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泉鎮

鎖定
金泉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地處勉縣東部、漢江以南,東、南與南鄭區陽春鎮接壤,西與温泉鎮毗鄰,北與老道寺鎮新街子鎮隔河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43.14平方千米。 [2] 
截至2022年10月31日,金泉鎮轄7個行政村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泉鎮常住人口為10424人。 [4]  2011年,金泉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8.6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18億元。 [1] 
中文名
金泉鎮
行政區劃代碼
610725109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勉縣
地理位置
勉縣東部、漢江以南
面    積
43.14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雍齒壩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編碼
7240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0424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金泉寺
車牌代碼
陝F

金泉鎮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金泉(泛水泉)而得名。
原屬褒城縣。
1949年10月後,設金泉鄉。
1958年8月,成立漢江公社。
1958年12月,原褒城縣撤銷後劃歸勉縣。
1961年,改為金泉管理區,屬温泉公社所轄。
1965年,劃歸褒聯區,為金泉公社。
1968年,更名漢江公社。
1976年,複稱金泉公社。
1983年,改為金泉鄉。
1995年12月,改為金泉鎮。 [1] 
金泉鎮電子地圖 金泉鎮電子地圖

金泉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轄墓下、墓上、擁西、擁東、擁新、羣英、勤儉、海秀8個行政村;下設6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金泉鎮下轄7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雍齒壩。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725109200
121
雍西村
610725109201
220
墓下村
610725109202
220
墓上村
610725109204
220
雍東村
610725109205
220
雍新村
610725109206
220
羣英村
610725109207
220
勤儉村

金泉鎮地理環境

金泉鎮位置境域

金泉鎮地處勉縣東部、漢江以南,東、南與南鄭區陽春鎮接壤,西與温泉鎮毗鄰,北與老道寺鎮新街子鎮隔河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43.14平方千米。 [2] 

金泉鎮地形地貌

金泉鎮地處漢江南岸,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北部臨漢江平原,中部為丘陵區,南部為山區 [1] 

金泉鎮氣候特徵

金泉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温暖濕潤,晝夜温差不大。年平均氣温14℃,1月最低氣温-5℃,7月最高氣温32℃。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7—8月最多。 [1] 

金泉鎮水系水文

金泉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漢江,境內流長14千米,流域面積11平方千米。 [1] 
金泉寺水庫 金泉寺水庫

金泉鎮自然資源

金泉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白雲石等。其中石灰石儲量200億噸,年開採量260萬噸。 [1] 

金泉鎮自然災害

金泉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洪澇災害。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1年,境內8個村受災,洪水沖毀河堤10千米,1200多户羣眾房屋倒塌,6000畝糧食作物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多萬元。 [1] 

金泉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轄區總人口15762人。總人口中,男性8030人,佔50.9%;女性7732人,佔49.1%;14歲以下1410人,佔8.9%;15—64歲11552人,佔73.3%;65歲以上2800人,佔17.8%。2011年,金泉鎮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7人。 [1] 
截至2018年末,金泉鎮户籍人口16269人 [2] 
根據勉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泉鎮常住人口為10424人,佔全縣常住人口的3.02;常住人口中,男性佔50.97%,女性佔49.03%,性別比為103.95;常住人口中0-14歲佔12.80%,15-59歲佔55.49%,60歲及以上佔31.72%(其中65歲及以上佔23.79%)。 [4] 

金泉鎮經濟

金泉鎮綜述

2011年,金泉鎮財政總收入605萬元,比上年增長16.0%。 [1] 
2018年,金泉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
2018年,金泉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8個。 [2] 

金泉鎮第一產業

2011年,金泉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億元,比上年增長7.5%,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3%。農業耕地面積1.6萬畝,林地面積2.76萬畝。
金泉鎮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金泉鎮糧食生產6239噸,其中水稻3361噸,小麥832噸,玉米1821噸。
金泉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金泉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593畝,產量1404噸;蔬菜種植面積4840畝,產量5855噸。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累計造林3300畝,其中防護林800畝,經濟林2500畝,林木覆蓋率42.0%,活立木蓄積量2000立方米。
金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金泉鎮生豬飼養量4.2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2011年,金泉鎮生產豬肉1630噸;畜牧業總產值5924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59.2%。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有大型農業機械40台(輛)。 [1] 

金泉鎮第二產業

金泉鎮工業以水泥等建材生產、鋅業生產、礦山開採加工等為主。境內有工業企業14個。2011年,金泉鎮工業總產值達到8.6億元,比上年增長24.5%,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7%。 [1] 
金泉鎮利民採石場 金泉鎮利民採石場

金泉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有商業網點89個,從業人員248人。2011年,金泉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8億元,比上年增長19.5%。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境內陝西信合設立了辦事處;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0億元,比上年增長80.3%;人均儲蓄6413元;各項貸款餘額0.27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65%。 [1] 
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金泉分社 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金泉分社

金泉鎮交通運輸

金泉鎮鎮內有漢武公路(漢中城區至勉縣武侯墓)貫穿全境,在海秀村設有客運站,縣城至海秀村的公交班線日均發送16輛客車,日客運量380人次。鎮村道路暢通。2011年,金泉鎮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14千米。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8千米;鎮區橋樑2座。 [1] 

金泉鎮社會事業

金泉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有文化綜合服務站1個,各村有文化活動室、圖書閲覽室。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開通有線電視鎮到村55杆千米,村以下210杆千米,有線電視入網用户2600户,入網率達86%,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 [1] 

金泉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05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3所,在校生6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6人,專任教師63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金泉鎮境內學校

金泉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2個,其中鎮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11個,執業醫師15人,2011年,金泉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餘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金泉鎮衞生院 金泉鎮衞生院

金泉鎮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金泉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322户,人數882人,年支出549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8.4萬元;城鄉醫療救助84人次,臨時救濟4人次,支出2萬元。 [1] 

金泉鎮歷史文化

金泉寺坐落於勉縣東南金泉鎮境內,背靠大巴山,面朝漢江河,金泉鎮因金泉寺而得名。寺內大樹需三人才能合抱,周長為3.79米,據測定,樹齡已經1900歲,栽植於漢代。在金泉寺二樓,供奉着一尊卧佛。此佛身長6.69米,為佛祖釋迦牟尼像,人稱陝南第一卧佛。
金泉寺附近還有一處鮮為人知的漢代遺址:雍齒壩和丁公墓。金泉鎮雍東、雍西、墓上、墓下這幾個村的村名就來源於此。雍齒壩緊傍漢水南岸,這裏原屬褒城縣,據《褒城縣誌》記載:“雍齒壩亦作雍池壩,壩上有雍齒井”。《漢中府志》載:“丁公墓,(褒城)縣南三十里雍齒壩孤山頂上,有石碣”。雍齒和丁公都是當年跟隨劉邦與項羽爭霸的大將,戰功赫赫,漢高祖劉邦“咬牙封雍齒,含笑斬丁公”的歷史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