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雍籍牙

鎖定
雍籍牙緬甸語:အလောင်းဘုရား,英語:Alaungpaya;1714年8月24日—1760年5月11日),是緬甸貢榜王朝的建立者(1753—1760年在位),與阿奴律陀莽應龍並稱為“緬甸三大帝”。
1752年孟族佔領東籲王朝的首都阿瓦後,曾向雍籍牙勸降。雍籍牙拒不投降,以貢榜為基地,一舉擊潰孟族大軍的進攻,從此軍威大振,各地首領紛來歸順,雍籍牙被擁戴為王。1753年攻佔阿瓦後,1756至1757年又連續攻佔卑謬、達貢(今仰光)和白古,所向無敵,統一了下緬甸。雍籍牙認識他的權利在於他能否使國家歸於統一,於是不斷北進,終於迫使撣邦各首領臣服與他,雍籍牙繼續東進,攻打暹羅首都阿瑜陀耶,但因受傷撤圍,1760年5月在軍中病逝,年僅46,雍籍牙死後長子莽紀覺繼位 [1] 
雍籍牙逝世時,除阿拉幹外,已基本上完成了緬甸的統一。雍籍牙在位時為緬甸的復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法治,下令編著各種緬文法典,興修水利,發展農業。
別    名
雍笈牙
雍紀牙
阿朗帕雅
所處時代
緬甸貢榜王朝
民族族羣
緬族
出生地
瑞冒木梳村
出生日期
1714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
1760年5月11日
主要成就
建立貢榜王朝,統一上下緬甸
本    名
雍籍牙
地    位
“緬甸三大帝”之一

雍籍牙人物生平

雍籍牙起兵建國

雍籍牙生於1714年,自15世紀以來,他的祖先一直是瑞冒縣木梳村的頭人,在當地很有聲望,他的父親是世襲的瑞冒長官。雍籍牙本人年輕時曾經到過阿瓦,見過緬王,頗有些見識。木梳村是個擁有數百户居民的大村,阿瓦陷落後,雍籍牙就在木梳村招募村民聚眾練兵,並聯絡附近37村首領,共同抗拒孟族的統治。他們組織村民燒燬當地的森林,把木梳村周圍數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一片不毛之地,以便於打擊前來進犯的孟族軍隊,同時,又在村寨周圍用椰子樹和棕櫚樹幹築成堅固的木柵欄防禦工事。木梳村實際上成為牟河—親敦江流域地區反抗孟族統治的一箇中心。 [2] 
雍籍牙塑像 雍籍牙塑像
東籲王朝覆滅後,“孟族和桂撣族為統治上緬甸展開了競爭”。 [3]  王儲和多羅般派遣了三十人的軍隊前來木疏受降,桂撣族的宮裏雁割據稱王,1752年9月,駐守在阿瓦的孟族將軍達拉班勸雍籍牙歸順。雍籍牙召集語詢委員會商討對策。有人提出,可以暫時歸順宮裏雁,以便和桂撣族合作抗擊孟族軍隊。有人則提出,不妨向莽噠喇宣誓效忠,等三十人的孟族軍隊離開時,卻從後面攻擊他們。雍籍牙主張公開抵抗孟族,既不向莽噠喇宣誓效忠,也不歸順桂撣族。最後,會議“全體一致決定他們一定在他的領導下與孟族戰鬥” [4]  。於是,雍籍牙施用計謀,對孟族和桂撣族的使者説:“你們兩位都是為我的歸順而來的,但是你們之間究竟誰征服誰,尚難預料,等以後你們中的一方被降服後,我再決定歸順誰。”“言畢,就贈給他們適當的禮物,讓他們回去。” [3]  暗中卻指使桂撣族的軍隊把歸途中的孟族軍隊殺死了。
1752年11月,雍籍牙主動發起進攻,突破孟族軍隊對木梳村地區的包圍,由防禦轉入進攻。到1752年底,雍籍牙的軍隊已控制了牟河到親敦江下游的廣大地區。 [2]  雍籍牙的勝利震動了整個緬甸,他的軍隊士氣更加高漲。特別是當他發佈文告,號召所有的緬族人起來反抗孟族、解放自己的國家時,緬族的農奴和地方封建主,甚至潰散了的實際由農奴組成的東籲王朝的軍隊,都紛紛歸向木疏,加入了雍籍牙的隊伍。於是,雍籍牙就成了緬族的領袖,從此正式自稱雍籍牙。雍籍牙在緬文中是勝利之王的意思。木疏則成了反抗孟族統治者的中心。1753年6月,雍籍牙定都瑞冒,自稱為“阿朗帕雅”(意為即將成為佛的大王),建立起緬甸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亦稱“貢榜王朝”。 [2] 

