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城縣

鎖定
通城縣,別稱雋邑、銀邑,簡稱雋, [7]  隸屬湖北省咸寧市,漢為下雋縣地,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咸寧岳陽九江金三角中心交匯點,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 [1]  。縣境介於東經113°36′~114°4′,北緯29°2′~29°24′之間,總面積1140.7平方千米 [24]  。通城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適中,氣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2]  2021年末,通城縣户籍人口52.34萬人。 [32]  截至2022年10月,通城縣轄9個鎮、2個鄉;另轄5個鄉級單位 [22]  。縣政府駐雋水鎮。 [5] 
通城縣名取境內雋水北入長江,直通武昌城之意。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分崇陽縣南上雋、樂化、天寶8鄉置通城縣。1958年11月,通城、崇陽合縣。1961年12月,恢復通城縣,仍屬孝感專員公署。1998年咸寧撤地設市,屬咸寧市。 [6-7]  通城縣名源於“水道通,地勢順,直注武昌城”之意。 [8]  境內有杭瑞高速、武深高速、106國道、嶽九鐵路、353國道 [26]  交叉過境;景點有“華中第一瀑”——白水巖瀑布,“江南藥庫”之稱的藥姑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的黃龍山,道家黃袍山等。
2020年4月,通城縣脱貧摘帽,退出貧困縣。 [9]  2022年,通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9.58億元。 [31] 
中文名
通城縣
外文名
TongCheng
別    名
雋州
雋邑
下雋
行政區劃代碼
421222 [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省咸寧市
地理位置
湖北省東南部
面    積
1140.7 km²
下轄地區
9個鎮、2個鄉;另轄5個鄉級單位
政府駐地
雋水鎮
電話區號
0715
郵政編碼
437400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2.34 萬(2021年末户籍人口) [32] 
著名景點
錫山
藥姑山
黃袍山
白水巖瀑布
車牌代碼
鄂L
地區生產總值
199.58 億元(2022年) [31] 
人    口
42628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通城縣歷史沿革

通城大道經濟開發區核心路段 通城大道經濟開發區核心路段
通城周為楚地,秦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南郡置下雋縣。武帝時屬長沙國。建武十三年(37年)改長沙國為長沙郡,下雋縣隸長沙郡。
三國時,屬吳,為周瑜封邑。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改隸巴陵郡。
南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改下雋縣為上雋縣,設錫山市(今通城縣城)。
史料記載圖片 史料記載圖片
梁大同五年(539年),廢上雋縣,復下雋縣,又從下雋縣分立樂化縣,今通城地分隸樂化、下雋兩縣,屬上雋郡。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樂化、下雋縣併入蒲折縣,屬荊州江夏郡。
唐天寶元年(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縣(今通城、崇陽境),屬鄂州。 [30]  憲宗元和二年(807年),升錫山市為鎮。元和五年(810年)更名通城鎮。
五代楊行密(902年~903年),改唐年縣為宗陽縣,南唐又改宗陽縣為唐年縣。保大中期(約950年),遷唐年縣治於今縣城西南白麪山下。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改為崇陽縣,屬鄂州。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分崇陽縣南上雋、樂化、天寶8鄉置通城縣。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通城併入崇陽。紹興十七年(1147年),恢復通城縣,隸屬武昌郡。 [29] 
元屬武昌路。
明、清屬武昌府。
民國通城縣城圖 民國通城縣城圖
民國元年(1912年)後,廢府改道,通城屬江漢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後,屬湖北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十八年至二十四年(1929年~1935年)間,通城大部分地區屬湘鄂贛革命據根地,藥姑山、黃袍山先後都建立了縣蘇維埃。
1949年通城解放後,屬湖北省大冶專員公署。
1952年秋後,屬孝感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通城、崇陽合縣。
1960年1月,屬武漢市。
1961年12月,恢復通城縣,仍屬孝感專員公署。
1965年8月,屬咸寧專員公署,後改咸寧地區。
1998年咸寧撤地設市,屬咸寧市。 [6-7] 
最新通城縣城全景圖 最新通城縣城全景圖

