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緬甸歷史

鎖定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王朝、東籲王朝和貢榜王朝三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48年1月4日緬甸脱離英聯邦宣佈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形勢惡化,緬甸全國爆發遊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1997年改名為“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宣佈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於2010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2011年2月4日,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2016年3月15日,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
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最大城市仰光遷至內比都(前稱彬馬那)。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中文名
緬甸歷史
外文名
History of Burma
首個封建王朝
蒲甘王朝
獨立時間
1948年1月4日
面    積
676581 km²
人口數量
五千多萬
宗    教
佛教

緬甸歷史史前歷史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根據法文和英文考古資料,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莽瑞體的劃分。相傳公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漢書》稱諶離。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u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在緬甸的範圍內, 從1世紀開始, 己陸續建立了地區性的國家, 並有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宗教、文化, 它們為緬族的興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北部, 有撣族建立的撣國。公元97至131年,撣國曾三次遣使訪問中國的東漢王朝 [1-2] 
大約4世紀後,可能從西藏高原南遷的南詔、驃族不斷增加, 南詔以大理一帶為據點,驃族則移至緬甸中部, 逐漸建立國家。驃國興起後,便征服了撣國。 [3-4]  613~718年毗訖羅摩王朝統治驃國時十分強盛,有18個屬國,298個部落和9 個城鎮。其疆域北抵南詔(今中國雲南德宏和緬甸交界地區),東接陸真臘(今泰國、老撾柬埔寨接壤一帶),西接東天竺(今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等地),南至海,據有整個伊洛瓦底江流域。 [5] 

緬甸歷史封建國家建立

緬甸歷史蒲甘王朝

主詞條:蒲甘王朝
阿奴律陀 阿奴律陀
1044年到1297年是蒲甘王朝統治時期,蒲甘王朝是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849年,披因比亞建立蒲甘王國。1004年,蒲甘王國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 [6]  1044年,阿努律陀即位為國王;當時緬甸地區列國爭霸,蒲甘王國信奉大乘佛教的支派阿利僧派(Ari)。阿努律陀積極向外發展,於1057年揮師南下,討伐孟人國家直通。隨後勃固等孟人國家歸附。南方的征服使蒲甘王國得到了出海通道,而阿奴律陀把在直通得到的許多上座部佛教的經典和珍寶、及眾多僧侶帶回蒲甘,對緬人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7]  佔領直通國後,阿努律陀把上座部佛教傳入蒲甘王國,並立為國教。而後,阿努律陀四處擴張:西征若開(Arakan),佔領了若開的北部地區,南征勃固,勢力南達德林達依地區。之後阿努律陀北侵,其軍隊越過八莫,直搗於中國雲南的大理,之後兩國和解。阿努律陀回軍途中,順道撣邦地區,使區內各酋長向其進貢。而後阿努律陀以物質援助錫蘭,讓其擊退南印度注輦國的侵犯。阿奴律陀征服南方孟人地區後,向西面擴大領土,率軍翻越阿拉乾山脈,征服了阿拉幹北部。在東北方向,阿奴律陀把他的統治擴大到與今撣邦地區交接地帶,在傑沙、太公、曼德勒八莫等地建築了43處要塞。他還征服了昭披耶河流域的泰人地域,並擊敗真臘,其影響力甚至擴展至錫蘭和爪哇 [8] 

緬甸歷史鼎盛時期

1077年,阿努律陀被野牛撞死,修羅即位。1083年,孟人領袖耶曼幹舉兵反叛,在畢陶他島戰役中大敗緬軍,緬王修羅被殺,兵臨城下蒲甘。阿奴律陀王子江喜佗在皎克西大敗孟軍,被人民擁戴為王。江喜佗吸取教訓,採取了對孟人平等團結的政策。按孟人習慣加冕典禮,將其盛況用孟文鐫刻在瑞喜宮佛塔的碑銘上。重用孟人文武大臣,娶孟人公主為妃,並廢除世襲王位制,破例立孟人血統的外孫阿隆悉都繼承其王位。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孟人與緬人的矛盾。但在廢除世襲王位制上,卻導致了以後在宮廷內部不斷髮生因爭奪王位而互相殘殺 [9] 
阿隆悉都採取了許多進步措施,制訂法典,發展工農業生產,統一全國度量衡,促進商業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勃生成為通往海外各國的重要海港。蒲甘的文化主要表宗教建築佛學經典和碑銘文學的興起,初期碑文多為巴利文和孟文,至緬王那羅波帝悉都時,才普遍使用緬文,促進了緬甸文學的發展。1210年立其幼子醯路彌路為王時,改變了國王總攬大權的體制,把權力分配給由四位王子組成的樞密院(緬名魯道),同國王一起處理國家大事。這一制度一直沿襲到1285年緬甸貢榜王朝滅亡之時。
文治方面,阿努律陀為了提倡佛教,大量建造佛塔,其中以瑞海宮佛塔最為著名。阿努律陀又參考孟族與驃族的文字,創立了自己的文字。阿努律陀還用三年的時間,開鑿皎施運河(Kyaukse),以利灌溉。

