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醉太平·寒食

鎖定
《醉太平·寒食》是元代散曲作家王元鼎創作的一組散曲,共四首。第一首寫由易逝的春光引起及時行樂的想法;第二首勾畫出寒食時節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悦之情;第三首寫在春光中莫名睏倦;第四首寫情思纏綿,主觀情緒較為強烈。全曲注重寫景,融情於景,語言清新典雅,化用前人詩句自然流暢,毫無牽強拼湊的感覺。
作品名稱
醉太平·寒食
作    者
王元鼎
創作年代
出    處
全元散曲
作品體裁
散曲
別    名
【正宮】醉太平·寒食
醉太平·寒食四首

醉太平·寒食作品原文

醉太平·寒食創作背景

此組散曲見元楊朝英輯《太平樂府》卷五、元無名氏輯《梨園樂府》下卷。寒食節,在清明書前一日。春秋晉國介子推與晉文公流亡列國時,曾割大腿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遂下令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過去中國春祭掃墓都在寒食節。以寒食入詩詞的作品很多,但由於特殊的文化氛圍和陰雨天氣,大多數都是寫悲涼傷感之情。王元鼎因春光易逝引起的感情變化而作此四首寒食曲。 [3] 

醉太平·寒食作品鑑賞

醉太平·寒食整體賞析

王元鼎《醉太平·寒食》組曲共四首。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春光在人們內心引起的各種感受。
第一首曲子表現作者面對春光所滋生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前三句為第一層,借鶯啼燕舞點明時節。第二層為中間三句,筆鋒一宕,轉為感人生的短暫和難得美滿的遺憾,由於人生的種種失意之感皆由春色引發,故第二層與第一層的內容似斷而實連。最後兩句是第二層,挽回一筆,緊扣春景寫今朝的適意。有酒無花,而今“有花有酒有相識”,是人生樂事,於是在悦意暢神之中自然滋生放縱感官享樂的慾念。“不吃呵圖什的”一句,是最直白淺俗的語言,它清楚地表明瞭作者的價值取向。這與憂民憂君的文士有着根本不同的選擇,這也是曲作者所普遍存在的心態。
第二首曲子描寫寒食時節春晨景色,是一曲彩色繽紛、生氣盎然的春光圖。“聲聲啼乳鴉,生叫破韶華”,剛破殼不久的小烏鴉不斷地啼叫,使得春回大地。春天的氛圍是在突然間就濃烈起來的,宛如破殼而出。開篇的“乳鴉”聲更是使得全曲蒙上了新鮮蓬勃之氣。“破”字將“韶華”物化,將“乳鴉”聲物化,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表現了作者的驚喜。“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清明》)的淒涼冰冷,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般的温情,萬物承接雨露蓬勃生長,輕風吹來暗香湧動。“萬家”是大手筆,可見香風細雨長驅直入,無微不至籠絡全城。“畫樓洗盡鴛鴦瓦,彩繩半濕鞦韆架”對仗,畫樓在一夜細雨中洗淨了房瓦,綵線編織的垂繩經雨明淨鮮豔,照亮了鞦韆架。將“畫樓”“彩繩”賦予人的情態,使所寫之景充滿生機和動感,有一種呼之欲出的生命力。所選的兩處景象,以小見大地展現了滿城的大好春光。“覺來紅日上窗紗,聽街頭賣杳花”,化用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之意。一覺醒來,鮮紅的朝陽照映在紗窗上,街上傳來女子叫賣新鮮杏花的聲音。早晨的自然清新之氣洋溢全詩。作者對春日的描寫,看似隨物賦形,實則頗費心思,在時間上表現為從夜晚到白天,在感官上表現為由聽覺到嗅覺到視覺,最後轉而回到聽覺,與首句呼應。此曲雖多化用前人詩意名句,但毫無牽強拼湊之感,自然而神妙。
第三首曲子抒寫少女的悶倦情懷。三月的寒食節民間有禁煙習俗,故“辜負了禁煙”實為辜負了春光,而“冷落了鞦韆”則是對辜負春光的補充描寫和具體表現。閨中少女為何賞春雅興全無,為何停止了往日所喜愛的遊樂活動?三、四句順勢道出了箇中緣由,原來由鶯啼燕鳴所引發的“無計留春住”的苦惱正煩擾着少女的芳心。接下來,“紅馥馥”三句以鼎足之對寫出了少女眼中的春去景象:桃花已經凋謝,垂楊失去了往日婆娑起舞的風姿,榆錢灑滿庭院。“落盡”“舞困”“墮滿地”三組詞均呈現出春意已殘,從而傳達出一種傷感的情緒。“紅馥馥”“青絲絲”“撲簌簌”是三個十分口語化的疊音詞,用在此處,既能狀物摹聲,又能傳神寫態,還能增強曲文的節奏感。殘春景色牽動了少女的情懷,一種難以言狀的睏倦、一種無以發泄的鬱悶油然而生。儘管作者點出“芳心悶倦”便即刻收筆,並未再作描寫,但是人們儘可以從少女對鞦韆的冷落中、對春去的苦惱中、對花飛葉落的關注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芳心悶倦”四字實為曲眼,以之作結,具有點睛之妙。
第四首曲子描寫的是一位女子日思夜盼心上人歸來而不得的情狀。起首“花飛時雨殘,簾卷處春寒”,點明時令,照應題目,造境頗顯悽清。為什麼主人公眼中的景象會如此呢?曲家接下來道出原委:“夕陽樓上望長安,灑西風淚眼。”原來是心上人外出求取功名遲遲未歸,女主人公久盼不至,傷心欲絕,連東風也覺得是西風,眼淚都快要為之流乾了。“西風淚眼”一詞相當傳神,後代詩人亦屢屢襲用。如清陳詒重《登黃鶴樓》詩謂“憑欄試匈長安望,一夜西風淚眼枯”(清孫雄輯《道鹹同光四朝詩史》甲集卷六)、清李昌祚《甲午初度》詩曰“南雁愁心盡,西風淚眼乾”(《真山人後集》詩卷上),均是此例。想這思婦的生活是何等孤悽、苦,以至於曲家要連用三個問句表達情感:“幾時睚徹悽惶限?幾時得南來雁?幾番和月憑闌干?”這種悽悽惶惶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大雁南來的日子,何時才能盼得?孤身憑欄與月為伴的日子,何時才能終結?一連串的設問,把情感推向最高潮。然而,這千般的“多情人未還”。這種戛苦楚、萬般的委屈,最後竟收煞成一句然而止之妙,既凸顯出主人公深沉的無奈,更把傷感的氣氛發揮到極致。讀到此處,再回味通篇遍佈的各種意象,“飛花”“殘雨”“春寒“夕陽”“西風”等等,景語亦情語。這處處殘敗的景象,正是女子內在心理情感的折射。那“悽惶”的“淚眼”,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1-3]  [4] 