通城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 ,通城縣轄9個鎮、2個鄉:雋水鎮麥市鎮塘湖鎮關刀鎮沙堆鎮五里鎮石南鎮北港鎮馬港鎮四莊鄉大坪鄉;另轄5個鄉級單位:鹿角山林場、錫山森林公園管理處、黃龍林場、黃袍林場、藥姑林場。 [4]  縣政府駐雋水鎮。 [5] 
通城縣地圖 通城縣地圖

通城縣地理環境

通城縣位置境域

通城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湘、鄂、贛三省交界處,介於東經113°36′~114°4′,北緯29°2′~29°24′之間。縣境東南與江西省修水縣交界,南與湖南省平江縣接壤,西和西北與湖南省岳陽縣、臨湘市毗鄰,北和東北與本省崇陽縣相鄰。縣城(雋水鎮)往東南29.5千米至南樓嶺,與修水縣交界;往南20.4千米至界上,與平江縣交界;往西21.2千米到大界,與臨湘縣交界;往西南25千米至雁門界牌坳,與岳陽縣交界;往北6千米至鐵柱港,與崇陽縣交界。東、西最長約45千米,南北最寬約40.5千米,總面積1140.7平方千米。縣城距省會武漢市200千米,距咸寧市温泉111千米。 [33] 

通城縣地形地貌

通城縣為丘陵起伏的盆地,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面平坦開闊。高度由南向北遞減,最高點是與江西省修水縣、湖南省平江縣交界處的黃龍山主峯只角樓,海拔1528.3米;最低點是四莊鄉小井偏北邊境,海拔78米。 [2] 
山地
通城縣境東南西三面羣山環抱,構成面積488.7平方千米的中高山區,約佔全縣總面積的42.84%。其中,海拔250~500米的346.18平方千米,501~800米的107.6平方千米,801~1200米的30.19平方千米。1200米以上的4.73平方千米。東南邊緣的黃龍山系屬幕阜山脈。黃龍山系又分東北支,西南支和中支。東北支由黃龍山、白麪山、南樓嶺、苦竹嶺、獅古尖、黃袍山等組成,縣境東面及東北諸山皆有此支所出。西南支由鳳凰翅、燕子巖、冬桃山、張師山、黃金山、白石山、古侖峯、相師山等組成,西南諸山都屬此支。中支由黃龍山北麓又分出東西兩分支,伸入縣境中部。東分支由云溪山、大包山、九曲嶺接雞籠山;西分支由清涼山、黃鶴樓北接錫山,向西接九嶺、梧桐山、尖山。 [2] 
丘陵
通城縣境丘陵地區面積525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46.02%。按地勢可劃分為南部高丘陵區和北部低丘陵區。南高丘陵區包括東起塘湖鎮東南至麥市鎮,西南至馬港鎮、五里鎮、石南鎮和北港鎮、雋水鎮南部的丘陵地區,面積近300平方千米,其間山丘分佈多且密,除梧桐山海拔高於300米,餘處海拔高度一般在150~300米。北部低丘陵區包括東北部的四莊鄉、沙堆鎮,西北部的大坪鄉、關刀鎮、雋水鎮北部丘陵區,面積200餘平方千米,山丘分佈較高丘陵區少且地勢低,除堆山、鐵柱山兩山海拔超過150米,餘地一般為90~150米。 [2] 
平畈
通城縣境內平畈多散佈於河溪兩側和丘陵之間,俗稱段、畈、壠。全縣共有大小平畈60餘處,為本縣水稻主要產地,其面積一般在 1~5平方千米,總面積127平方千米。約佔全縣總面積的11.13%。 [2] 

通城縣氣候

通城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適中,氣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但由於季風和地貌的影響,時空分佈不均,春季低温陰雨,夏季洪澇乾旱等災害性天氣常出現。全縣年平均日照時數1706小時,年平均氣温1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4.4℃,最熱月7月平均氣温28.7℃,歷年極端最高氣温40.7℃,極端最低氣温~15.2℃。雨量充沛,時空分佈不均,年平均降雨量1556毫米,其中4~10月降雨量1267.1毫米,佔全年雨量的81%,年平均相對濕度79%,最小相對濕度8%。氣候常因南方暖濕氣流經過縣境,受幕阜山脈的影響,形成地域性小氣候,使暴雨集中,降雨強度加劇,成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無霜期長,年平均無霜期256天,全年日照1706小時,年平均風速1.6米/秒,最多風向東北風,年平均蒸發量1344毫米,年雷暴日數41天。 [2] 

