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鎮(拼音:zhè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最古形體為小篆,也見於先秦著作《國語 [2]  。據《説文》,“鎮”本義為壓。引申作名詞用,轉指用來壓物的東西。又引申指抑制、控制,還引申為不慌亂、鎮定,也引申為用武力彈壓來維持穩定,再引申指軍隊以武力守衞。用作名詞,指軍隊鎮守是險要地方。由鎮守的險要之地引申轉指集鎮,再引申指縣以下的一種地方行政單位。 [9] 
中文名
拼    音
zhè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QFHW [3] 
倉    頡
OPJBC [3] 
鄭    碼
PELO [3] 
筆    順
撇、橫、橫、橫、豎提、橫、豎、豎、橫折、橫、橫、橫、橫、撇、點
字    級
一級(編號:3256) [1] 
平水韻
去聲·十二震 [4] 
總筆畫
5+10(部首+部首外)
四角號碼
8478₁ [3] 
注音字母
ㄓㄣˋ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造字法
形聲字(左形右聲)
統一碼
基本區 U+9547 [3] 
異體字
𨥵、𨦸
舊字形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形聲字。“鎮”字,小篆寫作圖1、圖2,左部為“金”,作形旁表義,表示這個字的本義是與金屬有關的;右部為“真”,作聲旁指示讀音。隸變後的字形本寫作“鎭”,聲旁上部是匕,中間是目,第八筆是豎折。後來上部演變為“十”,第八筆演變為橫,並與中部的“目”連接起來,寫作“鎮”。《簡化字總表》規定“金”用作左旁時簡化為“釒”,因此“鎮”簡化為“鎮”。 [2] 
《説文解字》認為,“鎮”的本義為壓。金屬的比重較大,因而壓力較大,故“鎮”字從金。東西被壓住後,其位置就相對穩定,所以“鎮”字引申出抑制、控制的意思;又引申出安定、安撫的意思;還引申為以武力維持安定,如説鎮壓,鎮服,鎮守。“鎮”後來還引申為用來壓物的東西,這是動詞活用為名詞的結果。“以武力維持安定”活用為名詞後就是“以武力守衞的地方”。 [2]  [9] 
“鎮”的另一個常用義項是用作行政區劃單位。這一類意義由“軍隊守衞的險要地方”引申而來。在古代,鎮最初指的是駐防軍隊在邊境重地所設置的營壘和城堡。這種設置,始於北魏的六鎮而盛於唐朝的藩鎮。直至宋朝,宋太祖以崇文抑武的國策罷廢了軍事性質的鎮,只保留商業繁榮的鎮。雖説邊境地區依然有城、堡、寨、關、鎮之類,但此時的鎮已純粹是地方行政單位,或隸屬於州,或隸屬於縣,鎮將的權勢已被極大地削弱了。宋·高承《事物紀原·州郡方域·鎮》説:“宋朝之制……民聚不成縣而有税課者,則為鎮。”可見宋朝的基本體制,就是用“鎮”來泛稱縣以下的小商業城市。這種地方政區的基本體制一直延續到現代。 [10]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語
例句
例詞
zhèn
動詞
用重物壓在上面;向下加重量。
press down;
weigh down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
宋·王君玉《國老談苑》卷一:每御製,或飛宸翰,則用以鎮所臨之紙。
《紅樓夢》第二九回:寄名符早已有了……還在佛前鎮着呢。
鎮紙;鎮石
壓制;抑制。

《國語·周語上》: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
戰國·屈原《九章·抽思》: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朱湘《哭孫中山》詩:哭罷!因為鎮鬼的鐘馗已喪,在崑崙山下魑魅更要橫行。
鎮壓;鎮止;鎮痛;鎮服;鎮宅
安撫;安定。
pacify
《後漢書·皇甫規傳》:遣匈奴以宮姬,鎮烏孫以公主。
宋·蘇軾《論擒獲鬼章稱賀太速札子》:臣願朝廷鎮之以靜,示之以不可測。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奇節》:王沂公當軸,以厚重鎮天下。
鎮定;鎮靜;鎮心;鎮安;鎮寧
用武力維持安定。

三國蜀·諸葛亮《彈李平表》: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
唐·韓愈《送温處士赴河陽軍序》:大夫烏公以鈇鉞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
鎮守;鎮靖;坐鎮
引申為統轄管理。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七:呂侍讀溱性豪侈簡倨,所臨鎮雖監司亦不少降屈。
清·週中孚《鄭堂札記》卷四:此外尚有王瑜,淮安人,後鎮淮安,總督漕運。

顯示重要;尊重。

《國語·周語上》: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為贄幣、瑞節以鎮之,為班爵、貴賤以列之。
《國語·周語上》:夫執玉卑,替其贄也;拜不稽首,誣其王也。替贄無鎮,誣王無民。

置食物、飲料於冰、冷水中使變涼。
cool
老舍《四世同堂·偷生》:“還是這樣的小食品,可是由沿街吆喝的賣蜂糕的帶賣,而且用冰鎮過。”

