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梨帖

鎖定
王獻之《送梨帖》,2行,11字。草書尺牘大意是:王獻之將三百隻梨送與收信友人,並談及冬天雪來得遲,天氣狀況卻很不佳。《送梨帖》書寫風格開合有度、閒雅淡逸。
中文名
送梨帖
作    者
王獻之
創作年代
東晉
書    體
草書

送梨帖法帖信息

【材質】紙本墨跡
【字數】2行,11字(含缺字)
《送梨帖》收刻於寶晉齋法帖》、《澄清堂帖》、《墨池堂選帖》、《戲鴻堂帖》、《三希堂法帖》、《鄰蘇園帖》。 [1-2] 

送梨帖法帖內容

送梨帖釋文

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3] 

送梨帖大意

現送梨約三百個。雪來得遲,(天氣)甚是不佳。 [4] 

送梨帖註解

《送梨帖》首句“今送梨三百”刻帖為“今梨三百”,按字距實缺一字。根據宋代米芾《書史》記載“王獻之《送梨帖》雲:‘今送梨三百顆。晚雪,殊不能佳’”所缺字為“送”字。
《送梨帖》“晚雪,殊不能佳”句的“晚”,為“遲”意。“殊不”,甚不、卻不。唐代孫過庭《書譜》載謝安與王獻之語“物論殊不爾”。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中“快雪時晴佳”與《送梨帖》“晚雪,殊不能佳”雖句意相左,但可互證互讀。 [4] 

送梨帖書法賞析

送梨帖筆意貫通

《送梨帖》摹本 《送梨帖》摹本 [5]
《送梨帖》不像《中秋帖》、《鵝羣帖》那樣字與字之間多有連筆,僅“殊不”二字連綿,其餘字字獨立,但又筆意貫通,從“今”字起筆一貫到底,折、搭承接有序,形斷意連。如“今”字的收筆為出鋒向左下,“送”字的起筆為搭鋒順入,以承上字。以下的“梨”與“三”,“能”與“佳”等字之間也用同法承接。筆畫儘管收筆分明,但氣勢卻如山泉出谷,奔騰傾瀉不可遏止。從全幅佈局看,字忽大忽小,字距忽寬忽窄,寥寥十一個字構成空靈的意境,頗耐人品味。《送梨帖》筆法變化亦較多,“雪”、“不能佳”等字如金蛇飛舞,用的是大王的內擫法,而“百”、“晚”、“殊”等字又轉用外拓法,顯得肥厚飽滿。 [6] 

送梨帖縱引之勢

《送梨帖》墨池堂選帖刻本 《送梨帖》墨池堂選帖刻本 [7]
以墨池堂選帖的《送梨帖》來看,《送梨帖》整體字型體勢縱長:如“三”字三橫寫成三點,幾成縱勢,如高山墜石。“百”字長引第二筆,體勢奇特。“殊、佳”亦呈長縱之勢,二字右偏旁峻拔神縱。 [8] 

送梨帖行氣姿態

以墨跡《送梨帖》來分析,首行的行軸線呈直線分佈,但由於點畫主筆的映帶鈎環盤紆,筆勢變為曲線,與行軸線的“直”形成對比,靜中見動:例如“梨”字左傾,“三”字末筆右頓,“百”字主筆繼而左下,“晚”字主筆右擺後轉左,“雪”字再接勢向左,後筆鋒婉轉右書,再左回書寫橫筆,完成收勢。轉左側右,行走自如。上述行氣特徵與乾隆題字(題於作品字幅右側)相比,便可昭然。值得一提的是,“晚”字左移,近右偏旁與上字“百”和下字“雪”對齊,首行軸線產生變化,平中見奇。
《送梨帖》行氣分析 《送梨帖》行氣分析 [9]
《送梨帖》“今梨三百”四字字距平均。初看變化不大,細品仍見匠心,“梨”字書寫行中見草,緩中見疾:上端“利”字左側為行書書寫,掠筆左出後,即原路回鋒,長曳其筆,外拓揮灑出弧線。動與靜的關係、點與線的關係在“梨”字都得以體現。“晚”字外緊內松,末筆呈章草筆意。 [10] 

送梨帖靈秀超逸

《送梨帖》的書風與《鴨頭丸帖》的側鋒紛批和《鵝羣帖》的瀟灑跳宕不同,卻與懷素所書《苦筍帖》相似,均開合有度、閒雅淡逸。徐利明在《灑脱英邁的小王風采》一節中評及《送梨帖》:“此帖師承其父,草勢平和清逸,也有模擬意味,不見他瀟灑豪邁的氣概”(見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第六章第三節,河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1月版,196頁)。《送梨帖》左右結構的字如“晚、殊、佳”大開大合,曠闊暢達。靈秀之處在於點的處理,如拓本“梨”字首筆長啄(永字八法之一)、“雪”首筆短勒、“佳”字右偏旁首筆短點,最顯著的是“三”字,勒筆全作側(永字八法之一)筆。點在長線牽引的筆勢中,呈現爽朗醒活之意。
唐朝李嗣真在《後書品》(也稱《書品後》)評價王獻之的書法道:“子敬草書,逸氣過父。”對於王獻之作品中的超邁宏逸之氣,劉濤在《王獻之書法》一章中分析道,“當連屬的筆勢由字內溢出字外,縱引而下,字與字連環勾鎖,使之‘血脈不斷’,便破了行書、草書‘絕筆收勢’的單字狀態;字法偽略得可行可草,又破了字體的限閾。這樣寫字,擺脱了局執,又因‘易而速’而求得‘急以出奇’的‘宏逸’了”(見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第七章,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232頁)。 [11] 