通城縣自然資源

通城縣土地資源

通城縣土地總面積113121.22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9974.47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4267.51公頃、旱地面積54970.60公頃、水澆地面積136.36公頃;園地面積1139.38公頃,其中果園面積822.53公頃、茶園面積263.39公頃、其他園地面積53.46公頃;林地面積63624.34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5794.94公頃、灌木林地面積20.48公頃、其他林地面積5658.92公頃;草地面積1422.3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7496.81公頃,其中建制鎮面積2106.99公頃、村莊面積5153.42公頃、採礦用地面積198.41公頃、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面積37.9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1672.12公頃,其中公路用地面積794.32公頃、農村道路用地面積877.80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5159.44公頃,其中河流水面1359.93公頃、水庫水面1257.33公頃、坑塘水面148.71公頃、內陸灘塗面積186.01公頃、溝渠面積969.83公頃、水工建築面積45.77公頃;其他土地面積2732.27公頃,其中設施農用地86.91公頃、田坎1812.71公頃、沙地50.73公頃、裸地781.92公頃。 [2] 

通城縣水資源

通城縣水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水利設施多,有中小型水庫97座,其中:中型水庫6座,小(1)型水庫15座、重點小(2)型26座、一般小(2)型50座,庫容1.69億立方米;國營和鄉鎮水電站64座,裝機容量2.5萬千瓦,年均發電6000萬千瓦時,其中:國營電站19個,裝機1.63萬千瓦;水閘415座,泵站199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91處,規模以上機電井31處,堤防工程64處,攔水堰240處,水塘12214口;中型灌區281.3千米,乾渠13條188.7千米,支渠166條346.27千米,灌溉面積21.7萬畝。 [2] 

通城縣礦產資源

通城縣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28種,分佈在全縣境內70餘處,是中國中部地區稀有金屬、稀土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的重要產地之一。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3種。即:獨居石、鈮(鈹)、鉭、銣銫、釩、鎢、鈾、長石、石英、水晶、雲母、大理石、建築用花崗岩、飾面用花崗岩、板岩、螢石、高嶺土、水泥用粘土、礦泉水、石煤、地熱、水泥用灰巖、制灰用灰巖、建築用灰巖、磚瓦用粘土、長石、建築用河砂、飲醫兩用礦泉水等。全縣擁有礦區54個,其中大型礦區4個(河砂、鈹鉭鈮、花崗岩、獨居石),中型礦3個(建築用灰巖、水泥用灰巖、釩礦)。 [2] 

通城縣植物資源

通城縣木本植物共有24科283種,其中以松、杉、楠竹、茶、油茶為主要樹種。草本植物中,可供藥用的就有70種。水生植物資源有藕、芡實、荸薺、菖蒲、水生蓮、蒿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2種:銀杏、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8種:花櫚木、刺楸、楨楠、樟樹、鵝掌楸、厚朴、粗榧、紫荊木;省級保護植物有:金錢松、凹葉厚朴、檫木、青錢柳、楊梅、青檀、厚邊木犀、山拐棗、南紫薇。

通城縣動物資源

通城縣野生動物有7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頸長尾雉、雲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金貓、小天鵝、蒼鷹、白鷳、勺雞、草號鳥、紅角號鳥、雕號鳥、虎紋蛙等;省級保護動物有:花面狸、狗獾、豬獾、食蟹獴、豹貓、小麂、華南兔、大白鷺、白鷺、灰胸竹雞、董雞、珠頸斑九鳥 、翠金鵑、藍翡翠、家燕、金腰燕、八哥、松鴉、灰喜鵲、白頸鴉、畫眉、紅嘴相思鳥、壽帶、杜鵑、玉錦蛇、黑眉錦蛇、滑鼠蛇、烏梢蛇、眼鏡蛇、銀環蛇、尖吻蝮、棘腹蛙、澤蛙、黑斑蛙、雙團棘胸蛙、湖北金錢蛙、棘胸蛙等。
通城縣魚類資源較豐富,主要是一些廣適性和山溪性魚類,分屬四目八科三十四種。其中:魯科二十六種、鯰科一種、鰍科三種、鱧科一種、合鰓科一種、鱺科一種、鰭科一種。如草魚、鰱魚、鱅魚、青魚、鯉魚、團頭魴、三角鯿、長春鯿、鯽魚、鯰魚、黃鱔、烏魚、赤眼鱒、黃尾、密鯝、細鱗斜合鯝等。還有彈蝦、米蝦、田螺、蚌殼、甲魚、烏魚、螃蟹、泥鰍等。 [2] 

