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城話

鎖定
通城話大體上可定為是贛語方言的一種,屬於贛語大通片。是贛語與湘語交匯現象最明顯的地區之一。
中文名
通城話
所屬方言
贛語方言
贛語大通片
分佈地區
湘鄂贛三省交匯地區
使用人數
40—80萬之間
流行地區
湖北省咸寧通城縣境內及周邊

通城話通城話所屬語系

通城話大體上可定為是贛語方言的一種,屬於贛語大通片
以通城話為母語的人分佈在湘鄂贛三省交匯地區,使用人數在40—80萬之間,主要流行於湖北省咸寧通城縣境內及周邊地區。是贛語與湘語交匯現象最明顯的地區之一。
通城話有17—20個聲母,72個韻母,6(7)個聲調,保留有古漢語的入聲(有的地方分陽入陰入,但有的只有入聲)。
通城話的形成及背景
通城話是數千年來由居住在通城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孕育而成的社會現象。
由於通城地處湘語、贛語和北方話的結合部,加之又是歷史上人口遷徙頻繁的地域,使通城話的成分顯得古老而又複雜,造成了操通城話的人在與外地人的交往時產生了嚴重的障礙。
正因為如此,通城話早已受到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並稱之為“研究古代文化歷史的活化石”。
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湖北東南部是楚國的邊境,與東邊的越國接壤。雖然處於楚國境內,但通行的卻不是楚語(今湘語的前身)。早在唐代,時人就已經察覺江漢平原中部以東地區並不通行楚言,誤稱之“吳語”。到了北宋時期,張耒就在《齊安行》寫道:“黃州楚國分三户,葛蔓為城當樓櫓。…客檣朝集暮四散,夷言啁啪來湖湘。”這裏的“湖湘”是指黃州附近的長江西南岸,即湖北的東南一帶。明代袁宏道在金牛鎮亦言“村姑語帶蠻”。箇中的“夷言”、“蠻”俱是指不同於當時官話系統的贛語了。
但由於靠近古楚語的發源地,同時與湘語區接壤,使得通城話有很多楚語的特色詞彙。如“伢(孩子)”(湘語、贛語)、“崽(兒子)”(贛語、湘語)、“娭毑(老婦人)”(湘語)·······
湘鄂贛交匯地區語言的關係
雖然贛語是南方漢語中互通性比較高的語言,但由於此地的特殊的語言交匯特點,本地語言的互通還是比較難的。
以湖北東南境內的語言為例,除了官話化明顯的蒲圻話(今赤壁)比較易懂外,其他語言基本不能互相交流。
贛語的現狀
1949年中國基本統一之後,中國大陸開始加大中國語言統一工作的力度,贛語作為一種地方語言因而處境堪憂。中國大陸政府為了“推廣普通話”而嚴格限制在公眾場合中使用地方語言。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隨着人際之間的聯繫越來越頻繁,以及廣播 、電視等媒體的快速發展,贛語受到北方話的衝擊越來越大,以致現如今年輕一代有一部分人已經不能使用純正的贛語,甚至不再會使用贛語。另一方面,中老年一代因為未受過普通話訓練,通常在説普通話的場合會夾雜濃厚的贛語腔調,從而形成饒有趣味的“塑料普通話”。近年來中國各地要求保護本土語言文化的呼聲越來越大,發展本地文化,保存本地語言,贛語也逐步走上大眾傳媒。

通城話原創音樂作品

通城話 [1] 
詞曲:羅傑
演唱:羅傑
1=A 4/4每分種160拍
叮額者大頑皮死特半夜起來彈
樓腳上掛只簍特度特裝咯蛋
一腦撞得切特地特地落下來弱仰扮
我爺老子一抓起來把我打一餐
置後生家切刁新房完全是亂扮
捉倒新郎門外一釘把燈泡一關
墨黑即公亂摸亂捏耍流氓合法
新假假喊娘喊爺身上哈社痰
通城話,香港人也哇
香港大陸澳門台灣本來是一家
30個聲母72韻母豐富又多彩
通城屋特話,就象密碼
通城話,壓來學倒哇
有事冒事忙裏偷閒過來坐一下
通城咯排子姑特麼點把多哇
身材一級棒,皮膚雪白
欠煞個人啦
李自成社確實是在通城遇咯難
哪些仔瞎七八亂搞哇色在通山
專家學者找咯資料鐵證如山
通城人社不爭不吵不想跟吔煩
要是不信哇我超天到通城來看
早晨夜特哀家老腳街上排排站
唱起歌特跳起拍打熱情勁不減
通城文化並不只是靠座九宮山
參考資料
  • 1.    通城話  .百度音樂人.2009-12-27[引用日期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