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錘矛

鎖定
這是一種長柄的硬頭錘,最早出現於古埃及前王朝時期,從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開始成為騎兵用的特殊長槍。除了和一般騎士槍一樣用作突擊外,它的頭部也是一個硬頭錘,在馬戰和混戰中都能發揮十足的威力,而且,這種武器對穿着鎧甲的騎兵來説,也能發揮很強的破壞力 。
中文名
錘矛
類    型
武器
類似武器
騎士槍
最早出現時間
古埃及前王朝時期
最早出現地點
中東

目錄

錘矛起源

錘矛(mace)在西方的歷史極其悠久,它最初是一種棍棒類武器,在古埃及前王朝時代便已經出現,當時的錘頭通常為石質,而且很早便扮演了重要的禮儀角色,相當於“權杖”。公元前31世紀的文物那爾邁調色板上,統一上下埃及的埃及第一王朝首個法老那爾邁(Narmer)手持的正是一支錘矛。
兩河流域古文明中,錘矛也頗受重視。蘇美爾人的銘牌中,將一些本地諸侯的頭銜描繪為“錘矛之主”(Lord of the Mace)——錘矛儼然是身份的象徵。從公元前19世紀起,武功蓋世的亞述人也在軍中裝備了錘矛。而波斯帝國的精鋭重騎兵則將錘矛作為自己的副武器。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一千多年後中東北非馬穆魯克重騎兵。
手持錘矛的馬穆魯克騎兵 手持錘矛的馬穆魯克騎兵
古代東地中海地區各民族幾乎或多或少均裝備過錘矛(希臘人除外)。但羅馬人不使用錘矛,也沒有證據表明同期凱爾特人條頓人使用錘矛。不過羅馬帝國衰亡後,錘矛這種武器也傳入了歐洲

錘矛使用

在歐洲,長期流行着一種誤解——錘矛是教士們在作戰、鬥毆時最愛(甚至專用)的武器。一個原因是,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曾説:“凡動刀者必死於刀下。”因此,教士們竭力避免使用刀劍,便轉而看好錘矛。這種誤會可能很大程度上源於著名的貝葉掛毯(Bayeux Tapestry)。貝葉掛毯由征服者威廉的同母異父兄弟巴約的厄德(Odon de Bayeux,約1036年-1097年)訂製,它長近70米,主要描繪了征服者威廉擊敗英王哈羅德二世黑斯廷斯戰役,具有很高的藝術、歷史價值。厄德身為巴約主教,在貝葉掛毯中手持的武器是棍棒(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錘矛),讓許多人產生了主教不得舞刀弄劍的印象。(然而貝葉掛毯中征服者威廉使用的也是類似武器)。貝葉掛毯中還有許多在半空飛舞的錘矛形制武器,可能是一種投射類武器,類似飛斧。蘇格蘭傑出歷史小説家司各特爵士的許多作品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成見。
有趣的是,厄德後來在1072年轉而起兵反叛威廉,失敗被俘。教皇一度嚴令釋放這位主教,稱他是“基督的兒子”。威廉的迴應則是給教皇寄去了繳獲的厄德的鎖子甲,並附上了簡單的一句:“這不是你兒子的外衣嗎。”(借用聖經·創世紀32反諷教皇)。
貝葉掛毯中的厄德 貝葉掛毯中的厄德
實際上,中世紀歐洲主教們往往也是擁有地產甚至城鎮的強大世俗統治者,有時還會親自領兵作戰。不過,他們所用的兵器與一般的貴族騎士並無本質區別。所謂錘矛是神職人員專屬兵器的説法純屬以訛傳訛。
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品中,依然能看到和貝葉掛毯相似的杖型兵器。例如,佛羅倫薩畫家保羅·烏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的代表作《聖羅馬諾之戰》三聯畫中,佛羅倫薩共和國傳奇傭兵隊長尼科洛·達·託倫蒂諾(Niccolò da Tolentino)Niccolò da Tolentino手持的就是一根“權杖”類武器,而另一幅中一名騎兵揮舞的也正是一支錘矛。
保存至當代的古代錘矛要多於戰錘、戰斧。但這並不能證明古代錘矛遠比後者流行。因為戰斧、戰錘可以很方便地轉為民用,作為一種日常工具,因此較難完好保存下來。而錘矛本身很難用作日常生活,加之具備一定禮儀屬性,更容易作為“傳家寶”保存在武器庫中。

