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金著長篇小説)

鎖定
《電》是193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巴金。小説主要描寫了許多人物和事件。故事的核心人物是吳仁民和李佩珠,吳仁民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革命家,而李佩珠則是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李佩珠和她的朋友們在福建組成了一個革命團體,吳仁民也加入其中,併成長為成熟的革命者,與李佩珠產生了愛情。然而,革命事業遭受重創,同志被捕犧牲,其中一人走上暗殺之路卻不幸遇難。同時,李佩珠的父親在上海失蹤,她委託吳仁民回上海尋找。在艱難時刻,李佩珠決定留下來繼續未竟的革命事業的故事。
作品名稱
作    者
巴金
創作年代
1935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35

內容簡介

《電》是巴金愛情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説。《電》寫了許多人,許多事。作者説,小説中的人物全是主人公,都佔同樣重要的地位,在這熱血青年的羣像中,吳仁民是以一個受人尊敬的最年長的革命家形象出現的,成了一個新人。李佩珠被當做妃格念爾型的女性來描寫了。
三年後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友們在這裏組成一個革命團體。吳仁民也來到這裏,此時他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革命者,他與李佩珠之間產生了愛情。但很快,革命事業遭到沉重打擊,不斷有成員被捕被殺,他們中的一員敏無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憤,走上了暗殺的道路,但暗殺沒有成功,他自己卻遇難。
佩珠父親在上海突然失蹤,她委託吳仁民回上海尋找,自己留下來繼續朋友未完成的事業。

成書過程

《電》是《雨》的續篇,寫完了它,我的《愛情的三部曲》完成了。
説《電》是戀愛小説,也許有人認為不恰當。因為在《電》裏面戀愛的氛圍氣淡得多了。《電》和《雨》中間的距離跟《雨》和《霧》中間的距離相等。
但是我仍然勉強把戀愛作為小説的主題。事實上《三部曲》裏所寫的主要是人,是性格。我想用戀愛來表現一些人的性格。《霧》的主人公是周如水,一個軟弱的、優柔寡斷的人;《雨》的主人公是吳仁民,一個熱情的、有點粗暴、浮躁的人;《電》的主人公有幾個,我姑且拿李佩珠做代表吧,她比前面的兩個人進步多了。我大膽地説她是一個近乎健全的女性,但也只是“近乎健全”。
不過《電》和《雨》不同,和《霧》更有差別。《電》的頭緒很多,它倒適合這個標題,的確像幾股電光接連地在空中閃耀。
短篇小説《雷》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故事發生的時間在《雨》和《電》之間。因為《電》裏面的幾個人物如慧、敏、明、碧、影都曾在《雷》裏出現過,我現在就把《雷》放在《電》的前面。
這部小説是在一個極舒適的環境裏寫成的。一個朋友讓我住在他的宿舍(北平西郊的一所花園,某大學的教職員宿舍)裏,過了三個星期的清閒生活,使我從容地完成了《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我應當感謝他的好意。
巴金
1934年9月 [1] 

人物介紹

吳仁民:成熟的革命家,與李佩珠產生了愛情。
李佩珠:年輕女革命家,積極向上,進步女青年。

作品鑑賞

“痛苦就是我們的力量,痛苦就是我們的驕傲,我要拿痛苦來征服一切,我要做出一番事情。我在不能夠這樣地生活下去。我不能零碎地殺死自己,,,,”吳仁民是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人物,無法避免地被他熱情而浮躁的心情而帶動。這是一顆躁動的靈魂,清晰地看到處於變革浪潮中的社會命運——黑暗未知,定會到來的光明朦朧而遙遠。
愛情和事業,永恆的兩個主題,這裏幻化成為了他日日喝醉時內心痛苦的煎熬。巴金先生妙在把握住了人性深處本能的慾望,吳仁民不滿於知識分子築以精神上的空中樓閣,來拯救水深火熱的社會,卻也不能信服革命能夠帶來光明,於是,他在高志元、方亞舟般地革命熱情前退縮了,放大了對情感的依賴,放縱自己沉溺於敏感到神經末梢的愛情之中,用情感來填補內心對於前途未知的恐懼和空虛。前幾天去重慶看了國民黨官邸,南山幽幽的竹林和低調雅緻的小樓,讓我思緒回到國共年代。良知,教養,自傲,風度,種種“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念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那個年代滾滾的時代潮流。 [2] 

作者簡介

巴金 巴金
巴金(1904年—2005年),現代作,翻譯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巴金。1927年至1928年旅法期間,他接觸了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在巴黎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説《滅亡》。1928年底他回國,從事文學創作和編輯工作。抗戰前的作品主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家》以及短篇小説集《復仇》《光明》等。抗日戰爭期間,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火》《憩園》《寒夜》和《第四病室》。解放後,巴金歷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作協主席、中國作協主席等職。新時期出版的《隨想錄》《探索與回憶》等,具有極高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是新時期文學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巴金於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文學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勳章。 [3] 
參考資料
  • 1.    愛情三部曲  .噹噹分享[引用日期2012-11-26]
  • 2.    愛情三部曲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2-11-26]
  • 3.    趙志遠主編.青少年百科叢書 語言文學.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2:第67-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