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醉椒素

鎖定
醉椒素可溶於甲醇、乙醇、DMSO等有機溶劑;醉椒素具有抗真菌;抗炎;解痙劑;消腫;局部麻醉劑的作用。
中文名
醉椒素
外文名
Kavain
化學式
C14H14O3
分子量
230.25916
CAS登錄號
3155-48-4
來    源
胡椒科植物卡瓦胡椒Kava
純    度
>99%
性    狀
white crystal
溶解性
可溶於甲醇、乙醇、DMSO等有機溶劑
藥理作用
醉椒素具有抗真菌;抗炎;解痙劑;消腫;局部麻醉劑的作用
檢測方法
HPLC
鑑定方法
NMR;Ms
儲存方式
避光、密閉;2-8℃ [1] 

醉椒素別名

(+)-Kavain;(6R)-4-Méthoxy-6-[(E)-2-phényléthènyl]-5,6-dihydro-2H-pyran-2-one; (6R)-4-Methoxy-6-[(E)-2-phenylvinyl]-5,6-dihydro-2H-pyran-2-on;(6R)-4-Methoxy-6-[(E)-2-phenylvinyl]-5,6-dihydro-2H-pyran-2-one; (R)-5,6-Dihydro-4-methoxy-6-styryl-2H-pyran-2-one;[R-(E)]-5,6-Dihydro-4-methoxy-6-(2-phenylethenyl)-2H-pyran-2-one; 2H-Pyran-2-one, 5,6-dihydro-4-methoxy-6-styryl-, (R)-; (6R)-4-methoxy-6-[(E)-2-phenylethenyl]-5,6-dihydro-2H-pyran-2-one

醉椒素性質

密度:1.15g/cm3
沸點:432.6°C at 760 mmHg
閃點:184.6°C
蒸汽壓:1.09E-07mmHg at 25°C
醉椒素對小鼠呼吸道平滑肌收縮的抑制作用 [1] 

醉椒素胡椒科

醉椒素形態特徵

草本、灌木或攀援藤本,稀為喬木,常有香氣;維管束多少散生而與單子葉植物的類似。葉互生,少有對生或輪生,單葉,兩側常不對稱,具掌狀脈羽狀脈;托葉多少貼生於葉柄上或否,或無托葉。花小,兩性、單性雌雄異株或間有雜性,密集成穗狀花序或由穗狀花序再排成傘形花序,極稀有成總狀花序排列,花序與葉對生或腋生,少有頂生;苞片小,通常盾狀或杯狀,少有勺狀,花被無。
雄蕊1-10枚,花絲通常離生,花葯2室,分離或匯合,縱裂雌蕊由2-5心皮所組成,連合,子房上位,1室,有直生胚珠1顆,柱頭1-5,無或有極短的花柱漿果小,具肉質、薄或乾燥的果皮;種子具少量的內胚乳和豐富的外胚乳 [2] 

醉椒素資源分佈

胡椒科植物中國種類不多,但經濟價值較大,如胡椒是很好的調味品,向為人所愛食,又為胃寒藥,能温胃散寒,健胃止吐,早在《唐本草》一書中就有記載。蓽拔為名貴藥材,有鎮痛、健胃效能,然而一向依賴進口。近些年來,在大力發展中草藥防治疾病的過程中,不僅發現我國有較豐富的野生蓽拔,而且還發掘了胡椒科的其它種類亦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海南蒟、小葉爬崖香假蒟蒟子石南藤巖參山蒟石蟬草豆瓣綠等。胡椒屬多數種類的根、莖和果序大都有辛辣味,民間用其治療疾病取得了一些經驗,經臨牀證明,不少種類都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8或9屬,近3100種,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温暖地區。我國有4屬,約70餘種,本志列入69種和6變種,產台灣經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胡椒屬約2000種,豆瓣綠屬約1000種,齊頭絨屬最小,僅一種,此屬有時併入胡椒屬。以上3屬中國均產。 [2] 

醉椒素用途

本科以產胡椒著名,商品上有黑胡椒、白胡椒之分,當果穗基部果實開始變紅時,剪下果穗曬乾或烘乾後,果皮變黑、皺縮,稱黑胡椒,如全部果實均已發紅時採收,用水浸漬數日,去外果皮曬乾,則果實表面呈白色,稱白胡椒。果實成分有胡椒鹼(piperine)、胡椒脂鹼(chavicine)、胡椒新鹼(piperanine),揮發油含向日葵素(piperonal)、二氫葛縷醇(dihydrocarveol)、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隱品酮(cryptone)等。胡椒味辛辣,但刺激性比辣椒小,除供調味外,藥用內服作驅風健胃劑,外用可作刺激劑、發熱劑。胡椒原產東南亞,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台灣引種。此外中國南部尚產其他諸種,如浙江、福建、廣東的海風藤,莖可治風濕、通經絡。太平洋島嶼產的卡瓦胡椒根制麻醉飲料,有鎮靜及抗驚厥作用。豆瓣綠屬中,多觀葉植物,在庭園栽培。 [2] 

醉椒素胡椒目

胡椒科與三白草科金粟蘭科同列入胡椒目,但此目植物花的構造簡單,是出於演化的結果,還是屬於原始狀態,過去和學者的看法不一致。A.恩格勒等曾認為胡椒目原始,其位置次於木麻黃目,也有人將胡椒目列於木蘭目毛茛目附近,A.克朗奎斯特將其和木蘭目、毛茛目等均列入木蘭亞綱,它在營養體上似木蘭目,具有精油細胞(ethereal oil cells),但大多數屬的植物為草本,或僅少數呈樹狀,又有豐富的粉狀外胚乳,和木蘭目不同,一般學者認為是從毛茛一類世系中分出的一個獨立而又不再發展的分支。
化石見於阿拉斯加白堊紀巽他羣島(屬印度尼西亞)及其南北的第三紀地層中。

醉椒素分屬

胡椒科 Piperaceae
1.齊頭絨屬 Zippelia Bl.
2.胡椒屬 Piper Linn.
3.草胡椒屬 Peperomia Ruiz et Pavon [2] 
參考資料
  • 1.    席先蓉主編. 分析化學.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6.06.
  • 2.    汪忠.高中教材生物1分子與細胞: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