緬甸歷史蒙古入侵與衰亡

主詞條:元緬戰爭
1254年,那羅梯訶波帝即位,暴虐無道,叛亂四起。蒲甘國北部的撣族勢力盛起,不斷南侵蒲甘 [10]  。1271年,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國招降,蒲甘國王不理會。1277年,元兵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國。1279年,元朝滅南宋,統一中國,國力大增。1283年,元軍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1287年,蒲甘城破,那羅梯訶波帝向元朝投降,緬甸北部成為元朝的緬中行省(1286年-1290年),後緬中行省撤消,忽必烈以其處雲南極邊,立其酋長為帥,令3年一次入貢 [11]  ,在緬國設立宣慰司、軍民府以及驛站。 [12] 
元朝敗蒲甘國後,其疆土就開始分裂。撣族乘機發展勢力,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這2個王國建立後南北交戰,緬甸境內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臣服於元明兩朝 [13]  ,或俯首於暹羅,延綿250餘年,直到16世紀30年代中國明朝萬曆年間。

緬甸歷史封建國家分裂

緬甸歷史勃固王朝

主詞條:勃固王朝
1287年到1531年為勃固王朝。瓦里魯趁蒲甘王國的衰敗,稱霸下緬甸。1298年向中國稱臣。瓦里魯時期,緬甸出現了最古的法典-《瓦里魯法典》。後來瓦里魯被他的幾個外孫刺殺,瓦里魯的弟弟繼位。這一時期孟族向外征討清邁,獲得藍本村等地。國中政局不穩,土匪猖獗,甚至有王子被撣族移民刺殺的事情發生。
1353年,彬尼亞烏繼位,景邁入侵直通縣等地,經過3年擊退強敵。1362年修建了瑞德宮寶塔。一次頻耶宇狩獵,時其親屬竟發動叛亂,自立為王,彬尼亞烏欲聯景邁軍進攻,1369年他倚重的一個大臣病故,只好遷居勃固。彬尼亞烏晚年,宮廷政變頻仍,國內戰事不斷。
1385年,亞扎底律得到勃固人的擁戴,成為新王。初時緬人的壓力尚不大,亞扎底律派七百人征服了仙道衞。1390年,亞扎底律的統治達到頂點,不但打退北緬軍隊,亦成功鎮壓各方叛亂。但此後走向衰落。雖然1414年打敗阿瓦軍,但北方撣族、緬族大軍壓境,南方民族亦頻頻出擊。