通城縣人口

截至2018年末,通城縣常住人口41.6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53%,比上年提高1.63個百分點。全年總户數15.28萬户,户籍人口52.74萬人,全縣全年出生人口6668人,人口出生率12.39‰,出生人口性別比112.53%,人口自然增長率7.92‰;死亡人口2400人。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通城縣常住人口426288人 [21] 
2021年末,通城縣户籍人口52.3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3萬人。全年總户數15.25萬户,全縣全年出生人口3306人,死亡人口2646人,人口出生率12.97%。 [32] 

通城縣政治

縣委書記、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劉中英 [20]  [34] 

通城縣經濟

通城縣綜述

2018年,通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6.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24.35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實現56.39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實現55.76億元,增長11.6%。 [3] 
2020年,通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2.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4.5%。 [23] 
2021年,通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1.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34.26億元,增長12.4%。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67.75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89.04億元,增長11.6%。三次產業結構佔比由2020年的調整為2021年的17.9:35.5:46.6。
2021年,通城縣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7.89億元,增速同比增長26.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68億元,增速同比增長29.2%;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億元,增速同比上升30.5%;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226,增速同比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359,增速同比增長13.2%。
2021年,通城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5%。其中:第一產業投資額增長438.1%;第二產業投資額增長5.4%;第三產業投資額增長21.5%。
2021年末,通城縣共有各類市場主體4.52萬户,比上年增長31.27%。其中,企業類市場主體0.67萬户,增長7.61%。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295萬户,增長69.28%。其中,新登記企業類市場主體1103户,降低3.0%。
2021年末,通城縣城鎮登記失業率2.26%、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836人。全縣共有各類市場主體4.52萬户,比上年增長31.27%。其中,企業類市場主體0.67萬户,增長7.61%。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295萬户,增長69.28%。其中新登記企業類市場主體1103户,降低3.0%。
2021年,通城縣地方財政總收入11.89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億元,增長30.5%。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61億元,增長34.5%,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0.1%。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17億元,下降11.6%。
2021年,通城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26元,同比增長1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9元,同比增長13.2%。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2021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22089元,增長28.4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154元,增長19.51%。 [32] 
2022年,通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9.58億元。 [31] 

通城縣第一產業

2021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現價)61.59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農業產值29.2億元,增長23.1%;林業產值2.88億元,下降28.5%;牧業產值20.82億元,增長19.8%;漁業產值3.92億元,增長15.3%;農林牧漁服務業4.77億元,增長0.6%。
2021年,通城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4.78萬畝,增長0.34%;經濟作物面積50.51萬畝,增長4.2%。在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20.27萬畝,增長10.2%;茶園面積7.45萬畝,與上年持平;中藥材面積11.38萬畝,增長1.3%。
2021年,通城縣糧食產量17.07萬噸,比上年增長3.71%。其中,夏糧0.48萬噸,秋糧12.47萬噸。
2021年,通城縣豬肉產量4.05萬噸,增長41.11 %。年末生豬出欄53.04萬頭,增長41.33%;家禽出籠85萬隻,下降4.53 %。全年水產品產量1.31 萬噸,同口徑比較下降4.4%。 
2021年末,通城縣有林地面積67355.84公頃,當年植樹造林公頃數2252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53.16%。

通城縣第二產業

2021年,通城縣工業增加值57.0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3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7家,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1.23億元,同比增長18.1%,實現營業收入133.56億元,同比增長20.47 %,利税總額10.23億元,同比增長15.14 %,其中利潤總額7.99億元,同比增長17.04%。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6.2 %。
2021年,通城縣建築業增加值10.7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7%。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 20家,建築業總產值29.74億元,增長10.1 %;房屋竣工面積777905平方米,下降21.5%。