雍籍牙統一緬甸

1754年1月,雍籍牙就已把孟族軍隊驅逐出了上緬甸。他沒有立刻追擊從上緬甸敗退的孟族軍隊,因為他知道孟族統治者還控制着有相當多的人力和物力的下緬甸地區,又有歐洲殖民者的援助。他還需要進一步準備,才能摧毀孟族建立的國家。於是,雍籍牙親自統率水陸軍沿伊洛瓦底江而上,“攻佔了八莫、孟密、孟養等地” [5]  ,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增強了力量。
莽噠喇當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企圖乘雍籍牙在阿瓦立足未穩的時候就收復它。1754年3月,莽噠喇命儲君和多羅般統率水陸軍五六萬人大舉北上,進行反撲。多羅般的軍隊打敗了駐守它落繆的雍籍牙的長子和三子所率領的軍隊,接着包圍了阿瓦,進而攻至接近瑞帽的叫渺。叫渺是伊洛瓦底江的一個港口,在那裏雍籍牙有強大的水軍。在這危急關頭,雍籍牙從首都瑞帽統率軍隊突然發動反攻,一舉擊敗多羅般的水陸軍,乘勝追擊,直下實階。在阿瓦,雍籍牙的次子率軍乘機突圍。包圍阿瓦的王儲的軍隊,撒圍南下至卑繆接應多羅般,雍籍牙的軍隊直追至西彪遵。孟族軍隊一直潰退,損失慘重。雍籍牙的軍隊沿着伊洛瓦底江水陸並進,又收復了整個上緬甸。儲君和多羅般的反撲完全失敗了 [6] 東籲王朝的一些舊臣想趁孟族軍隊受打擊之時,策劃讓摩訶託摩耶沙底波蒂復辟。但是陰謀敗露,廢王和幾百個緬族人被處死。這就使南方的東籲王朝舊臣和緬族封建主對勃固孟人政權不再抱有幻想,他們也不可能再對東籲王朝復辟抱有希望。他們只有把希望寄託在雍籍牙身上。 [7] 
瑞冒的雍籍牙墓塔 瑞冒的雍籍牙墓塔
雍籍牙得到東籲舊臣和各地封建領主的支持,力量迅速壯大,迅速南下,勢如破竹。1755年2月,雍籍牙的軍隊攻佔上下緬甸交界處的重鎮卑謬,4月又佔領南方重鎮達貢,改名仰光(意為“敵人完了”),5月,雍籍牙的軍隊包圍沙簾,沙簾孟族守軍在法國軍官布魯諾等人的支持下,憑藉槍炮優勢固守不投降。雍籍牙軍隊久攻不下,包圍沙簾。 [8]  1756年7月25日,在暴風雨之夜,雍籍牙挑選92名士兵組成一支突擊隊登上沙簾城牆打開城門,大軍隨即蜂擁而入,佔領沙簾,丹林之戰以貢榜王朝勝利告終,布魯諾等法國軍官被處以死刑。其餘的法國人不是強迫為王室服務,就是被送往上緬甸的天主教徒村,150年前被俘虜的一些葡萄牙僱傭軍的後裔就生活在那裏。 [9] 
1756年12月,雍籍牙的軍隊包圍了南方孟族的最後一個據點勃固,孟人國王莽達拉接受僧侶和一些大臣的建議,表示願意獻出他的女兒,臣服於雍籍牙,但是城內的軍官主張堅決抵抗。攻城戰打的十分艱苦,直到1757年6月,雍籍牙才佔領勃固。至此,除了阿拉幹和丹那沙簾以外的整個緬甸,再次歸於統一。雍籍牙為了鞏固在南方的統治,夷平了沙簾和勃固這兩座古城的城牆,把仰光作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的行政和軍事中心。雍籍牙在統一緬甸的過程中,採取了團結孟族的政策,在上緬甸時,他的軍隊中就有孟族人。隨着北方緬族移民的增加,南方緬孟兩族居民在相互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當然在激烈的鬥爭中,也有不少的孟族人為了免遭殺害,而遷移到了鄰國暹羅 [9] 

