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里·薩利姆·比德

鎖定
阿里·薩利姆·比德(英文:Ali Salim al-Beidh,阿拉伯語:علي سالم البيض‎‎)(1939年,哈德拉毛,——)也門政治家、革命家、國務活動家、軍事活動家,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戰士和南也門民族解放運動領袖,原也門社會黨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1986年1月13日事件後任也門社會黨總書記(1986年2月6日——1994年7月7日),1990年南北也門實現統一後任也門共和國副總統(1990年5月22日——1994年5月9日)。1994年也門內戰爆發後,在南方自立為也門民主共和國總統(1994年5月21日——1994年7月7日),同年戰敗後流亡國外,繼續領導南部分離主義運動,謀求南也門重新獨立。
中文名
阿里·薩利姆·比德
外文名
Ali Salim al-Beidh
國    籍
也門
民    族
阿拉伯人
出生日期
1939年
畢業院校
亞丁技術學校,開羅高等專科學院
職    業
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主要成就
民主也門最高領導人
1990年也門統一
出生地
哈德拉毛
政    黨
也門社會黨

阿里·薩利姆·比德人物簡介

阿里·薩利姆·比德(英文:Ali Salim al-Beidh,1939年——)
原也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也門共和國前總統委員會副主席,前也門民主共和國總統。
阿里·薩利姆·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人物傳記

獨立運動
1939年(一説為1940年)生於也門哈德拉毛省東部地區農村,其家庭在當地是名門望族。幼年時接受良好的教育,並接受宗教教育。初中畢業後在亞丁技術學校學習機械,後去埃及求學,在開羅高等專科學院機械專業學習。1960年加入巴勒斯坦人喬治·哈巴什領導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運動”。1963年參與組建“解放被佔領的南也門民族陣線”(簡稱“民族陣線”),是該陣線的領導人之一,負責旅居開羅的哈德拉毛省“民族陣線”成員的組織工作。1965年回國參加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武裝鬥爭,任“民族陣線”哈德拉毛省負責人。1966年任亞丁地區武裝突擊隊負責人。1967年南也門獨立前,任“民族陣線”總指揮部成員,負責軍事和對外聯絡。 [1] 
民主也門
1967年11月30日南也門宣告獨立,成立南也門人民共和國(1970年改稱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比德任民主也門第一屆政府國防部長。1968年3月在“民族陣線”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民族陣線”內部在民主也門的政治路線的問題上發生分歧,比德屬於反對總書記兼共和國總統卡坦·穆罕默德·沙比的激進派集團,抨擊沙比在路線上的“右傾”思想。他一度被捕,後越獄逃回家鄉,在其部落勢力保護之下。
1969年6月22日,魯巴伊、伊斯梅爾領導發動社會主義方向的“糾正運動”,迫使卡坦·沙比總統下台,比德在新政府中出任民主也門外交部長,兼任“民族陣線”對外事務副書記。1970年1月當選為“民族陣線”總指揮部執行委員會委員。1971年任政府國務部長。在此期間,因與總統委員會主席薩利姆·魯巴伊·阿里的政見分歧,一度被解除黨政領導職務。1972年任哈德拉毛省省長。1972年3月在“民族陣線”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並任計劃部長。1975年3月任“民族陣線”中央書記處經濟書記。1975年10月,“民族陣線”與“人民民主聯盟”、“人民先鋒黨”合併為“統一政治組織——民族陣線”(亦簡稱“民族陣線”),比德在統一代表大會上仍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12月兼任地方行政事務國務部長,還兼任最高人民委員會秘書長。1978年10月“民族陣線”召開特別代表大會,宣佈改稱為“也門社會黨”,比德當選為社會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80年10月任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政府第一副總理。1981年1月因違反民主也門婚姻法規定的一夫一妻制而被解除黨政主要職務,同時被撤銷最高人民委員會成員資格。1982年7月任也門社會黨中央委員兼總務書記。1982年9月改任地方行政事務部長。1985年10月在也門社會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6年1月13日,也門社會黨內爆發“一·一三”流血事件,比德站在反對總書記兼國家最高人民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阿里·納賽爾·穆罕默德的強硬派一邊。在社會黨總部大樓的火併中,反對派核心人物伊斯梅爾、安塔爾、哈迪、卡西姆被打死,比德在槍戰中僥倖生還。阿里·納賽爾在戰鬥中失敗逃亡國外後,執政黨和政府進行了改組,2月6日,在也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非常會議上,比德當選為也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他還是最高人民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同年3月率領也門社會黨代表團赴莫斯科出席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並會見了利加喬夫等蘇共領導人,要求蘇聯增加對民主也門的經濟和軍事援助。1987年2月率黨政代表團對蘇聯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1] 
阿里·薩利姆·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
訪華
阿里·薩利姆·比德曾於1970年8月和1974年11月兩次訪問中國。