通城縣第三產業

2021年,通城縣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68億元,同比增長29.2%。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市場完成零售額77.53億元,同比增長20.8%,農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30.15億元,同比增長57.5%。分產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銷售額75.37億元,增長29.7%,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2.30億元,同比增長28.2%。
2021年,通城縣外貿進出口總額11.66億元,同比增長31.8%。
2021年末,通城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53.29億元,比年初增加12.1億元。其中:住户存款178.4億元,比年初增加20.9億元。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73.29億元,比年初增加11.7億元。其中:企業貸款115.72億元,比年初增加23.42億元。
2021年,通城縣各類保險機構18家,全年保費收入39211萬元,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6056萬元,壽險保費收入23154萬元;全年財險和壽險理賠支出達到12221萬元。
2021年,通城縣郵政分公司全年實現業務收入8349萬元,同比增長10.31%。發送各種函件8.6萬份,包件229萬件,特快專遞22.6萬件,報紙492萬份,雜誌9.72萬份。
2021年,通城縣累計接待遊客49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8.5億元,相對上年度略有增長。其中鄉村旅遊經濟收入8.51億元,同比上漲 11.1%,鄉村旅遊經濟收入佔全縣旅遊經濟總收入29.86 %,增長2.5個百分點。
2021年,通城縣房地產開發企業25家,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3.9%。商品房銷售面積51.43萬平方米,增長48.9%。
2021年,通城縣施工項目個數214個,比上年增長2.9%。其中,新開工項目個數121個,增長18.6%。 [32] 

通城縣社會事業

通城縣科技事業

2021年,通城縣簽訂各類技術合同成交額5.04億元,有各類科研機構47個,應用技術成果20項,申報科技項目數5項,獲省級以上批准立項科技項目數4項。
2021年,通城縣簽訂各類技術合同96項,科技創新研發平台累計43個,佔規上企業的43.9%,從事科技活動人員4680人,應用技術成果20項,申報科技項目數6項,獲省級以上批准立項科技項目數5項,專利授權467件,其中發明專利5件。 [32] 

通城縣教育事業

新一中、二中全景
新一中、二中全景(2張)
截至2018年末,通城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97所,在校學生84389人,專任教師4233人。其中普通高中2所(通城一中通城二中),在校學生6334人。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6.1%,初中三年鞏固率99.2%。 [3] 
2021年末,通城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84所,在校學生86389人,專任教師4428人(含在編教師3263人,公辦中小學臨聘教師795人,民辦中小學370人,不含公辦幼兒園臨聘教師以及民辦幼兒園教師)。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學生9006人。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100% ,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2%。 [32] 

通城縣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通城縣共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各1個,社區農家書屋185個,縣鄉圖書館藏書12萬冊。各類藝術表演團體50個,各類演出場次2200場,參看觀眾102萬人次,電影放映單位3個,放映場次29211場,參看觀眾26.73萬人次,全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 [3] 
2021年末,通城縣共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各1個,社區農家書屋185個,縣鄉圖書館藏書34萬冊。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0個,各類演出場次2340場,參看觀眾25萬人次,電影放映單位3個,放映場次24610場,參看觀眾24.2萬人次,全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 [32]     

通城縣醫療衞生

康美通城人民醫院 康美通城人民醫院
截至2018年末,通城縣共有衞生機構198個(含村、社區衞生室),其中醫院3家;衞生機構工作人員320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44人,註冊護士1144人;衞生機構牀位數2248張,其中醫院牀位數1675張;醫療衞生機構診療人數99.98萬人次。有標準化衞生室行政村比率達到100%。 [3] 
2021年末,通城縣共有衞生機構199個(含村、社區衞生室),其中醫院4家;衞生機構工作人員258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80人,註冊護士1113人;衞生機構牀位數2279張,其中醫院牀位數1266張;醫療衞生機構診療人數95.2萬人次。有標準化衞生室行政村比率達到100%。 [32] 

通城縣社會保障

2021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6.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3.5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95萬人。全縣累計發放各項社會保險費79730萬元。
2021年末,通城縣共有城鄉居民最低保障人數21297人,其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78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513人,特困供養救助人數2300人,臨時救助2632人次,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城市590元/人每月、農村5800元/人每年。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個,兒童福利機構1個,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1個。 [32] 