醉太平·寒食名家點評

揚州大學原博士生導師任中敏等《元曲三百首注評》 :“風俗如畫,乳鴉、春雨、鞦韆、杏花,構成了一幅優美的春色圖。” [6] 
中國西廂記研究會副會長洪柏昭等《元明清散曲選》:“全曲意境和諧,加上清詞麗句,悠揚聲韻,真是中人慾醉。” [7]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元曲:彩圖版》:“此曲寫寒食節雨景,表達了內心的無限喜悦。畫面明麗生動,色彩清麗淡雅,音調婉轉流暢。開篇用擬人手法,意境獨到;結尾化用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詩句‘小樓昨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清新自然。” [5] 

醉太平·寒食作者簡介

王元鼎,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詳,與阿魯威同時代人。曾任翰林學士。孫楷第元曲家考略》説他為西域人。天一閣本《錄鬼簿》在“前輩名公”中列有其名稱為“王元鼎學士”。《太和正音譜》把他列入“詞林英傑”中。現存散曲小令七首、套數二套。 [8] 
參考資料
  • 1.    李淼.元曲三百首譯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91
  • 2.    趙興勤 趙韡 譯註.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252-253
  • 3.    陳鵬 閆麗紅.元曲三百首鑑賞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20:302-303
  • 4.    畢寶魁 尹博.元曲三百首譯註評.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265
  • 5.    鄧元煊.元曲:彩圖版.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126189
  • 6.    任中敏 盧前.元曲三百首注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126
  • 7.    洪柏昭 謝伯陽.元明清散曲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151-152
  • 8.    王 言.元曲(下).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