阿里·薩利姆·比德集體領導

1986年1月13日事件造成一萬多人死亡、受傷者不計其數,數萬人逃離家園,戰火使亞丁許多建築物遭到損壞,給民主也門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這場浩劫,使政治家們和全國人民痛定思痛,冷靜地考慮應如何避免這場浩劫的再次重演?如何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在政界和人民中普遍認為,這場內戰的主要禍源是個人集權,造成了獨斷專行的政權,今後必須接受這個教訓,國家領導人的權力必須要分散。在阿里·納賽爾政權被推翻後,由總書記比德為和國家元首阿塔斯組成的兩駕馬車的領導體制。此外,社會黨政治局還推舉亞辛·賽義德·努曼博士為政府總理,形成了國家元首、社會黨總書記和政府總理集體處理政務和治理國家的體制。為防止個人操縱武裝力量,不允許國家領導人兼任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部長之職。這一集體領導、分權治理的措施,無疑對防止個人專權和政局穩定起了重要作用。民主也門新政權採取了一系列緩和、務實措施,在蘇聯的大力支持下,使國家逐漸走上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 [2] 
阿里·薩利姆·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南北統一

阿里·薩利姆·比德擔任總書記後,改變了也門社會黨(包括其前身“民族陣線”)對阿拉伯也門政權性質的評價,由阿拉伯國家中的“反動的政權”轉變為“進步的政權”,兩國的關係也有“對立的”轉變為“兄弟的”關係。
比德積極推動也門民族統一事業。從1988年起,南、北也門加快了統一步伐。1988年5月,比德與阿拉伯也門共和國總統薩利赫在薩那簽署了南北居民自由過境和共同開發邊界地區石油、礦業資源的協議,從此,兩國官方、民間往來頻繁。1989年11月30日在亞丁與阿拉伯也門總統薩利赫會談,簽署了也門統一的憲章草案。1990年4月22日赴塔伊茲與薩利赫總統會談,簽署了統一也門協定。5月22日正式宣佈民主也門和阿拉伯也門統一,成立也門共和國(仍保留各自的政府),結束了也門長達一百多年的分離歷史。比德當選為也門共和國總統委員會成員、副總統。同年5月25日任協商委員會委員。 [1] 
1990年,也門宣告統一 1990年,也門宣告統一

