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敬信

鎖定
金敬信(?—799年2月8日),即新羅元聖王,新羅第38代君主(785年—799年在位)。又名敬慎,是奈勿麻立幹的十二世孫,宣德王死後,在與武烈王系的金周元的競爭中獲勝,即位為王。此後的新羅金氏國王都是他的後裔,故被尊稱為“烈祖”(一説烈祖是他的廟號)。 [1-2] 
本    名
金敬信
別    名
金敬慎
所處時代
統一新羅時代
逝世日期
799年2月8日
主要作品
《身空詞䐉歌》
主要成就
實行讀書三品科
諡    號
元聖王

金敬信人物生平

金敬信是奈勿麻立幹十二世孫,本來是新羅王室遠親。他的曾祖父金義官(又作金義寬)在文武王時參與唐羅戰爭,據稱與報德王安勝(安舜)聯姻。 [3-4]  祖父金魏文在先天元年(712年)被聖德王任命為中侍,一年半後告老辭職。 [5-6]  父親金孝讓沒有出任過高官,但有創建䥐藏寺的記錄。 [7] 
元聖王陵前的西域胡人像 元聖王陵前的西域胡人像 [32]
金敬信本人早年生平不詳,到惠恭王時官階為伊餐(第二等),建中元年(780年)四月與上大等金良相等誅金志貞。 [8]  其後金良相登基,拜金敬信為上大等,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9]  貞元元年(785年)正月,金良相死,沒有兒子。聖德王的女兒貞懿太后與和白會議決定立武烈王後裔、金仁問(一説金文王)五世孫金周元為新王,然而金敬信卻先發制人,“劫眾自立”,並以金良相從兄弟的名義通報宗主國唐朝(實際上二人關係很疏遠,或者是表兄弟的關係)。當時唐朝已經派出了冊封金良相的使者蓋壎,在接到金良相的死訊後,就直接讓金敬信襲封。 [10-11]  [12] 
金周元雖然在王位競爭中失敗,但作為武烈王的後裔,勢力不容小覷,故金敬信封他為溟州郡王,割溟州所領之三陟、斤乙於、蔚珍等地作為食邑以安撫之。金周元死後,又準其子金宗基世襲。 [11]  貞元六年(790年),金敬信還任命金宗基為侍中。 [13]  金周元的孫子金貞茹、曾孫金陽(金魏昕)均為新羅重臣。 [14]  但並不是所有的金周元后裔都樂於就範,金周元另一子金憲昌就憤於父親不能當王而起兵作亂,但那已是金敬信之子金彥昇在位時的事。 [15] 
金敬信在位十多年間,除了貞元七年(791年)悌恭謀叛伏誅外 [16]  ,政局大體穩定。他崇尚儒學,“以四術開基” [17]  ,於貞元四年(788年)春實行“讀書三品科”,此為朝鮮半島仿行科舉之始。 [18]  但這並非正式的科舉制度,而且收效也十分有限。貞元六年(790年),他派一吉餐伯魚出使渤海(新羅稱“北國”),這是《三國史記》中新羅僅有的兩次通使渤海中的第一次。 [30] 
金敬信先後立了兩個兒子(金仁謙、金義英)為太子,但都在他生前去世,他最後以長孫金俊邕為儲君(亦稱“太子”)。 [19]  貞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799年2月8日),金敬信薨逝,諡號元聖。 [20]  結合其祖父金魏文的活動年代及孫子興德王和曾孫哀莊王的年齡來看,他享年當在七十歲以上。以後的新羅金氏國王都是他的後裔,故他被尊稱為“烈祖”(一説烈祖是他的廟號)。 [2]  [17] 