雍籍牙對外戰爭

從1740年下緬甸反抗東籲王朝的起義爆發到雍籍牙基本上統一緬甸,經歷了近20年的戰爭,大批壯丁死於戰場,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國內勞動力缺乏,國庫空虛。新興的雍籍牙王朝統治者希望通過戰爭手段,迅速的掠奪財富和人力。因此,雍籍牙在初步穩定了國內的統治後,就頻頻發動對外戰爭。
1758年12月,雍籍牙親率大軍進攻曼尼坡,次年1月2日,攻佔曼尼坡城,1月19日,雍籍牙下令將曼尼坡納入緬甸版圖,立碑銘記。雍籍牙還規定,曼尼坡的任何統治者都必須把他的妹妹或者女兒嫁給緬甸國王,每年向緬王進攻100緬斤黃金,100匹馬,500張弓,5000支毒箭,戰時出1000名士兵和弓箭手。 [1] 
1759年,雍籍牙又發動遠征暹羅的泰緬戰爭,緬甸軍隊首先奪回丹那沙簾,然後推進到暹羅境內。在1760年4月兵臨阿瑜陀耶城下,根據泰國曆史文獻記載,雍籍牙在視察軍營時被一門大炮突然炸傷,不久死去。而根據緬甸史籍記載,雍籍牙由於患痢疾死於軍中。雍籍牙死後,侵略暹羅的大軍退回緬甸。雍籍牙死後,長子莽紀覺繼位,他在位僅三年於1763年病逝,雍籍牙的次子孟駁繼位。 [1] 

雍籍牙為政舉措

雍籍牙政治

  • 招攬流民
雍籍牙招攬流民,重建阿赫木旦組織。由於戰爭中居民四處流散,兵力不足,從1752到1753年,雍籍牙四處招攬流民和農民,將他們安置在牟河和下親敦江流域,組建成新的阿赫木旦組織。 [10] 
  • 釋放奴隸
恢復一部分奴隸的農奴地位。東籲王朝後期,越來越多的阿赫木旦和阿台淪為奴隸,統治力量越來越削弱,雍籍牙清楚地認識到奴隸人數的增加對封建王朝的危害性,積極地採取措施,恢復一部分奴隸的農奴地位,雍籍牙宣佈恢復一部分奴隸的農奴地位,條件是必須站到他那邊,為他服務。雍籍牙明確規定,從叛逆的主子那裏逃出來的奴隸,如果為他服務,就恢復自由人的地位;債務奴隸先於主人為他服務,允許他們恢復自由人的身份;如果主子和奴隸都為他服務,奴隸還可以通過還債贖身。 [11] 
  • 整頓吏治
官吏貪得無厭、勒索行賄,肆行無忌的統治居民,是東籲王朝覆沒的原因之一。雍籍牙建立新王朝後,吸取東籲王朝衰落的歷史教訓,很重視吏治。他規定每個政府官員每個月都要呈交一份報告,魯道必須向他報告審理案件和官員在審理案件時收受禮物的情況。一切官員都要公正寬厚,秉公辦事;國王的親屬如果不能秉公辦事,將要和其他官員一樣接受處罰;除非是叛逆,不準將其他人投入監獄。 [12] 