錘矛形制

傳統錘矛僅僅兩部分構成:鑄造或鍛造的金屬頭部以及木柄。文藝復興以後,錘矛的形制出現了變化,最多由四部分構成。首先,頭部出現了複雜的截面(通常為7面)、凸起甚至尖刺。錘矛頂部也出現一個單獨的凸起,擁有各式各樣的形狀,例如長釘型,金字塔形,甚至王冠形。矛頭一般是可拆卸的。(因此很多現存的錘矛都出現了矛頭的缺失)
手柄則可再細分成兩部分。上部鋼鐵,下部木質。但在1470年以後,通常手柄完全為鋼鐵材質,但通常還是分為兩部。
錘矛在文藝復興以後基本發展為四種基本形制,如下圖:
不同的錘矛形制 不同的錘矛形制
形制1被稱作“哥特式錘矛”。雖然當時有許多武器盔甲都被稱作哥特式,但“哥特式錘矛”無疑最契合哥特建築的特色。這種錘矛平均長45釐米,重約1275克。
哥特式錘矛 哥特式錘矛
1500年左右,哥特式錘矛開始過時,被更加重型的M2型取代。M2也是保存至當今最多的錘矛構型。有許多歷史名人的此型錘矛傳世,例如馬德里皇家軍械庫裏查理五世皇帝的錘矛,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也收藏了一支法國亨利二世的錘矛。
亨利二世的禮儀用錘矛 亨利二世的禮儀用錘矛
和哥特式相比,這一構型的邊緣變薄了,只有大約3毫米(哥特式4-5毫米)。重量在2-3公斤,長度60-70釐米。
構型3類似於我們熟悉的“狼牙棒”,它深受浪漫主義作家、插畫家的喜愛,但實際上在西歐較少裝備。錘頭佈滿尖刺,看上去有些像一戰中的水雷。不過在波斯、印度,這種構型就相當常見了,並且一直使用到了19世紀。西歐較少使用這種構型可能是因為它對板甲的破甲作用不如其他構型,而在印度波斯,主要裝備的還是傳統鍊甲。
16世紀後期意大利的禮儀用錘矛 16世紀後期意大利的禮儀用錘矛
第四種構型起源於東歐(可能是波蘭波蘭人稱“布拉瓦”bulawa)。其特徵是“洋葱頭”,較粗的邊緣,以及頂部突起的缺失。和其他東歐武器一樣,它和土耳其、波斯的兵器有着些許相似。現存的最早此構型可上溯至9世紀中期。東歐錘矛兼具西方(如7重邊緣)和東方特色(邊緣圓潤)。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有一支禮儀用錘矛便屬於這種構型,融合了某些土耳其工藝。
隨着熱兵器時代的到來,錘矛和戰斧、戰錘等兵器逐漸退出了戰場。然而,由於錘矛自古以來便是權力的象徵,演變為了純禮儀用“武器”。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便是英美國家中國會議長所用的“議長錘矛”(Speaker's mace)。這種禮儀錘矛的頭部大幅縮減而尾部變得十分誇張。此外,美國三軍儀仗隊中也保留着錘矛。錘矛還演變為了軍事指揮官的權杖或指揮棒。大部分指揮官權杖為棍棒狀,但也有20%左右採用的是錘矛構型,其中最著名的恐怕便是所謂的元帥杖(marshals' baton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