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迤沙拉

鎖定
迤沙拉歷史文化景區位於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距京昆高速平地出口直線距離6.4公里。景區內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俚頗彝族第一寨——迤沙拉村,是古時南絲綢之路的一個驛站。長期的彝漢交往和融合,在此形成了獨具風情的俚頗民俗文化。 [4] 
中文名
迤沙拉 [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與濕潤氣候(橫斷山區河谷氣候)
景點級別
AAAA級 [2-3] 
所屬地區
四川省攀枝花市

迤沙拉背景介紹

在攀西地區民族歷史文化的壯麗圖景上,自北而南的西南大驛道與自西向東的金沙江交匯處,有一個古樸而神秘的彝家村落——“中國彝家第一村”迤沙拉,憑着她古老的深山民族歷史文化,吸引着世界探尋的目光……
二千年來,作為南絲綢路上必經之地,迤沙拉閲盡古道滄桑,迎送歷朝歷代名人雅士——司馬遷經略雲南,諸葛亮五月經此渡瀘深入不毛,楊升庵數度往還,石達開經此入川血濺大渡河……
迤沙拉彝人隸屬彝族中裏潑支系,歷史悠久。到了公元1381年,朱元璋“洪武開滇”,從江蘇、江西、安徽等地派駐30萬大軍至雲南平亂,並開明地實行彝漢通婚“就地落籍”的民族政策,迤沙拉迎來了攀枝花歷史上第一次大移民。600年來,這些帶來崇文重道、能耕善織、精於工巧習俗的江南移民,在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休養生息。本土彝人加上東部移民,迤沙拉形成了傳承至今彝漢融合的獨特民族歷史文化。

迤沙拉簡介

迤沙拉迤沙拉村

迤沙拉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自然村。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18户224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總人數的96%。迤沙拉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稱,言其在彝寨中,歷史悠久、文化輝煌、人口興旺、經濟發達……
迤沙拉談經古樂與麗江納西古樂、大理洞經音樂同屬一脈,均系古時的宮廷音樂演變而來。此中既有道家崇尚天地自然之聲的仙風道骨;又有江南水鄉繾綣滌盪的兒女情懷;且不乏裏潑彝人田野勞作應歌而起的豪放粗獷……摯樸的迤沙拉人演奏金陵遺韻,表達了南京移民們對秦淮古土的拳拳依戀;彝家山歌野曲的變奏,正反映了彝漢通婚、彝漢民族融合在音樂中的演繹和變遷。
兩千年的茶馬古道承載着滄海桑田,經歷了一段段艱難蒼涼。青石上留下的深深的馬蹄坑,使人情不自禁生出追古憶昔的懷想。在古道經過的地方,有據説是諸葛亮留下的“可以棲遲”的手跡石刻;在營盤山,諸葛大營城牆等古蹟至今猶存……
迤沙拉,這藏在深山中的民族歷史文化瑰寶,亟需受到世人關注和保護。而不久之前,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迤沙拉為第二批24箇中國曆史文化名村之一;市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給予迤沙拉極大關注,正積極制定措施和想方設法保護和開發迤沙拉;遵照“科學性、保護性、針對性、適度性、可持續性”原則,保護性地開發迤沙拉的民族歷史文化內涵和古村特色,促進優秀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持續發展和更好利用。
迤沙拉村史館收藏了民族服飾、農耕器具、樂器、族譜等200餘件展品,記錄了迤沙拉村的人物風采、馬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內容。據介紹,村史館於2019年建成,成為了迤沙拉對外宣傳的窗口,方便遊客直觀瞭解迤沙拉村的歷史文化,體驗不同的民俗風情,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靈魂”。
自2005年迤沙拉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以來,迤沙拉通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創建、全國傳統古村落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新村、民族特色村寨、高效節水等項目,總投資上億元,將村中的土泥路全部硬化成了水泥路,還修建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對村民的庭院、廁所、廚房等進行了全面改造。
2022年7月,仁和區再次投資1300餘萬元對迤沙拉旅遊景區進行優化升級。非遺小院、張家酒館、遊客中心……隨着一項項文旅設施的落地建成,迤沙拉以嶄新的面貌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客人。
2023年2月25日,2023年迤沙拉“姊妹節”熱鬧開幕,俚頗長街宴、打姊妹糕、彝族打跳舞、“姊妹手牽手”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進村遊玩。3天的活動累計接待遊客1.8萬餘人,實現旅遊收入900餘萬元。 [4] 

迤沙拉建築風格

迤沙拉
迤沙拉(3張)
依平緩的金沙江西岸台地而建的迤沙拉民居,大都採用青瓦白牆、土木結構,呈現出一派蘇皖小鎮的風貌。村內小巷縱橫,密如蛛網;家家高牆深院,院院緊鄰;門前有巷,巷巷相通。胡家巷、張家巷……一路走來,猶如行走在時空的迷宮之中,但見深院、高牆、深巷,“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之勢醒目。
迤沙拉
迤沙拉(2張)
體現着“合和聚財”風水氛圍的四合院,其四合五進、高瓴飛檐突出表現了“五嶽朝天、四水歸井”的徽派建築風格。房屋的屋脊、四檐尖端均有昂揚向天的裝飾;其四廂的內檐水道均朝天井內,以討聚風聚財的吉利。雕花窗户、板壁、檐梁、墩柱、桌椅……處處可見工巧的雕刻藝術。而屋檐設計的精美、瓦當圖案的考究,更令人歎為觀止。迤沙拉人在堂屋設立祭祀神位,“天地君親師”、“先祖、灶君……”當地彝人虔誠地傳承着漢文化傳統。

迤沙拉四大姓氏

“起家車輪子,毛家筆桿子,納家包穀子,張家酒罈子”。迤沙拉有四大姓“起、毛、納、張”,家譜嚴謹,數百年數十代不斷香火,老少婦孺皆知。“迤沙拉第一姓,毛家毛半村”,迤沙拉毛氏共148户,890人,堪稱迤沙拉的第一大姓。和韶山毛氏同源共祖。

迤沙拉婚慶習俗

在喜慶的鞭炮聲中,新郎新娘虔誠地祭神敬香“退車馬”。一位族中長者殺公雞噴血於地,以示驅邪,迎吉祥。進門前,一羣族中親友擁着新娘“踩碗”,踩破碗寓意歲(碎)歲(碎)平安。進門後,新娘點燃一對紅蠟燭,新郎、新娘拜天地、祭祖宗後,各喝一大口交杯酒噴向對方臉上,毛興榮告訴我們,“噴灑交杯酒”寓意相親相愛、天長地久。
在松柏枝幹搭頂、松毛鋪地的青棚裏,新郎新娘肅穆地舉行了拜天地、拜祖先、拜長輩儀式,婚禮達到了高潮。
婚禮上,身着鮮豔民族服裝的婦女是一道道養眼的風景。而她們的服飾着裝,強烈地表現了彝漢交融的風格。婦女頭戴彝人的扣花帽,服飾卻保留着明代漢風的痕跡——寶藍布料、寬袍大袖,配以裝飾着漂亮紋飾的背心或圍腰,尤其是腳上的繡花鞋,圖案之精美,手工之靈巧,令人驚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