雍籍牙軍事

雍籍牙很重視加強自己的軍隊。那時緬甸的軍隊分為職業兵和非職業兵兩種,非職業兵由有服兵役義務的農奴等級阿台和拉邁組成,在緬王需要進行戰爭時徵集,職業兵即常備軍,由世代相傳為緬王服兵役的農奴等級阿赫莫旦組成,這些阿赫莫旦每人都獲有一份國有土地(服役地)作為自己的薪晌。雍籍牙為了擴大常備軍,撥了大量土地給供主管阿赫莫旦的部門用來擴充兵源。 [13] 

雍籍牙經濟

  • 恢復生產
雍籍牙在瑞冒建立王朝之初,還只控制了上緬甸的一些地區,經濟上並沒有鞏固的基礎。因此,雍籍牙急於恢復被戰爭破壞了的經濟,特別是恢復皎克西地區的糧倉作用。他下令組織勞動力,恢復和擴建牟河流域和皎克西等地的灌溉工程,禁止宰殺耕牛。在戰爭中抓獲的奴隸,也不作奴隸,而是編入阿赫木旦,分給土地,從事耕作。這樣,在雍籍牙統治地區,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和發展。
  • 土地制度
雍籍牙時期,國王直接佔有土地,由國王分配各種各樣的阿赫木旦組織。緬甸悉檔中沒有王室服役組織總共多少王室土地的確切記載。 [14]  此外,還有大量賞賜給寺院的土地。國王把土地風給寺院,實際上就是將土地的剝削權交給了寺院,土地的最終所有權,還是歸國王所有。 [15] 

雍籍牙宗教

保護、支持和利用小乘佛教。雍籍牙是一個狂熱的佛教教徒,他每日都請僧侶到王室,殷勤供養,每月四個齋日,與大臣一起受持五日。 [16]  雍籍牙在瑞冒時,就很注意發揮小乘佛教的作用,任命了宗教事務官,主要有摩訶丹藴(僧官)、婆羅門藴(處理婆羅門事務的官員)、武篾藴(管理寺院財產的官員); [17]  聘請高僧阿圖拉為他的顧問。當時的緬甸佛教教派很多,新派阿項派(披袈裟只披一肩)在東籲王朝後期以來,就信徒日眾,雍籍牙表示他也支持該教派。他多次宣稱自己是“佛教的捍衞者、保護人”。他的統治所到之處,寺院、僧侶都受到保護,他的國師還派出一些僧侶,到欽山區等遠離緬甸統治中心的地區去弘揚佛法。 [9] 

雍籍牙民族

雍籍牙王朝建立後,採取大民族政策,殘酷鎮壓孟族。孟族人除了逃往退羅以外,還不時進行反抗。1758年到1759年,孟族在下緬甸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起義,一度佔領仰光、沙簾和三角洲的一些地區,迫使雍籍牙王朝的白古行政長宮莫洛拉乍退到興實塔。英國殖民者曾向起義者提供了武器和彈藥。但這次起義最終還是被鎮壓下去了。原來逃往西湯的多羅般一直匿藏在直通的僑雲地區進行遊擊戰爭,受到邊區孟族人民的支持。我國史籍還曾記載:雍籍牙“令頭目播定鮮等以兵脅諸部,役屬之。”54桂撣族“不服輸,雍籍牙擊潰之。桂酋宮裏雁糾合餘眾以拒。此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事也。” [18] 