緬甸歷史阿瓦王朝

主詞條:阿瓦王朝
1364年到1555年為阿瓦王朝。1363年,彬牙王朝的那臘都王因實皆國王明標非王族血統,於是派人邀請木撣國王多基法(即麓川思可法)一起攻打實皆。多基法遣長子昭多邊法率軍攻打實皆。撣軍在太公城擊敗了德多明帕耶,德多明帕耶逃回實皆,實皆王明標斥責德多明帕耶禦敵不利,德多明帕耶被流放到了甲卡瓦亞(Kyahkat Waya)。1364年2月,撣軍攻陷實皆,明標王逃到了甲卡瓦亞。3月,由於彬牙沒有出兵協助撣軍的行動,撣軍順便將彬牙也滅亡了,那臘都王被擄走。4月,烏茲那比昂即位於彬牙。德多明帕耶與信臣相謀,殺明標王,盡奪其部曲。6月,德多明帕耶率軍攻彬牙,殺烏茲那比昂,並自立為緬王。12月,德多明帕耶建阿瓦城作為首都,阿瓦王朝正式建立,向中國稱臣。
1367年,德多明帕耶死於天花,阿敏侯紹蓋在阿瓦即位,即明基德勒帕耶,又稱明基蘇瓦。明基蘇瓦統治時期任命温辛平民西德別基為大臣,國勢漸強,而此時南方的孟國、北方的木撣都陷入了政治危機當中。1371—1372年間,阿瓦擊退了撣人的入侵。1373年,若開歸附於阿瓦,直到1385年。1386年,孟國的渺米亞侯勞皮亞背叛其新國王亞扎底律,歸附阿瓦,由此引發了四十年戰爭。1400年,明基蘇瓦去世,長子德勒帕耶即位。
1400年,德勒帕耶王因瘋癲病不理國政,並於9月被太傅太公侯鄂瑙燦所殺。大臣擁立彬西侯明翠為新國王,但是明翠卻退讓給央米丁侯摩訶標。明翠弟信代達於途中伏殺摩訶標,於是明翠成為新國王,即明康王。明康王時期,四十年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緬軍甚至一度逼近孟國首都漢達瓦底,吞併了孟國三分之二的國土,但是自緬太子明耶覺蘇瓦於1416年戰死後,阿瓦勢力大衰。1421年,丞相西德別基去世,明康王決定罷兵,不久明康王去世。1422年,明康王的第二子底哈都即位。1423年,孟王亞扎底律去世,子彬尼亞達馬亞扎即位。1424年,阿瓦發動了最後一次對漢達瓦底的遠征,並擄得孟國公主信紹布,緬孟議和,四十年戰爭結束。1425年,底哈都被翁榜土司所殺,子明拉艾即位,不久格禮傑當紐入京殺明拉艾自立。1426年,孟養侯德多起兵攻打格禮傑當紐,格禮傑當紐不敵走死於外,德多成為新的國王,即孟養王。孟養王本是蒲甘王室後裔,並建立了孟養王室統治的新王朝,早年跟隨明康王的諸侯紛紛反叛孟養王,如東籲侯蘇盧丁克亞、孟養土司和明艾覺廷。由於阿瓦政局的動盪,南方的孟國也傾向支持東籲反抗阿瓦,東部高地的翁榜、良瑞、耀紹等撣族土司也不斷騷擾阿瓦。1431年,若開的那臘梅臘驅逐緬人、孟人建立了獨立的若開王國。
1439年,孟養王去世,長子孟瑞王明耶覺蘇瓦即位。孟瑞王即位後曾協助明朝征服征討麓川,並控制孟養、格禮。1443年,孟瑞王暴卒,其弟卑謬侯回阿瓦即位,是為温多王。温多王即位後,繼續協助明朝打擊麓川,之後又幫助麓川思氏父子反抗明朝。温多王時期,阿瓦平定了東籲、東敦等叛亂,又擊敗了北方的強敵木撣,國力較為強盛。1468年,温多王為其孫德多覺刺傷,死於卑謬,其子卑松王即位。卑松王即位後,王太后十分怨恨卑松王縱容德多覺的行為,於是唆使東籲反叛。東籲被鎮壓後,太后親族卑謬侯明基蘇瓦、達耶瓦底侯德多明紹、榜地侯明耶覺蘇瓦、色固侯丁克亞、駙馬格禮侯明耶覺蘇瓦艾等又反叛,常年的叛亂削弱了阿瓦的國力。1480年,卑松王去世,長子明康第二即位,此時北方的木撣在思陸的領導下開始強盛,而卑謬、東籲地區相繼叛亂,阿瓦疲於應付。1501年,明康第二去世,次子瑞南覺欣即位,北方的木撣、南方的卑謬、東籲開始發難,最終在1526年,木撣王色隆法攻克阿瓦,緬人王國滅亡。