名詞
喻指倚重者,中堅人物。

《國語·晉語三》:惠公既殺裏克而悔之,曰:“芮也,使寡人過殺我社稷之鎮。”
漢·蔡邕《胡公碑》:赫赫猗公,邦家之鎮。
《梁書·宗夬劉坦等傳論》:此三人者,楚之鎮也。

比喻根本;基礎。

《國語·晉語五》:麑退,嘆而言曰:‘趙孟敬哉!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鎮也。賊國之鎮不忠,受命而廢之不信,享一名於此,不如死。’觸庭之槐而死。
三國魏·高堂隆《切諫增崇宮室疏》:然則士民者,乃國家之鎮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

重要的或險要的地方。

晉·張載《劍閣銘》:惟蜀之門,作固作鎮。
唐·儲光羲《臨江亭五詠》之一:晉家南作帝,京鎮北為關。

古代稱一地區內最大最重要的名山,主山。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山鎮曰會稽。
南朝梁·蕭繹《廬山碑》:廬山者亦南國之德鎮。
唐·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周代九服之一。

《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又其(夷服)外方五百里曰鎮服。”
鎮畿
守衞的地方。

《魏書·官氏志》:詔諸徵、鎮都大將依品開府,以置佐吏。又:城隍、倉庫皆鎮將主之,但不治。
《明史·兵志三》:正統以後,敵患日多。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初設遼東,宜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
鎮使;鎮將;鎮台;藩鎮
明清時軍隊的編制單位。清末編練新軍,也稱為“鎮”。

《清史稿·兵志三》:“至光緒三十年,畫定軍制,京師設練兵處,各省設督練公所,定新軍區為三十六鎮。”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四章:“要不了幾天,革命隊伍便可成立幾鎮。”

較大的集市。
town
《水滸傳》第十一回:“山寨中糧食雖少,近村遠鎮可以去借。”

行政區劃單位,一般由縣一級領導。
town
魯迅《彷徨·祝福》:“那是下午,我到鎮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
梁斌《紅旗譜》二九:把養豬户和窮人們都串連起來,村連村,鎮連鎮,人多勢力大,一齊擁上去,砸他人措手不及。
城鎮;鄉鎮;村鎮
指壓東西的用具。
ballast;
weight
戰國·屈原《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指鎮圭(古代舉行朝儀時天子所執的玉製禮器)之類。

《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
賈公彥疏:此雲玉鎮,即《大宗伯》雲‘以玉作六瑞’,鎮圭之屬,即此寶鎮也。

鎮星。即土星。

《南史·宋紀上·武帝》:始義熙九年歲、鎮、熒惑、太白聚東井,至是而關中平。
唐·楊炯《渾天賦》:五星者,木為重華,火為熒惑,鎮居戊巳,斯為土德。

(Zhèn)姓氏用字。


鎮海(明代人,見《萬姓統譜·震韻》)
副詞
時常;總是(多見於早期白話)。
constant;
permanent;
often
唐·李世民《詠燭二首》: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
宋·高觀國《祝英台近·荷花》詞:遙想芳臉輕顰,凌波微步,鎮輸與沙邊鷗鷺。
清·洪昇《長生殿·窺浴》:鎮相連似影追形,分不開如刀划水。

表示整個的(多見於早期白話)。
whole;all
宋·王禹偁《北狄來朝頌》:隴首雲闊,河隍路窮,青冢鎮野,黑山駕空。
宋·羅燁《醉翁談錄·意娘與李生相思賦》:鎮夕厭厭,休言扁鵲能調藥;終宵悄悄,便做陳摶怎生眠?
錢鍾書《圍城》五:雨愈下愈大,宛如水點要搶着下地,等不及排行分,我擠了你,你拼上我,合成鎮塊的冷水,沒頭沒腦澆下來。(按:新版作“整”)
鎮日;鎮夜
形容詞
指臉色陰沉,表情嚴肅。

元·鄧玉賓《粉蝶兒》套曲:陪着笑頻哀告。鎮着色下風雹。比這砍柴的形勢惡。
梁斌《紅旗譜》十一:運濤故意鎮起臉,裝起大模大樣。

tián
動詞
通“”。

《國語·晉語二》:譬之如室,既鎮其甍矣,又何加焉?
明·王禕《跋石鼓臨本》:岐陽石鼓,三代石刻之僅存於今者。宋東都時,嘗鑄金鎮其刻文。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汝州之治諸井,皆以夾錫錢鎮之,每井率數十千。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5]  《現代漢語詞典》 [13]  《漢語大字典》 [14]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陟刃切(zhèn)
(鎭/鎮)博壓也,從金真聲。 [11] 

説文解字注

(鎭/鎮)博壓也。博,當作簿,局戲也。壓,當作厭,笮也。謂局戲以此鎮壓,如今賭錢者之有樁也。未知許意然否。引申之為重也,安也,壓也。
從金,真聲。陟刃切,十二部。 [6] 

