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德經注碑

鎖定
道德經注碑全名為“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該碑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景區太極殿前神道東側,立於唐天寶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寬1.2米,厚O.36米,碑首為半圓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兩面為正文,每面22行,滿行51字,隸書字體,左右兩側為文人題詠。碑文內容為唐玄宗李隆基對《道德經》的釋文。
中文名
道德經注碑
所屬年代
唐天寶元年
出土地點
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景區

道德經注碑價值意義

一、這通碑是現存碑刻中最早的。從東漢桓帝時大臣邊韶來拜謁老子立碑時算起,太清宮歷史上有許多碑刻,因為年代的久遠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絕大部分碑刻都毀掉了,只有極少數的碑刻留存了下來。這塊碑刻是留下來的近20通碑刻中立碑年代最早的,太極殿前牆上的碑刻是元代的,神道東西兩側的碑刻為金代,清代的,而這塊碑是唐玄宗時期的,距今已近1300年了。
二、這通碑是皇帝對《道德經》的註釋文,是後世認識唐玄宗與老子《道德經》,唐朝與老子及道教關係的好教材。在我國曆史上,皇帝註釋《道德經》者有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幾位,但以立碑和親筆註釋兩種形式註解《道德經》的只有唐玄宗一人。
唐玄宗等幾位皇帝註解《道德經》,為後人研究《道德經》提供了新的視角,他們同學者、文人註解《道德經》不同的是,皇帝們註解更多的是從治國理政上去闡釋。由幾位皇帝註解《道德經》來看,《道德經》中含有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思想。除了多位皇帝對《道德經》進行御注外,註解者中還有歷朝歷代的學者、官員、道士、儒家人士、法家代表、軍等等,如唐朝的魏徵著有《老子注要》,北宋王安石著有《老子注》、司馬光著有《道德真經論》、蘇轍著有《老子解》、趙孟顓著有《老子道德經》,明代李贄著有《老子解》,清代王夫之著有《老子衍》、紀曉嵐著有《老子道德經校訂》、嚴復著有《老子道德經評點》,至於民國以來名人註解《道德經》的更多了。
三、此碑還是瞭解鹿邑縣太清官鎮這個地方地質地貌的好教材。此碑建於唐朝,公元2002年以前,此碑在地面以上僅露碑頭尺許,碑頭大部、碑身、碑座都被埋入地下。而此碑初建時應建在地上,也就是説,1300年來,太清宮這個地方,地面整體增高了整通唐碑的高度。為研究這個地方的地質地貌和河流水患史提供了一個佐證。
這通唐碑歷經1300年的風風雨雨,風雨剝蝕嚴重,碑文已有一半模糊而不可辨認了。即便如此,仍是文物中之珍品,即便從純書法的角度講,正文的隸書字體,也有極高的書法價值。
太清官建祠1800餘年來,歷朝歷代都在太清宮立有碑刻,除現存20通外。其它雖然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不存在了,但所幸鹿邑古縣誌尚錄存有其它30餘通碑刻的碑文。同地上現存碑刻相對應,是研究太清官興衰史和道家、道教在歷朝歷代地位彌足珍貴的文獻或實物。

道德經注碑皇帝謁拜

唐玄宗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很偉大的皇帝,繼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之後,他把唐朝帶領到了極盛,即開元盛世,這主要是因他遵循老子的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一生都在關注、研究、推廣、宣傳老子,除了以上講到的以外,還有一點,就是他一生中兩次對《道德經》進行註釋,又創下了中國歷史上皇帝的一個之最。以後還有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臨等皇帝註解《老子》,但都是註解了一次,而唐玄宗註解了兩次。
第一次是在開元二十三年(735),玄宗皇帝50歲時,他總結前半生讀老、拜老、研老心得,親筆著下了《御注道德真經》一書。唐玄宗在為第一次御注寫的序中指出:“每因清宴,輒叩玄關,隨所意得,遂為箋註,豈成一家之説……,今茲絕筆,是詢於眾……”意思是,我每次在和大臣們一起簡單用餐的時候,就常常詢問和交流一些學習《道德經》的知識和心得,就把自己學習的心得和體會寫下來,就這樣,關於《道德經》的箋註就完成了。
第二次是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他70歲時,又寫下了《道德真經疏》一書。也就是在這一年,久享歌舞昇平的李唐王朝突遭鉅變——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亂)爆發。歷經百年的我國封建歷史上第二個黃金時代(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期、武則天統治時期、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時期)結束了,唐朝開始走下坡路。也就是在這一年,在鹿邑發生了一件為整個唐王朝所注目,並令鹿邑載入史冊的事。安史之亂爆發,國遭大難,萬年雪崩,貴胄重臣,聞風鼠竄;可是真源縣(鹿邑古縣名)縣令張巡(南陽人),一介文弱書生,七品微官,卻率千餘猝合之眾,扼敵要道,盡忠竭智,苦鬥至死,用温熱的血,寫下了一曲名將讚歌。
正是由於張巡艱苦卓絕的孤軍抵抗,阻止了安祿山軍隊南進的步伐,削弱了安祿山叛軍的力量,也保住了唐王朝江淮以南一帶,使朝廷財源不竭,為唐王朝重組力量提供了財源準備和時間準備,功勞至大。所以到唐宣宗李忱時,下令給功臣畫像,供於朝廷,在這一次,真源縣令張巡的名字得以位列眾多重臣名將之間。
唐玄宗時期還有一件同鹿邑同老子有關的事。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即玄宗第二次註解《道德經》的頭一年,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真源縣令張巡在太清宮老子像前痛哭並率眾誓師抵抗的頭一年,大詩人杜甫來到鹿邑太清宮朝拜,並寫下了1200字的《朝獻太清宮賦》,並篆刻立碑於太清宮。該碑現已不存,但在清康熙年間尚存,只是碑文已模糊不清了。所幸《康熙鹿邑縣誌》上錄有全文。
第二個需要記述的是唐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親來鹿邑謁祖拜庭這件事了。
《舊唐書.高宗本紀》載,高宗皇帝於乾封元年“二月己未,次毫州,幸老君廟,追號日太上玄元皇帝,創造祠,堂;其廟置令、丞各一員。改谷陽縣為真源縣,縣內宗姓特給復一年”。同北宋真宗皇帝來老子生地祭拜比起來,國史書上記載要少一些,不過內容並不少。
據史料記載,高宗的這次離開長安東來拜祖是武皇后(武則天)提議的,而且是在遊歷泰山後來的太清宮。目的是拜謁祖庭和祖先,後世可以想象祭拜隊伍和規模氣勢都應當宏大。史料載,高宗來鹿邑時百官儀衞,延長數百里,此説固有誇張成分,但祭拜之隆重熱烈和規模之宏大 當是可以想見。這是唐朝時關於老子和其生地發生的幾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