緬甸歷史發展與鼎盛

緬甸歷史東籲王朝

莽應龍 莽應龍
在東籲王朝建立之初,緬甸仍處於分裂時期,但緬甸內部已經出現了幾個較大的各自為政的政治實體,主要有:“以阿瓦為首都的上緬甸-阿瓦王國;以白古為首都的下緬甸-白古王國;以謬漢為都城的阿拉幹王國;東籲王國。” [14]  因此,東籲王朝的締造者莽瑞體及其繼任者莽應龍在進行王朝統一戰爭過程中,緬甸已形成了局部統一的局面。東籲王朝是緬甸封建國家進一步發展時期。 [15] 
東籲王朝統一緬甸的歷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莽瑞體在位時期(1531—1550)。莽瑞體初登王位時的東籲王國已控制了緬甸的膏腴之地 [16]  。1539年,莽瑞體率軍吞併緬甸南部富庶的白古王國,並向更遠的地區進兵,發動了“良兆之戰、馬都八之戰、卑謬之役、七國之戰、遠征阿拉幹”等軍事行動征服各個割據政權。在1550年之前,東籲王朝基本實現了緬甸中部和南部的統一。
東籲王朝 東籲王朝
第二階段是在莽應龍在位(在位於1551—1581)前期。在1550年莽瑞體被弒後,緬甸的割據勢力重新抬頭,各地封建主開始擁兵自重,各自為王。莽應龍在1551年繼任後,在政治上分化叛亂的封建主,在軍事上利用西方人的勢力 [17]  。“莽應龍於1552年收復卑謬,1554年攻佔勃固,處死斯彌陶。1555年誓師北伐,東籲軍隊迅速攻佔阿瓦。” [18]  至此,東籲王朝清除了內部的分裂勢力,並佔領了撣族控制的地區,實現了緬甸歷史上的第二次統一。東籲王朝的興起不僅結束了緬甸兩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也使緬人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再次控制了整個緬甸。 [19] 
莽應龍在位時利用撣人上層對當地民族進行統治,正式建立了土司制度 [20]  ,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 [21]  為發展政治、經濟、文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政績卓著。 [22]  統一後的東籲王朝開始對外用兵,侵入暹羅腹地,吞併各撣邦土司地並進犯中國西南邊疆地區。 [23-25]  1583年初,明廷開始重整西南邊防,反擊侵略。 [26]  明軍於1583年至1584年(萬曆十一年至十二年)在邊境地區進行了反擊。鄧子龍劉綎在姚關以南的攀枝花地取得大捷,明軍陸續收復被緬軍侵奪的全部領土,收降了投緬的嶽鳳,並重新奪得孟養木邦隴川、孟密地邊地土司地區的控制權 [27]  [28] 
莽應龍死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各地封建主進行封建割據。阿拉幹王朝封建主乘機率葡萄牙僱傭兵,並同東籲封建主聯合,於1599年攻佔白古,俘獲緬王莽應裏(緬名南達勃因)。東籲王朝危在旦夕,莽應龍幼子良淵王(1600—1605在位)佔領以阿瓦為中心的“糧倉”地區,保住了上緬甸。繼其王位的阿那畢隆光復了下緬甸的所有失地,1613年收復了被葡人佔領的沙廉,把葡萄牙侵略者驅逐出緬甸,再次完成了緬甸的統一。他隆執政時(1629—1648),國富民強,擯棄了勞民傷財的對外擴張戰爭,致力於國內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分配土地給無地農民。1638年進行一次全國性普查,編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積、產量和税賦情況的調查統計,作為徵税和徵調勞役的依據。平達力時(1648—1661)國力日衰。
1627年,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緬甸設分公司。1688年和1709年,法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又在沙廉設分公司,控制其對外貿易,殖民勢力侵入緬甸。1740年,緬甸孟族起義,動搖了東籲王朝的統治。1752年孟族軍隊佔領首都阿瓦,結束東籲王朝統治。
東籲同中國明朝關係密切。1635年遷都阿瓦。明朝於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東籲)設宣慰使司。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東籲曾兩次遣使來中國入貢。1582(萬曆十年)—1583年莽應裏曾進犯雲南,被擊退。 [28]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帝逃亡到緬甸,緬甸無力抵禦吳三桂的進攻,只得引渡永曆帝以換取清軍的撤兵。

