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除夜作

鎖定
《除夜作》是唐代高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開篇就營造了一個淒冷孤寂的意境。次句轉入自身直白悽然的內心世界。三句寫鄉思。末句“明朝又一年”點“除夜”之題,鄉思之中更增歲月流逝、人生苦短之嘆。高適詩風渾厚雄放,這首《除夜作》卻平易自然,全詩沒有一句華麗辭藻,也沒有塞外風景和異城奇觀,都是淺近的口語,表達除夕夜的平常感受,卻將他鄉遊子的滿腔真情寫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7] 
作品名稱
除夜作
作    者
高適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除夜作作品原文

除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1] 

除夜作註釋譯文

除夜作詞句註釋

①除夜:除夕之夜。 [1] 
②客:自指,因身在客中。 [4] 
③悽然:悽悲、悽愴貌。 [1] 
④霜鬢:兩鬢的白髮。 [1]  霜,一作“愁”。 [5] 

除夜作白話譯文

面對旅館的寒燈我獨自不眠,旅居異地心情為何轉為悽然?
故鄉親人正思念千里外的我,明朝兩鬢增添白髮又是一年。 [1] 

除夜作創作背景

天寶九載(750年),高適四十六歲,剛剛考中進士不久,在封丘縣尉的任上,年底到荒寒的薊北送兵,除夕之夜於旅館中作此詩。 [2] 

除夜作作品鑑賞

除夜作文學賞析

除夕之夜,傳統的習慣是一家歡聚,“達旦不眠,謂之守歲”(《風土記》)。詩題《除夜作》,本應喚起人們對這個傳統佳節很多歡樂的記憶和想象,然而這首詩中的除夜卻是另一種情景。
詩的開頭就是“旅館”二字,看似平平,卻不可忽視,全詩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髮開來的。這是一個除夕之夜,詩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燈火通明,歡聚一堂,而他卻遠離家人,身居客舍。兩相對照,不覺觸景生情,連眼前那盞同樣有着光和熱的燈,竟也變得“寒”氣襲人了。“寒燈”二字,渲染了旅館的清冷和詩人內心的悽寂。寒燈隻影自然難於入眠,更何況是除夕之夜。而“獨不眠”自然又會想到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守歲景象,那更叫人難耐。所以這一句看上去是寫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卻處處從反面扣緊詩題,描繪出一個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轉悽然”,這是一個轉承的句子,用提問的形式將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從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稱“客”。究竟是什麼使得詩人“轉悽然”呢,當然還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濃厚的除夕氣氛,把詩人包圍在寒燈隻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悽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讀完一二句後,似乎感覺詩人要傾吐他此刻的心緒了,可是,卻又撇開自己,從遠方的故鄉寫來:“故鄉今夜思千里。”意思是説,故鄉的親人在這個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處,想着我一個人如何度過今夕。其實,這也正是“千里思故鄉”的一種表現。“霜鬢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舊的一年又將“思”到新的一年,這漫漫無邊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鬢添新的白髮。詩人巧妙地運用“對寫法”,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婉曲含藴,這在古典詩歌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把雙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過除夕之夜抒寫出來了,完滿地表現了詩的主題思想。 [3] 

除夜作名家點評

宋代趙蕃、韓淲選,謝枋得注《註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客中除夕聞此兩句,誰不悽然? [5]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此篇音律稍似中唐,但四句中意態圓足自別。 [5] 
明代敖英唐詩絕句類選》:“獨”者,他人不然;“轉”者,比常尤甚。二字為詩眼。 [5] 
明代凌宏憲唐詩廣選》:敖子發曰:首句已自悽然。後二句又説出“轉悽然”之情,客邊除夜怕誦此詩。胡濟鼎曰:“轉”字喚起後二句。唐絕謹嚴,一字不亂下如此。 [5] 
明代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絕句“對結者須意盡。如……高達夫‘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 [3] 
明代鍾惺譚元春唐詩歸》:譚雲:故鄉親友,思千里外霜鬢,其味無窮。若兩句開説,便索然矣。 [5] 
明代邢昉唐風定》:以中晚《除夜》二律(按指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方之,更見此詩之高。對結意盡(末句下)。 [5] 
清代王夫之姜齋詩話》:七言絕句有對偶,如“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亦流動不羈。 [5]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註》:“故鄉今夜”承首句,“霜鬢明朝”承次句,意有兩層,故用“獨”字、“轉”字。詩律甚細。 [5]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不直説己之思鄉,而推到故鄉親友之思我,此與摩詰《九月九日》詩同是勘進一層法。 [5]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作故鄉親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3] 
清代吳烶《唐詩選勝直解》:首二句自問之詞,末二句從上生出。 [5] 
清代李鍈《詩法易簡錄》:後二句寓流走於整對之中,又恰好結得住,令人讀之,幾不覺其為整對也。末句醒出“除夜”。 [5] 
清代馬時芳挑燈詩話》:隻眼前景,口邊語,一倒轉來説,便曲折有餘味。 [5] 
中國近現代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絕句以不説盡為佳,此詩三四句將第二句“悽然”之意説盡,而亦耐人尋味。以流水對句作收筆,尤為自然。 [5] 

除夜作作者簡介

高適(704年—765年),字達夫、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早歲家貧,客遊梁宋,混跡漁樵之間,落魄失意,後舉有道科,授封丘尉。幾年後,入河西節度幕,為哥舒翰掌書記。安史亂起,拜左拾遺,遷諫議大夫,出為淮南節度使。歷官蜀、彭二州刺史、西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高適為人務功名,尚節義,顧以安邊自任。其詩雄健蒼涼,氣骨凜然。其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世稱“高岑”,有《高常侍集》十卷。 [6] 
參考資料
  • 1.    曾凡玉編著.唐詩譯註鑑賞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17.02:第412-413頁
  • 2.    周正環編著.歷代絕句六百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4.01:第38頁
  • 3.    俞平伯著.唐詩鑑賞辭典 新1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08:第435-436頁
  • 4.    楊大中.唐宋絕句五百首.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6.09:第41頁
  • 5.    李丹編著.高適詩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20.01:第272-274頁
  • 6.    尚永亮本書主編.唐詩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第31頁
  • 7.    張國舉著.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02:第2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