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泰銀行

鎖定
開泰銀行是由伍柏林先生為首的一批泰華商人於1945年6月8日創建的,原名為泰華農民銀行。建行時初始註冊資本為500萬泰銖,首批員工僅有21名,行址位於曼谷野虎路(今野虎路分行)。銀行開業僅半年就實現良好開局,到1945年底第一個會計期末,銀行已擁有資產1,500萬泰銖,存款1,200萬泰銖。 [1] 
開泰銀行是泰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業務和跨境貿易融資等方面擁有成功經驗。 [2]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開泰銀行的註冊資本為304.86 億泰銖總資產28460億泰銖。在全泰國擁有1107家分行及營業處;在海外設有16家分支機構。在2017福布斯世界最佳僱主排行榜中,開泰銀行排名世界第16位,在亞洲名列第三,泰國排名第一,世界銀行業名列第二。 [1] 
公司名稱
開泰銀行
外文名
Kasikorn Bank
成立時間
1945年6月8日
總部地點
泰國曼谷
創始人
伍柏林
原    名
泰華農民銀行
官    網
http://www.kasikornbank.com/

開泰銀行所獲榮譽

2020年5月13日,開泰銀行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714位。 [7-8] 

開泰銀行銀行簡史

1945年6月8日,伍柏林帶領一批華商共同創建的泰華農民銀行(開泰銀行前身)正式對外營業,註冊資本為500萬泰銖,創立之初整個銀行僅有21名員工,伍柏林出任首任總裁。這家由泰國第三代客家人伍柏林牽頭創辦的銀行(開泰前身為“泰華農民銀行”)自誕生之初,其體內就流淌着中華血液。“開泰”二字更是源於《易經》中的“三陽開泰”。 [1] 
1962年,伍伯林的長子伍班超出任開泰銀行總裁,他起用大批優秀的年輕人才,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使銀行業務迅速發展。14年後,開泰銀行在泰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併成為泰國銀行業擁有最多分行的銀行。 [1] 
1992年,39歲的伍萬通出任銀行總裁,擔負起傳承祖業的重責大任。彼時,開泰銀行已從一家中小銀行發展成為泰國主要商業銀行。 [1] 
1994年,伍萬通率先將“企業再造”理論引入泰國,並以此啓動了開泰工作流程的改革與再造,使銀行從內部程序到對外服務、乃至分行外觀都煥然一新。 [1] 
到2004年底, 員工人數已經超過9000人,總資產已達8245.51億泰誅(約合人民幣1264.37億元),淨資產6666.5億元泰銖(約合人民 幣1313.3億元),淨利潤1534億元泰銖(約合人民幣302.2億元),成為泰國第二大商業銀行。 [3] 
經過68年的快速成長,開泰銀行已發展為一家在資產總 額、存款總額、分行網點和僱員人數方面規模可觀的大型金融機構。截至2012年6月30日,開泰銀行的註冊資本為304.86億泰銖,總資產18,870.36億泰銖,存款總額13,256.30億泰銖,貸款總額12,634.02億泰銖;在全泰國擁有824家分行,包括曼谷及周邊地區288家 和外府536家;在海外設有9家分行或代表處,包括洛杉磯分行、開曼羣島分行、香港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北京代表處、上海代表處、昆明代表處和東京代表處。這些分行和代表處為泰國與世界各地之間開展貿易和金融業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4] 
在伍萬通的執掌下,截至2015年3月31日,開泰銀行的總資產達到24749億泰銖,存款總額16534億泰銖,貸款總額15482億泰銖;在全泰國擁有1128家分行及營業處,包括曼谷及周邊地區326家、外府802家;在海外設有14家分支機構,其中包括中國的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北京代表處、上海代表處以及昆明代表處。 [5] 
2017年的泰國開泰銀行,在深圳成立外商獨資銀行並在上海增設分行。由此,中國地區業務已成為開泰銀行海外業務的重要組成。 [1] 
2020年1月15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廣州會見泰國開泰銀行董事長伍萬通。希望雙方加強合作,進一步推動金融創新,為廣東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投融資服務 [2] 

開泰銀行銀行改中文名

開泰銀行
開泰銀行(3張)
泰華農民銀行集團決定自2012年4月3日起改用新中文名稱,更換為“開泰銀行”,此決定已於近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泰文和英文名稱並 無更換。
改中文名稱後,總公司及直屬子公司的中文名稱相應改變,各公司標誌中的中文字樣也同時改變,如泰華農民銀行改為“開泰銀行”、泰華農民基金改為“開泰基金”、泰華農民研究中心改為“開泰研究中心”、泰華農民證券改為“開泰證券”、泰華農民租賃改為“開泰租賃”和泰華工廠和設備改為“開泰設備融資”。
據悉泰華農民銀行此次啓用新中文名稱與其推動開拓中國市場策略相關,以往該銀行在中國市場以“泰華農民銀行”名稱出現,讓中國人誤為專門從事農業相關業務,給銀行全方位開拓業務市場帶來一定不便。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