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約飼養

鎖定
集約化飼養模式採用全封閉式管理,有嚴格的疫病防治措施,科學的管理規程,較之農户散養,具有很高的生產效率,且基本不受外界環境條件和季節的影響,有利於週年不斷地生產,從而穩定地供應市場;集約化養殖還從選種、飼料獸藥機械等投入品供應,到飼養、防疫、加工、貯運、包裝、銷售,各環節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特別是考慮到我國眾多人口對畜禽食品需求的巨大壓力,都必須進一步推行集約化飼養模式。
中文名
集約飼養
外文名
Intensive rearing
領    域
農業科學

集約飼養飼養管理

空懷母豬 (非哺乳) 的飼養管理
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目標是按均衡生產原則完成每個生產節律的配種計劃;促使斷奶母豬在第一情期內90%及以上發情配種;飼餵泌乳母豬料。
飼養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a配種原則:小 (1~2胎齡) 配晚, 老 (7胎齡以上) 配早, 中 (3~6胎齡) 配中間;最佳時間:呆立反射。
b每頭母豬喂料量為2 kg/d~2.5 kg/d, 1~2次/d (喂料量應該視體況及斷奶後的天數而定、逐漸增加) 。
c豬舍最適宜的温度為19℃~22℃;保持欄舍乾爽衞生及空氣質量新鮮等。
d保證提供足夠、乾淨衞生的飲用水。
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 (配種後至分娩階段)
懷孕母豬的管理目標是安胎保胎、調整到最佳的體況、促進乳腺發育, 為哺乳準備打下良好的基礎、胎兒出生重 (1.4 kg~1.5 kg) 。
根據現代規模化養豬的生產階段及母豬整個孕期體況 (體況評分標準見圖1) 和母豬乳腺及胎兒的生長髮育特點與規律 (圖2、圖3、圖4) , 將母豬的懷孕期分為懷孕前期、懷孕中期和懷孕後期。
懷孕前期 (配種後0~30 d)
a配種後0~14 d喂料量為:每天1.6 kg/頭~1.8 kg/頭, 1~2次/d。
b配種後15 d~30 d, 每頭母豬喂料量2 kg/d~2.2 kg/d, 1~2次/d。
c保證提供足夠、乾淨衞生的飲用水。
懷孕中期 (31 d~90 d)
⑴每頭母豬喂料量2.0 kg/d~2.5 kg/d, 1次/d~2次/d。
⑵調整膘情期 (31 d~70 d) :在此期間, 要根據豬羣的體況評分值 (肥瘦) 、胎次 (後備母豬) 進行適當的喂料量調整 (過肥的適當減料, 後備母豬和體況偏瘦的經產母豬進行適當補料, 每頭0.5 kg/d, 直到把體況調整到3~4分在右即可;安胎 (胎兒死亡的第二高峯) 。
懷孕後期 (91 d~110 d)
⑴母豬喂料量2.5 kg/d~3.5 kg/d (根據時間逐漸增加) , 2次/d, 進行攻胎 (出生重, 出生胎重) ;
⑵分娩前3 d開始逐漸減料 (每天每頭減1 kg, 直到分娩當天不喂料) 。
⑶保證提供足夠、乾淨衞生的飲用水。
哺乳母豬飼養管理 (分娩至斷奶)
哺乳母豬的目標與任務是順利生產, 讓母豬儘快從產後疲勞中恢復, 提高採食量、奶水的質量, 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及斷奶重等。
其飼養管理遵照以下原則和要求進行:
⑴產房採取獨立生產單元的分娩車間, 採取“全進全出”制。
⑵產房空欄後, 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原則上清洗消毒淨化一週後才能重新進豬。
⑶母豬產前一週趕到產房。進產房前, 須先將母豬全身徹底沖洗消毒及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⑷做好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工作 (豬舍温度決定豬羣健康) , 保持欄舍乾爽衞生及空氣質量新鮮等 (產房最適宜温度20℃~22℃, 保温箱氣候環境最適宜温度29℃~33℃;濕度65%~75%;哺乳期間杜絕沖洗產欄和母豬及仔豬) 。
⑸做好母豬產前產後的保健工作, 以預防仔豬下痢等。
⑹根據哺乳母豬體況、泌乳情況、帶仔數等具體情況精細化地飼餵泌乳母豬料。
⑺控制母豬產程在5 h內, 必要時實施助產, 超過6 h仔豬死亡率翻倍。
⑻母豬分娩當天不喂料, 如有剩料, 應把剩料清除;產仔第2天投料1 kg~1.5 kg, 第3天2 kg, 之後按每天0.5 kg遞增 (以哺乳10頭計, 每增加哺乳1頭仔豬, 每天母豬飼餵量增加0.5 kg) , 直至母豬能吃多少就喂多少 (6 kg/d~8 kg/d) 。2次/d (夏季氣温高, 母豬的食慾差, 喂料次數可增至3次。剩料必須清出, 絕對不允許母豬採食變質的飼料) 。斷奶前3 d開始減料, 每天每頭減1.5 kg~2 kg, 直到斷奶當天不喂料, 如有剩料, 應把剩料清除。母豬在哺乳期的採食量, 決定斷奶仔豬的體重 (成正相關) 。
⑼保證提供足夠、乾淨衞生的飲用水。 [1] 