雍籍牙外交

  • 曼尼坡
曼尼坡的羯底國是一個很小的存在着奴隸制殘餘的封建國家。 十八世紀上半葉東籲王朝衰微時,曼尼坡曾多次侵入緬甸,1755年孟族國家未消滅時,曼尼坡又侵入緬甸,不久雍籍牙曾派兵遠征曼尼坡,迫使揭底國的羅闍(國王)屈服。孟族國家消滅後,曼尼坡羯底國發生爭奪王位的鬥爭,雍籍牙藉機以應失敗者的邀請的名義,於1758年11月親自遠征曼尼坡。他從瑞帽率軍沿親墩江而上,在蒲蘆兒打敗了曼尼坡軍隊的頑強抵抗,接着佔領了它的首都伊姆發爾,羯底國的羅闍和居民逃入山林。雍籍牙任命羯底國的大臣羶陀諾摩尼管理該國。緬甸軍隊在曼尼坡大肆掠奪,並俘獲數千居民,送回上緬甸充實王田。由於下緬甸孟族起義,因此雍籍牙班師回國,於1759年2月返抵瑞帽,但他留下了衞戍部隊駐在太牟和唐都。雍籍牙前後兩次向曼尼坡徵略,緬甸從曼尼坡獲得了文化藝術、手工藝,以及其他各種知識,珍貴而美麗的紡織藝術 ,製造金銀首飾的藝術,以及天文學等等知識也傳入了緬甸。 [19] 
  • 英法殖民者
1755年初雍籍牙向下緬甸勝利進軍。他深信自己能打敗孟族統治者和外國勢力,.打算在戰勝孟族統治者後,不讓任何外國人留在緬甸的國土上。但是他從策略上考慮,又認為如果能夠獲得歐洲的武器—主要是大炮,就能加速勝利的到來。在勃生的封建主降服後,雍籍牙派人對英國佔領恆枝島一事提出了抗議,“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就前來聯繫,請求允許他們在恆枝島上開設商館。雍籍牙因為急需從英國人方面獲得炮彈,就對他們的要求作了一個圓滿的答覆。” [20] 
老奸巨猾的英國殖民者是慣於見風使舵的。1755年五月雍籍牙攻克仰光後,圍攻沙簾未下。沙簾的孟族軍隊在法國殖民者保爾諾的協助下堅守,雍籍牙的後方—上緬甸這時還有曼尼坡入侵以及桂撣族、撣族造反的問題,於是英國殖民者“就認為形勢對緬甸人不利。” [20]  恆枝島上英國殖民軍首領布洛克,暗中指使魏德喜爾指揮的阿爾科特號和其他英國船隻幫助孟族軍隊反攻仰光,增加雍籍牙的困難,隨後又派遣貝格以大炮和炮彈作為禮物去瑞帽見雍籍牙,企圖通過又打又拉的辦法迫使雍籍牙與之簽訂有利於英國的同盟條約。
1756年初,布洛克派遣載爾和安德森持文到仰光來見雍籍牙,力圖達到與他訂立條約,至少是割讓恆枝島和勃生一個地區作為商館的目的。雍籍牙認為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馬德拉斯省督打交道,有損自己的威嚴,因而要求與英王直接通信往來,以符合國際交往中的對等原則。他交給載爾和安德森一封給英王的信,表瀝夭願意與英王友好,同意布洛克在恆枝島居住,並答應了布洛克關於給予勃生一個地區的要求。

雍籍牙親屬成員

雍籍牙妻妾

  • 雲聖(1713–1771年) 。

雍籍牙子嗣

  • 長子:孟絡(莽紀覺),貢榜王朝第二任國王,在位三年。
  • 次子:孟駁,貢榜王朝第三任國王,自稱“辛驃信”(意為白象王)。
  • 四子:孟雲,貢榜王朝第六任國王,即波道帕雅。