阿里·薩利姆·比德政治理念

阿里·薩利姆·比德曾是一名泛阿拉伯主義者,認為必須在阿拉伯國家進行一場民族民主革命,阿拉伯民族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放。後參加南也門民族解放的武裝鬥爭。民主也門獨立後,贊同實施社會主義路線。他認為民主也門面臨着“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主張進行激烈的社會——經濟改革,即實施國有化土地改革計劃經濟等措施。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1986年擔任執政的也門社會黨總書記之後,他的執政思想有所轉變,主張應根據國情和現狀制訂政策,認為應實施(適度的)對外開放、放鬆對私營企業活動的限制,以刺激經濟的發展。主張在政治上建立寬容的氣氛,應在黨內開展民主對話和實行和解,以求政治穩定。他的主張在民主也門的經濟恢復和社會安定中起了一定作用。
他又是一位民族統一的鼓吹者和實踐者,認為兩個也門的合併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在外交政策上,原持有親蘇的傾向,後主張發展與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關係,加強與本地區國家的友好關係,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1990年4月,民主也門和美國恢復邦交。但對海灣國家的君主制度仍持有一種“憎惡”的看法,因此在1991年海灣危機中,也門共和國持偏袒伊拉克的立場。 [1] 
阿里·薩利姆·比德和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 阿里·薩利姆·比德和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

阿里·薩利姆·比德也門內戰

阿里·薩利姆·比德先天不足

1990年5月22日,也門共和國宣告成立,北方的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就任總統,南方的阿里·薩利姆·比德就任副總統。之後是兩個政治和經濟制度融合的30個月過渡期。北也門人民協商委員會和南也門最高人民委員會主席團選舉了國家5人總統委員會,總統委員會由薩利赫(原阿拉伯也門總統)、比德(原民主也門社會黨總書記)、阿爾希(原阿拉伯也門副總統)、加尼(原阿拉伯也門總理)以及薩利姆(原民主也門社會黨副總書記)組成。根據南北統一協定,主席、政府第一副總理由北方出任,副主席、政府總理由南方出任,雙方在首都薩那建立中央聯合政府,北南雙方仍保留各自的行政系統、軍隊和治安部隊。統一後的臨時國會有301個議席,其中159名議員來自北方,111名來自南方,31名獨立議員由總統委員會主席任命,努曼(原民主也門總理)任議長。統一憲法於1990年5月通過,並於1991年5月經全民公決確認。憲法申明也門對追求自由選舉、多黨政制、私有產權、法律下平等和尊重人權的決心。
南北也門雖然取得了統一,但雙方的分歧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擴大了矛盾。也門的統一存在着先天不足,南北雙方各自懷有不同的政治目的和訴求。薩利赫的北也門國勢較強,但資源匱乏(主要是石油),且一直受到強大的近鄰沙特阿拉伯的覬覦和威脅,恐遭其吞併,統一有利於整合力量、共抗強敵;南也門藴藏儲量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實力相對較弱,過去在政治上一直依靠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經濟上依賴於蘇聯和經互會的援助。蘇東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使南也門失去了外部的強援,為了應對國內政治動盪與經濟危機,南也門主動要求提前與北也門合併,並得到了北也門的積極響應。北方在統一問題的談判中作了相應的讓步。
由於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固有的差異和權力、利益分配上的分歧,統一之後南北雙方領導人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1993年4月27日舉行了統一後的第一屆全國人民議會選舉。國際組織協助舉行選舉和觀察實際投票情況。選出的國會組成如下:全國人民大會黨佔143席、也門社會黨佔69席、伊斯蘭改革集團佔63席、復興黨佔6席、納賽爾統一人民組織佔3席、哈克黨佔2席、獨立人士佔15席。新國會議員主要來自北方。雖然也門社會黨在人口較少的南方取得最多數議席,但它在新的聯合政府中被視為次要。伊斯蘭改革集團黨魁阿卜杜拉·本·侯賽因·艾哈邁爾當選議長。伊斯蘭改革集團獲邀請加入執政聯盟,總統委員會改組以加入一名改革集團成員。 [3] 
1990年海灣戰爭期間,也門“偏袒”伊拉克,決定不支援反伊拉克多國聯軍,海灣國家減少了對也門的經濟援助,約八十萬也門國民和海外勞工遭沙特阿拉伯遣返,使新統一的也門共和國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面臨着嚴重政治危機。 [4] 
比德和薩利赫 比德和薩利赫