廣韻

陟鄰切,平真端 ‖ 真聲真1部(zhēn)
鎭,戍也。又陟刃切。
陟刃切,去震端 ‖ 真聲真1部(zhèn)
鎭,壓也。《周禮》有四鎭:楊州之會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醫無閭、兾州之霍山。又姓,出《姓苑》。陟刃切。三。 [12]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部】 鎮;康熙筆畫:18;部外筆畫:10
《字彙》:俗鎭字。 [7] 
【戌集上】【金部】 鎭;康熙筆畫:18;部外筆畫:10
古文:𨦸
《唐韻》《集韻》《韻會》並陟刃切,音震。《説文》:博壓也。《玉篇》:重也,壓也。《前漢·枚乘傳》: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鎭之。《周語》:為摯幣瑞節以鎭之。註:鎭,重也。《楚辭·九歌》:白玉兮為鎭。註:以白玉鎭坐席也。一作瑱。
又《玉篇》:安也。《周禮·春官》:王執鎭圭。註:鎭,安也。《左傳·桓十三年》:夫固謂君訓眾,而好鎭撫之。
又《正韻》:藩鎭、山鎭,皆取安重鎭壓之義。《禮·禮器》:其餘無常貨。註:其餘謂九州之外,夷服,鎭服,蕃服之國。《周禮·夏官·職方氏》:辨九服之邦國,曰侯服、甸服、男服、採服、衞服、蠻服、夷服、鎭服、藩服。註:言鎭守之。《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傳:每州名山大者,以為其州之鎭。《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山鎭曰會稽。註:鎭,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韻會》:州名,漢恆山郡,後周立恆州唐改鎭州。五代唐改眞定府。
又姓。出《姓苑》。又《萬姓統譜》:湖廣松滋縣有鎭氏。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太歲在甲寅,鎭星在東壁。
又《廣韻》陟鄰切。《集韻》《韻會》知鄰切,並音珍。《廣韻》:戍也。
又《集韻》:寶器也。《周禮·春官·天府》:國之玉鎭。註:玉瑞也。一音珍。或作瑱。
又《周語》:是陽失其所而鎭隂也。註:鎭,音珍,為隂所鎭笮也。《史記·周本紀》作填。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與塡同。塞也。《晉語》:譬之如室,既鎭其甍矣。註:鎭,或作塡,經史通用。
又馮衍《顯志賦》:稱古今以敬思兮,覽聖賢以自鎭。嘉孔父之知命兮,大老耼之貴玄。鎭,叶音田。 [7]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釒”的第二筆是短橫,末筆㇙(豎提)一筆寫成。“釒”窄“真”寬,頂部“金”低,底部“真”低。“釒”,第三筆短橫在橫中線。“真”,“十”的橫筆從豎中線起筆;“具”,豎筆起筆於橫中線上方,緊貼豎中線右側;框內首橫在橫中線;長橫從“釒”下側起筆;短撇斜跨豎中線。 [15]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i̯ĕn
王力系統
t
ǐen
董同龢系統
t
jen
周法高系統
t
ien
李方桂系統
t
rjinh
西漢



東漢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真諄臻

jien
北魏後期北齊
真諄臻

jien
齊梁陳北周隋
真諄臻欣

jie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ȶ
i̯ĕn
擬音/王力系統

ȶ
ǐěn
擬音/董同龢系統

ȶ
jen
擬音/周法高系統

ʈ
iɪn
擬音/李方桂系統

jĕn
擬音/陳新雄系統

ȶ
ǐe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8]  [17]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十七真

開口呼
全清
陟鄰切/陟刃切
ȶjen
去聲
二十一震

開口呼
全清
陟刃切/陟鄰切
ȶjen
集韻
平聲
上平十七真
開口呼
全清
知鄰切
ȶien
平聲
下平一先
開口呼
全濁
亭年切
dɛn
去聲
二十二稕
開口呼
全清
陟刃切
ȶien
禮部韻略


去聲





陟刃切

增韻


平聲





之人切



上聲





止忍切



去聲





陟刃切

中原音韻

去聲
真文

開口呼

全清

tʂiən
中州音韻


去聲
真文





葉真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八真
全清
之人切
tʃiən
上聲
八軫
全清
止忍切
tʃiən
去聲
八震
全清
之刃切
tʃiən
分韻撮要

陰去
第八賓稟嬪畢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8]  [1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1-10]
  • 2.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1226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6]
  • 4.    平水韻 十二震 鎮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1-10]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360
  • 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説文解字注 下:鳳凰出版社,2015.07:第1229頁
  • 7.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1306
  • 8.    鎮的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1-13]
  • 9.    那玲編.千萬別折騰漢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07:258
  • 10.    陳璧耀著.漢字裏的中國 咬文嚼字精選一百篇[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8.01:78-81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023
  • 12.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04;393
  • 1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656
  • 1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564
  • 1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50
  • 16.    鎮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3]
  • 17.    鎮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