緬甸歷史貢榜王朝

主詞條:清緬戰爭英緬戰爭
瑞波平原的緬族首領雍笈牙派兵多次南下討伐孟族人,1752年再次實現了全緬甸的統一,建立了壅籍牙王朝(也稱貢榜王朝)。貢榜王朝是緬甸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干涉的開始。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貢榜王朝繼承了東籲王朝時期的土司制度和兵制 [29] 
雍籍牙 雍籍牙
第三代王孟駁繼位(1763~1776)後,於1767年攻克暹羅王都。1768~1775年,暹羅人民在鄭信的領導下起義,把緬軍全部逐出暹羅國土。貢榜王朝因多次遠征曼尼普爾,不斷對暹羅用兵,使農業受到嚴重破壞,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宮廷內部又不斷髮生爭奪王位的政變。 第6代王孟雲執政時(1782~1819),企圖重新徵服阿瑜陀耶,但多次交戰都遭到失敗。他還將國都遷到附近的阿布拉馬拉,興修翁民梨和難陀湖等水利工程,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他在發揚本國古代文化的同時,也注意吸收外來文化,派遣留學生到印度去學習研究有關醫學和各種科學,使緬甸的文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中緬兩國使節往來頻繁。孟雲時期是貢榜王朝的黃金時代。
由於其勢力不斷向雲南邊界伸展,干涉雲南邊境土司的內部事務,不時侵擾中國傣族地區,引發了乾隆年間的清緬戰爭(1765—1769)。清朝前期曾多次派兵出征緬甸。1769年,清政府派大學士傅恆督師入緬,緬甸國王孟駁懼而求和。雙方議和之後,緬甸派使節朝貢清王朝,表示臣服中國。1790年,清廷派遣使節前往緬甸封孟云為緬甸國王。清緬戰爭期間,清政府一度恢復了對孟拱、木邦、孟艮、整邁等土司的統治,但是隨着徵緬戰事的結束,緬甸備表入貢,清王朝對這些土司旋又不加過問。 [30-31]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國王(孟雲)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以及併吞印度邊界的曼尼坡與阿薩姆,使得佔有印度的英國憂心緬甸的威脅,封建主階級的橫徵暴斂和各民族之間的紛爭,致使財源枯竭,社會不寧,餓殍盈野。 [32]  朝廷的內訌,更加深了封建統治的危機。 [33]  [34] 
1824年3月, 英國以緬甸加強阿拉幹防務,企圖進攻吉大港為藉口,發動了第一次侵緬戰爭。戰事持續一年 ,緬甸戰敗,緬王孟既被迫於1826年2月簽訂《楊達波條約》,其中規定:緬甸割讓阿薩姆、曼尼坡、阿拉乾和丹那沙林等地;准許英國派遣外交代表常駐緬甸都城,英國軍艦可在緬甸港口自由航行。第一次英緬戰爭打斷了緬甸社會獨立發展的進程,加深了緬甸的民族危機。 [33]  [34] 
1852年4月1日,英國人以緬甸地方當局“虐待英商”為藉口,派軍艦封鎖仰光,戰爭持續一年左右。未經簽訂任何條約,英國單方面宣佈吞併勃固地區。在1862年英國將阿拉幹、勃固和丹那沙林合併稱“英屬緬甸”,以仰光為首府歸英印總督管轄。在這期間,曼同聯合其弟加囊王共同起兵反對國王蒲甘曼於1853年2月18日佔領首都,推翻蒲甘曼的王位。曼同於1858年廢棄舊都阿摩羅補羅,遷都至金城-曼德勒。兩次英緬戰爭之後,下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貢榜王朝偏安於緬甸北半部。 [33]  [34] 
緬甸最後一個王朝
緬甸最後一個王朝(2張)
曼同王在西方政治思想影響下,利用英國忙於對亞州其它國家的侵略和爭奪的有利時機,在緬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878年曼同王病逝,封建主把錫袍王扶上了王位。新王的無能,無法繼續曼同王的改革事業。 [33]  [34] 
1885年,法緬簽訂合作抗英的密約,使英國決心滅緬,英國發動並第三次英緬戰爭,於1885年12月派兵攻佔了緬甸首府曼德勒,俘虜緬甸國王錫袍及王后,並於1886年1月1日宣佈將上緬甸併入英屬印度,完成了對整個緬甸的吞併。 [35]  英國吞併緬甸之後,清政府提出了抗議,中英雙方進行了談判,此後,中英兩國開始出現滇緬邊界的領土糾紛 [36]  1886年7月,在北京簽訂了《緬甸條款》,清政府承認了英國在緬甸的特權,英國同意緬甸每屆十年“循例”向中國“呈進方物”。清政府雖然達到了使英國“勿阻朝貢”的談判要求,但實際上清朝與緬甸的宗藩關係已不復存在 [37-38]  [34] 
英緬戰爭 英緬戰爭

緬甸歷史近代殖民時期

緬甸歷史英屬時期

1886年,英國佔領整個緬甸本部,國對緬甸施行“分而治之”政策,在緬甸本部,建立現代行政體系進行直接統治,在撣人、克耶人、克欽人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則保留貢榜王朝時期推行的土司制度等社會政治制度,給予少數民族上層以一定特權,利用他們對當地人民進行間接統治。 [39] 
英國人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伊洛瓦底,興建與改善鐵路和道路,大量的印度勞工移民與資本家也進入緬甸,威脅當地經濟。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英國發展英式教育,影響緬甸佛教,使僧侶開始反抗,緬甸佛教成緬甸民族主義與反殖民推力。 [40]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民族獨立浪潮也傳入緬甸。1920年,仰光大學爆發反對殖民教育的“國民教育運動”,導致“佛教青年會”結合其他團體成立“緬甸人民團體總會”,其改革要求被英國拒絕。1930年代學生與農民暴動持續,英國改採懷柔政策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本國內政。

緬甸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昂山 昂山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名義上獨立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支持下,昂山將軍(Gen. Aung San,又譯翁山)組織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鬥,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佈緬甸從英國獨立。
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
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

緬甸歷史獨立

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佈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1947年2月在緬甸北部撣邦彬龍鎮,緬族撣族克欽族欽族領導人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建立統一的緬甸聯邦,共同脱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但獨立運動領袖昂山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緬甸獨立以後,中央政府收緊了對各個少數民族的自治權,違反了《彬龍協議》,少數民族紛紛組織軍隊對抗政府,導致了緬甸長達30多年尚未結束的內戰。