阿里·薩利姆·比德分庭抗禮

1992年,比德在統一兩週年的前夕離開薩那,回到亞丁,與薩利赫分庭抗禮。比德甚至拒絕參加1993年10月在薩那舉行的新政府的就職典禮。而政敵互相翻舊帳,部族因政局不穩而從中取利,使得整體治安惡化,針對也門社會黨的暴力活動加劇,造成數百人被殺。前南也門總統海達爾·阿布·巴克爾·阿塔斯繼續擔任也門總理,但他的政府因政治紛爭而無法有效運作。比德指責薩利赫違背了統一協議,企圖吞併南方。薩利赫則把這場南北也門統一後最嚴重的政治危機歸咎於比德。
經過對話委員會、約旦敍利亞阿曼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斡旋和調解,1994年2月20日,也門南北雙方領導人在約旦國王侯賽因·伊本·塔拉勒的主持下,在安曼簽署和解協議。但雙方的新聞攻擊和軍隊衝突並未間斷,最終釀成戰事不斷升級,1994年5月4日爆發全面內戰。 [5] 
也門兩巨頭:薩利赫和比德 也門兩巨頭:薩利赫和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內戰原因

也門北南雙方統一不到4年就兵戎相見,爆發大規模內戰,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原因。
第一,統一的基礎十分脆弱。也門的統一是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各異的國家的統一。原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在意識形態上受伊斯蘭教的影響較深,經濟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較深。原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實行了20多年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曾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雙方差異很大。行政權實行了統一,但軍隊、警察和貨幣並未實行統一。北、南方分別擁有3.7萬人和2.7萬人的正規軍隊。聯合政府各部委設在北方的薩那,但在原南方首都亞丁設有分部,雙方派到對方機構工作的人員受到冷遇和孤立。西方許多觀察家認為南北統一本身就是“油與水”的結合,統而不合。
第二,政治上的權力之爭。統一後,原北方的執政黨全國人民大會與原南方的執政黨也門社會黨在權力分配上的矛盾時起時伏,幾次面臨危機,導致統一過渡期延長、大選推遲。後雙方經過相互妥協和讓步,於1993年4月27日舉行了議會選舉。隨後組成了聯合政府。但具有原教旨主義宗教色彩的主要反對黨北方的伊斯蘭改革集團在大選中成為第三大黨,參加三黨聯合政府,並與薩利赫的全國人民大會聯手,南方的社會黨在政府中屈居第三位,從而增加了也門政局的複雜因素。1993年8月以來,北南雙方尤其是全國人民大會和也門社會黨之間圍繞修改憲法、雙方軍隊合併等問題分歧尖鋭、矛盾激化。全國人民大會借它在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企圖通過修改憲法,將實行集體領導的總統委員會改為總統制,並欲加速合併雙方軍隊以削弱也門社會黨的實力和權力中心的地位。也門社會黨則奮起反擊,提出了一系列反建議,雙方相持不下。儘管全國人民大會作出了一些讓步,但並不能滿足也門社會黨的要求,社會黨總書記、副總統比德滯留亞丁,拒絕返回薩那就職履任,在聯合政府中任職的要員也紛紛南下,形成了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 [6] 
第三,經濟上的利害衝突。也門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1990年人均國民總產值只有538美元,外匯收入主要靠輸出勞務來實現。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後,近百萬也門勞工從沙特、科威特等海灣國家撤回,也門不但失去了20億美元的僑匯來源,而且失業率猛增,1993年達到36%。這些勞工回國後,許多人成了難民,住在紅海邊的臨時帳篷裏,生活困難。南方原來實行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生產雖然發展緩慢,但人民的基本生活尚能得到保障。合併後,南方也照北方一樣實行資本主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最近幾年,在南方發現了大量石油,並正在陸地和海上大規模勘探新的油氣資源,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63億桶。夏卜瓦油田就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油田。1992年也門石油產量6335萬桶,出口收入29億里亞爾,其中三分之二是產在南方。亞丁有可能重新崛起,成為一個繁榮的自由港。有的外電把也門南北之爭説成是石油之爭,這話雖然説得絕對了一點,但卻道出了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利害衝突之大。也門社會黨內和南方大多數人都渴望回到統一前的局面。
也門內戰使原本十分困難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據西方軍事專家們統計,到1994年5月19日為止,雙方共損失坦克500多輛,裝甲運兵車300輛,炮400門,作戰飛機和直升飛機約20架。另外,大批被毀的軍用和民用地面設施尚無法統計,平民的財產損失也無法統計。雙方每天的戰爭損失約數百萬美元。也門內戰還造成數百萬的外僑撤走,許多工程建設項目被迫中斷。有關方面稱,由於戰火的擴大與蔓延,也門的電訊、交通、運輸已經基本癱瘓,也門的經濟受到了致命打擊。有關方面憂慮地指出,這場戰爭將使也門的經濟狀況倒退幾十年。 [6] 
比德和薩利赫 比德和薩利赫

