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醢刑

鎖定
醢刑也稱菹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酷刑之一,指將屍體剁成醢(即肉醬)。 [1]  相傳這種刑罰是由商紂王所創,用以對付九侯。但也有對於活人使用者。
中文名
醢刑
別    名
菹醢
第一條
正文
第二條
著名受刑人
第三條
註釋
釋    義
將屍體剁成醢(即肉醬)的一種酷刑

目錄

醢刑著名受刑人

伯邑考:西伯之子,因激怒妲己,而被商紂王所殺。
九侯:商紂王三公之一;死後處以醢刑
南宮萬:春秋時期宋國政治人物
子路孔子的弟子仲由;戰死後處以醢刑
子之,曾任燕國相國,受燕王噲禪讓,公元前314年,齊國派兵教訓燕國,子之出逃而被齊軍抓到,被處以醢刑。
彭越西漢高祖時異姓梁王;斬首後處以醢刑
範疆張達三國蜀漢佞臣,因殺害張飛,被其子張苞處以醢刑
蘭京北齊文襄帝高澄的廚師,謀殺高澄,被處以醢刑
來俊臣武曌時大臣,被武曌殺後處以醢刑
龐吉、龐文:北宋時大臣,因害死呼延一家,被呼延慶處以醢刑
張鈞:早期文字獄受害者

醢刑註釋

  1. 司馬遷.殷本紀.史記. 西漢.:‘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辨之疾,並脯鄂侯。’
  2. 《禮記‧檀弓上》:‘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參考資料
  • 1.    醢刑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