送梨帖作品評價

蘇軾評《送梨帖》:“家雞野鶩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籤。”(蘇軾《書劉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絕句》)按:傳《東坡志林》卷九:“世傳王子敬帖,有‘黃柑百顆’之語。此帖乃在劉季孫家,景文死,不知今在誰家矣!…予尚有詩與景文雲:‘居家子敬十六字,氣壓鄴侯三萬籤。’”文中的王子敬(王獻之)帖,是指《送梨帖》。 [12] 
楊守敬《送梨帖》:“大令此帖,與篆隸出入,高古絕倫,自謂與乃父當不同,賴有此耳。” [13] 

送梨帖作品鑑賞

送梨帖著錄

《宣和書譜》卷第十五王羲之草書目中著歸《送梨帖》帖目,其下附小注,雲:“唐柳公權題附”,這與王獻之《送梨帖》刻本相類,會是米芾《書史》所記的《送梨帖》墨跡本。若此,《宣和書譜》所繫當誤。《送梨帖》在唐代時被誤為唐太宗書。後經柳公權鑑別為王獻之書。米芾鑑定時,也肯定為王獻之書。《送梨帖》墨跡本,缺“今送”之“送”字。墨跡帖後有柳公權、文與可王世貞王世懋王穉登、文嘉、文彭、莫雲卿、詹景鳳周天球等人跋記。清朝為內府收藏。刻本亦缺“送”字。《三希堂法帖》亦刻有董其昌的臨本。 [14] 

送梨帖題跋

柳公權《送梨帖》跋 柳公權《送梨帖》跋 [15]
唐代柳公權跋:“因太宗書卷首見此兩行十字,遂連此卷末。若珠還合浦,劍入延平。大和二年三月十日。司封員外郎柳公權記。”
明代董其昌跋:“家雞野鶩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籤。子瞻居士題。清秋臨送梨帖時以子瞻題。董其昌為悟軒弟。”
清代郭尚先《芳堅館題跋》:“送梨帖真跡亦藏大內,三希堂‘送’字尚完。末香光行書‘家雞野鶩同登俎’一詩。” [16] 

送梨帖字數

關於《送梨帖》字數,《三希堂法帖》和《墨池堂選帖》的刻帖為十一字(含缺字),從唐代柳公權跋語“因太宗書卷首見此兩行十字,遂連此卷末”來看,未計入所缺“送”字,為十字;宋代米芾《書史》記載“王獻之《送梨帖》雲:‘今送梨三百顆。晚雪,殊不能佳’”為十二字,清代嚴可均輯《全晉文》卷二十七載王獻之尺牘:“今送梨三百顆。晚雪,殊不能佳。”亦為十二字。 [17] 

送梨帖作者簡介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原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工書,兼精諸體,尤以行草善名。在繼承張芝、王羲之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變當時古拙的書風,有“破體”之稱。與王羲之並稱“二王”。存世墨跡有行書《鴨頭丸帖》,小楷刻本有《洛神賦十三行》。其正、行、草書帖札,散見於宋人所刻叢帖中。 [18] 

送梨帖相關閲讀

米芾與送梨帖
米芾《書史》記載:“劉季孫曾以一千置得。餘約以歐陽詢真跡二帖、王維《雪圖》六幅、正透犀帶一條、硯山一枚、玉座珊瑚一枝以易,劉見許。王詵借餘硯山去,不即還。劉為澤守,行兩日,王始見還,約再見易,而劉死矣,其子已二十千賣與王防。”
米芾愛王獻之書,故不惜以書畫寶玩與劉季孫易《送梨帖》。不料王詵借去硯山不按時歸還,使米芾誤了與劉季孫交換的機緣,失之交臂。 [19] 
參考資料
  • 1.    圖片一來源:《中國法帖全集》第15卷,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3,15頁
  • 2.    法帖信息來源:個人彙編自叢林《送梨帖》,載《中國書法全集》第19卷,榮寶齋出版社,1991.11,418頁
  • 3.    釋文資料來源:叢林《送梨帖》,載《中國書法全集》第19卷,418頁
  • 4.    大意註解來源:劉靜潔書法撰寫
  • 5.    圖片二來源:王獻之送梨帖(早年掃描孤本)圖片 
  • 6.    筆意貫通來源:劉秋增、王汝濤、劉錫山編著《王羲之志(附王獻之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4
  • 7.    圖片三來源:《中國書法全集》第18卷,榮寶齋出版社,1991.11,245頁
  • 8.    縱引之勢來源:劉靜潔書法撰寫
  • 9.    圖片四來源:個人製作
  • 10.    行氣姿態來源:劉靜潔書法撰寫
  • 11.    靈秀超逸來源:劉靜潔書法撰寫。所引劉濤語來源“靈秀超逸”正文
  • 12.    作品評價一來源:“蘇軾詩”及“按語”為個人編寫自古原宏伸著《〈畫史〉集註(四)》,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史研究集刊》,2003年第15期,69-70頁
  • 13.    作品評價二來源:引自陳上岷整理《楊守敬評碑評帖記》,文物出版社,1990.9
  • 14.    著錄資料來源:個人編寫自叢林《送梨帖》,載《中國書法全集》第19卷,417頁
  • 15.    圖片五來源:《中國法帖全集》第15卷,15-16頁
  • 16.    題跋資料來源:個人撰寫,柳公權、董其昌跋語個人識讀。郭尚先語轉引自尹一梅著《〈墨池堂選帖〉雜識——談故宮藏三種版本》,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5期,54頁
  • 17.    字數資料來源:個人撰寫,王獻之尺牘內容引自清嚴可均輯《全晉文》上,商務印書館,1999.10,272頁
  • 18.    作者簡介資料來源:李廷華著《中國書法家全集·王羲之王獻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 19.    相關閲讀來源:個人摘自叢林《送梨帖》,載《中國書法全集》第19卷,41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