緬甸歷史步入現代

緬甸歷史內戰時期

1948年1月4日,緬甸脱離英聯邦,獲得獨立。1949年12月11日,吳努正式宣佈獨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41]  。但在1948—1950年,緬甸奉行親西方外交。 [42] 
與周恩來在一起的吳努 與周恩來在一起的吳努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緬甸共產黨和其他政治派的反抗,以及緬甸主體民族緬族與各少數民族的矛盾,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發生大規模的內戰,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1958年發生分裂。
1950年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攻勢之下,國民黨第8軍和第26軍部分部隊分批敗退到緬甸北部。 [43]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了中央情報局提出的“白紙行動”計劃,暗中支援李彌部隊進攻雲南,以分散美軍在朝鮮戰場承受的軍事壓力。 [42]  [44]  1953年3月,緬甸將國民黨殘部問題提交聯合國,要求譴責台灣為“侵略者”,且立即採取措施停止李彌部隊對緬甸的敵對行動。台灣地區接回一部分軍隊與眷屬,其他人則進入泰國,稱為泰北孤軍
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重新取得執政權。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簽訂《中緬邊界條約》。

緬甸歷史軍政府時期

1962年,軍事將領吳奈温發動政變併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佈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封閉經濟管理,自此緬甸經濟停滯不前。吳奈温執政後,對內實行“緬甸式社會主義”,一度對主要工商企業實行國有化。吳奈温一直強調緬甸奉行獨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結盟對外政策。人民對於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滿。同年7月7日,學生在仰光大學發起示威活動抗議軍事政權。軍隊則在吳奈温的間接指使下以血腥鎮壓了這個活動。
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中國支持緬甸北部的緬甸共產黨武裝。鄧小平上台以後,撤出全部在緬中國軍隊,從此緬共武裝失勢。
1974年,奈温頒佈了緬甸“1974年憲法”,緬甸境內的所有少數族羣宣佈起義,並於1975年建立了 “聯邦民族民主陣線”(民族民主陣線)。 [45] 
因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嚴重蕭條,緬甸政府於1977年開始尋求外援。1980年代後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國家之一。1987年,聯合國將緬甸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
1989年6月18日,在蘇貌將掌政下,緬甸的英文官方名稱由Burma改為Myanmar。國內反政府活動仍舊持續四起,昂山的女兒昂山素季,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1988年成為緬甸邁向民主之路精神動力。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評吳奈温而被吳山友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雖然她曾在1995年獲得釋放,之後再次遭到軟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獲釋。
2005年,緬甸首都由仰光遷往內比都。2008年,軍政府宣佈將在五月舉辦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並在2010年舉行民主選舉來成立新政府。

緬甸歷史緬甸聯邦共和國

緬甸民主改革是指緬甸自從2010年結束了軍政府統治、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執政以來所進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等領域的改革措施。重要措施有政府釋放被軟禁超過15年的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季並與她進行對話,大赦多名政治犯,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頒佈賦予勞工有組建工會和罷工等權利的勞動法,放鬆出版審查等內容。這些改革被認為是緬甸自從2010年國會大選以來當局所承諾的使緬甸逐步邁向民主國家和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的結果與象徵。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同意由緬甸主辦2014年的東盟峯會。11月中旬,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也被當局允許註冊為合法政黨,並參加了後來的議會補選。
2011年,登盛政府上台之後,緬甸進一步推行多種對外開放和對內取消抑制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出口部門發展。緬甸人均收入水平提升較快,2015年達到1200美元,與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東亞國家一起被世界銀行列為中低收入國家。 [46] 
2013年底,緬甸政府釋放了所有被關押的政治犯。不過,聯邦政府也面臨着一些難題,例如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的矛盾衝突難以結束、民族和解和經濟建設等,1948—2015年,緬甸政府軍同相關族羣武裝組織共發生268 起規模、強度、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的武裝衝突事件 [45] 
2016年3月15日,緬甸聯邦議會進行總統選舉,民盟資深黨員吳廷覺以高票當選為緬甸首位非軍人民選總統,民盟欽族議員亨利班提育和原仰光省省長吳敏瑞當選為副總統。3月30日,吳廷覺在聯邦議會宣誓就職,4月1日新政府正式履職,標誌着緬甸軍政府統治結束。
緬甸的經濟增長和人均 GDP 變化 緬甸的經濟增長和人均 GDP 變化