阿里·薩利姆·比德最後博弈

也門內戰升級後,世界各國紛紛呼籲南北也門採取剋制態度,儘快停火,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1994年5月7日,阿拉伯國家聯盟在開羅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也門局勢。會議呼籲所有阿拉伯國家一起行動,結束也門的流血內戰。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也對也門內戰深表遺憾和痛心,要求交戰雙方以也門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儘快停止流血。我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表示,中國真誠希望也門南、北雙方保持冷靜與剋制,避免衝突繼續擴大。 [6] 
南北雙方除在軍事上進行殊死搏鬥外,還開展各自的政治戰和外交戰。內戰爆發後,北方立即解除了副總統比德、總理阿塔斯和南方其他領導人在聯合政府中的職務。總統薩利赫要求南方領導人投降,否則要對他們進行處決,並聲明也門發生的是叛亂,不是內戰,一再宣稱這是也門的內政,不接受任何國際調解。5月18日,也門政府提出4個停火條件,這4個條件是:1.南方必須承認薩那政府的合法性;2.南、北雙方武裝部隊合併;3.南方領導人投降;4.恢復國家憲法。比德等南方領導人則大講北方對南方進行吞併,要求國際社會調解。5月20日晚間,薩利赫和比德分別接受阿拉伯國家領導人的建議,同意在穆斯林的重要節日“宰牲節”期間停火。
1994年5月21日晨,阿里·薩利姆·比德通過亞丁電台、電視台發表《告人民書》,宣佈脱離統一的也門共和國,成立“也門民主共和國”,並於晚間發表聲明,説“也門民主共和國”總統委員會已正式組成。5月22日,也門南方總統委員會選舉比德為也門民主共和國總統,比德任命也門人民聯盟領導人阿里·加法裏為副總統,曾為統一的也門總理的海達爾·阿塔斯被選為總理,並委託他組織“民族統一政府”。薩利赫則發表聲明宣佈其無效,同時向部隊發佈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攻佔亞丁。 [7] 
在1994年也門內戰中,也門民主共和國代表了被削弱後的南方勢力。在雙方軍事力量對比上,北方人多勢眾,地面部隊佔優勢,南方在海軍、空軍和導彈方面佔優勢。也門民主共和國獲得了鄰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裝備與財政援助,尤其是對統一的也門感到威脅的沙特阿拉伯。除此之外,新政權未能取得國際社會承認。內戰過程中,美國一再呼籲雙方回到談判桌。各種相關嘗試,例如聯合國派遣特使或俄羅斯斡旋,均未奏效。
除空襲外,內戰戰場主要位於也門南方。由於南北雙方根據統一協議的規定:北方在南方有駐軍,南方在北方也有駐軍,但經過十多天激烈戰鬥,北方軍隊基本消滅了南方駐在北方的軍隊,並向亞丁以北和以東的軍事重鎮阿納德、夏卜瓦和津吉巴爾等地發起進攻。1994年5月中旬,北方的政府軍開始向亞丁推進。5月24日,南方石油重鎮阿塔克被政府軍攻佔。與此同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924號決議,要求交戰雙方停火。6月6日,雙方實現了短暫的停火。但隨着在開羅進行的停戰談判宣告破裂,這次停火僅僅維持了6個小時。戰局迅速向不利於南方的方向發展。同年7月4日,政府軍向南方首都亞丁和東部重鎮穆卡拉發起強大攻勢,並於當天攻佔哈德拉毛省首府穆卡拉。穆卡拉實際上是南方軍隊的指揮中心,比德一直坐鎮該城。7月5日,政府軍攻入亞丁。 [5] 
此外,以也門共和國國防部長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將軍為首的部分南方人士在內戰伊始就倒戈效忠薩那政府。前民主也門領導人阿里·納賽爾·穆罕默德的支持者們也在南方起事,大力協助政府軍的軍事行動,並參與打擊、抓捕分裂分子。這都使以比德為首的南方政權腹背受敵。 [8] 
阿里·薩利姆·比德及5名助手於1994年7月6日乘快艇離開也門抵達阿曼蘇丹國。也門政府發言人於7月7日晚宣佈全國範圍內的一切軍事行動結束,歷時65天的也門南北戰爭最終以要求獨立的南方軍事上的徹底失敗而宣告結束,國祚短暫的也門民主共和國滅亡,也門重歸統一。 [2] 
比德和薩利赫,也門南北雙雄對決 比德和薩利赫,也門南北雙雄對決

