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邙山之戰

(南北朝時期北周與北齊之間進行的戰役)

鎖定
邙山之戰,又稱芒山之戰,是公元564年南北朝時期北周聯結突厥東伐北齊的一場戰爭,此戰有別於543年宇文泰執政的西魏高歡執政的東魏之間發生的邙山之戰。
戰爭結果為北齊大敗北周,此戰也是北齊宗室名將蘭陵武王高長恭的成名之戰。
名    稱
邙山之戰
發生時間
564年
地    點
邙山(今河南洛陽北)
參戰方
北周、北齊
結    果
北周慘敗,死傷無數
參戰方兵力
北周:號約20萬(北齊書記載為10萬)
北齊:斛律光帥5萬,段韶帥1千
傷亡情況
北周死傷無數,大將軍王雄戰死
主要指揮官
宇文護;段韶
別    稱
芒山之戰

邙山之戰戰役背景

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創業之初,因為跟高氏連年征戰,便與突厥多有和親,謀為掎角之勢,共同對抗高氏執政的東魏、北齊。最初木杆可汗想把女兒嫁給宇文泰,後因為宇文泰去世而終止。 [1] 
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即位之後,屢次遣使者前往突厥求親,要求迎納可汗之女為皇后,最終木杆可汗答應將另一個女兒許以北周為後。還未迎回可汗之女時,北齊的使者也前來贈送財物求以和親,木杆可汗貪圖北齊的豐厚財物,又答應了北齊的求親,對北周前來和親的使者萌生異心。不料突然天響大雷、風壞穹廬,幾天都沒有停息。木杆可汗大懼,以為天譴。 [2]  於是回絕了北齊的使者而確定了北周的求親,並決定與北周共伐北齊,然後送女。 [3] 
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十二月,北周派楊忠率兵一萬與突厥從北道攻齊,會於晉陽達奚武從東道攻齊。北齊武成帝高湛親守晉陽,命段韶專總軍事。楊忠失利引還,突厥北逃,段韶駐軍於塞北防範突厥,達奚武聽聞北道失利也引軍退回。突厥退回塞北,會集諸部兵馬,派遣使者與北周約定來年再度伐齊。 [3] 
當時的北周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母親閻氏於北魏分裂之際滯留在高氏轄境內,後因東西交戰,不得歸國。宇文護執政之後,經常派遣使者暗地裏前往北齊打探母親的下落,卻一直沒有消息。此時聽聞母親還在世,便移書邊境,希望北齊歸還母親閻氏,並許諾兩國睦鄰友好。 [4] 
因畏懼北周、突厥連兵再度攻齊,北齊武成帝高湛答應護送宇文護的母親歸國,並派遣使者前去詢問段韶的意見。段韶建議暫且答應,觀北周誠意,後歸也不遲。武成帝不聽。 [5]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九月,閻氏歸國。 [6] 
突厥派遣使者前來告知約定伐齊之事。閏九月二十日,突厥進攻北齊幽州地界。 [6] 
宇文護因為母親新歸,不願意出兵伐齊。又害怕因為違背與突厥的盟約,使得突厥轉而攻周。不得已,宇文護徵召北周府兵二十四軍及各地兵馬,決意伐齊。 [4]  十月十日,北周武帝下詔命令宇文護進攻北齊。 [7] 