緬甸歷史宗教

佛教是緬甸的國教,僧侶受歷代緬王的庇護,並擁有土地、司法、教育等特權,代表一種社會和政治力量,受到宮廷和全國人民的尊重。英國統治緬甸後,扶植了,取消了佛教僧侶的特權,改變了僧侶的地位。因此佛教僧侶就成為早期反帝力量。這是緬甸民族解放運動中的另一個特點。 [47]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 卷86, 西南夷傳: “(永元) 九年(公元97年) , 微外蠻及撣國王雍由調, 遣重譯奉國珍寶, 和帝賜金印紫級, 小君長皆加印緩錢帛。……永寧元年(120年) , 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者, 詣網朝賀, 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 又善跳丸, 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 海西即大秦也。撣國西南通大秦。明年(121年) 元會, 安帝作樂於庭, 封雍由調為漢大都尉, 賜印緩、金銀、探增各有差。”
  • 2.    《後漢書》, 卷6, 順帝紀:“永建六年(131年) 十二月, 日南激外葉調、撣國遣使貢獻”
  • 3.    [明]朱孟震.西南夷風土記.廣文書局.1969:驃國“位於永昌西南三千里”。
  • 4.    《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驃國》記載:“驃國,在永昌故郡南二千餘裏,去上都一萬四千裏。其國境,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並述其方位,“東鄰真臘國”,“北通南詔”。
  • 5.    [宋]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驃國傳
  • 6.    宋趙汝適原著楊博文校注《諸番志校釋》。
  • 7.    賀聖達.《緬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37頁
  • 8.    貌昂丁著,賀聖達譯.《緬甸史》.昆明:雲南省東南亞研究所,1983:第29—30頁
  • 9.    許清章. 試論緬甸蒲甘王朝的興衰[J]. 東南亞南亞研究, 1984(3):2-8.
  • 10.    蒲甘王朝時期,今撣邦乃至上緬甸部分地區,已分佈有一些撣人,其社會組織通常被稱為“孟”或“景”。其時,繼承了南詔國疆域的大理國對緬甸的控制有限,大部分撣人或為勐卯龍王國、建都王國控制,或在各自頭人領導下,處於一種獨立或半獨立狀態,雖受蒲甘王朝影響並與之建立了聯繫,但並未受其直接控制。
  • 11.    《元史》卷三九《順帝本紀》,中華書局,1976年,第846頁。
  • 12.    翟和利. 元緬關係研究[D].
  • 13.    賀聖達. 六十年來的緬甸史研究——兼談緬甸史的分期[J]. 東南亞南亞研究, 1986(1):3-13.
  • 14.    波巴信,陳炎譯.緬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76
  • 15.    賀聖達. 緬甸封建社會的特點初探[J]. 雲南社會科學, 1991(6):96-103.
  • 16.    賀聖達.緬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01:“當時東籲已經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並且已經佔有上緬甸最為富庶的皎克西地區”。
  • 17.    “求助於葡萄牙僱傭兵首領狄哥·美羅,攻取老窩東籲,東籲王朝得以東山再起”。
  • 18.    賀聖達.緬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03
  • 19.    李新銘, 俞宏杏. 明代萬曆年間中緬衝突與中國西南邊疆變遷[J]. 蘭台世界, 2016(13).
  • 20.    土司由國王任命,中央王朝賜予其儀仗、印信、封號和食邑。土司須按時交納各色貢賦,必要時還要送子女到京城侍駕,充當人質。在保證效忠國王的前提下,土司在所轄地區擁有一定特權,中央王朝允許土司保留王冠、儀式和對其臣民的封建權力。
  • 21.    李謀等譯註:《琉璃宮史》,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810頁:1581年,東籲王朝的屬國多達51個。
  • 22.    桂光華. 試論緬族創建的緬甸第二個統一王朝[J]. 南洋問題研究, 1992(4):1-8.
  • 23.    戈·埃·哈威著,姚梓良譯.緬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303:應龍於1556—1559年間,經三次戰役,克撣邦孟養、孟拱、孟密、孟班、沙伽、魯肅、洋檜、錫箔、蠻莫、戛裏與曼尼坡等,尚有在今暹羅境內之景邁與林城(Linzin 即萬象或南掌)”。“應龍爰於1562年、1572年、1574—1576年,歷徵孟養、孟拱諸地”。