通城縣交通運輸

通城大道 通城大道
通城縣擁有公路1245千米,每平方千米公路密度為1.085千米,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國道25.67千米,縣道70.62千米,鄉村道680千米,全縣現有等級公路242.42千米,有二級公路74千米,有高級、次高級公路118千米。構成了城通鄉,鄉通城的全方位公路格局。縣城北靠武漢,南極長沙,西去岳陽,東通九江。通城大道、武(漢)長(沙)公路,通(城)臨(湘)公路,通(城)修(水)公路,杭瑞高速,武深高速溝通了通城與周邊各大中城市的聯繫。
2018年,通城縣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100%,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100%;客運量797萬人,貨運量200萬噸。貨運週轉量16553萬噸千米,增長10.92%。 [3] 
2021年,通城縣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100%,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100%;客運量496.54萬人,貨運量185.3萬噸。全年旅客週轉量5535.56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2%。貨運週轉量18207.5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9%。 [32] 

通城縣歷史文化

通城縣地名由來

通城縣名取境內雋水北入長江,直通武昌城之意。 [7-8] 

通城縣地方風俗

通城花鼓戲
通城縣花鼓戲劇院演出 通城縣花鼓戲劇院演出
通城花鼓戲又名通城提琴戲,源於湖南臨湘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是以岳陽花鼓戲“琴腔”為主旋律,融合湖南長沙花鼓戲部分腔調和曲牌以及通城,本地山歌、夜歌、民間道教音樂。曲調優美,旋律明快。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以及廣泛而又深厚的羣眾基礎。唱腔曲調有正調、哀調、夢調、西湖調、陰調、一字調、反十字調(打採調)等及各種花腔小調。 [10]  因通城花鼓戲是以岳陽花鼓戲的“琴腔”為主調,也據説是為了和原來流傳到通城的“天沔花鼓戲(今荊州花鼓戲)”所謂的“通城花鼓戲(打鑼腔)”區別開來所以稱其為“提琴戲”。後又因與長沙(益陽)花鼓戲其相互融合,故複名“花鼓戲”,但並非是指早期流傳到通城的“天沔花鼓戲”即所謂“通城花鼓(打鑼腔)”也有諸多戲迷羣眾奇特地稱其為“提琴花鼓戲”。
民間歌謠
通城山歌民歌題材廣泛,旋律高亢優美,句式變化不一。有號子、山歌、田歌、燈歌、小調、風俗歌、童謠、搖兒歌等。1981年,普查收集了400多首。其中,收入(湖北民間歌曲集成)的64首,編入(咸寧地區民歌集)的72首。
山歌
大體可分高腔、平腔、急口令、牧牛歌4種。高腔山歌,在縣東南部最為流行,以5句式為主,節奏自由,音域寬廣,旋律起伏較大,高亢悠揚。平腔山歌,流行全縣,以4句式為主,節奏規整,旋律平緩,長於抒情。急口令,流行於云溪、塘湖、黃袍、大青、清水、錦山、北港等地,節奏鬆緊結合,速度較快,似説似唱,旋律與方言聲調結合,風趣詼諧。放牛歌,節奏明快,旋律輕鬆,縣南羣山環抱,峯嶺相對,村童上山放牛時,往往對唱取樂,稱“對山歌”。
田歌
分載禾、耘禾、斫柴歌3種。前兩種,全縣流行;斫柴歌,流行於麥市、水興、云溪一帶。眾人斫柴,一個擊鼓,唱歌鼓動。內容,或見事即興而成,或唱人物故事、山歌。
童謠
多為農村少年兒童遊玩、勞作時唱的順口溜,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縣內廣泛流傳的有(黃花菜、菜花黃)、(八哥子飛下田)、(麻雞婆、尾巴拖)、(張打鐵、李打鐵)等。此外,還有兒歌、搖兒歌,反映兒童生活情趣和母愛之情。
故事
(張家十伢的故事)是流傳於湖北通城地區的系列民間故事,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多年的沉澱和積累,以張家十伢這個人物形象為核心發展成內容豐富、幽有趣默的系列故事。其中典型的有(張家十伢的出生)、(初一拜觀音)、(頂籠雞)等。
張家十伢,智慧的化名,正義的使者,漢族的“阿凡提”,.羣眾的代言人。聰明機智不畏權勢,其故事膾炙人口,千百年來,在通城流傳不衰,為廣大羣眾所樂道。
活動
個子 個子
通城,每當華燈初上的時刻,萬家燈火裏便看見三五親朋好友圍成一桌,個子之“戰”便已開始。打個子也有諸多規律,如胡牌最少得有七個個子,人數非得有四人,除打個子的四人外,一般都有觀“戰”者在旁,旁觀者有時比打個子的人都急,遇到好牌,便歡呼雀躍,碰上“肖腳”便連聲責怪,但決不傷和氣。

