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4.0

鎖定
“農業4.0”是以“土壤改良”、“零農殘”等技術為基礎,以CPS、NFC等互聯網應用系統為技術手段,綜合相關銷售平台、物流平台、p2p金融平台,從實踐出發開展農業的第四次時代變革。
農業定製化與農業工業化結合
農業4.0生態系統是農業4.0時代值得推廣的整套體系。 [1] 
中文名
農業4.0
外文名
agricfour
基    礎
“土壤改良”、“零農殘”
技術手段
CPSNFC

目錄

農業4.0發展

農業 1.0 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小農經濟時代;
農業4.0 農業4.0
我們將古代農業也就是近5000前至18世紀的農業階段定為1.0時代。這個時代的農業形態主要依靠人力勞作,輔助少量的動物和鐵器工具,面朝黃土背朝天,對土地進行精耕細作。而且1.0時代的農業受天氣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往往不能保證人民的勞作成果。 [2] 
農業 2.0 是機械化生產為主、適度經營的“種植大户”時代;
我們將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的農業時期定義為2.0時代。這個時代的農業發展,藉助工業革命的成果,大量的機械工具、蒸汽機、無機能源應用到農業領域,使得農業的作業效率和單位收成大大提高。良種化、機械化、化學化是這個時代的農業特點,但也引發了土地化學污染生態環境破壞、自然資源破壞、能源過度消耗等一系列嚴重問題。 [2] 
農業 3.0 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徵的農業
我們將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末的農業時期定義為3.0時代。同樣依託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應用於農業生產,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產業化,農業成果更加多品種、高品質、無公害,農業專業生產也向農工商一體化發展。 [2] 
農業 4.0 是融合互聯網的高度智能化的種植管理。 [2-3] 
農業革命發展圖解
農業革命發展圖解(4張)
21世紀是農業4.0的時代。農業生產將更多的應用智能互聯、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互聯網技術,有效擺脱自然災害的因素,不再束縛於土壤種植的約束,使農業作業更加生態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人類可以更低的成本、更優化的資源結構、更好的流通環節,從大自然中獲取健康的、乾淨的、可持續的食物及美好的事物。 [2] 

農業4.0主要特點

注重綠色環保
農業4.0 農業4.0
農業4.0時代的種植作業,更多的藉助智能設備,結合適合植物所需的温度等生長要素,採用零農殘、非化學的有機營養液,以水培、汽培為主要種植形式,使植物能更加快速、健康、綠色的生長,以達到食用觀賞的目的。
注重場景應用
農業4.0時代的種植場所,將更加多樣化、碎片化、自由化。藉助更為成熟循環滴灌、嵌入式種植、物聯智控等技術,植物將擺脱土壤的束縛,進入到千家萬户。室內陽台屋頂牆面空中等人類能生存的環境,都將實現植物的正常種植,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
宜時宜地宜人
農業4.0時代的種植時節,更自由、更隨時、更隨心。智能控制和植入技術將讓植物不再受限於季節氣候地域的生長環境,也讓作業人羣不再受限於專業的種植知識及經驗等基礎條件。玩與欣賞,將成為種植的體驗感覺;美好與健康,將回到農業的服務初衷。 [2] 
參考資料