推薦劑量未見不良反應。如使用過量(大於 2.75mg/kg),可能出現外周網織細胞一過性降低。
使用過量(大於2.75mg/kg)可能出現外周網織細胞一過性降低。

青蒿琥酯藥典信息

青蒿琥酯來源

本品為二氫青蒿素-10α-丁二酸單酯,按無水物計算,含C19H28O8應為98.0%~102.0%。

青蒿琥酯鑑別

1、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加甲醇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取青蒿琥酯對照品10mg,加甲醇10mL溶解。
色譜條件:採用硅膠G薄層板,以乙醇-甲苯-濃氨試液(70:30:1.5)為展開劑。
測定法:吸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5µL,分別點於同一薄層板上,展開,取出晾乾後,噴以含2%香草醛的硫酸乙醇溶液(20→100),120℃加熱5分鐘,在日光下檢視。
結果判定:供試品溶液所顯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應與對照品溶液的主斑點一致。
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一致。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221圖)一致。
以上1、2兩項可選做一項。

青蒿琥酯檢查

酸度
取本品0.20g,加水20mL振搖,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3.5~4.5。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0.60g,加5%碳酸氫鈉溶液6mL溶解後,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濃。
氯化物
取本品0.25g,加水25ml振搖,濾過,取濾液依法檢查(通則0801),如發生混濁,與標準氯化鈉溶液5.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
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4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
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乙腈稀釋至刻度,搖勻。
系統適用性溶液:取雙氫青蒿素對照品與青蒿素對照品各10mg,置同一10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混合雜質對照品溶液,另取青蒿琥酯對照品10mg,置10mL量瓶中,加混合雜質對照品溶液1mL,加乙腈適量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
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Phenomenex Luna Cl8(2),4.6mm×100mm,3µm或效能相當的色譜柱],以乙腈-磷酸鹽緩衝液(取磷酸二氫鉀1.36g,加水900mL使溶解,用磷酸調節pH值至3.0,加水至1000mL)(44:56)為流動相,柱温為30℃,檢測波長為216nm,進樣體積20μL。
系統適用性要求:系統適用性溶液色譜圖中,青蒿琥酯峯(保留時間約為9分鐘)、兩個雙氫青蒿素峯與青蒿素峯的相對保留時間分別約為1.0、0.58、0.91與1.30。雙氫青蒿素笫二個色譜峯的峯高與雙氫青蒿素第二個色譜峯和青蒿琥酯峯之間的谷高比應大於5.0。
測定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峯保留時間的4倍。
限度: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與雙氫青蒿素(呈兩個色譜峯)峯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峯,兩峯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1.0%),如有與青蒿素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峯,其峯面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0.5倍 (0.5%),如有與脱水雙氫青嵩素(雜質Ⅰ)(相對保留時間約為2.7)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峯,其峯面積乘以校正因子0.07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0.2倍(0.2%),其他單個雜質峯面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0.2倍(0.2%),各雜質峯面積的和(雜質Ⅰ峯面積乘以校正因子0.07計)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2倍(2.0%),小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0.05倍的色譜峯忽略不計。
水分
取本品0.5g,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1)測定,含水分不得過0.5%。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通則0841),遺留殘渣不得過0.1%。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細菌內毒素
取本品,依法檢查(通則1143),每1mg青蒿琥酯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於1.25EU。(供注射用)
無菌
取本品,用適宜溶劑溶解並稀釋後,經薄膜過濾法處理,依法檢查(通則1101),應符合規定。(供無菌分裝用)

青蒿琥酯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對照品溶液
取青蒿琥酯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腈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4m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系統適用性溶液、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要求
見有關物質項下。
測定法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峯面積計算。

青蒿琥酯製劑

1、青蒿琥酯片 [6] 

青蒿琥酯安全信息

青蒿琥酯安全術語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皮膚和眼睛接觸。

青蒿琥酯風險術語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與皮膚接觸和吞食是有害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