通城縣方言俚語

通城話大體上可定為是贛語方言的一種,屬於贛語大通片。以通城話為母語的人分佈在湘鄂贛三省交匯地區,使用人數在40~80萬之間,主要流行於湖北省咸寧通城縣境內及周邊地區。是贛語與湘語交匯現象最明顯的地區之一。
通城話有17~20個聲母,72個韻母,6(7)個聲調,保留有古漢語的入聲(有的地方分陽入、陰入,但有的只有入聲)。
通城話在外地人看來確實有些複雜難懂,40乘40千米大的通城縣,通城話會跟西邊北邊的或許有一些明顯的不同。究其原因還是地處交界,受周邊口音影響。而且歷史上的通婚也對此會有很大影響。根據縣內次方言的差異,大體可分為東區次方言(代表點塘湖)、西區次方言(代表點北港)、城區次方言(分別簡稱為東區、西區、城區)。 [11] 

通城縣風景名勝

黃龍山
黃龍山(10張)
紅色景點:羅榮桓元帥紀念館、湘鄂贛黃袍山革命烈士陵園、英雄母親
黃菊媽陵園、湘鄂贛黨校舊址、通崇修縣政府舊址、紅軍洞、八百壯士墓羣等。
自然景點有:黃龍山 [12] 黃袍山錫山、藥姑山、黃袍山白水崖瀑布、水簾洞、怪石峯、插劍巖、巨乳石、仙人埂、玉泉宮(又名大泉洞)、神龍洞、燕子巖羣洞、痴情谷、大泉仙谷、夾井峽谷、佛家聖地嫦娥山白玉寺、道家古石屋遺址等等。
黃袍山
黃袍山(20張)
人文景點有:一門三尚書遺址、北宋抗金英雄大元帥岳飛之師~~方瓊墓地、明朝進士汪潤田故居、黃庭堅退隱黃袍山的“魯直第”、夜珠窩“文定世第”、秦漢時期張良創辦的伐桂書院、幕阜書院遺址、華羅山寨古兵寨遺址等。
寺廟道觀:蘭若寺、白玉寺、胥林寺、普救寺、張良道觀、八仙道觀。

通城縣地方特產

  • 甑蒸糕
通城甑蒸糕 通城甑蒸糕
蒸糕素為本縣小吃佳品,老少皆喜。此糕以粘米、糯米、紅糖、芝麻為原料。其做法以10斤米為例,取粘米7斤,糯米3斤混合浸泡10小時後,靡成米漿,包好壓幹,再用手搓成粉粒,上籠 ( 甑 ) 蒸熟。蒸籠採用小竹筒或圓木筒穿孔,高約10公分,直徑4公分,內套活塞。上蒸時,先將壺水燒開,再將小甑置於壺口,壺口以濕布密封,然後將粉粒、紅糖、芝麻投入甑內蒸,均1分鐘即成,香甜可口。
  • 麥市乾子
通城麥市乾子 通城麥市乾子
咸寧通城的麥市乾子,已經有四百餘年的歷史了,採取獨特的製作工藝,做出百味豆腐乾,口感純美。
通城麥市的麻辣幹有着悠久的歷史,從民間傳統手工製作到現代的流水線生產,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製作的原材料包括黃豆、香料、食鹽、雞精、辣椒油等,在保證傳統豆製品高營養的同時,運用了特殊的滷製技術,溶色香、味美、辣、脆於一體。其濃郁的農家風味成為大街小巷的一大特色小吃。引進現代化生產設備後,通城麥市麻辣幹已上了流水線生產,真空包裝、微波殺菌,現已熱銷廣東、江西及湖北各地。因其開袋即可食用,也可作烹調配菜。 [13] 
  • 鄂南餈粑
鄂南餈粑 鄂南餈粑
鄂南餈粑是鄂南人民喜慶普遍使用的傳統食品,以上等糯米蒸熟搗爛做成鍋蓋大小的園餅曬乾已被儲存,用時切成條塊。既可做副食糕點用,又可當主食;既可煎、蒸、烤,又可做湯;既可甜食,又可鹹食或淡食。 [14] 

