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邱妙津

鎖定
邱妙津,女,中國台灣彰化人。1969年出生,1991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系,1992年12月留學法國,1994年進入巴黎第八大學心理系臨牀組。1995年6月在巴黎自殺身亡,享年僅26歲。她的著作影響台灣的同性戀文學深遠,代表作品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
中文名
邱妙津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9年5月29日
逝世日期
1995年6月25日(26歲)
畢業院校
台灣大學心理系
職    業
作家
主要成就
中央日報短篇小説文學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説新人獎等
出生地
台灣彰化
代表作品
鱷魚手記
蒙馬特遺書》等
母    語
閩南語

邱妙津人物簡介

邱妙津,中國台灣彰化人,1969年出生,1991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系,1992年12月留學法國,1994年進入巴黎第八大學心理系臨牀組。1995年6月在巴黎自殺身亡,享年僅26歲。她的著作影響台灣的同性戀文學深遠,代表作品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邱妙津曾在張老師心理輔導中心擔任輔導員,之後在《新新聞週刊》雜誌社擔任記者。曾轉入女性主義研究所。是著名的女同性戀小説作家。
邱妙津多方面的才華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充分顯現,曾以《囚徒》獲得台灣中央日報短篇小説文學獎,並以《寂寞的羣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説新人獎。除了寫作,邱妙津還擔任義務性的心理輔導工作、雜誌社的記者,同時拍攝了一部長度三十分鐘的十六釐米影片《鬼的狂歡》。
1995年6月邱妙津驟然辭世讓台灣文壇一陣驚愕,隨即引起一股同志文學的討論風潮。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説《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書中的「拉子」、「鱷魚」等詞也成為台灣女同志襲用的自我稱號。1997年2月台灣同志首次舉辦十大夢中情人票選活動,邱妙津獲得女同志夢中情人的榜首。2000年9月,她的遺作《蒙馬特遺書》不但在上海正式授權出版,也由前衞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這都證明邱妙津作品的影響之日久不衰。她的主要著作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鬼的狂歡》等。 [1] 

邱妙津關於死因

關於邱妙津的自殺,有很多種説法,正確時間是1995年,然而日期並不確定,可找到的資料是6月30日。至於自殺的形式,大部份資料都指向於她是用水果刀刺胸身亡,而非跳樓或是服藥。 [2] 

邱妙津出版年表

鱷魚手記》-時報出版社出版。1991年。ISBN 9571323268
《鬼的狂歡》-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1991年3月1日:ISBN 9575221451
《寂寞的羣眾》-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1日:ISBN 9575221222
蒙馬特遺書》-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5月1日。ISBN 9575221400

邱妙津獲獎著作

《囚徒》獲得中央日報短篇小説文學獎
寂寞的羣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説新人獎
1995年10月《鱷魚手記》榮獲時報文學獎推薦獎

