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湖濕地保護區

鎖定
長湖濕地保護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荊州市荊州區、沙市區和潛江市的周邊範圍內,地處長江漢江之間的江漢平原腹地,南遙長江,北貫漢江,是湖北省三大湖泊之一。長湖湖形狹窄,長31公里,最寬18公里,平均寬4·16公里,因此故名長湖。長湖枯水面積9150平方公里,豐水面積1534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位30·5米,平均水深2米,總蓄水量2·45億立方米。濕地總面積15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約50平方公里。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北長湖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主要保護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大鴇、黑鸛、東方白鸛、白肩雕、白尾海雕等。 [1] 
中文名
長湖濕地保護區
地理位置
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157.5 km²

長湖濕地保護區地質狀況

長湖屬我國東部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的江漢沉降區,是由燕山運動開始形成的內陸斷陷盆地,其構造格局受西北、西北西和東北北向構造線所控制。至全新世以來,由於長江和漢水的多次決口分流,在江漢平原上形成了若干個的河流窪地,其中心就是長江和東荊河之間的河間窪地,即是今天的四湖地區。
由於江漢平原的構造線呈北西—南東向,因而控制了平原上的水系發育。長江、漢水流經平原的流向大體上與這組構造線相一致,所形成的河間窪地也呈西北—東南向。
本地區主要土壤型有水稻土和潮土,在湖灘地有小面積的草甸土分佈。水稻土是現代沼澤土經過自然演化和圍墾,在長期水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在窪地中,西側為河流沉積物,天然堤或人工堤堆積,中間窪地處若潛水不暢,就易於壅塞成湖,長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

長湖濕地保護區氣候特徵

長湖濕地屬濕暖的北亞熱帶中緯度南緣,我國季風氣候較明顯的地區,近地層為季風環境所控制,所以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長湖濕地的基本氣候特徵。長湖濕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盛行東北季風;夏季氣候炎熱多雨,多為東南季風或西南季風控制;而春秋兩季為過渡季節,兩種季風交替出現。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長湖7月平均氣温(28.9℃)比同緯度全球均值(24.0℃)高;1月平均氣温(3.8℃),又比同緯度全球均值(5.0℃)低,年平均氣温15.9-16.6℃。年積温(≥10℃)一般為5100-5300℃,其初日在4月上旬,終日在11月上旬,平均時數1987.7小時,無霜期長,一般為250天左右。本地區光能充足,降水充沛,熱量豐富,並且有雨熱同季的特點。無霜期長,一般每年為269天以上。年光照輻射總量為440-460KJ/cm2,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1300mm,平均蒸發量1355 mm,可調蓄容量為4.19Ⅹ108000m3。

長湖濕地保護區土壤條件

長湖濕地系河湖沖積、淤積物組成的低窪地、沼澤。該區域土壤類型主要有水稻土和潮土,而在湖洲灘地有少量的草甸土分佈。
水稻土是現代沼澤化土經過自然演化和圍墾,在長期水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其中主要有潛育型水稻土和沼澤型水稻土,這兩種土壤的形成主要受長湖地下水位起落影響,土壤剖面構型多呈AG型和APG型。
潮土類主要分佈在長湖和崗地之間的地勢較高地帶,是在長期旱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

長湖濕地保護區水文與水質

長湖匯水面積廣闊,東南部伸展至洪湖,北部達荊門市的沙洋縣、掇刀區一帶,資料記載,注入長湖的支河有15條,總長484.4公里。
區域內地形平坦,自西北略向東南傾斜。其水位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四湖流域的降水,每年5-10月,大部分地面徑流不能自排入長江而匯於此,而且往往強度大,範圍廣,降雨時間長,這樣,長湖流域經常形成外洪內澇。
長湖湖水清澈,一般化學性狀指標均屬正常,有毒有害物質檢出率較低,湖水無明顯污染,總體上達到地面水二類標準,保持着良好的水質,其基本特點為:透明度在1.8-2.5m之間;PH值偏鹼性;電導率在211-490us/cm之間;水硬度在3.92-11.26德國度之間,平均為6.03德國度;溶解氧季節性變化較大,最低為夏季,其值為4.25mg/L,最高為冬季,值為13.32mg/L;耗氧量夏季在7.80mg/L左右,冬季在3.55mg/L左右。

長湖濕地保護區動植物資源

長湖濕地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維管束植物116科、303屬、472種,浮游植物280種,水生高等植物158種。
其中有國家Ⅰ類保護植物水杉,Ⅱ類保護植物銀杏、翠柏馬蹄參、青檀、半楓荷、野大豆、八角蓮、紫荊、銀鍾花、喜樹、野菱等11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野生動物有698種,其中鳥類資源133種、兩棲類動物6種、爬行類隸屬2目7科12種、獸類隸屬6目7科13種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477種、魚類57種。
其中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白肩雕、大鴇、黑麂、中華鱘、白鱘、胭脂魚、鰻鱺等11種被列為國家Ⅰ類保護野生動物;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鴛鴦、鳶、松雀鷹、大風鵟、紅腳隼斑頭雁、短耳鴞、草鴞虎紋蛙、獐等14種被列為國家Ⅱ類保護鳥類;此外還有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0多種。

長湖濕地保護區人文資源

長湖自古迄今就是荊門、沙洋、荊州、沙市通江達漢的黃金水道,且風光宜人。僅荊門市沙洋縣境內就有潘家台、王家台、月台,柳崗牧笛、長湖遠帆、漁歌早唱、仙橋夜月、夕陽返照、書亭墜雨、鳳山曉鍾、白羽破金等“三台八景”。
楚國名相孫叔敖(公元前約630年一公元前593年),出生於海子湖北岸白土裏(又稱孫家山,今雨台山附近),少年時,曾遇兩頭蛇,時俗認為見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見。
於是,他斬殺了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為族人讚佩。那山丘因而得名“蛇入山”,在今荊州古城城北約二十里。現沙市區長港路與江漢北路交匯處有一公園名叫蛇入山公園,就是為了紀念孫叔敖。

長湖濕地保護區保護現狀

為了加強長湖濕地保護區的保護,從源頭上防止污染,淨化水質,防止湖面面積萎縮。
近幾年來,沿湖各縣市區下大力氣整治沿湖周邊的小造紙廠,對其實行了關、停、並、轉,徹底解決了這一長期污染長湖的污染源。還採取疏通河道、全面駁岸、植樹種草,對河水進行微生物技術處理,並開展大面積植樹造林活動,增加了綠地覆蓋面。
同時開展退田還湖,增加了長湖的濕地面積。現在,長湖岸邊的山更綠了,湖中水更清了,長湖水體總體達到三類以上水質,濕地保護呈良好發展態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