金敬信軼事典故

  • 相傳在金敬信尚未登基時,有一天夢見自己脱下幞頭,戴上素笠,手持十二絃琴進入天官寺井中。醒來後,讓人解夢,有人説脱下幞頭(當時的官帽)是失去官職的徵兆,持琴是帶着枷鎖的徵兆,入井是入獄的徵兆。金敬信為之不安,遂杜門不出。一個叫餘三(又作餘山)的貴族來拜訪他,他起初稱病不見。餘三再次通謁,金敬信才同意他來拜見。餘三詢問他所忌何事,他將自己的夢及解夢結果吐露出來,餘三聽完後卻向他下拜,説這是“吉祥之夢”,並解釋脱下幞頭預示無人比他地位更高,戴素笠是戴上冕旒的徵兆,手持十二絃琴意味着他將傳位十二代子孫,入天官寺井代表入主王宮。金敬信説:“上有周元,何居上位?”餘三請他密祀北川(閼川)之神。金敬信按他的話照辦。宣德王無嗣而薨,羣臣議立金周元嗣位,金周元住在金城以北二十里,接到消息後卻遭逢大雨,導致北川水漲,不得渡河入城。這時有人説:“即人君大位,固非人謀。今日暴雨,天其或者不欲立周元乎!今上大等敬信,前王之弟,德望素高,有人君之體。”於是羣臣改立金敬信為王。金敬信登基後,大雨就停止,國人皆呼萬歲。 [10]  [21-22] 
  • 相傳神文王時出現的新羅國寶萬波息笛為金敬信家所得。貞元二年(786年),日本王文慶(日本史書中無此人)想要入侵新羅,聽説金敬信有萬波息笛,便罷兵,並在十月請求用黃金五十兩交換萬波息笛。金敬信謊稱不知所在,翌年七月,文慶再次遣使,以黃金一千兩交換萬波息笛,並允諾看了就還給新羅,金敬信仍堅持不知所在,並不受其金,賜給使者白銀三千兩以打發他回國。八月,日本使者回國,金敬信將萬波息笛藏在內黃殿。 [23] 
  • 貞元十一年(795年),有唐使來新羅王京,留一月而還。後來某天,有兩個女子到內庭稟告金敬信説:“妾等乃東池、青池二龍之妻也,唐使將河西國二人而來,咒我夫二龍及芬皇寺井等三龍變為小魚,筒貯而迫。願陛下敕二人,留我夫等護國龍也。”金敬信追至河陽館,親賜享宴,對兩名河西人説:“爾輩何得取我三龍至此?若不以實告,必加極刑。”於是兩名河西人交出三魚,它們回到原來的地方,各湧水丈餘,然後遊走。唐人於是佩服金敬信的明聖。 [24] 
  • 金敬信曾召皇龍寺高僧釋智海到宮中講《華嚴經》五十天。釋智海手下有一名叫妙正的沙彌也進了宮,他在宮中金光井洗缽時,看到一隻黿浮沉井中。他每次都把自己只剩的飯送給他,相互遊戲。法席將要結束時,沙彌對黿説:“吾德汝日久,何以報之?”幾天後,黿吐一小珠給他,沙彌得個這個小珠,繫於自己腰帶之端,金敬信由此愛上他,將他帶到內殿,不離左右。有一名新羅大臣要出使唐朝,也愛上了妙正,請求同行,金敬信允許。到了唐朝,妙正被唐朝皇帝所寵愛,留在自己身邊。有一名相士告訴皇帝説:“審此沙彌無一吉相,得人信敬,必有所持異物。”皇帝便讓人對妙正搜身,果然發現了帶端小珠。皇帝説:“朕有如意珠四枚,前年失一個。今見此珠,乃吾所失也。”在詢問事情緣由後,皇帝留下小珠,將妙正遣送回國。此後無人再愛信妙正。 [25] 

金敬信人際關係

  • 高祖:金法宣(摩叱次之子,奈勿麻立幹八世孫,追尊玄聖大王) [10]  [26-27] 
  • 曾祖:金義寬(又作金義官,追尊神英大王) [26-27] 
  • 祖父:金魏文(又作金訓入,追尊興平大王) [26-27] 
  • 父親:金孝讓(追尊明德大王) [26] 
  • 母親:繼烏夫人樸氏(樸昌近之女,又作知烏夫人,追尊昭文太后) [10]  [26]  [28] 
  • 妻子:肅貞王后金氏(金神述之女,又作淑貞夫人,對唐朝稱“申氏”) [10]  [17]  [28-29] 
  • 兒子
  • 女兒
    • 大龍夫人
    • 小龍夫人 [22] 

金敬信主要作品

金敬信曾作《身空詞䐉歌》(內容失傳)。 [31] 

金敬信後世紀念

元聖王陵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外東邑掛陵裏。有石人、石獸、華表石等石刻,陵墓封土有十二支神像環繞,封土前還設置有石牀。沿着神道從北向南依次設置有兩對石獅、一對武將石像生、 一對西域胡人石像生以及一對石柱順序排列。但陵碑已蕩然無存。 [3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