通城縣著名人物

徐水香 少將(1938年~2001年), 男,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特級飛行員,湖北省通城縣人。
葛玉虎大校,通城黃袍人,16歲初中畢業後在黃袍公社任接線員等,相當於秘書。同年參軍,軍涯三十年,參軍後在部隊完成了高中學業,後又在軍校獲得了大學學歷。
張現銘上校,1965年出生,湖北通城縣人,1981年入伍,上校軍銜,現任河南省嵩縣人武部政治委員。2004年、2005年被省軍區、軍分區評為“好主官”,2005年,榮立三等功。2006年,被洛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感動洛陽十大人物”。
張明亮,作家,青年學者、智庫專家、多次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及美國總統奧巴馬、德國總統武爾夫會唔交流。
葛能全,通城縣麥市人,歷任中國工程院籌備組辦公室主任,中國工程院秘長等職。
胡金木,男,漢族,1958年9月生,湖北通城人,198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税務學院財政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何亞斌,男,漢族,1948年生,湖北通城縣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湖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總裁,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副秘書長。
吳國珍(1902年~1933年),通城人,工農紅軍第三師副師長,夜襲汀泗橋陣亡。
黃全德 將軍級人物(官方公佈的抗戰期間犧牲共產黨軍隊將軍級人物 ),湖北省通城縣黃袍荻田學堂屋人,出生於貧農家庭。幼時讀私塾,後因父親早逝而輟學。12歲從師學藝(理髮),走村串户。
周先來 男,1961年生,湖北通城人,中共黨員,1980年湖北省商業學校物價專業畢業。
譚海華,女,漢族,湖北通城人,1968年8月出生,在職大學,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90年1月入黨。曾任任咸寧市政府副秘書長、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
胡玖明 男,漢族,1969年9月29日出生,湖北通城人,1991年1月入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中南政法學院經濟法系經濟法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法學學士,管理學碩士。
吳炳貴,男,漢族,1965年7月出生,湖北通城人,研究生學歷,1984年12月參加工作,198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2月任副縣職級,現任咸寧市政府副秘書長、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中共咸安區委常委。
黎正剛,男,漢族,1965年10月出生,湖北通城人,研究生學歷。1987年8月參加工作,199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5年2月任副縣職級,現任咸寧市公安局副局長、黨委委員,中共咸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王仲何,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建設與監理公司經理,男,1966年4月生,湖北通城人,2000年12月入黨,工學學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註冊造價工程師。
萬順富(1890年~1935年)通城黃袍人,中共通城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書記。
何國球,男,1966年9月出生,漢族,湖北通城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95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曾任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黨支部書記、分黨委委員。現為同濟大學教授,上海金屬功能材料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全國疲勞學會理事,四川省熱處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鐵道部科技拔尖人才。
毛凌雲(1910年~2000年)上將,湖北通城人,號惕園,北平民國大學法律系畢業,歷任軍事委員會處長、國防部秘書、主任,國家安全局副主任及委員等職。
李麟(1892年~1941年)湖北通城人,中將, 畢業於黃浦軍校 歷任上校大隊長,第九戰區挺進第十支隊中將司令
萬壑濤(1905年~1952年)少將,字藻萍,湖北通城黃袍山望湖洞人。
羅道南(1901年~1980年)少將,軍長,字希程,湖北通城黃袍山人。
魏希文 (1912年4月10日~ 1989年3月4日)湖北通城人,國防部新聞局少將, 教育專員,作家。
黎珊玉,湖北玉立砂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高級經濟師、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塗附磨具專家,優秀鄉鎮企業家。

通城縣榮譽稱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通城縣名列其中。 [15] 
2020年2月26日,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油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16]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17] 
2020年3月19日,入選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18]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9]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5] 
2021年11月25日,入選2021年擬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地區公示名單。 [27]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