邙山之戰戰役過程

宇文護大軍到達潼關,派柱國尉遲迥率領精兵十萬為前鋒,進攻洛陽。大將軍權景宣率領荊州、襄陽的兵從南道進攻懸瓠。少師楊摽進攻軹關 [4] 
十一月十日,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率大軍圍攻洛陽,柱國、齊國公宇文憲駐軍邙山,晉公宇文護駐軍陝州。同月,權景宣圍困懸瓠。 [7]  十一月二十日,楊摽因孤軍深入齊境,被北齊太尉婁睿大破之,兵敗投降。 [6] 
十二月初一,北齊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太原王高士良、永州刺史蕭世怡一起獻城投降北周。 [6]  權景宣任命開府郭彥守豫州,謝徹守永州,把高士良、蕭世怡和降兵一千人送到長安。 [7] 
北周士兵以築土山、挖地道的方式攻打洛陽城,三十天都沒有攻下來。 [8]  宇文護命令諸位將領挖掘切斷河陽的道路,阻止北齊的援軍,然後一同攻打洛陽。諸位將領以為齊兵一定不敢出城,所以只是簡單地派遣斥候偵察北齊其他方向的行動。 [4] 
北齊派蘭陵王高長恭、大將軍斛律光救援洛陽。兩人因為懼怕北周的強大兵力,不敢前進。北齊武成帝高湛召見幷州刺史段韶,詢問他:“洛陽危急,如今想要派遣大王你(段韶封平原王,故有此稱)前往援救洛陽。突厥在北面進攻,也需要你鎮守防禦,怎麼辦?”
段韶回答説:“北虜侵犯邊境,不過是疥癬之疾。現今西邊的北周,對我們窺伺進逼,這才是心腹之患,我願奉陛下的詔命南下援救洛陽。”武成帝説:“我的想法也是這樣。”於是高湛下令段韶率領一千名精鋭的騎兵從晉陽出發。十二月初三,北齊武成帝也從晉陽趕赴洛陽。
段韶從晉陽出發,五天便渡過黃河,正巧連日來陰天有霧。十二月初八,段韶到達洛陽,率領帳下的二百名騎兵,和將領們一同登上邙阪,觀察北周軍隊的形勢。到了太和谷,和北周軍隊遭遇,段韶立即派人騎馬馳告各營,會集兵馬,嚴陣以待。段韶統率左軍,高長恭統率中軍,斛律光統率右軍,與北周大軍對陣。周人沒有想到段韶等人到來,感到恐懼。
段韶遠遠地向北周軍隊傳話問道:“你們宇文護有幸得到母親,卻不知道懷恩報德,今天前來侵犯我國,究竟是何意思?”
北周軍隊回話説:“是上天派我們來的,有什麼好問的!”
段韶説:“天道是賞善罰惡的,這是派你們送死來了!”
周人以步兵在前,上山迎戰。段韶考慮到北周軍隊多是步兵,己方多是騎兵,於是且戰且退誘敵深入。等對方兵力疲竭,命令士兵下馬進攻。
兩軍短兵相接,北周軍隊大潰。北齊中軍所指之處也是迅速瓦解,投墜溪谷而死的有很多人。 [5]  蘭陵王高長恭率領五百名騎兵兩次衝進北周軍隊的包圍圈,來到了金墉城下(金墉城是當時洛陽城東北、西北角上一小城),被北周軍隊圍困得非常緊急。城上的人不認識他,高長恭脱去甲冑露出自己的面孔,城上派了弓箭手下來營救他。在城下的北周軍隊也解圍逃走,丟下營帳。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間的川澤之地,都是北周丟棄的兵器輜重,北齊軍隊大勝,士兵們一起唱歌讚頌蘭陵王,這就是《蘭陵王入陣曲》 [9] 
北周軍隊大敗之際,只有齊公宇文憲達奚武和庸忠公王雄在後面統率兵士抵抗作戰。王雄策馬衝入斛律光的陣營,斛律光退走,王雄緊追不捨。斛律光隨從都逃散了,箭矢又用完了,只剩下一名奴僕跟隨,一支箭矢在手。王雄手持長矛,矛尖距離斛律光只有一丈多遠,説道:“可惜不能殺你,但要活捉你去見天子。”斛律光回身射箭,正中王雄額頭。王雄抱着馬頸退回,到營地時去世,北周軍隊更加震懼。 [10] 
北周將領宇文憲撫慰激勵部下,部眾心裏才稍微平定下來。到了夜晚,宇文憲收集敗退的散軍和剩餘部眾,準備到天亮時再戰。 [11] 
達奚武想要撤軍返回,與宇文憲爭執不下。達奚武説:“洛陽的軍隊都散了,人們的心情震撼害怕。如果不趁晚上迅速退走,只怕明天想走也走不成。我在軍隊很久了,完全瞭解這種形勢。大王(宇文憲為北周武帝宇文邕之弟,故有此稱)您還年輕,沒有經歷多少事情,怎麼能把數營之兵送入虎口呢?”宇文憲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北周剩餘的兵馬全軍而返。 [10]  南道進攻的權景宣也放棄攻下豫州的地界退走。 [7] 
楊忠領兵從沃野出發,接應突厥。由於軍糧短缺,軍中擔憂,想不出辦法。楊忠便召集誘騙稽胡部落的酋長入座,假裝叫河州刺史王傑統率士兵敲着戰鼓趕到這裏,説:“大冢宰已經平定洛陽,準備和突厥共同討伐稽胡部落那些不服從的人。”在座的酋長們都很害怕,楊忠安慰勸説後讓他們回去。於是那些胡族部落相繼送來糧食,軍糧由此充足。北周命令軍隊罷兵回朝,楊忠也一起返回。 [10] 
宇文護本來就缺乏將帥的膽略。這次伐齊之戰又不是出於他的本意,所以無功而返,只得和將領們向周武帝謝罪。 [4] 

邙山之戰戰役影響

北周方面,此戰無功而返,導致北周權臣宇文護的威望大為降低。
北齊方面,宗室名將高長恭一戰成名,但是為日後猜忌被殺埋下了禍患。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