阿里·薩利姆·比德分離運動

阿里·薩利姆·比德流亡國外後,繼續從事反對薩利赫總統和謀求南方獨立的運動,2007年創建分離組織“南也門運動”,開展政治活動和武裝滲透。1994年內戰結束後,也門全國人民大會黨一黨獨大,薩利赫在也門全國建立家族式的獨裁統治。但南北紛爭仍然持續,南方感到北方的不公待遇,社會主義時期受現代化教育的南也門人仍瞧不起北也門的古代部落文化,南也門亞丁港許多人稱北也門為野蠻人。 [9] 
2011年也門爆發反對薩利赫總統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2011年也門民眾抗議活動),結束了薩利赫長達三十二年的統治。在這場席捲中東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南也門運動”加入也門反對派聯盟。與此同時,南蘇丹成功自蘇丹獨立,也門南部也開始醖釀起獨立風潮。“南也門運動”趁機坐大,力圖恢復南部獨立。“南也門運動”領袖比德表示南也門的“政治運作與政府基礎建制已經就緒。”
阿里·薩利姆·比德 阿里·薩利姆·比德
參考資料
  • 1.    《世界政治家大辭典》編委會.《世界政治家大辭典》(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2年:第2407~2408頁
  • 2.    《各國事變大史典》編委會.《各國事變大史典——世界政變兵變總覽》(下):亞洲·也門:亞丁“一一三”流血事件(張士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053頁
  • 3.    安德,克勞斯-斯特凡,《也門共和國:大選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2001年
  • 4.    佛德,希沙姆,《海灣戰爭對移民和匯款的影響》,經濟學論文,聖地亞哥州立大學,2009年12月
  • 5.    《各國事變大史典》編委會.《各國事變大史典——世界政變兵變總覽》(下):亞洲·也門:也門南方的武裝叛亂被鎮壓(張士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055~1057頁
  • 6.    周溢潢.《也門大規模內戰的回顧》.濟南:山東省出版總社《黨員幹部之友》雜誌編輯部,1994年第8期
  • 7.    保羅·德雷施.《也門的歷史》.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96頁
  • 8.    亨吉斯,克里斯.《在也門的內戰,南方沮喪地戰鬥》.紐約:《紐約時報》,1994年5月16日
  • 9.    哈雷·愛德華茲.《在也門南部,分離言論盛行》.洛杉磯:《洛杉磯時報》,201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