集約飼養動物保健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國養殖水平不斷提高,養殖業從傳統散養模式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轉變,集約化養殖在遺傳育種、飼料營養、疫病防治、環境控制、飼料轉化率、生產效率、標準化生產、經營管理、規模效益等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養殖業的集約化經營大大豐富了產品市場,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畜禽養殖綜合效益的顯著提高。
畜禽養殖集約化經營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其生產的外部性效應日益凸顯:例如養殖場動物疫病頻發、動物健康水平低下、動物性食品衞生安全問題突出,集約化養殖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導致畜禽產品品質的下降,最終影響人民的健康,因此提出動物保健的概念。
動物保健,英文Animal Health,簡單説就是保護動物的健康,因此所有促進動物健康、延長壽命的活動都是動物保健。即人類為確保動物健康所從事的一切活動,包括機構設施、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科學研究及與動物保健有關的日常事務。動物保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動物身體健康,使動物在健康狀態下發揮各種生理行為,從而提升飼養動物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動物保健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而是個大課題。它涵蓋了動物的生活環境、衞生消毒、飼養管理、防疫防病等各個環節。
動物保健計劃制定需要根據實際養殖情況而確定。首先要根據動物飼養的數量、密度、管理水平、疾病狀況等確定動物保健的技術指標;其次診斷動物的疾病按技術和經濟標準確定各種疾病的重要性次序,啓用合適的疾病預防與控制方法;第三保健計劃應對生產進行全面監控。
如何做好動物保健,應該從源頭開始。第一首選要給動物選擇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簡單來講就是空間適宜,通風良好,活動範圍適中,周圍環境相對安靜。這是大環境,小環境就是圈舍內温度適宜,光照充足,能滿足畜禽的需要。
第二就是保證飼料和飲水安全。飼料安全和飲水安全是在動物保健中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之一。動物生產過程中每一天都離不開飼料,飼料中的能量、蛋白、氨基酸是決定動物生長的關鍵因素,沒有水,動物無法存活。一旦飼料品質得不到保證,動物的健康自然無法得到保證。目前導致飼料安全問題的因素主要有:農藥及廢棄物污染;重金屬超標;微生物污染;藥物添加劑的濫用;激素的殘留問題;轉基因飼料安全問題等。應該保證動物在任何時候都有充足、潔淨的飲水,且定期對水質進行檢測,保證水質的安全。
第三是就是制定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案:根據不同動物、不同季節、不同日齡制定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案,管理不能隨心所欲,要按照訂好的方案認真執行。
第四就是防病治病。隨着動物營養學研究的逐漸深入,動物最基本的營養需求已越來越清楚的被飼養者所把握,但隨着對動物產品總量的片面追求,人工飼養環境與動物天性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這種加劇擴大的差異所產生的應激導致疾病頻發。因此疾病預防與治療也是動物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預防疾病主要從預防接種和藥物添加劑兩方面入手。要根據當地流行病學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減少流行疾病的發生。同時配合飼料添加劑,改善日糧質量,促進動物生長繁殖、防止疾病、保障動物健康與生產性能等功能。藥物使用隨着食品安全的重視,會相對減少。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必須慎之又慎,2015年農業部發布公告:認為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原料藥的各種鹽、酯及其各種製劑可能對養殖業、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存在潛在風險。根據《獸藥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我部決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撤銷相關獸藥產品批准文號。抗生素的禁用,為中獸藥打開了一個大門:中獸藥取之於天然,具有低毒、低殘留、高用藥安全性、天然多功能性等優點,成為當今醫藥界研究的熱點和重點。目前,人們對食品安全性要求及關注愈來愈高,而化學藥品長期使用所導致的病原微生物耐藥性和藥物殘留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實踐表明,在休藥期用中獸藥、中長期使用具有低毒副作用的中獸藥可有效降低體內的藥物殘留,同時還能促進生產性能的發揮。當然微生物製劑、酶製劑等產品也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發揮越來越多作用,值得我們關注。
集約化養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大力發展集約化養殖的同時,動物保健可以為集約化養殖提供有力保障,降低集約化養殖的弊病發生,從而使集約化養殖獲得更大的收益。 [2] 

