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教符咒

鎖定
“符咒”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謂“符咒”是符籙與咒語的合稱。一般地説,“符”指的是用硃筆或墨筆所畫的一種點線合用、字圖相兼、且以屈曲筆畫為主的神秘形象 ,道門中人聲稱它具備了驅使鬼神、治病禳災等眾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頻效應的口訣,道門廣泛地用以養生輔助、祈福消災或者召驅鬼神以達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
中文名
道教符咒
應    用
傳道修持
歸    屬
道教
出    處
道藏

道教符咒解釋

符咒法術經籍在《道藏》中佔有很大的份量,這些著述內容複雜,事例也不盡一致;但從總體上看,它們攜帶了諸多的易學信息則是可以肯定的。所謂“法術”首先是指以符和籙為本的道術秘法。由於符籙在體式上已有象徵的特點,這就很自然會引入易學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籙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藴含着易學的旨趣。作為與符籙相輔助的一種重要法術,咒語融攝易學象數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在道教中,咒語與符籙有時是可以互相轉換的,一種理念通過符字書寫與勾畫就成為符籙,而當這種符籙以特殊音頻念頌的時候也就成為咒語。

道教符咒道教思想

以符、咒、訣、步四大功能為主體,都以想象的鬼神世界為前提,面對鬼神世界而施行的;主要靠存想和氣法。存想,又名存思,簡稱為"存",若存想專精,則稱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維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煉中、法術中、齋醮科儀中,都運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為全程法術、科儀的關鍵。

道教符咒符咒的由來

符咒是中國道家靈脩的哲學,也是心靈最高藝術昇華。古云:『若知書符竅、惹得鬼神驚。不知書符竅、惹得鬼神笑。』
道家的符咒咒語,就是起源於古時的巫祝。道家的咒語在東漢時期較為盛行,並且也符有密切的關係,畫符時要念咒語,用符時也有咒語,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語。咒語成為施法者精誠達意,發自肺腑的聲音,才能保證一切法術的奏效。祈禱時,咒語都是一些讚頌神靈,和祈訴如願之詞;治病時,咒語是要求法術顯靈百病俱消等辭;修煉時,咒語多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靈幫助等語。道家的咒語每句結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語。宋代趙彥衞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説明這句詞是從漢代經張天師傳下來,要符到就靈驗的意思。

道教符咒道的含義

道教符咒道是過程

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説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説,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週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説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

道教符咒道是本原

這是道的第二層含義。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這是最為玄妙和深奧的。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道作為本原,是渾然一體的東西。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説,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裏“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麼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教符咒道是規律

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説,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迴歸於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覆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道教符咒道是法則

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説,“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又説,“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閲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説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教符咒道教咒語

道教符咒落幡咒

幡懸寶號普利無邊諸神衞護天罪消愆
經完幡落雲旆迴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
急急如 玉皇上帝律令

道教符咒九星神咒

九曜順行元始徘徊華精塋明元靈散開
流盼無窮降我光輝上投朱景解滯豁懷
得駐飛霞騰身紫微人間萬事令我先知

道教符咒土地神咒

此間土地神之最靈昇天達地出幽入冥
為吾關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書上清

道教符咒甘露咒

悲夫長夜苦熱惱三塗中猛火出咽喉
常思飢渴念一甘露水如熱得清涼
二灑法界水魂神生大羅三灑慈悲水
潤及於一切

道教符咒玄靈咒

玄靈節榮永保長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
五臟神君各保安寧

道教符咒延內真咒

天地同生掃穢除愆煉化九道還形太真
百官納靈節節受新清虛掩映內外敷陰
度命延生吉日良辰金童玉女為我執
玄台紫蓋冠帶其身使我長生天地同根

道教符咒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萬氣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羣生
誦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衞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氣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敕

道教符咒破地獄咒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剛山
靈寶無量光洞照炎池煩
九幽諸罪魂身隨香雲旛
定慧青蓮花上生神永安

道教符咒淨身神咒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衞我真

道教符咒都離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微微開幽暗華池流真香
蓮蓋隨雲浮千靈重元和常居十二樓
急宣靈寶旨自在天堂遊

道教符咒祝香神咒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今臣關告逕達九天

道教符咒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衞真喉神虎賁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煉液道氣常存

道教符咒淨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

道教符咒安土地咒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祗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迴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壇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衞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道教符咒淨天地咒

天地自然,穢炁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人(殺鬼)萬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衞我軒;兇穢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