邱妙津作品介紹

《蒙馬特遺書》
在“泰坦尼克”撞得大半個星球天昏地暗之前,台灣先已為一卷遺書引發了一場“地震”:一部名為《蒙馬特遺書》的書信集,轟得整個島嶼發抖。——26歲女生邱妙津自殺前寫於法國的數封信件,緣何會在台島青年中激起如此深切的共鳴?這部以發現地蒙馬特命名的《蒙馬特遺書》,緣何能在出版後連登《中國時報·開卷》“一週好書榜”、《聯合報·讀書人》“每週新書金榜”,獲得“96年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並最終摘取“《聯合報·讀書人》96年文學類最佳書獎”?轟動性圖書常讓人感嘆“花期”短暫,這卷遺書又如何時至今日仍“餘震”頻頻?……
日前來京的台灣著名作家兼學者、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蔣勳,就此接受了本報專訪。當年,蔣勳正作為《聯合報》評委親自參與了“96年文學類最佳書獎”的評審全過程。談起《蒙馬特遺書》的初讀感受,蔣勳第一句話就是:“這部書讓我嚇了一大跳”。
嚇人一大跳的作者
這部書的作者先就要嚇人一跳:邱妙津,女,研究生,一個公認的天才,擁有一張從台北第一女中到台大心理系的“陽光履歷”;但她同時是一個同性戀者,這一重隱秘身份人們只有在她死後才從其日記裏得知——這個雙面女孩好像一茬不規則的刀鋒:既不為正常社會所兼容,亦不能遊刃於正常社會。
關於邱妙津的自殺,説法有很多。一個也許不是最關鍵但卻起了點火作用的因素是感情困擾:邱妙津赴法繼續心理學研修時,陷入了一場狂亂的三角戀愛。最後她選擇了一種激烈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水果刀刺入胸口,“只有26歲,大二就能用法文讀原典……這樣一個女生,卻説死就死”。邱妙津在巴黎自殺後,從附近的蒙馬特地區,人們發現了她死前寫給女友的信;逐一收集起來,輯成《蒙馬特遺書》。
無法在白天啓齒的話,邱妙津在遺書裏披露無遺。“女性的情慾和肉體往往是男性描寫的對象;我從沒見過一個女性自己寫自己的情慾與肉體寫到這麼細”,憑藉多年的閲讀體驗,蔣勳認為就“年輕人的情慾”這一面,《蒙馬特遺書》實現了某種原創性書寫。
但這種書寫又與暴露性、展覽式寫作判然有別。蔣勳指出,《蒙馬特遺書》不是對人類窺視癖的迎合或滿足;而是向每一個閲讀者開啓“一個你完全不懂的領域”:對於這個領域,在看這本書之前人們的態度多半還是不屑、嘲笑或責難(慣性思維和傳統標準早已成就無數的共識);但《蒙馬特遺書》卻會使讀者從“真正進入的一刻”起突然被感動甚至於——“悲憫”。
絕對的“遺書式”寫作
兩類寫作為何會有如此大的不同?蔣勳認為根源在於不同的寫作預設:如果説展覽式寫作更多是一種投合閲讀、討好市場的商業行為;《蒙馬特遺書》則是一種設定死亡後的絕對寫作,換句話説,“這是一部真正的‘遺書’”。
“只有當設定了自己的死亡之後,才會這樣寫”,在蔣勳看來,“死亡是解構的最大力量——惟有死亡能解脱‘生’的相對性”。從而這裏所謂“遺書式”書寫,並非指寫作內容,而是強調作者在寫作之始預設的死亡座標:整部作品由此獲得了一種終極意義並顯示出一種絕對重量——讀者也正是為這種“空前的重量”而悲憫。
為了説明這種寫作的特質,蔣勳舉出另一位和邱妙津相類的作者——同樣要“嚇人一跳”的法國作家惹內。當惹內還是一個孩子時,他因為討厭制服而“逃”進黑社會;人生的定型期完全浸泡在反體制的環境裏,長大後的惹內成了一名慣偷和男妓。他一次次的坐牢,一次次遭重判,判決又一次次累積,以至最後成為一名無期刑犯——驚人的是惹內竟以“無期刑犯”的身份開始了個人寫作:寫自己的故事,寫監獄裏男性間的情慾關係……這些作品大多散失獄中或被看守們毀掉;但有一部分卻意外地傳到了薩特手裏。薩特讀後驚為天人,作《聖者惹內》指出:惹內是在替所有主流文化“贖罪”;同時説明:這才是一種絕對的寫作——而那些意圖發表、預設別人評論的寫作,其純粹度往往要打折扣——在這個意義上,《蒙馬特遺書》與“聖者自白”表現出相當的同質性
台灣青年為什麼因《蒙馬特遺書》而發抖
從感性的個人生命體驗反觀《蒙馬特遺書》,蔣勳的獨特發現是該書中驚心動魄的死亡美學:邱妙津以她自己26歲的絕望,聚焦並凸顯了普遍的青春期的向死意識。幾乎每個人都或深或淺地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着這樣的感覺:在最燦爛的年華、在人生的巔峯狀態下突然生髮對“死”的空前強烈的體感、認同乃至——渴望!也許這就是很多台灣青年都要為《蒙馬特遺書》而發抖的原因。
這無疑是一種“春寒”;但其衝擊範圍又遠遠漫過了青年。“我也經歷過青春的死亡”,51歲的蔣勳感到,“一個年輕的蔣勳早已經死去——很多年前,和很多他那個年齡的朋友一起”。所以這原是整個人類的宿命。
從青春的向死意識中,蔣勳進一步提升出一種“青春期的死亡美學”——畢業於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數十年沉潛於書畫創作和美術史研究的閲歷,使蔣勳在作家的感覺之上,又始終貫通一種美學的趣味與眼光。蔣勳以為這種美學只要留心,便可以在古往今來的許多藝術作品中發現。比如西洋美術史上有一個貫穿性的形象組合:一個異常俊美的身體與一支致命的箭;幾乎是一種對應,在漢字中有一個意為“花凋”的“謝”字——而它的另一個涵義是“感激”。從這個角度還可以解釋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台灣青年中的流行:通過他的作品中總可以共鳴出一種向死的青春的美輪美奐;同樣從這個角度回眸中國歷史,蔣勳認為最美的一景是辛亥革命:年輕的秋瑾、鄒容陸皓東、林覺民們一一奉上“死”的熱烈與“愛”的柔婉——蔣勳在詩集《來日方長》中有一首《致秋瑾與徐錫麟》,其中寫道,“他們在人間/匆匆一次來去/就指點完了/江山”。也就是説,青春的死亡之所以美,在於她保持了一種絕對的完整,“正是借那個年輕時死去的蔣勳,我才達到了今天的完整”——因為任何一個狀態的極至都是死亡,而死亡也就是開始,所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這就是蔣勳眼中的《蒙馬特遺書》。在北大進行的小型交流會上,蔣勳對在座的文史哲系研究生講,“如果要我向你們推薦一部書,那就是這一部”。
最後蔣勳還要提醒讀者:看這部書時要有一種嚴肅的心情。不是休閒而是沉重。這是蔣勳當年的親身經歷,“我不能像通常一樣躺着看下去,我必須坐起來”。
——轉自《中華讀書報》1998年5月6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