雍籍牙人物評價

雍籍牙總評

雍籍牙順應當時的歷史潮流,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採取了一些鞏固政權的措施,使緬甸成為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對於緬甸後來經濟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緬甸由此得以在不很長的時間內,由一個分崩離析、衰弱不堪的國家變成了東南亞的一個強國。雍籍牙竊取了農奴鬥爭的勝利果實。支持他取得政權的中小封建主分享了這些果實。他們中的一部分,主要是王的親屬與功臣,成了後來緬甸的大封建主。
雍籍牙的統一,順應了多年來上下緬甸民族融合的大趨勢,在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政治影響。對此,緬甸歷史學家評價説:“雍籍牙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特別能正確地分析和研究出現的情況,並恰當地加以利用。”就連中國史書也提到,雍籍牙“素有謀略”。他的名字在緬文中也是“勝利之王”的意思。 [21] 

雍籍牙其他評價

  • 賀聖達緬甸史》評價説,雍籍牙因其功績與蒲甘王朝的建立者阿奴律陀和東籲王朝的統一者莽應龍並列為緬甸歷史上的“三大帝”。雍籍牙在統一緬甸的鬥爭中,採取了團結孟族的政策。在上緬甸時,他的軍隊中就有孟族人。攻佔勃固後,他優先任命一些有聲望的孟族人為政府官員。他從來沒有下過讓孟族人採用緬族人的語言和習慣的命令。而自蒲甘王朝以來,緬孟兩族在經濟和生活習慣上逐漸接近,文化上相互影響。 [9] 
  • 貌都在介紹雍籍牙其人時説,“雍籍牙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 [22]  “他“文武雙全,是一位才華出眾的領袖,特別是他能正確地分析和研究出現的情況,並恰當地加以運用”, [23]  “最突出的才能是正確地和迅速地作出決斷和組織羣眾。”他在“人民羣眾中有一定的威權”。 [24] 
  • 尹梓鑑《緬句史略舟言》也説“雍籍牙素有謀略”。 [25] 

雍籍牙後世紀念

繼兩艘阿奴律陀級之後,緬甸又繼續建造雍籍牙級(Aung Zeya class)巡邏艦,首艦雍籍牙號(Aung Zeya F11)在2005年開工,於2008年下水,在2011年成軍。 [26] 
參考資料
  • 1.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第165頁
  • 2.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第161頁
  • 3.    貌都.雍籍牙王朝考(緬文) :緬甸貢都出版社,1976 :第96頁
  • 4.    [緬] MaungHtingAung:AHistoryofBurma . New YorkandLondon,1967.P159
  • 5.    《雍籍牙(靦歷1076一1122年)》,《緬句百科全書》第14卷,第277—280頁。
  • 6.    黃祖文.緬甸雍籍牙王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對內對外政策[J]:四川大學學報,1982:第98頁
  • 7.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第163頁
  • 8.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63—164頁
  • 9.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第164頁
  • 10.    《緬甸行政循環》:第237—238頁
  • 11.    《緬甸國王詔令集》第四冊:日本京都大學1985年,第36—37頁
  • 12.    《緬甸國王詔令集》第四冊:日本京都大學1985年,第47、52頁
  • 13.    黃祖文.緬甸雍籍牙王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對內對外政策[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第106頁
  • 14.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第172頁
  • 15.    賀聖達.緬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第173頁
  • 16.    段加力,緬甸雍籍牙王朝政權與教權的關係[J],昆明大學學報,2006,17,(3)
  • 17.    魏貴華,緬甸封建社會政權與教權的關係[J],東南亞縱橫,2002,(1)
  • 18.    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人民出版社,1961:第147頁
  • 19.    黃祖文.緬甸雍籍牙王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對內對外政策[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第106-107頁
  • 20.    波巴信(緬).靦甸史:商務印書館,1965年:第123頁
  • 21.    統一緬甸的“三大帝”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08-09]
  • 22.    貌都.雍籍牙王朝考(緬文):緬甸貢都出版社,1976:第95頁
  • 23.    貌都.雍籍牙王朝考(緬文):緬甸貢都出版社,1976:第92頁
  • 24.    貌都.雍籍牙王朝考(緬文):緬甸貢都出版社,1976:第94頁
  • 25.    尹梓鑑:《緬句史略舟言》。
  • 26.    雍籍牙級  .環球網[引用日期2016-08-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