  • 24.    李士達.清平洞恤忠詞記碑.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七卷)[G].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313:盡有西南土宇,逼鄰內治僅一線,中國不以問,緬始驕輕”。
  • 25.    神宗萬曆實錄[M].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8135::萬曆十年(1582)十一月,莽應里正式起兵北侵,並調令附緬的迤西、蠻莫、猛密等土司協同作戰。明朝在西南極邊地區構建的薄弱的防禦體系土崩瓦解,緬軍得以長驅直入。次年,緬軍攻入施甸、順寧(今雲南臨滄市鳳慶縣)、盞達(今雲南德宏州盈江縣)等地,緬軍所過燒殺搶掠。二月,緬軍舉兵六萬攻破孟淋寨,“且窺騰衝、永昌、大理、蒙化、景東、鎮沅諸郡”。
  • 26.    神宗萬曆實錄[M].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134:以“湖廣參將鄧子龍為永昌參將,南京小教場坐營劉綎為遊擊,管騰衝守備事,使之募兵防禦”。在吏治上罷免“釀禍養寇”的雲南巡按劉維和副使胡心得,任命新官員上任,萬曆皇帝降旨:“先年莽酋桀驁侵奪土司地 方,官漫不經心,偷安養亂,以致藩籬盡撤,邊境多事。卻又捏稱本酋獻物求通,好生飾虛罔上,以前經該官員,着該科即便查參來説。”
  • 27.    餘定邦,黃重言編:中國古籍中有關緬甸資料彙編[G].北京:中華書局,2002,303::“追至攀枝花,夜戰,賊敗”。1584年初,明軍聯合內附的土司軍隊追擊侵略軍,“至是與緬甸土舍莽永順、蠻莫……八外、猛搔、光腦、遮傲、錫跋、猛廣、猛炎、東蚌、小猛、養魯諸夷兵。不避瘴暑之難”。
  • 28.    張磊. 明代嘉靖至萬曆間中緬衝突研究[D]. 雲南大學, 2010.
  • 29.    《清史稿》記載:“緬人素不養兵,有事則於所屬土司諸寨籍户口多寡出夫,名曰‘門户兵’。自雍籍牙據阿瓦,蓄勝兵萬人,一人給以餉四十兩,其餘派夫如故。每戰則以所派土司濮夷居前,勝兵督其後,而以馬兵為左右兩翼。”
  • 30.    李根源:《永昌府文徵》紀載卷25,第12頁:置三司於不問,任緬處置,猶得曰,緬已世世臣服,恭順無二,養拱諸地雖屬緬仍屬於我然。
  • 31.    鄒建達. 乾隆年問“雲南邊外土司”建置研究[J].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1(2).
  • 32.    賀聖達, 辛競. 英國入侵前的緬甸經濟[J]. 東南亞南亞研究, 1986(4):38-43.
  • 33.    王民同. 十九世紀中葉緬甸曼同王的改革評介[J]. 學術探索, 2004(5):109-112.
  • 34.    黃煥宗. 試論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的過程及其原因[J]. 南洋問題研究, 1990(1):79-87.
  • 35.    李霞. 英緬戰爭與緬甸殖民化[J].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7(1):50-57.
  • 36.    薛福成.《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出使奏疏》卷下,第28—29頁
  • 37.    何瑜, 張波. 清代中緬宗藩關係述論[J]. 江海學刊, 2007(2):178-184.
  • 38.    周彥宏. 英國侵略緬甸與中緬甸朝貢關係的變化[D]. 東北師範大學, 2006.
  • 39.    趙永勝. 緬甸撣人及其分佈格局的演變[J]. 貴州民族研究, 2015(5):198-202.
  • 40.    李晨陽. 佛教與緬甸的反帝獨立鬥爭[J]. 東南亞縱橫, 1994(2):17-21.
  • 41.    梁之碩: 《緬甸對外關係: 中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第60—61頁。
  • 42.    梁志. 緬甸中立外交的緣起(1948—1955)[J]. 世界歷史, 2018, No.249(02):48-61+158-159.
  • 43.    覃怡輝:《李彌部隊退入緬甸期間(1950—1954) 所引發的幾項國際事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4卷第4期,2002年12月; 胡禮忠、張紹鐸: 《國民黨軍隊殘部在滇緬邊境的活動及第一次撤退台灣始末(1950—1954)》,《史林》2011年第5期。
  • 44.    肯頓·克萊默: 《美國與在緬國民黨部隊(1949—1954) : 一場外交災難》,《中國歷史評論》第21卷,2014年第1期,第25—27頁。
  • 45.    陽舉偉, 左婭. 緬甸族羣衝突與族羣和解進程探究[J]. 東南亞研究, 2018, No.235(04):65-90+159.
  • 46.    趙江林. 緬甸民主化、工業化進程與中緬關係[J]. 東南亞研究, 2017(1).
  • 47.    緬甸歷史概況  .緬華網[引用日期2019-06-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