集約飼養集成技術

我國蛋雞養殖現狀綜述
當前在我國的畜牧生產中, 小規模的散養仍然佔有較大的比重, 這種養殖模式具有一定的落後性, 比如生產方式粗放、信息落後、衞生防疫條件差、標準化水平低、良種化水平不高等問題, 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畜牧產業的發展, 這就導致了我國儘管是雞蛋生產和消費的大國但並不是雞蛋生產強國。當前,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比如美國主要採用的就是大規模、集約化的養殖模式, 這種模式最早出現在水產養殖方面, 由於其具有現在廣受人們所關注的環保、綠色、健康的特點, 而成為行業的流行話題, 目前這種集約化養殖的思想正在逐步向蛋雞養殖領域擴散, 很多學者對這一領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具有突破性的研究, 並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建議:趙華對中國散養雞的健康養殖技術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提出要充分利用本地區的自然地貌特徵, 比如丘陵、林地等, 建立自然健康符合生態發展規律的健康養殖模式;黃炎坤則針對目前中國蛋雞養殖過程中存在的眾多突出性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六項生產管理標準加以應對;王茂增則就蛋雞的大規模集約化養殖提出了規模化養殖園區的思想, 並對生態健康養殖關鍵控制技術的制定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所有的這些嘗試都已經證明, 在中國蛋雞的集約化養殖集成技術已經成為中國蛋雞健康養殖技術發展的重要出路和主要對策。 [3] 
目前大規模集約化養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蛋雞養殖國, 如何處理雞糞已經成為蛋雞養殖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也是蛋雞大規模集約化養殖亟須解決的問題。但是由於目前我國對於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還處於建設完善過程中, 這就導致很多的企業和蛋雞養殖户忽視了對這一方面問題的重視, 同時就技術層面而言, 我國現有的雞糞處理技術還不成熟, 這就導致雞糞對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雞糞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1、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雞糞通過地表徑流, 比如下雨天經過雨水的沖刷進入水渠最終匯入河流湖泊等, 導致水體的氮、磷等元素超標, 水體過富養化, 有機質大量滋生, 污染了水體、導致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 影響了水體生態環境的平衡, 使水體變綠、發臭;第2、雞糞也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這主要表現在糞便裏的有機物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惡臭, 同時釋放出大量的帶有刺激性的氣體以及一些攜帶大量致病菌的粉塵等, 這些粉塵會隨着空氣流動, 從而對相當大的一片區域的空氣質量產生影響, 影響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近幾年來大家談之色變的“禽流感”的主要成因中也有雞糞的影子;再次, 有的農户為了充分利用農家肥, 將雞糞施於田地當中, 以期望增加土壤營養與肥力, 但是由於蛋雞的糞便當中存在着大量的鈉元素和鉀元素, 如果直接用於農田, 蛋雞糞便當中所存在過量的鈉和鉀會造成土壤的微孔減少, 土壤的通透性降低, 長此以往, 會使土壤的肥力減退, 農作物產量下降, 並且最終對人類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