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銘刻學

鎖定
銘刻學是考古學分支學科之一,以古代鐫刻在金屬、石頭、泥板、象牙等材料上的銘文為研究對象。與中國過去的金石學相類似。其內容包括識文字、讀文句、抽譯文例、考證銘文內容及斷代等。對研究古代社會的歷史和語言文字具有重要價值。
中文名
銘刻學
釋    義
考古學分支學科之一
研究對象
金屬、石頭、泥板、象牙銘文
起    源
起源於文藝復興以後

銘刻學定義

銘刻學,是考古學分支學科。在中國,指以古代鑄刻在金屬、甲骨、石器、陶器上的文字為研究對象的學問。 [1] 

銘刻學研究對象

在中國,銘刻學的主要研究商周時代的甲骨刻辭(即“甲骨文”)和銅器銘文(即“金文”),戰國、秦、漢以來的印章、封泥、簡牘、帛書、盟書、石刻、貨幣、陶器、漆木器和金銀銅器上的文字等,包括古文字、今文字、符策及非漢字系統的文字。 [1] 

銘刻學起源

銘刻學起源於文藝復興以後。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學者特別注意古典時代(即希臘、羅馬時代)的遺蹟、遺物。至18世紀,不少學者在憑弔埃及、希臘、羅馬古蹟之餘,還把這些古蹟描繪下來,並臨摹銘文,加以製版印行,供學者研究。G.措厄加認為,埃及方尖碑上的圖形文字以時代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指出其文字有象形文字及音標文字的區別。他還認為埃及文字中的“加爾杜虛”(橢圓形圈)所表現的是帝王之名,這一學説成為法國學者J.-F.商博良解讀埃及文字的基礎。18世紀末,拿破崙遠征埃及時的隨軍學者對埃及進行自然、美術、文物等方面的研究。19世紀,意大利和德、英等國的學者也多次到埃及進行考察。他們都描繪古蹟,臨摹銘刻,歸國後刊印出來,加以研究。19世紀初年,在波斯境內發現有楔形文字銘刻,1835年英國學者H.C.羅林森(1810~1895)考釋出貝希斯頓銘文中的古波斯文,對其後釋讀在西亞大量出土的泥板文書上的蘇美爾文字、古巴比倫文字、亞述文字、赫梯文字等皆有很大幫助。

銘刻學發展現況

近代考古學產生之後,為銘刻學奠定了科學基礎。這一時期,德國學者P.A.伯克(1785~1867)編纂出版了《希臘銘刻集成》。以後,德國羅馬史大師T.莫姆森 (1817~1903) 主編了16卷本的《拉丁銘刻集成》,近年則有《伊朗銘刻集成》、《印度銘刻集成》等。隨着考古工作的進展,幾乎每年都有新的銘刻出現,因此新的補編也不斷問世。希臘和拉丁文銘刻學每年都有年鑑,發表新發現的銘刻。

銘刻學目的和意義

銘刻學目的在於識別和解釋文字及文意,研究銘刻的體例,闡釋其史料價值以證經補史,對考古學歷史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參考資料
  • 1.    王巍.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